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后,便开始重赏开国功臣。当年的一次大封中,授予武将徐达、常遇春等人为公爵者共有五人,文官李善长却独得公爵,为六公之首,位极人臣。可见朱元璋对他的看重。

然而好景不长,李善长终因被株连胡惟庸案,与弟李存义等七十余口被诛,只有儿媳临安公主与驸马李祺幸免一死。当时舆论对此均表示不解,李善长开国第一功,儿媳是公主,又已年过花甲,为何反被杀害?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李善长被处死一年后,工部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鸣不平,誉其“功第一”、“位极人臣”,衷心希望为李善长昭雪冤屈。朱元璋看后,沉默不语,但并没有怪罪王国用。

本文拟对李善长生平事迹作一回顾,以解其生前得失成败,省视人生之无常。李、朱初遇,一拍即合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早年教书为业,后寓居滁州,以才学德行颇得滁人景仰。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率二万人众攻滁阳。当时41岁的李善长孤身前来拜见,力陈效法汉高祖之道,必可定鼎中原。

朱元璋大喜,留其府中从事文书。此后李善长出谋划策,为朱元璋安排粮饷调度等军需事宜,渐渐显露才干。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几年后,朱元璋与郭子兴交恶,后者意图削弱朱权力,欲拉拢李善长为自己效力。李善长却一口回绝:“生是朱相公之臣,死亦朱相公鬼。”此后朱元璋更加倚重李善长。由此可见,李善长忠心报效朱元璋,功勋确实不小。身居要职,辅佐有方

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始终担任要职。他与同为开国元勋的徐达、李文忠等轮流监督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机要部门。朱元璋常召李善长商议决策,出巡时也全权委托给他。可见,李善长不仅忠心耿耿,而且处理政务确有方略。否则朱元璋也不会如此倚重他。

朱元璋曾直言:“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在屡建奇功的武将中,李善长这个没留下什么战功的文官能排到首位,想来也是实至名归。因为他在后方安排军需,使朱元璋能安心用兵。此后在徐达收复燕云十六州、打败元军的战争中,李善长持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援。可以这么说,朱元璋能顺利推翻元朝,李善长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他虽不曾立下汗马功劳,但事奉朱元璋始终如一,忠心耿耿,为后方供应出谋划策,也是开拓天下的重要功臣。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李善长不仅治军有方,处事也颇得人心。他用人唯才,将人才推荐给朱元璋重用,而对有异心者则设法调剂,化解矛盾。李善长善政爱民,深得百姓拥戴。王国用直言:“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

然而,鹿死谁手,权倾谁家。没有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说得清。

李善长晚景凄凉,想来也是人生之无常。他侍奉君主四十载,功业巍巍,却难逃灭门之灾。究其缘由,与胡惟庸案关系重大。牵连胡案,在所难免

1380年,胡惟庸谋反被诛,李善长理应无辜。但因其侄女嫁予胡惟庸侄子,李存义一度险些遭株连。幸亏李善长分文武两班最早跟从,朱元璋方才网开一面,将李氏一族迁到崇明岛,未加处罚。

其后胡案余波未平,李存义被供出与胡惟庸来往。考虑到李善长对朱元璋的忠心和功劳,朱仍宽容处理,再次发落李氏一族。可见,李、朱二人情谊深厚,朱元璋也有分寸,不会因李氏牵连胡案而加罪于他。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但1390年时,胡案突然被再提,朱元璋似乎仍心存疑虑。此时,朱元璋因李善长替亲戚说情,大怒将其牵连。之后,逮捕审问李善长亲信,他们供出李善长与胡惟庸私交甚密,胡想让他谋反称王。虽李善长不同意,但态度暧昧。还有人告状,说李善长手下的人掌握了胡惟庸与敌人勾结的证据,但李善长都藏着掖着没报告。

朱元璋认为李善长知情不报,同谋叛乱,遂与全家七十多人一并处死。许多大臣如陆仲亨、唐胜宗、郑遇春等人也受牵连被杀。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不得不说,知情不报,态度含糊不清,这让朱元璋都无法忍受。因此,77岁的李善长遭株连,怕也是难免的。因为在朱元璋心中,胡案乃天下大事,凡沾边者皆难逃嫌疑。再加上朝中奸佞火上浇油,李善长终究没能度过这劫难。

李善长被抄家诛族,料想也枉受冤屈。因为此前李氏两次牵连胡案,朱元璋都网开一面未加罪责。況且李善长功高震主,儿媳公主,实在没有必要谋反。如王国用所言:“功第一,位极人臣,安享晚年,何必自毁?”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更何况,李善长已年过花甲,难道不想就此安享天伦之乐吗?如果他真有异心,怎会在胡惟庸策反时拒不从命?根据种种迹象看,李氏灭门很可能是朱元璋有意扩大处理胡案的结果,并非李善长确有谋反的证据。

即便如此,李善长生前亦有失误之处。他对朱元璋虽忠心耿耿,但晚年似有些骄傲自满、鲜有谦逊之举。如其弟李存义全家获赦后,李善长久不上表谢恩,又私自调用军队资源,都使朱元璋颇为不满。李善长若能保持谦卑谨慎之心,或可避免晚年横祸。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结语

李善长忠勤功高,对明朝开国确有贡献。但其晚年失误,又被牵连胡案,导致他与全家人等被诛。虽不能断言李善长完全冤枉,但至少有被判罪过重之嫌。李氏一族蹶然溃败,亦令人唏嘘朝生暮死,富贵难保。李善长的人生轨迹,确实反映出权势的无常,以及君臣关系的复杂性。

李善长之死,亦为后世功臣留下警示:忠心不可磨灭,谦逊亦不可或缺。作为臣子,即便功高震主,也需时刻自省,谨言慎行,方可平安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善长是明朝第一功臣,七十七岁却被朱元璋诛杀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徐达,功勋赫赫,然而,朱元璋在封“开国六公”时,徐达只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善长。在整个明朝上下,功劳能超
2023-02-21 20:51:00
朱元璋冷笑:李善长,你看仔细了,免死牌背后还有九个字
...,明朝开国元勋。自幼博学多识,足智多谋,成年后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评价他说:“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洪武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明太祖
2024-12-18 09:49:00
揭秘明朝金牌背后暗藏的玄机
...获得了特权并得到皇帝的特殊关照。可在明朝建立早期,朱元璋将免死金牌赠予李善长,可后来他仍被朱元璋处死?一、比肩萧何的明朝丞相李善长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在应天(今南
2023-10-03 14:17:00
朱元璋为何杀尽开国功臣?李善长之死揭开真相,网友:不愧是皇帝
...事都让人回味无穷。提到明朝,有个人物是不得不提的,朱元璋,此人即使到了现在都是褒贬不一,首先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布衣皇帝,他出身最底层,最终却能开创一个王朝
2023-09-04 12:34:00
他在明朝“开国六公”中排第一,手持丹书铁券却全家被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享国276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登基后,封赏了一批开国功臣。在这一批开国功臣中,有6人被封为爵位最高的公爵。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开国六公”。在“开
2023-04-21 20:20:00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李善长从朱元璋刚发迹时就跟随他,更是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时开始辅佐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的首席
2023-06-09 09:51:00
...杀了很多跟随过自己的开国功臣,这两位皇帝就是刘邦和朱元璋。那么朱元璋杀掉的这么多功臣都是该死的吗?其中又以朱元璋最为残暴,他诛杀的开国功臣中最出名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和凉国公蓝
2024-06-26 17:26:00
李善长:明朝开国元勋的悲剧命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杀戮了数万功臣名将,制造了一桩又一桩冤假错案。“勋臣第一”的开国元勋李善长的惨遭杀戮,是其中的冤案之一。李善长一、开国元勋李善长,字百室,安徽定
2023-09-16 20:44:00
朱元璋为何不放过在老家耕田种地的李善长
朱元璋滥杀其实不仅仅一个李善长,在他的刀下,不知冤死了多少功臣。自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就活得活得浑浑噩噩,再也没人去修正他的过激行为了。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
2023-04-30 15: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