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3: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代诗人岑参在《玉门关盖将军歌》当中说: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qúshū)。

这是古代唯一一首写“卒妻”的诗。什么是“卒妻”?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古代“军中无女”这个约定俗成的军制说起。

在古代,行军打仗一般都是男子,他们认为军中不应该有女子。冷兵器时代,这些驰骋疆场的将士,大都精力旺盛,正值青壮年,基于此,他们取胜的概率才会更大,这是基本常识。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自然人,这些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不管不问吗?当然不可以,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得很好地解决,那么长此以往肯定会出乱子。就像一些影视剧里出现的镜头:强抢民女,祸害良人等等,这种情况如果是个案还好,最多杀一儆百,可如果很多士卒都这么干,再加上“法不责众”,那么这支部队肯定不受老百姓待见,久而久之,影响王者之师形象事小,毁坏军民团结就是自取灭亡了。很简单的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强行压制士卒的心理感受,在历史上是有血的教训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春秋时期的“瓜代之约”,就是因为战士常年在外,孤独无依,齐襄公又没有很好的疏导,最终引发战士不满,从而给了连称、管至父可乘之机,最终齐襄公输掉了战争。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出门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关键因素在“人”,尤其在军事科技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稳定军心最重要,这是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首先关注的问题。那么这件事到底要如何解决呢,越王勾践就想了一个办法。

《越绝书·卷八》:

句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越王勾践讨伐吴国之前,精选国中寡妇送至军中,以鼓舞士气,结果,士卒都非常效忠,“得专一也”。

古代不是说“军中无女”吗,那么,勾践打仗之前,为何一反常例,精选寡妇送到军营,他有何目的?答案毋庸置疑。因为此事比较隐晦,甚至不怎么光彩,所以史料典籍记载的并不多。但不得不说,勾践这一招确实很奏效,团结了军心,也避免了很多麻烦。越王的这个做法,就是“卒妻制”的发端。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后代很多将领也效法勾践,沿用了“卒妻制”,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做法更是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那么,汉武帝是怎么操作的呢?这里也有史料记载。

《汉武帝外传》:至汉武始置卒妻,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

意思就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正式安置“卒妻”,用来给那些没有妻子的士兵。《唐代社会概略》中也提及,汉武帝规范了这种做法,使之制度化,在军中推广开来,从此,“军中无女”只能变成遮遮掩掩,成为人们口里的传说。那么,汉武帝如何替这些士卒选择妻子的呢,他的做法与越王勾践不同。

汉武帝推行的“卒妻制”有别于越王勾践,主要是在“卒妻”的选择和职责上。“卒妻”的选择,勾践选的是国中寡妇,汉武帝则除了选择俘虏之外,还专门选择罪人妻女,当然这些触犯刑律之人,一定是身犯死罪、重罪。而主要的职责则有三条:献技、呈身、侍宿。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毋庸赘述。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对于汉武帝的做法,可不是一边倒地都叫好,例如当时有个将领就十分反对这个制度。史料是这么记载的,《汉书·李广苏建传》当中说:

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李陵打了败仗,士气不振,他觉得很纳闷,猜想是不是军中还有女人,是不是她们还没有被诛杀干净?事实上,大将李陵很不喜欢带“卒妻”出征,所以出征之前,他就下令将军中女性全部杀掉,结果第二天就打了大胜仗,斩杀匈奴3000余人。所以李陵把这次出师不利归结为军中有女。

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

显然,李陵的认识是片面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古代行军打仗要综合考虑因素,不能失败时拿女人开刀,毕竟古代女子基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尤其是军营中的“卒妻”,更是可怜。当然,后来的一些帝王、将领并没有李陵这般认识狭隘,或明或暗,仍然在沿用“卒妻制”。例如,魏晋时期,还是“死罪重者,妻子皆以补兵”;唐朝时,“卒妻制”不仅得以继承,还有一位诗人以作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本文开头岑参写的那首诗,诗的内容看上去风花雪月,但卒妻的角色,一点也没有变化;宋元时期,在选择“卒妻”时,又加了一个社会群体,那就是当时所谓的“贱民”。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不说,基本没有社会话语权,在家从父,嫁人随夫,即便是生于官宦之家,她们的婚姻偶尔还会被蒙上一层政治色彩。而这些被选定为“卒妻”的女性,她们的命运更加多舛,她们始终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毫无自由可言,命运始终被别人攥在手里。好在到了明代后期,这种情况有所变化。网络配图《明史·卷一》中记载,朱元璋“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宋元时期在“卒妻制”这件事上,朝廷做得太过分,导致民怨沸腾。朱元璋不想重蹈覆辙,于是及时废止了这一制度。至此,由越王勾践发端,并被后人沿用千年的“卒妻制”终于停止,就这一件事而言,朱元璋做了一件大好事,许多孤苦无依的“卒妻”,从此得以堂堂正正的嫁人和生活。剧照:朱元璋幸福得来不易,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之人。

古代女子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卒妻制”的发端,直至被沿用千年,更是让很多弱势女子在生死边缘挣扎。好在在有明一朝卒妻制最终被废除,最终让她们重获人身自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士兵打仗怎么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一妙招,被后世沿用千年
...情况下,有人可能会好奇,这些年轻士兵在军中如何解决生理需求。事实上,早在千年前,越王勾践就已经为此提供了应对之策。营妓的出现在封建王朝,男女地位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女性往往被视
2024-11-16 11:34:00
古代战士出征,怎么解决生理问题
...仗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但是这些人同时精力旺盛,当然生理精力旺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在外从军,战争频繁,他们是不可能跑去娶妻生子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的。但是如果对他们的生理
2024-07-01 20:19:00
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问题?这个制度沿用了一千八百余年
...并且被后世沿用千年之久,这项贡献便是解决了士兵们的生理需求。在古时,大多数从军的士兵都正值壮年,在如此热血的年纪,难免会有冲动,处理不好容易人心浮动,引发动乱,所以如何解决士
2023-05-05 16:31:00
越王勾践的“军妓制”,竟流传千年之久
...而军队之中,多数为血气方刚的男青年,每个人都知道,生理需求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特性,这么长的军旅生涯中,士兵是如何解决生理需求的呢?越王勾践想出了一个办法,竟然流传了千年之久。
2023-09-15 22:02:00
古代士兵打仗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出什么方法
...领导才能在此后数百年都无人能及,可是他在解决士兵的生理问题上,做法却令人毛骨悚然。古代的军队讲究制衡运作,身为皇上不仅要选出优秀的将领,还要凝聚军心,制定规范的秩序和行为准则
2024-05-18 20:30:00
越王勾践发明了残忍的“卒妻制”,1800年后被朱元璋废除
...名的故事就是“卧薪尝胆”了!▲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需求?考验着历代君主的智慧。(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
2022-12-30 21:49:00
越王勾践发明的这种制度解决了士兵的生理问题,被后人沿用千年
越王勾践称霸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当初被吴国打败之后被迫求和,被软禁在吴国时勾践放下了身段,为了能够了解吴王夫差的习性,他成为了吴王的马奴,夫差为了羞辱勾践夫妻俩,让他们睡马棚,
2022-12-29 17:18:00
勾践后代在汉朝建立一个神秘王国
...“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问题来了,百越中的“越”,指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越同“粤”;也有人认为,“越”指的是越族。其实,目前最被接受的观点是,百越中
2023-07-09 07:52:00
他是汉朝的骁勇之将,汉武帝却灭他全家
...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李广的后代,当时李陵继承了爷爷的骁勇善战,可惜因为爷爷李广以及父亲李敢留下的历史问题,导致李陵一直都不被重用,当时李广利攻打匈奴,而李陵只是一位押送粮草的,
2023-05-26 05: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