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56件珍品勾勒李氏家族600年变迁
...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南3展厅启幕。李氏后人敬宗睦族,留下延续六百余年的家族谱系,国博藏有完整的“岐阳世家”文物,包括御赐墨敕、历代先祖容像、家族藏品、手书、族谱等共计56件套,此次展览是这...……更多
聊聊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
...也成了公主,把老爹的侯爵提高到了公爵,获封曹国公,李氏一门可谓光耀至极,战火硝烟的日子过去了,来到了和平年代,一切都变了,徐达和汤和则老老实实地开始了“难得糊涂”的生活,但是李文忠没有,看到自己舅舅做...……更多
540年家族史见证历史变迁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糜镇李氏家族从康熙年间至2008年8次编修《李氏族谱》——540年家族史见证历史变迁□李兴智李氏族谱木盒正面李氏族谱旧序陵城区糜镇李家楼村李心清珍藏着家族里的《李氏族谱》。族谱三卷,每卷长40厘...……更多
朱元璋的三位哥哥若在世,会被怎样对待呢
...,三哥朱重七。他还有两位姐姐。父亲名叫朱五四,他们家族名字非常有特点,与数字很有缘分,我们不妨来看看他家族几代人的名字。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根据他们...……更多
从豪强强宗到曹操麾下的青州刺史,揭秘李氏家族的崛起与变迁
...入主兖州,兖州各郡县纷纷归附吕布。吕布军到达乘氏,李氏宗族在李进的领导下,保住了乘氏。于是,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各县百姓,之后李乾被吕布杀害。李乾死后,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更多
历史上的李文忠,对外是王翦、孙武之类的将才,但是死因却成谜
...异常,辍朝三日,亲自撰文派遣大臣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其后,又将李文忠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三,即徐达、常遇春之后。由于明朝建国后,对于一些国政方针,李文忠与朱元璋几乎是截然相反,...……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十位李氏名将,他们纵横沙场战功赫赫
古代史上,李勣、李靖、李秀成、李牧、李文忠、李成梁、李定国、李愬、李光弼、李世民,纵横沙场,战功赫赫。10、李勣,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与吴起、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同台竞技,战斗力很强悍。远征高...……更多
朱元璋称帝后唯一活着的同辈是谁
...世皆封王,再到曹国公爵位的消失,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历史变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家族的兴衰史,感受明朝初期的权力更迭与政治风云。01恩亲侯李贞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开创了明朝的历史。作为新任皇帝,朱元璋自...……更多
...一位可歌可泣,又可怜可惜之人。死后的李文忠被追封为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并赐葬钟山。 ……更多
李文忠:明初军事天才,传奇人生的开启
...世,终年46岁,朱元璋亲自为其撰写祭文,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更多
从李文忠的赫赫战功到李景隆的败笔:明朝父子名将的兴衰史
...生命。朱元璋也确实看重李文忠,亲自为他致祭文,追封岐阳王,谥武靖。李文忠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三。 元末名将辈出,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都是大名鼎鼎,可见李文忠第三的含金量有多高!看完了李文忠的...……更多
朱元璋与他的20多个义子一起打下大明江山的故事
...年只有四十六岁。朱元璋感念他立下的功勋,将其追封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地位仅次于中山王徐达和开平王常遇春。以上二位都可以说跟朱元璋沾亲带故,但老朱还有这样一位义子,不仅跟他毫无血缘关系,而且还...……更多
金川门之变:李景隆投降朱棣,从心腹到降将的悲剧命运
...后来李文忠于四十六岁时离开人世,他去世后,追封他为岐阳王,谥号武靖,同时还得以配享太庙,其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列第三,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的爵位。李文忠在明朝开国功臣中。他的结局算是不错的,至少生前没...……更多
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与李景隆的“助攻”
...,战功显赫,深受朱元璋器重。李文忠病逝后,被追封为岐阳王,配享太庙,肖像悬挂于功臣庙,位次第三。由此可见,李景隆真的有个很好的出身,他父亲李文忠死后,他便承袭了曹国公爵位。都说虎父无犬子,明朝上至皇帝...……更多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怀与智慧,在朱元璋看来,或许让李文忠回归李姓,延续李氏一门血脉才是更正确的选择。朱元璋的心思敏锐深沉,非普通人可以臆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李文忠回归李姓,显然是朱元璋对他人品与能力的更多认可。 ……更多
...的英雄,也不免叹息。生活总是要继续,岳飞后来又娶了李氏,本以为可以开启新的生活章节。然而,韩世忠的一席话,又让这段往事重回眼前。面对前妻的背叛,岳飞可以怒不选择放过,也可以旧情复燃,但他选择了一个让所...……更多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三星书苑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主题特色活动
...系列活动讲述老城故事。“原是明光‘南李’(即‘岐阳李氏’,‘南李’是俗称)的一支大家族聚居的地方,当时叫‘沁园’。‘沁园’内部根据方位,分为南沁园和北沁园。整个沁园原来的面积要比现在这个建筑群大很多,...……更多
李氏家族与唐朝的崛起: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贡献
...都是有所贡献的。当初的李渊在太原起义,此后,李渊的李氏家族一路征战,最终建立了唐朝。不可否认的是,唐朝建立后,将古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古就有强汉盛唐之说,由此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更多
了解一下这中国历史上最尊贵的五姓七望
...望指的就是在隋唐时期的七个名门望族,他们分别是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这样七个名门望族。其中姓李的有两户,是两个望族,姓崔的同样也有两族,所以这七族人之中一...……更多
...身份也在逐步从武职向文职转变。这当中,居于南门头的李氏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代表,李家的“都匀卫指挥”的世袭之职传承了十一代之久。打开《都匀县志稿》的《义烈人氏表》,开篇第一人名叫李鼎洪。李鼎洪事略纪云:...……更多
中国历史上尊贵的“五姓七望”,连贵族都没资格高攀
...是“崔、卢、李、郑、王”。而五姓七望分别是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七个家族是当时天底下最尊贵的名门望族,七个家族中李、崔二姓分别出了两个大家族。先说...……更多
明朝开国6公爵有5个传不过2代,为何徐达的后代得以延续?
...安抚他,特意将一位公主嫁给李善长的儿子,如此一来,李氏几乎位极人臣。然而到了洪武末年,许多开国勋贵遭到朱元璋的打压,就连李善长也未能幸免。公元1390年,已经76岁高龄的李善长竟然被人举报曾和胡惟庸交往过甚,...……更多
...角度,现代基因测序也证明了,李世民家族包括整个陇西李氏就是典型汉人。而且汉民族的y染色体也就是父系基因,相对于别的民族来讲是最单一的。李唐家族与鲜卑人DNA对比当然了,你给抹黑者讲科学,人家是听不进去的,...……更多
明朝开国六公家族的兴衰
...了这一行列。然而,即使是享有如此尊贵的地位,他们的家族也无法摆脱历史的洗礼。随着时代的更替,早有的政治斗争也使得部分家族的兴盛不再。直到明朝末年,还能保有爵位的开国国公家族并不多。不可否认,王朝的更迭...……更多
八柱国与二十四大将军:关陇门阀集团的核心力量
...唐德宗宰相赵憬。08.李弼:辽东襄平人,汉族,出身赵郡李氏,曾孙李密即瓦岗寨首领,六世孙李泌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原来的西魏皇族元氏、北周皇族宇文氏都衰弱得很厉害,但好在隋唐都还保留了豪门政治的特色,这些家...……更多
千年名门传奇:陇西李氏、琅琊王氏与吴越钱氏的辉煌与传承
...的孔孟两家,就来讲讲曾经威震江湖的三大家族——陇西李氏、琅琊/太原王氏以及吴越钱氏。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源远流长,史书中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发家的便是秦朝的陇西郡守李崇,尽管对李崇生平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他的...……更多
...辽东担任了铁岭卫指挥佥事,进而长期居住在辽东了。《李氏谱系》还记载“李氏原籍朝鲜人也。明初渡江内附游至铁岭。因慕风土淳厚遂家焉。卜茔域于铁岭东南崔公堡之东族人称为老坟”。实际上,李成梁家族来源于今天...……更多
宋朝哪个皇后不寻常,从民女逆袭成皇后
...美人的宫中,恰逢刘美人不在,宋真宗见到刘美人的婢女李氏国色天香,正值芳华,不禁心中一动,宠幸了李氏,没想到李氏竟然有了身孕,生下一子,但是就是这个孩子差点让刘美人灭族。刘美人,也就是后来的刘太后,本来...……更多
从3.3米中华鲟标本到导弹模型,北大复旦交大港大等70校馆藏珍品一次集齐
...友足不出户一次性游览和品鉴全国70所高校的130余件馆藏珍品。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首次通过线上形式面向公众展现全国高校博物馆各领域精品。根据线上展览链接,按7个主题,展览以7间各具地方特色的馆藏室...……更多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亏李善长分文武两班最早跟从,朱元璋方才网开一面,将李氏一族迁到崇明岛,未加处罚。其后胡案余波未平,李存义被供出与胡惟庸来往。考虑到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忠心和功劳,朱仍宽容处理,再次发落李氏一族。可见,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