• 我的订阅
  • 人文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19:59:00 来源:戏说三国

根据日军的宣传,这些清军俘虏每天就是吃吃喝喝,他们被关押在战俘营里面,日子过得比对面的清军都要舒服。

但这些消息都是在日军对外的报纸上看到的,通过我们对日军秉性的了解,这事八成是假的,那他们为何会这么宣传?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而清军也俘虏了部分日军的战俘,后双方将战俘送还对方之后,这些战俘的遭遇也呈现天壤之别,日军被俘虏的士兵被当作全民的英雄,受到国人的膜拜。而清军的战俘则成为了清政府的罪人,下场惨到不忍直视。

尤其嘲讽的是,这些被放归的战俘,竟然下场连那些临阵脱逃之人都不如。说来这个局面那是相当的尴尬,折射出清与日两国不同的状态,也为之后的战争走向埋下了伏笔。

那么那些被日军俘虏的清军将士到底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后来他们为何会被如此区别的对待。这几个问题估计早已萦绕在不少网友的心头,今天咱们来一起讨论下,请细细读,以免落下细节之处。

当时的国际大环境

穷本无罪,怀璧其罪。在1840年之后,列强们用武力敲开了晚清的大门,自此,一个怀揣着玉石的穷人便被列强盯上了。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除了西方的列强之外,东方的日本也在明治维新中崛起。随着自身经济与战斗力的提升,他们将眼光看向了整个亚洲。

并且规划了一条清晰且明确的路线,那便是先吞并同时附属国的朝鲜,然后再进军满蒙,下一步就是占领整个中原,然后觊觎亚洲,之后放眼全世界。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事基本是做梦,可他们当时信心已经极度膨胀,梦想与做梦还真就分不太清了。

在1894年,他们还是等到了一个机会。当时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的正规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日本则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但就在这时,朝鲜请求宗主国大清出面帮忙镇压内部起义,当时的大清虽然破败不堪,但他们镇压藩属国的起义还是比较简单的。

即便是清政府极不愿意出兵,但碍于宗主国的颜面,以及日本当时“并无他意”的表态,还是出兵入朝了。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但当清军入朝之后,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日军突然派兵涌入,打了清政府一个措手不及,经过了平壤、黄海、辽东、威海等四场主要战役,大清国被吊打,甲午战争以大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失败,大清除了在战斗中牺牲了不少将士之外,还有不少的将士是在战斗受伤后,被日军俘获,带回了日本。据记载,前后共有1790余人被带回日本本土,那这些人会遭遇怎样的对待?

按照日本的调性,他们会如何对待这些俘虏

日本在当时作为东方的一个小国,历来以学习强者为荣,整体的做事风格,也是以结果导向为主。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对外政策方面,积极向西方先进的国家靠拢,用以提高自己的口碑,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当时,西方列强纷纷在标榜“文明”,也就是即便是战争,也要“文明”的对待战俘,列强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此作为评价国家是否“文明”的标杆。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日本此时一边与大清进行着对外战争,另一方面还在与英国签订新的通商与航海条约,英国将在五年之后,放弃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

一旦英国牵起了这个头,西方的其他国家也将与日本签订新的平等条约。简单来说,日本将会被接受进入西方列强的“圈子”。

因此,在近代历史上,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何日本总是和西方列强们混在一起,总是琢磨着从我国能分一杯羹。

他们所倡导的这种“文明”,简直令人作呕,既要侵略,还要看起来文明。虽然这种逻辑让人看不懂,但如果是想要跟他们玩,就要按照这种逻辑来。

于是,日本也制定了优待战俘的相关政策,毕竟,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那些被送往日本本土的战俘大致有了两种遭遇,第一种是被树立成了标杆,享受“人性化”的管理,为西方列强做样子。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他们被分为了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除此之外,他们也不用去劳动,也不会被虐待,每天就被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甚至日子过得都要比大清朝的军队都要好。

除了日常的饮食供应之外,他们还为这些战俘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医生,用来医治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

那些因伤重而去世的士兵,则会被就地安葬在指定的区域。当时日军还担心“文明”程度不够,还为这些战俘创造与家人通信的条件,允许他们与国内的家人们写信。

样子做足后,他们便邀请西方的记者前来采访拍照,于是,那些被西方记者光顾的战俘营,看起来是一片祥和,战俘们也受到了极好的照顾。这些作为日本向西方列强展示文明的“样板工程”取得了积极正面的效果。

但他们又需要鼓励国民的战斗意志与战斗热情,另一部分战俘又被拉去充当“教育”国内民众的道具。

他们将另外一部分战俘带过国内的街道上,押解他们游街示众,以向国内民众来宣扬日军在对外战争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一步培养国民好战的情绪。当时清军操江号的舰长王永发便经历了这些。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他们像动物一般,被押解到不同的城市游街。

随着日军在前线不断取得胜利,战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试想一下,日本国土面积在那摆着,数量众多的战俘很快便将他们国内的监狱占满,因此不少战俘便被关押到寺庙中。

战俘越来越多,日军的激情也在慢慢退却,除了“样板工程”里面的战俘过得好一些之外,其他的战俘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差。他们每一顿吃的都是发霉的萝卜,居住的地方阴暗且潮湿,不少的战俘因为疾病得不到医治死亡。

于是,战俘营里面的战俘再也忍受不了了,有不少的战俘尝试着跑路,结果被抓回就地斩杀。试想,在日本本土,逃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日军战俘政策悄然改变

眼看本土的战俘越来越多,他们便悄悄改变了政策。前线战俘多被就地关押,还有不少被就地屠杀。

在朝鲜的平壤战役中,清军被俘513人,在关押的过程中,战俘没有放弃抵抗与自救,他们杀死了看守的日军,企图越狱逃脱,结果没有成功。

日军恼羞成怒,他们将参与越狱的60多名战俘全都砍头处决。这基本上成为了战俘们日常生活的缩影。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马关条约签订后,两国战俘的遭遇天壤之别

自古以来,战争的起因多是由于利益,而战争结束多也是一方利益得到了满足。公元1895年,大清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将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岛屿割让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还允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办工厂……

针对战俘一事,也作出了相关规定,两国除了正常交换战俘之外,清政府还被要求,要赦免日军的间谍分子,为日军提供服务的汉奸也要赦免,不予追究。

这两个条约造成的影响,一点都不比那2亿白银小,简直是便宜了那些卖国的汉奸们。

交战之初到交战结束,被日军抓获的战俘不止两千多人,还不算在各地关押的战俘,粗略估算,至少数千人。

尤其虐心的是,日军仅仅是送还了976名战俘,那其余人呢,想必都在关押的过程中被折磨而死了。清朝这边也很实在,他们将仅有的11名战俘也交还了回去,这让他们的面子显得不那么难看。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虽然名义上说这些人是战俘,但实际上,这些人仅仅是为日军服务的民工而已。

这些战俘,很多都是在战场中受伤被俘虏,对国家对民族来说是有功的,但清政府则不这么考虑问题,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无能,才导致了前方战事的失败。

为了本着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原则,这些战俘被放归之后,便被遣散。当官的革职查办,死了的也没有抚恤金,小兵们更是没有遣散费。除了清政府对他们冷冰冰之外,一些民间的老百姓对他们也是冷眼旁观。这样的遭遇让这些将士寒了心。

而被放归日本的11个战俘,则是被他们国内的统治者当做英雄一样对待,并且还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双方百姓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呈现出天壤之别。

甲午战争大清惨败,那些被俘虏的清军怎么样了?

后记

这些将士原本就应该被论功行赏,立了战功的要奖,临阵脱逃的要罚。对于国内舆论,也要去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退一步讲,这些将士即便是千错万错,他们还是在前线流过血的人,他们要比那些间谍和汉奸们,值得尊敬得多。

汉奸间谍们啥事没有,这些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不单单被对方折磨,回来之后还得到不公平的对待,大清朝烟消云散也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2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为什么在平壤之战也以惨败结束
...东学党起义”,这场仅仅只有半年的农民起义却掀起来了甲午战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朝鲜统治者向清朝请求出兵平叛,但是日本方面却以保护朝鲜岛上的居民为借口派兵力驻守朝鲜半岛,其实是
2024-04-21 14:37:00
大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孰强孰弱
...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法国不胜而胜。清朝对列强1:2。4、甲午战争。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作为宗主国的清朝出兵帮助朝,鲜当局镇压起义,刚经历明治维新而强大起来的日本也介
2024-04-14 10:20:00
为何甲午战争参战的只有北洋水师和淮军
先来看一组数据,甲午战争开打之前,大清国与日本的实力差距。陆军:清朝120万、日本20万;海军吨位:清朝4万吨、日本3.5万吨;领土面积:清朝1300万平方公里、日本38万平方公
2023-02-04 11:43:00
投降清朝的太平军将领黄少春
...章掌控,大多并入北洋舰队,成为淮军一部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政策,导致北洋舰队惨败,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爆发时,黄少春率军防守福建,并未与日军进行
2023-08-22 15:37:00
清朝近百年的战乱,国库为何仍然丰厚
...约,使中国处于弱势地位。此后,列强相继侵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中国,但随后八国联军对北京进行了无情的屠杀和掠夺,导致中国的土地和财富遭到大规模掠
2024-04-28 10:55:00
甲午战争时,清军丢盔卸甲落荒而逃的原因
让无数国人引以为憾的中日甲午战争,大清败得真惨。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陆战中清军也是败得一塌糊涂。当时清军参战部队,装备了不少引进的奥制曼利夏、德制毛瑟等装弹5发的步枪,还有
2023-02-21 20:33:00
...的失败并不能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败,清朝陆军的崩溃才是甲午战争失败的关键。清朝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对陆军的重视程度要过于水师。那为何陆军在交战后就一触即溃呢?我们从平壤之战的例子来
2024-04-29 22:26:00
甲午战争输了,为何大清百姓还饿着肚子庆祝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基于其对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巨大影响,很多国家都十分关注这场战役。他们中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日本是侵略国,中国在法理上占有优势,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应
2023-02-13 13:44:00
从金融视角看甲午战争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直到今天,不断有学者撰文探讨晚清战败的原因,有人归结为帝后党争、中央政府内部的分化(戚其章,1984);有人认为战前袁世凯在朝鲜的误判、外交上的失误
2024-04-29 08: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