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武帝都没能彻底打服的匈奴,为何到了汉宣帝时期,主动投降了?
...使团,汉匈双方再次交战。在交战过程当中,李广的孙子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就直接杀入了匈奴腹地。而且,靠着这五千步兵,李陵硬是正面挡住了数万匈奴骑兵的进攻。这事要是放到后来的历史上,几乎就是不可想象的。在...……更多
司马迁眼中的汉武帝:穷兵黩武与民生凋敝
司马迁获刑有两大罪状,一是沮贰师,二是为李陵游说。沮是沮丧,悲观的意思,司马迁不看好贰师将军李广利,背后的意思就是在质疑刘彻派兵攻伐大宛的决定。他对刘彻的穷兵黩武是有意见的,所以才借着“上召其问\"的机...……更多
汉武帝的小舅子,为啥投降了匈奴
...本就没碰着匈奴。最后一路汉军更惨,这路汉军的主帅是李陵,仅凭五千步兵,愣是挡住了数万匈奴骑兵的猛攻。但凡李广利有点本事,这时候都该趁着匈奴主力被牵制,火速派其他军队前去增援。结果,李陵这五千人,打到最...……更多
盘点下出自汉武帝时期的几个著名的成语故事
...像第三个成语故事:奋不顾身这个奋不顾身是司马迁形容李陵时说的,当时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五千步兵遭遇匈奴骑兵主力,最终兵败投降。李陵投降后汉武帝勃然大怒,大骂李陵没有气节,但是太史令司马迁确有不一样的看法...……更多
霍去病和窦宪灭匈奴,两人用兵特点有什么不同
...战马,追都追不上匈奴,连影子都看不到。别抬杠。就像李陵带五千步兵,打八万匈奴骑兵,换谁都赢不了。当然,也不否定霍去病的军事才能,他确实军事能力非常了得。而窦宪打垮北匈奴时,还是窦太后“临朝称制”,汉和...……更多
汉武帝晚年时把贰师将军李广利灭族是为了什么?
...的昏庸,汉武帝的帝王权衡术是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是真降还是诈降,他始终是投降了的,这让我大汉帝国的威严何存?一帮迂腐文人还一个劲的替李陵求情,就连司马迁都卖力替他...……更多
...杀,已经没有别的路好走了。李广死了。后来,他的孙子李陵战败投降,汉武帝随手屠了李陵三族,恐怕就有李广的原因。 ……更多
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有更深刻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汉族男子娶匈奴女子大都有被迫的意味,如李陵、李广利等,更不要说高高在上的皇帝了。综合来看,汉朝皇帝不愿娶匈奴老婆,大都是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并无关美丑。匈奴也有异常漂亮美丽的,但这种美丽在政...……更多
公元前60年,汉宣帝新设都护府,西域纳入华夏版图
...大汉帝国的国力,特别是刘彻晚年的一系列政治失误:如李陵事件、巫蛊事件等,使得帝国的统治阶层受到削弱,在此情况下,刘彻转变了大汉帝国的对外政策,以休养生息代替对外扩张,并下达《罪己诏》检讨自己执政以来的...……更多
...那就是强悍的丹阳兵。据相关史料记载,西汉时有一位叫李陵(太史公就是因为他而被处的宫刑)的猛将,有一次汉武帝派人征讨匈奴,李陵的任务本来是看护补给,但是他本人更愿意上阵杀敌,于是他自领了五千多人,就跑去...……更多
苏武真的与匈奴女人生了个混血儿吗
...于是就让人救活了他。苏武被治愈后,单于接连让卫律和李陵前来说服他投降,但没有丝毫用处。无奈,单于只得把苏武关押起来,后来又把苏武流放到贝加尔湖畔,让他在那里牧羊。他还派人给苏武带话,“什么时候公羊生了...……更多
汉朝时期的霸权主义可称世界之最
...主义大扩张时代。就比如汉朝的李广家族,李广、李敢、李陵、三代为将不得善终,为啥还孜孜以求要去攻打匈奴?为啥李陵还不惜带着区区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寻求匈奴主力骑兵对战,最后惨被匈奴十万骑兵围攻,这都是...……更多
东汉名将耿恭,汉军人数不多,却毫不畏惧
...劲敌,汉武帝也没有搞定。卫青、霍去病之后,赵破奴、李陵、李广利等相继战败,汉军损失十余万。东汉建立后,汉明帝为了重新夺回西域,再次对匈奴用兵,汉军活跃在西域的舞台上。74年,耿恭追随窦固出击匈奴,进军西...……更多
司马迁的女儿多强悍,巧藏《史记》,让儿子东山再起
...司马迁接了班做太史令。公元前99年,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向汉武帝请求去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于是就批准了他的请求。李陵率领五千人进入大漠,被三万匈奴兵包围,李陵杀死了很多匈奴兵,可是...……更多
盘点古代最厉害的李姓战神,你最喜欢那个?
...人口众多,出现了许多人才,比如我们熟悉的汉朝李广和李陵,唐朝的国姓,也导致许多少数民族改为李姓,也有皇帝赐为李姓,比如李克用等。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和称帝多达60几人,正是如此,李姓人才源源不断,出现...……更多
东汉时期开疆拓土的神将被困,皇帝出动七千精兵千里营救
...代,也是历史上将才辈出的朝代。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周亚夫、陈汤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将,今天要讲的这位大将,虽然不及前面几位名气大,但也是开疆拓土的神将。耿恭出生在东汉时期,家中世代在朝...……更多
盘点历史上壮志难酬的十人悲情名将
...于失道自杀。“桃李不言,下自成磎。二、三代为将——李陵(西汉)李陵将门之子,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孤军深入大漠,转战千里,力竭诈降,名辱身冤。“然三代为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更多
古代边防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敢造反
...期开始,基本在边防的将军们很少叛乱,比如汉朝的将军李陵投降了匈奴之后,李陵的家人们也受到了株连。NO.2,设置监军。监军制度古已有之,他们是朝廷安插在将军周围的眼线,并不具备兵权,但是地位很重要。在唐朝的...……更多
解忧公主嫁到乌孙,让西域纳入汉朝的版图
...;天汉二年汉将军李广利与匈奴右贤王大战天山,汉将军李陵被围困并投降匈奴……巨大的军事投入,不但掏空了国库,让百姓承担了巨大的负担,也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汉武帝采用了张骞的建议,与匈奴的附属国乌孙解下...……更多
霍去病为什么要在匈奴人的圣地举行封禅?
...的,至少打仗从来也没有像李广那样经常迷路,也没有像李陵那样战败投降,如果霍去病对匈奴一点也不了解的话,他又如何能击败匈奴?霍去病征战匈奴 以霍去病的角度来看,他打仗了匈奴,占领了匈奴人的圣地,作为一个2...……更多
第十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暨十周年庆典 今日盛大开幕
...拒不投降,被放逐到北海牧羊。汉朝派苏武的好友,大将李陵点兵五千前去救援,不料李陵轻敌,兵败投降。匈奴单于遂令李陵前去劝降苏武,动之以情。但苏武正气凛然,义正词严,李陵羞愧而回。19年的牧羊生活,苏武吞毡...……更多
...炎的爷爷司马懿,都是这个家族中的佼佼者。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被汉武帝关入大牢,司马迁的案子分到了当时一个名声不好的酷吏杜周的手上,杜周丝毫没有要手下留情的意思,对司马迁严刑拷打,司马迁就是不认罪。不久之...……更多
...中的汉人群体:如韩王信、卢绾、中行说、卫律、李绪、李陵等。这些人对匈奴帝国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影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匈奴,不仅高层中有一定数量的汉...……更多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为什么在西汉是禁书?
...亲编撰历史的遗愿当做自己的人生志向。 不幸的是,在李陵自请五千兵马出击匈奴,战败被俘后,司马迁为李陵说清认为李陵上有父母,又忠君爱国,投降不是他所愿,实在是无奈之举,汉武帝听后十分生气,将司马迁打入天...……更多
汉朝五千步兵便可深入北方偷塔,为何到宋朝和明朝,打不过匈奴?
...游牧的铁器对武装到牙齿的汉朝大军不起作用,所以才有李陵五千士兵,便可以孤军深入匈奴腹地去偷塔。我们再看宋朝,宋朝时期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已经不存在了,都是冷兵器,双方都有盔甲。甚至辽国的...……更多
匈奴的生存之道:利用俘虏来增加人口和战斗力
...个儿子叫苏定国!除了以上两人,还有赵破奴、李广利,李陵等人都曾被匈奴赐过女人!按理说,这样的事情现在看来都是很奇葩的事情,可在当时的匈奴来看确是理所当然,甚至还乐意这么做,那么匈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更多
定胡碑,让世界颤抖的大汉军魂
...逝外,李广不满刀笔吏无休止的纠缠挥刀自杀,李广利和李陵战败后饮恨投降了匈奴,究其原因是因为长安城中的那些根本不用上战场所谓文官们拿着法律条款进行了上限处理,他们的家族被惨遭灭门。在庞大的利益团队前,有...……更多
盘点古代姓李的25位名将
...,李牧还能吊打王翦,堪称“赵国四大名将”之首。24、李陵,8000步兵迎战单于亲自率领的13万骑兵,杀伤数万,若非叛徒出卖,李陵可以回到汉朝。碰到李陵处境,即便霍去病来,估计也没他表现好。23、李典,攻防兼备。合...……更多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卒妻,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这段话的大意是,李陵打了败仗,士气不振,他觉得很纳闷,猜想是不是军中还有女人,是不是她们还没有被诛杀干净?事实上,大将李陵很不喜欢带“卒妻”出征,所以出征之前,他就下...……更多
马援:从农夫到伏波将军,征战南北的传奇人物
...拔主帅,赵充国幸运被选中。天汉二年,武帝派赵充国、李陵以及李广利三路大军攻打匈奴,主帅为李广利,李陵和赵充国则各带3000人,以为偏师,最终李陵被俘投降匈奴,赵充国则带着100多名勇士救出了深陷重围的李广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玲珑骰子安红豆
2024-05-30 06:13:00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刘备这个人了,他建立了蜀汉政权,能从一个小小的贩鞋的到一代帝王,真的是不可思议
2024-05-30 06:13:00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有些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
2024-05-30 06:14:00
公元前299年,一支楚军打出了象征着楚王身份的旗帜,护卫着他们的王从国都郢城出发,向着西北的秦国境内进发,这支楚军的目的地是秦楚边境的武关
2024-05-30 06:31:00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曾国藩家三代都是农民,在朝中压根就没后台。要说钱更是没有,连他进京考试的路费20吊钱,都是借他舅的
2024-05-30 06:33:00
完颜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朝第四位皇帝,他是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也是一位被汉化的皇帝。完颜亮擅长汉语诗词
2024-05-30 06:38:00
被称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的蔡京,是有才华的。他能力出众,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滑头,左右逢源,在司马光(保守派)和章惇之间两头讨好
2024-05-30 06:39:00
三国之中,蜀国可以说是最为弱小的国家了。相比起占据天下十分之七的曹魏,有着三代士族基础和地利的孙吴,蜀国虽然说第一代的人才很多
2024-05-30 06:46:00
重耳:姬姓,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2024-05-30 06:54:00
毁于一旦的柳书名碑终于“重获新生”,碑主人还是“山东老乡”
李文璇 济南报道只要对中国书法略知一二,你肯定听说过“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由柳公权书丹的《苻璘碑》,是“诞生”于中唐时期的柳书名碑
2024-05-30 18:05:00
《家乡老话警世录》,这部由传统文化爱好者陈国举先生精心编纂的作品,以家乡老话为载体,深入挖掘并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智慧
2024-05-30 18:12:00
《重锓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
2024-05-30 18:34:00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四子)。 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
2024-05-30 19:04:00
康熙是如何开展战争善后,有效治理台湾,让台湾稳步发展的呢
1682年,康熙正式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等人准备攻台之战。第二年7月,施琅率兵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
2024-05-30 19:06:00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它以地理位置命名,不同于龟兹文明,不属于河姆渡文化,有异于龙山文化,甚至在迄今为止发现的任何文明中
2024-05-30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