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4: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你找到我就有依靠了!从今以后,你就随我姓朱吧!”朱元璋对外甥保儿这样说道。

此时朱元璋刚刚攻下滁州,他已经拥有上万人的队伍,20多员大将,名声大振。正是因为听到朱元璋的消息,他的姐夫李贞这才带着儿子李保儿前来投奔。

此时保儿15岁,他的母亲,也就是朱元璋的姐姐在几年前的瘟疫中病逝,从此保儿跟随父亲外出避难,四处流浪,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受了不少苦。

好不容易历经艰难找到舅舅朱元璋后,年少的保儿立刻想起去世的母亲,不由悲从中来,扑到朱元璋怀里放声大哭。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朱元璋一向最看重亲情,见到在颠沛流离中被折磨得面黄肌瘦的外甥,他不由悲喜交集,连忙抱住保儿安慰道:“孩子,你看到我就和看到母亲是一样的。现在你找到我,从此以后就有依靠了!”为了表达对保儿的喜爱之情,朱元璋话锋一转又说道:“从今以后,你就随我姓朱吧!”从此,李保儿就改名叫朱文忠。

和李贞父子一样前来投奔朱元璋的还有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定远孤儿沐英,朱元璋都把他们收为义子,让沐英也随他改姓朱。

让别人随自己姓朱,这大概是当时朱元璋向对方表达自己喜爱的特殊方式,不过他这么做并没有征求姐夫李贞的意见,年少的保儿更没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史书上也没记载李贞父子对此事到底是何态度,不过随着朱文忠长大成人、建功立业,后来他又成功地把自己的姓改了回来。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还是朱文忠这个人挺有本事。

朱元璋对待朱文忠确实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朱文忠年纪还小,朱元璋马上特地为他请了老师教他读书。朱文忠聪颖过人,他读书几乎是过目不忘,就好像那些书本上的内容他都曾经学过一样。

19岁时,朱文忠开始跟随朱元璋四处作战,他表现出的才能与品格使他完全迥异于其他人,其胸怀、胆识、谋略都堪称当时难得的人才。

1357年,朱文忠以“舍人”的身份跟随朱元璋参加战斗,率领亲军支援池州。战斗中,朱文忠骁勇异常,他率领士兵猛烈冲杀,成功击破赵普胜所率的天完军,夺得池州城后又相继攻下青阳、石埭等四县。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之后,朱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等将领夺得建德,镇守建德时又收降前来犯境的苗帅杨完者的三万多人马。

《明史·李文忠传》关于这部分的描述是:“完者复来犯,与邓愈击却之。进克浦江,禁焚掠,示恩信。义门郑氏避兵山谷,招之还,以兵护之。民大悦,完者死,其部将乞降,抚之,得三万余人。”

朱文忠和邓愈先是击退了杨完者的进攻,然后率兵进入浦江,此时朱文忠采取了一项很得人心的措施:禁止士兵烧杀抢掠,展现出非常仁义的一面。

这一招很有效,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欢迎,也赢得了敌人的归附。杨完者死后,他的部将主动请求投降,朱文忠于是对他们加以安抚,从而得到了一支三万余人的队伍。

在朱元璋起兵初期的将领中,能够有朱文忠这样胸怀和战略眼光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也成为朱文忠日后所向披靡的重要决定因素。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讨伐张士诚,同时派遣朱文忠率军攻打杭州以牵制敌人。朱文忠一路之上攻无不克,连收桐庐、新城、富阳三城,很快就来到余杭城下。

守卫余杭的守将是谢五,朱文忠对他并不陌生,谢五的哥哥谢再兴曾经同朱文忠并肩作战,后来才投降张士诚。此时守卫余杭的除了谢五之外,还有谢再兴的几个儿子。

因为有这层关系,朱文忠虽然一路得胜而来,但是他并不想直接和谢五开战,而是给谢五写了封劝降信,表示如果谢五投降自己可以保住他的性命。

谢五自知不是朱文忠的对手,于是很快就带着谢再兴的几个儿子出城投降。

眼看敌人乖乖投降,朱文忠手下的将领想起谢再兴的背叛,纷纷表示应该斩杀他们,但是朱文忠没有那样做,他果真履行诺言,保住了谢氏叔侄五人的性命。

有了谢家叔侄的顺利归降,接下来杭州城守将的投降就显得顺理成章:杭州守将潘元明知道朱文忠大军到来的消息后,马上出城投降。

朱文忠不动一刀一枪,率领大军直接占领了杭州城。占据杭州城后,朱文忠再次下了一道严令:“擅入民居者死!”

严令一出,当地百姓的人身安全、正常生活都得到了保障,城中秩序井然。

朱文忠这次出征,连下五城,得战将数员,兵三万,粮二十万。

朱元璋为何对外甥保儿说你随我姓

朱元璋终于意识到自己这个外甥有多了不起,于是他给朱文忠加官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让朱文忠又恢复了李姓。

朱元璋之前让李文忠随自己姓朱,除了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以外,无非还有希望壮大朱氏门庭的意思,但是随着李文忠的建功立业,展示出超乎常人的胸怀与智慧,在朱元璋看来,或许让李文忠回归李姓,延续李氏一门血脉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朱元璋的心思敏锐深沉,非普通人可以臆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李文忠回归李姓,显然是朱元璋对他人品与能力的更多认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介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
2024-06-26 14:50:00
大明功臣李文忠死后,朱元璋把太医和他家人全杀了,这是为何?
...了,不仅看病的太医被杀,还连累太医的全家都死了。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三年,朱元璋开始按照多年征战的功绩分封功臣。这一次朱元璋一共封了36个爵位,有公爵6位,侯爵28位,伯爵2位。
2023-05-12 08:39:00
李文忠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都说朱元璋疑心很重,到底是真是假?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明朝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他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初四大案”曾轰动全国,而
2023-06-14 20:32:00
靖难之役时,李景隆打开城门放朱棣入南京,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要跟他显赫的家世有关,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跟明太祖朱元璋有着较为深厚的关系,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在早年间娶了朱元璋的姐姐为妻,朱元璋的姐姐为李贞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保儿,之后被朱
2022-12-30 14:07: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便和父亲就到处流浪,寻求出路。幸运的是,他在1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五大义子皆战功烈烈勇冠三军,却只有他得到善终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所以他的起家经历非常具有传奇色彩,这其中就要说到朱元璋的干儿子们了。据各方史料统计得知,朱元璋实际上有二十几位干儿子,大多数在朱元璋的统一战
2022-12-24 19:09:00
朱元璋的大姐被送人,大哥不孝,只有二姐夫被封侯
朱元璋出生于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他的父亲是朱五四,他出生时,上面已有三个哥哥:大哥朱重四、二哥朱重六和三哥朱重七;两个姐姐,大姐朱氏和二姐朱佛女。因朱五四是佃农,靠租种地
2023-01-20 22:27:00
朱元璋靠干儿子们打江山,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按照《明史》记载,朱元璋在创业之际他的养子“多至二十余人”,为他缔造大明发挥了重大作用,那么这些人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那段历史的细节。朱元璋家族人数不多,家
2023-07-07 12:13:00
朱元璋夺取滁州后,为何再次放弃
拥有了自己队伍的朱元璋,紧接着打下滁州这座名城作为根据地。在此期间,许多人慕名来投,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大明开国的股肱之臣。然而,内乱不止,外患又至,滁州城又陷入到重重危机之中。人才
2024-10-14 1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