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说“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
...装政变,攻破南宫,迎立被软禁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皇帝明英宗复位。应该说,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成功政变,政变从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晓,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更多
周贵妃的胜利:封后之路与对钱皇后的最终胜利
...陵墓都做了手脚,不让她与先帝合葬。这个后妃姓周,是明英宗的贵妃。当她来到英宗身边的时候,已经晚了一点点,当时的钱皇后名位已定,又深受英宗的喜爱。但是钱皇后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生下儿子,甚至连一个...……更多
史料发现明代宗太子死亡背后隐藏着重大阴谋
...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他的母亲是贤妃吴氏,他乃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更多
王伦如果答应晁盖入伙,能否避免后来的火并事件
...纲这样的大案要案,因为他不想引起官府的注意。王伦让朱贵在梁山脚下的李家道口开一家旅馆。看似正常的生意,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一来王伦可以从商人那里得到很多消息,二来遇到富商,朱贵就会伺机杀人卖货贴补梁山...……更多
朱瞻基的盛世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隐忧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专权的大宦官王振和昏庸的皇帝明英宗自然难辞其咎,但本文认为,还有一个人,对于明朝在土木堡的失败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他就是明英宗的父亲,宣宗朱瞻基。让朱瞻基承担明朝在土木堡的失败似乎...……更多
《风起西州》裴行俭反对立武则天,被贬西州,人生逆袭由此开始!
...皇后应该有的身份和背景。其次,他担心武则天的野心和权力欲望会威胁到唐朝的稳定和繁荣。此外,他也知道立后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各种政治、家族和宫廷利益,因此他不想卷入其中。然而,裴行俭私下议论这件...……更多
文明迎亲、婚事简办、家庭辅导……日照市岚山区乡村劲吹文明风
通讯员 秦晓涵 朱贵涛 赵兴芝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日照市岚山区坚持守正创新、统筹推进,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把婚俗改革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良...……更多
马顺之死:明朝朝堂权谋斗争的牺牲品
...使,却以一种极其窝囊的方式离世。他的名字叫马顺,在明英宗手下任职。与他命运交织的是明英宗时期的权臣王振,一个曾是读书人,却因为对权谋的厌倦选择自宫成为太监。王振靠着巧舌如簧,很快成为宫中的红人,将明英...……更多
明朝权谋风云:从土木堡之变到庆陵之谜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一意孤行,听信宦官王振的怂恿,不顾群臣反对,要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王振被杀,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在此之后,明朝迎来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被俘以后,朝廷急需...……更多
于谦:忠诚与正义的典范,最后却遭冤斩
...运,力挽颓局于危难 几年后,瓦剌部队突袭北京,擒获明英宗,史称土木堡之变。形势危急,于谦果断主张立明英宗的弟弟为帝,即后来的明代宗。他认为国家大局为重,不能容许权力真空状态。当时朝中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更多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杀的历史真相
...,其他的官员对他的厌恶也是越来越重。明宣宗驾崩后,明英宗继位。1449年,明英宗受人怂恿决定御驾亲征,于谦劝诫无果,后来明英宗被俘虏,在于谦的抵抗下成功保住了京城。 虽然保住了京城,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于是...……更多
贞观之治下李氏家族皇子的争斗与命运
...在软禁中被迫自杀。武则天这个恶毒的女人,为了自己的权力,不惜陷害亲生儿子。她强迫李治废黜了李贤,三年后又逼他自杀。李明等皇子也被牵连而死。从此武则天专权朝政,李唐皇室节节败退。四、688年,李贞兵败自裁;...……更多
明宪宗与万贵妃:一段复杂的情感与权力交换
...万贵妃长期宠爱,事实上,在朱见深幼年时期,因为父亲明英宗朱祁镇的关系,一度被废,童年的生活曲折凄苦,可以说受尽了累,吃尽了苦,而在幼年时期众叛亲离的时候,也正是这个万贵妃来到他的身边,陪伴他一路走来,...……更多
于谦手握重兵,完全能制止“夺门之变”,却为何坐以待毙
...贞高声宣布“上皇复辟矣”,然后催促群臣入贺。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在接受百官朝贺后,下诏将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当场逮捕,仅仅过了五天,这位功勋卓著的明朝“救时宰相”就被处死了。于谦虽然挽救了大明王朝,但在明英...……更多
明朝文官封爵传奇:靖远伯王骥的荣耀与争议
...部崛起,先后在在甘州、凉州屡屡犯边,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让王骥寻边,而且给了王骥便宜行事的权力。就这样,59岁的王骥奉命前往西北甘肃。王骥到了甘肃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临阵脱逃都指挥安敬给杀了,实际上就是整...……更多
夺门之变成功后,于谦为什么非死不可
景泰八年,明英宗朱祁镇趁明景帝重病卧床的时机,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的密谋下重新夺回皇位,执掌朝政,史称夺门之变。从整个明朝的历史来说,夺门之变不过是一次皇位争夺战,其规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靖难之役,...……更多
朱祁镇的污点与亮点:从土木之堡到释放建文帝后裔
...俘虏,美曰其名“北狩”。有些人不但恨王振,甚至提起明英宗也是咬牙切齿。这场战役是他没办法洗脱的污点这没错,但是他治国方面其实也还颇有仁德之名,其中又以两件事为最,其中一件还让他流芳后人。第一就是释放了...……更多
明代第一误国的太监竟把朱元璋的铁牌丢到了爪哇国!
...行经彻底画上了句号。这位如此专权、任性的太监,就是明英宗早期的王振。王振是明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做过教书先生,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就比较难了。于是他为了将来能有发展...……更多
揭秘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
...高峰。如果非要推选明朝第一个昏庸之君的话,那应该非明英宗莫属了。公元1449年在大明午门发生了一起血案,一群文官奋激的朝着另外一群人挥舞起了自己的拳头,有的用脚踢,有的用拳头砸,还有的用牙咬,活生生的打死...……更多
杨国忠发迹史:从放荡不羁到权倾朝野,他是如何攀上权力巅峰的
杨玉环凭借着倾国倾城的美貌、聪慧伶俐的性格、精通音乐又能歌善舞的良好素质,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被册立为贵妃,所有的一切形同皇后。“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皇侧”。贵妃独宠,杨家也鸡犬升天。其父...……更多
明朝和清朝谁对现在的中国影响大,哪个朝代昏君最多?
...中,起的作用并没有史书记载那么大。就像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宦官权力如此巨大的社会实际,即使换了康熙去也不一样完全忽视宦官的力量。而全身而退,反之要明武宗去面对三藩的局面,也不一定说是一定会失败。当然,...……更多
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最大恶果是什么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军事衰落的一个关键事件,明英宗一次准备不足的亲征,葬送了大明的精锐部队,武将功勋更是被一窝端了,对于此次事变,后世是多有猜测的,也就是土木堡前后前后数年明军跟瓦剌军的对抗结果,土木堡...……更多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想起——那个在“夺门之变”中力挽狂澜、但最终还是被明英宗赐死的忠臣。然而,于谦的一生远不止这最后一个身首异处的悲壮结局。走进于谦的出生地浙江杭州,我们会发现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学士。于谦就是...……更多
明英宗亲征土木堡的前因与后果
...也先朝议一时间,战报频传,边关告急,朝臣无不忧虑。明英宗召集群臣朝议,如何对付来犯之敌,如何剿灭藩属宵小?在这关键时候,太监王振(当时权倾朝野,悄悄搬走朱元璋所立“内臣不得干预朝政,予者斩”那块铁牌的人)...……更多
...前后并不相同,而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最典型的案例非明英宗莫属。他在明清史籍中由最初近乎尽善尽美的英主,渐变为功过参半的中主,最后定型为始终昏聩、大权旁落的昏君。一、英主:《明英宗实录》对英宗形象的塑造...……更多
祁镇复辟:明朝政治风波的背后原因
...,即土木堡之变。这个大事件是在公元1449年,时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心腹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准备御驾亲征,因为当时明朝面临瓦剌首领也先的外侵,而且即将打到今天的山西大同。于是明英宗带领号称达五十万的明军前往...……更多
...明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不平凡的时刻。当时,明英宗朱祁镇统治下的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英宗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亲率大军北征,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爆发。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英...……更多
她简单粗暴的报复,令她火速被废,成为宫斗的牺牲品!
...就是一个宫斗的牺牲品。出身名门,入主后宫天顺年间,明英宗朱祁镇为太子朱见深选妃,初定三名人选,分别是吴氏、王氏和柏氏,对于这三名候选人,朱祁镇也是一时难以抉择,这时,出身于官宦之家的吴氏凭借着关系,买...……更多
...商周青铜器,龙首昂翘,造型奇异,世所罕见。在大同的朱贵王府,九龙照壁吉祥如意,琉璃浮雕栩栩如生。三晋寻龙游,带游客穿越千年,一睹千古奇珍,不忘故国山河龙的传人。“齐乐龙龙·山河文化游”线路:云冈石窟—...……更多
明宣宗的爱情与权力:废后胡善祥的悲剧命运
...种种原因,他依旧没有为自己这位发妻正名。后来,直到明英宗去世的前一年,才为这位嫡母正名,让她得以以皇后的身份重新葬入皇陵。由这位继子的行为就可看出这位废后的人格魅力。也正因此,她的被废才得到了那么多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