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好冤的李渊:8岁唐国公,52岁唐朝皇帝,怎么功劳全给了李世民?
...事迹少得可怜,可怜到完全可以被忽略的地步。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尽管李渊起兵的时候,到处募集人马,李家人才济济,连李渊的女儿都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女将军,也就是后来的平阳公主,和丈夫柴绍各领一直人马...……更多
揭秘李渊:被史书误解的大唐奠基人
...甚至于歪曲了一些真相。细察原因,是因为要突出唐太宗李世民的光辉形象。从李渊起义反隋的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到,这种功劳都被儿子李世民抢了过去。李渊绝非庸才,恰恰相反,他是一个类似于司马懿这样的人物。李渊属...……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被诟病的皇帝,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也有他的功劳
...是做过很多荒唐事情,弑父杀兄宠幸后妈、嫂嫂。可这事李世民还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大哥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把皇位传给自己。李世民将四弟李元吉妻子杨氏宠幸为妃。从这些看,隋炀帝杨广同唐太...……更多
平阳公主:唐朝的开国功臣与巾帼英雄
众所周知,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第二任皇帝才是李世民。不过李渊能做皇帝多亏了李世民,从起兵反隋到平定诸王,李世民都有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严格来说,李世民也算得上开国皇帝。当然,李唐不是只靠李世民,实际上...……更多
李渊是如何成开国皇帝的?
...感。无论是跟他起兵灭了的隋炀帝比,还是说跟其子儿子李世民比,李渊这个人物似乎一直都存在着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事实上虽然他的确成就了一番霸业,但李渊其本人在各种史书中的确算不上具有雄心壮志的存在。甚至说...……更多
李靖在凌烟阁的排名之谜:官职与功绩的权衡
...当中,之所以排名第八,其实并不是他功劳不够大,或者李世民对他观感一般之类的原因。而是单纯因为当时李靖的官职不够大,仅此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李靖出身世家,早年曾跟随舅舅韩擒虎学习兵...……更多
大臣立功皇帝不知怎么赏,最后却说:让我的老婆们去陪他过夜
...于隋末天下大乱,各地都有起义造反的势力。李渊二儿子李世民觉得老李家是有机会争得天下的,于是也有举兵反隋的想法。李世民不敢跟李渊直说想法,裴寂跟李渊关系好得不得了,于是他就主动结交裴寂。最后裴寂、刘文静...……更多
裴虎通杀隋炀帝归顺大唐,因功高震主被灭三族
...苦口婆心规劝,他直接勃然大怒。唯我独尊的态度激怒了李世民。身为太子的他能容忍大臣们的劝谏,却极其讨厌裴虎通目中无人的傲慢。两人矛盾也因此渐起,裴虎通更是当众直呼李世民的名讳。 李世民放下这口恶气,对裴...……更多
杜如晦为何甘愿追随太宗
...在暴君手下不受重用,于是便决定跟随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李世民也是一位识人之人,在他眼中这杜如晦就是如房玄龄一样的人才,于是便重用他,这二人也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在杜如晦的辅佐之下,李世民很快便在军...……更多
李世民发动政变前,面临的局势有多凶险?
李世民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这也让他在国内的威望变得越来越高。作为开国最大的功臣,李世民心里也不愿意只做一个皇子,他也想要做太子,可惜自己生得晚了些,太子的位置被大哥夺走。李世民心里自...……更多
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刘文静,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李渊、李世民父子能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毅然拉起队伍,打出反隋大旗,并很快歼灭群雄,推翻隋的统治,建立唐朝,得力于一个人的帮助。刘文静,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这个人...……更多
李世民为何二十岁就能领兵横扫天下
...离去。这个出生时引来两条龙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李世民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对于李世民出生的时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不好断言。也许是后人为了突出李世民的...……更多
李世民有几位“杨妃”
李世民身边至少有三位“杨妃”,除了与“伪杨妃”擦出过一点火花外,他没有宠幸过任何一位“杨妃”。在两唐书记载中,李世民的三位杨氏妃嫔分别是:杨贵妃,生赵王李福;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杨氏,生曹王...……更多
李渊一句戏言引发的政治危机
...划谋反的事宜。他跟心腹元君宝等人密谋,等李渊二公子李世民率领大军赴河南征讨的时候,趁着关中兵力空虚,准备袭取永丰仓,一方面断了李世民的粮道,卡住潼关咽喉,迫使李世民的部队崩溃;另一方面进军长安,取李渊...……更多
此人是唐朝阶下囚,因一句话得到李世民赏识
...即命令人把李靖斩首示众。行刑那天李渊带着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在一旁观看,此时的李靖可谓是心灰意冷,满腹经纶的他却怀才不遇,而如今国破家亡自己却要被杀头,非常的不甘心。他朝着李渊大喊道:您兴起义兵,本是为了...……更多
32岁的李世民,为何要收60多岁的“老太”入宫
...广,也确实给夫君带来了好运。杨广虽然是次子,但是跟李世民一样,也对皇位垂涎三尺,跟太子杨勇暗暗较劲,希望能击败对方,将来坐上龙椅。当然谁最终坐上龙椅,取决于父皇杨坚的态度,别人说了都不算。因此,杨广要...……更多
从唐初的政治格局看贞观之治
公元626年农历6月4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的8月8日,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是为唐太宗。此时,距离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真正的中央君主集权...……更多
草原上的铁匠是谁,连李世民都不敢和他硬碰硬
...,无不腿软心慌,根本不敢与之抗衡,即使是用兵如神的李世民也轻易不敢和他们硬碰硬。最先领教到这支队伍厉害的,是隋炀帝。隋朝大业十一年八月,酷爱户外活动的隋炀帝,再度离开京城,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山西北部...……更多
...”?好吧,就说说那个愚弄历史的人物吧,没错,他就是李世民,我们看到的历史,就是他想让我们看到的假象。 请别跟我说:不相信史书相信谁?你的观点比历史还可靠?请注意,我的所有观点都来自于历史,没有一条自己...……更多
李渊雀屏中选:一段比武招亲成就的帝业佳话
...后窦氏,一生为李渊生育四子一女。我们所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演义中的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娘子军的建立者平阳公主以及玄武门之变时被李世民杀掉的建成和元吉哥俩都是这位窦氏所养育的。从窦氏能培育四位名震天下的...……更多
李世民诛杀裴虔通,背后的原因与历史影响
隋炀帝死于他手,在唐朝为官多年,最后被李世民诛三族天下大势自古以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乱世之后总会有人一统大局,应运而生的秦朝完成了第一次大一统,隋朝完成了第二次大一统,可是,这两个完成了大一统...……更多
李渊的统一之路
...义军蜂起云涌,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崩离析。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等人策划下,决定起兵反隋。李渊派晋阳令刘文静诈作敕书,征发太原等4郡民众20—50岁的工男全部为兵,进攻高丽。以此大造舆论,扰乱民心,因而人心惶惶,思...……更多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血腥和冷酷。但是在这种残酷的背后,成就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于为什么会手足相残父子反目,这些都是有缘由的,是有很多事件推波助澜的,下面我会讲到。提一个问题大家来讨论一下:如果说没...……更多
太原起兵的关键人物裴寂,最后为何被流放致死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任职,工作尽心尽力。但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却早有反意。后来,李世民和一个叫裴寂的官员,给李渊做了一个局,把李渊灌醉之后,让李渊在杨广的宫殿当中,睡了一晚,并且让宫内的女官服侍。第二天一...……更多
统一六国、解决边境问题、促进文化交流:四位皇帝的伟大贡献
...这样就拉开了和其他文明的距离。第三个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虽然说是靠杀害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的,但是相比于他骄奢淫逸的大哥,李世民更有作为。在唐太宗时期,中国历史上迎来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不光如此,...……更多
八品县丞阻止李世民干的什么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
...治者离心离德的“捷径”。但是,在“贞观之治”时期,李世民也差点这样做了,最终他的行为被一个八品县丞拦了下来。唐太宗李世民自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久居长安,他很想到当时隋朝的首都洛阳去走一走。李世民为此还对...……更多
尉迟恭:从作死名将到功成身退的传奇人生
...至李渊带兵前往,也被尉迟恭等人打得落花流水。620年,李世民再次带领军队前往讨伐刘武周,尉迟恭受命前往迎战,结果这次棋逢对手,被李世民击败,与尉迟恭一起出战的宋金刚战败后逃往突厥,只剩下尉迟恭据守介休县城...……更多
罗艺:李渊与窦建德争相拉拢的传奇人物
...度统一了九州,此人也成为了太子李建成手中的王牌,令李世民头疼不已。他就是隋末唐初的名将——罗艺。崭露头角罗艺的父亲罗荣曾担任隋朝的左监门将军,作为将门之后,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除了性格上有些刚愎自用...……更多
太原起兵:李渊反隋与统一天下的决心
...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慨好客,喜欢跟他打交道。他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了,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更多
李世民最忌惮的臣子是谁呢
唐太宗李世民和诸多功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历来为后世之人所赞颂。虽然,李世民在位时,也曾经有两位凌烟阁功臣侯君集、张亮被杀,还有如李君羡这样仅仅因为一句谣言就被杀的例子,但总得来说,李世民对功臣们还是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