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神童到冤死:解缙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政治风云
...令重修《太祖实录》,任命解缙为总裁官,同时升任其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负责起草诏令。1403年,朱棣有意编纂一部包罗万象的大型社会百科全书,即《永乐大典》,朱棣将大典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以此青史留名。...……更多
李光地为何能够成为康熙的知己、雍正的偶像
...轻的李光地迅速成长,很快就进入了仕途。他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重要职务,深受康熙帝的赏识。康熙帝甚至称李光地为自己的\"知己\",可见他对李光地的信任有多深。作为一个出身名门的少年,李光地从小就...……更多
...化(浙江宁波)流寓长洲(江苏苏州)。明初,陈桱入职翰林院,担任编修。《通鉴续编》即成书于这段跌宕岁月。《通鉴续编》主要为宋事,自然要写到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开国,始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史·太祖本纪...……更多
宰相刘罗锅看多了,再去看正史才知道刘墉身份
...显然是为影视效果之用。而古代历史上的高官,特别是入翰林院的庶吉士通常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清朝择选官员的标准中就注重“身、言、书、判”等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身,即身体要健康,五官要端正,而科举出身的...……更多
康熙废掉太子以后,为何让朝廷上下举荐新太子呢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一废太子之后让朝臣举荐新太子并非是一场闹剧,而是一次老谋深算的引蛇出洞之计罢了。为什么是引蛇出洞呢,因为晚年的康熙,对于九子夺嫡并非是一无所知,但他一直以为太子胤礽可以镇得住场...……更多
简介明朝翰林院侍读华察
...亭即今无锡市东亭镇,少时聪颖,12岁能作诗文。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被称为“华太师”。人物生平嘉靖元年(1522)中举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任户部主事,奉命去江淮征收租税...……更多
年羹尧之死:雍正帝的权谋与政治清算
...身,他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因为成绩优异,还进入了翰林院。年羹尧和雍正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但是鉴于这个时候的雍正还没有登基,执政的还是康熙,所以“雍正”的叫法不对,叫他胤禛好了。此时年羹尧的父亲...……更多
...影响,再加上此时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皇子与朝臣的力挺,使得朝堂上大部分都都认为,十四阿哥胤禵会在康熙去世后继承皇位。然而,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并非如此。 ……更多
老师教不好学生,要抓入宫当太监,明朝因此而亡!
...着太监们开始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内书堂的学业教育由翰林院负责,参与其中的翰林官员都是国家智库级别的人物。这个教学阵容的强大使得内书堂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识优秀的太监,如冯保、刘瑾、阮安等等。内书堂的设立让...……更多
曹雪芹家为何会落得到抄家的地步
...情。虽然康熙皇帝都选择了轻轻放过,只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可不是康熙,当初的孙氏可不是雍正的奶娘,他简直没有任何顾忌。在查出这件事情之后,当时曹家的家主曹俯只好承认自己家族当初亏空的事情。并且在清算...……更多
胤祹的智慧与长寿:清朝皇室中的一个独特存在
...为了一个温厚纯良的人,对万事都很宽容大度,没有太大野心。后来康熙两次废太子,让众多阿哥都陷入了争储的热潮中,九子夺嫡的局面正式展开,四爷由于个性阴郁,不受大众喜欢,八阿哥由于拉帮结派,受到了康熙的反感...……更多
...”本身就像是郑庄公的阴谋。郑庄公不动声色地看着弟弟野心渐大要攻打郑国国都,而雍正帝刚继位那会,给了年羹尧和隆科多最大的信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朕御极之初,隆科多、年羹尧皆寄以心腹,毫无猜防。”之所以...……更多
张居正的传奇首辅之路:从荆州秀才到内阁首辅
...而易举就取得了进士的身份。依照大明惯例,他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开始在此熬资历空缺。张居正在翰林院安安稳稳排号时,内阁中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厮杀。次辅严嵩联手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利用“河套之议”合...……更多
唐朝参知政事是不是宰相?翰林学士为何“内相”
...,遂破旧章。翰林之中,始掌诏。”元和年间韦处厚撰《翰林院厅壁记》,也说:“逮自至德,台辅伊说之命,将坛出车之诏,霈洽天壤之泽,遵扬顾命之重议不及中书矣。”所谓“议不及中书”,指的就是翰林学士取代了宰相...……更多
年羹尧平定西北,是靠邬思道的指点,还是自身造化
...年(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此后,年羹尧下放地方历练,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的乡试考官。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进入了康熙的人“储备人才库”,提任四川巡抚,当年还...……更多
...大军正在攻打南京城门,南京城危在旦夕。在南京城内,翰林院编修吴溥的家中,有四位老乡正在饮酒。在家国存亡之秋,四位老乡的聚会,被史书记载下来,其中一人成为笑谈。且说聚会的四人都是当时朝中的官员,这四人分...……更多
雍正王朝:康熙南巡,太子胤礽跪拜时突然帽子掉了,这说明什么?
...,胤礽不止一次见到康熙兢兢战战了,有一次,康熙和众朝臣和诸位皇子商议黄河赈灾的事宜,太子因跟郑春华私会,迟迟才来大殿,面对康熙的质问,心虚得吓得两腿发软,汗流浃背,直接跪下了,语无伦次让朝中百官贻笑大...……更多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该官职一直沿用到清朝,但具体职能几经变化。清代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和庶吉士等。清朝时期,萍乡虽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县,但科举成绩却很突出。据统...……更多
...宣宗朱瞻基非常高兴,亲自到国史馆看望诸位翰林编修。翰林院是清流之地,而那些翰林院编修们整日负责编修国史,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明宣宗为了彰显皇恩浩荡,让人抬来几筐金银,当众撒钱,翰林们看到满地的金银,纷纷...……更多
盘点历史上十四位百岁老人
...还继续上京考试.碰巧当时乾隆皇帝准备做80岁大寿,要在翰林院中挑选一个九十岁以上的老臣,在寿诞中点燃寿烛。因翰林院任职的一般要进士出身,九十岁还在翰林院是非常少有的。于是只好在举人中找寻,然后再授予翰林院...……更多
难怪孙嘉诚被年羹尧砍了,你看他在西北发现了啥秘密
...这个折子,纯粹是因看不惯年羹尧的所作所为,督察院,翰林院,国子监,和六部的文官们,对年羹尧都不满,和八爷他们没有关系!”听到这个回复,雍正帝撇了撇嘴,晃了一下脑袋,算是满意了。是啊,若是以孙嘉诚为代表...……更多
欧洲工业革命是《永乐大典》的功劳?《永乐大典》为何下落不明?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永乐大典》副本就由皇史宬移到了翰林院。 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编撰《四库全书》的时候,对《永乐大典》副本进行过一次清查,发现已经缺了1000多册,总计缺了2422卷。而这2000多卷什么时候没...……更多
薛宝钗选秀就是个笑话,她的出身想要凭选秀进宫,根本是痴心妄想
...,却没提梅翰林当时的情况。一般来说,科举三甲直接进翰林院,为从六品或者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编撰等,二榜排名靠前的也有机会进翰林院,但就是七八品的检讨之类。翰林由于是皇帝的“秘书”“文书”一类,晋升机会...……更多
...庆,18岁时回到北京,由科举得第,历中举人、贡士,入翰林院。累迁侍读学士、鸿胪寺卿、通政司副史、山东学政、刑部尚书、管学大臣、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据近代教育改革家、天津人陈宝泉回忆,清末在学...……更多
和珅和纪晓岚各自下场如何
...守孝错过恩科,终于荣登皇榜第八、踏上官场,熬过了在翰林院、詹事府、内务府、国史馆等处修书编史的整整八年后,终于入了皇上的眼让咱一起伴驾南巡,还小小的升了个官,能去地方上大展拳脚时,父亲去世了……幸好守...……更多
李卫是如何与雍正皇帝成就一段君臣佳话的
...身飞升至封疆大吏,要知道很多进士老爷们十年还混不出翰林院呢。火箭般的升迁自然少不了雍正的恩宠,但是雍正为什么要刻意提拔李卫呢? 首要的原因是,李卫拥有当时很多科班出身的官员都不具备的一项能力–赚钱。从...……更多
曾国藩在媒体上发了一首让皇帝震怒的诗
...的长相不满意,但他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还是将其实授翰林院检讨一职,一个实缺从七品官员。这已经是天大的隆恩了。道光皇帝对这个长相不雅的翰林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觉得曾国藩说话让人舒服,才给了他一个实缺。...……更多
《四库全书》编修官王汝嘉 安居古城走出的“王太史”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王翰林院的后院墙安居后河街91岁的居民介绍王翰林院的历史变迁 □胡卫民清代翰林王汝嘉172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今重庆铜梁区)安居乡后河沟,出身书香世家。他字士会,号榕轩,福建巡抚...……更多
...表示自己就是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没有任何争夺皇位的野心。在外人看来这种行为让人耻笑,给人留下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印象,他曾说过:“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还有什么好避讳的?”甚至有时亲自指挥丧仪,他自己虽然...……更多
雍正向大学士尹泰宣旨,为何让尹泰先跪拜自己侍妾,才准接旨?
...一亮,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尹泰,满洲镶黄旗人,曾任翰林院笔帖式,如今已是国子监祭酒。虽然官职不算显赫,但在朝中也算有些地位。胤禛欣然同意前往借宿。当他踏入尹府大门的那一刻,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偶然的造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
张爱玲身价不菲,为何宁把遗产送邻居也不接济弟弟?实情令人唏嘘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得淡一点,bai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张爱玲提到张爱玲
2025-02-20 16:06:00
原创“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所在
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年代沉积,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能学习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俗语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2-20 16:13:00
他是太平军中值得佩服的人, 曾不畏强权顶撞天兄, 舍出性命救三军
文:小佛太平天国中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些人是臭名远扬,一些则是美名远扬,要说值得人佩服的,小佛认为当数石达开和陈玉成
2025-02-20 16:14:00
这位君王是历史上让香料改名的典范,因为他让香料名称成趣谈
石勒,我们中国十六国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般都是起点极低,从奴隶的身份一路逆袭最后成为了统一我们北方大陆的君王
2025-02-20 16:18:00
文物专家最佩服的“造假大师”,曾令他们损失90万,至今都是笑话
古董界的水的确是深的可以,就算你是什么文物专家或者说有什么几十年的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但是放在当下的古董界去混,你都会被经常骗
2025-02-20 16:20:00
十岁时对表姐一见钟情,婚前约法三章,婚后却率先违约
她的爷爷是晚清重臣盛宣怀,盛家在当时不仅是豪门望族,盛宣怀所积累的财富更是足以称为全国首富。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她的婚姻却充满了坎坷
2025-02-20 16:32:00
真实的明朝疆域变迁地图: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
2025-02-20 16:43:00
阳谷县“武都头”放到现在是个多大的职位?原来武松这么低调
说道水浒传中的人物,自然就得提一提打虎武松了,毕竟武松这位角色塑造的可谓是非常成功,因此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武松在水浒中
2025-02-20 16:45:00
中国最后的裹脚女性:15岁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丈夫喜欢得紧
作为炎黄子孙,每个人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都是满心的自豪,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中并非没有杂质,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华
2025-02-20 16:47:00
乾隆的弟弟弘昼,一生多次上演活出丧,到底是装糊涂还是真荒诞?
弘昼是乾隆的弟弟,当年乾隆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两人之间就发生了很多故事,让乾隆对这个弟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再加上弘昼身份的特殊性
2025-02-20 16:48:00
石虎自称艺术风格超越毕加索,无奈无人能看懂,却被专家嘲讽胡闹
喜欢画画的人,对于毕加索这个人物绝对是非常数字的,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而且还是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2025-02-20 17:04:00
姜青青:鹫岭望海潮
本文导读:飞来峰上依然可以听见大海深处的潮声飞来峰并不巍峨,也不峭拔,它就是灵隐寺边的一座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5-02-20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