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战国传奇:落难公子与富家小姐的盟约
...告,宣布自己在莒国继位,为齐襄王。落难公子终于成了君王,太史敫家的大小姐肯定是不曾预料的,她当时觉得这小伙子,一定是个人才,没有想到会是个君王。法章任齐襄王后,立即册封太史敫的女儿为君王后。这位君王后...……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你可知开放到何种程度?不单是穿衣开放
...放包容。诗文创作不仅没有道德约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朝政,讽刺权贵。我们今天读到的许多精彩作品,其实折射的正是当时的这种开明与宽容。 在诗歌创作之外,盛唐的思想解放还体现在婚姻观念的开放上。“挟彩球以候...……更多
嘉靖帝和万历帝:明朝两位‘隐身’皇帝的御下之道与国家大局
...时期的作为推行新政,进行了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使朝政之风为之一新,一度有中兴明朝之势,天下承平,在这种情况之下,嘉靖帝并非再接再厉而是开始多年不上朝的政治生涯,一心潜于后宫修道,任用严嵩为代表的贪官...……更多
皇帝能否与难以掌控的普通人交流
...,或许能让皇帝感受到真正的人情味,也能让他们在处理朝政国事的时候,更贴近民间疾苦、了解百姓需求。如果条件允许,或许许多君王也想与老百姓握手言和,听听他们的心声。奈何古代条件所限,朝堂与民间仿佛是两个世...……更多
她是历史上第一个接受体检的皇后,死后却还被贬
...及身边的奴才,也就是宦官。迫于大臣的压迫也为了平衡朝政,皇帝只能选择世家大族的千金。东汉末期,外戚专政 在汉桓帝刘志在位时期,把持朝政的就是外戚梁冀及他的妹妹梁太后。15岁登基的刘志一直作为一个傀儡皇帝...……更多
北魏胡灵太后的权力游戏,到被沉河的悲惨结局
...代替的。后来胡太后的父亲去世,百官上奏请求胡太后因朝政大事而去除丧服。胡太后并不允奏,甚至还亲自前往永宁寺,为亡父建立佛塔,据说赶过去的僧侣有六七万之多。在改葬高太后的时候,本该是由孝明帝着手处理,但...……更多
华夏文明的守护者:妇好与她的时代
...学界认为钺是妇好可以带兵打仗的权力标志。妇好是商朝君王武丁的原配,姓子(古音zǐ),妇为尊称,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了妇好参与的多起军事事件,如记载了妇好曾统兵1.3万人...……更多
明朝内阁的兴衰
...乎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炼丹修道上,导致他没有时间参与朝政。为了迎合皇帝的生活方式,内阁被迫将办公地点从文渊阁搬到了西苑值庐,以便更方便地处理政务。这一变化给内阁成员带来了一些困扰,值庐的办公环境并不理想...……更多
美色误国?东晋孝武帝因一句玩笑命丧爱妃之手
...不满。 而此时的玄宗却整日在后宫之中嬉戏歌舞,不理朝政。白居易也曾在诗中写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样的话用来讽刺他的生活。后来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讨伐杨国忠,因此爆发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更多
我国古代刑罚:严苛源自于“礼”,宽容源自于“赦”
...围绕“礼”这个中心来设计构筑的,这种礼表现为对尊(君王)亲(父亲)的强烈维护——即使没有具体实施的行为,只要有对国君或父母的犯罪意图,也可以处以死刑!而其他犯罪,都会归纳到违反礼仪的范围,所以那个时候...……更多
杨贵妃与唐玄宗:一段爱情引发的王朝兴衰
...。而唐玄宗登上王位,首要做的就是处理韦氏之乱,清理朝政。唐隆元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阻止韦皇后之乱,史称“唐隆政变”。此后,李隆基顺利成为太子,可这时太平公主却反目,一时双方相互争斗。 权...……更多
万历皇帝: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与懒政的真相
...用朱元璋制衡朝臣的手段,朱元璋在世时担心子孙们荒废朝政,导致朝政混乱,因而设置了一种政治模式,即使皇帝无心朝政,也能让朝政维持平衡,这种模式便是让朝中各大势力相互制衡,无一人做大,在这样的模式下,各大...……更多
爱新觉罗·代善:两次化解皇位斗争,稳定清朝政权
...上,越分妄行,迫使代善克制退让,自居臣僚,逐渐淡出朝政。当然,皇太极也未赶尽杀绝,而是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这也就是俗话说的“铁帽子王”。拥立6岁的侄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皇太极在位17年,52岁时猝...……更多
商纣王:一个被误解的君王
...去世之后,商朝也再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完全治理国家的君王,最终的灭亡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综上所述,商纣王确实曾经展开过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尝试着改变商朝的命运。他认识到自己贪婪和腐败的问题,放弃了低...……更多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斗争
...对慈禧太后的专权,光绪帝为何不直接下令除掉她,执掌朝政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光绪帝的能力问题。光绪帝从小就被慈禧太后看中,被立为皇位继承人。但光绪帝的身体一直不好,而且他天生就缺乏帝王的气魄和能力...……更多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四大太后中,为什么慈禧的名声最差
...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放浪形骸,不理朝政。不过,吕后虽然为人狠毒,处理朝政并不糊涂。她执行“与民休息”的国策,鼓励生产,废除秦始皇制定的恶法《挟书律》,使得西汉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司...……更多
魏国从霸主到衰落的历程及原因探究
...后来由于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迅速衰败了。魏国的开国君王是魏文侯,许多魏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他。正是他把魏国带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群龙之首。他在位时期率先实行变法,提高农田生产效率,让百姓们吃饱了饭,就有动...……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期,为何明朝能打压后金?
...知道魏忠贤是一个明朝末年的宦官,可是这个宦官却把持朝政达到了“只知有魏忠贤,而不只有皇帝”的程度,并且坏事做尽,祸害天下,为众人所不容。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是非常的不好,我们对他的印象也是一个大奸大恶...……更多
巅峰时期的赵国有多强大
...了他的年龄。有臣子感叹道:“陛下虽然年幼,但已经具有君王的风范和胸怀了。赵国的前途一片光明呀!”当赵肃侯去世的消息传出后,邻国见赵国出现了君主更替,纷纷派遣使者前来“吊唁”,表面上表示哀悼之意,实则窥探赵国的...……更多
她从公主变成奴婢,又从奴婢变成太后,可以说是一位“模范太后”
...,专宠于她。而且处理政事也不避讳她,甚至亲自教授她朝政谋略。这就为她后来成为伟大政治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荀子》上说“质地张而弓矢至”,意思是成了众人注意力的中心,难免会受人嫉妒诋毁。可是冯氏虽然...……更多
西汉的创立与传承
...,但在位期间,他在霍光的辅政下,平定了西羌。然而,朝政混乱,宦官势力蔓延,使得西汉王朝开始走向衰落。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在面对巫蛊之祸时,深知民间疾苦。在霍光把持朝政、生杀予夺的情况下,他隐忍蓄势,...……更多
既然是打招牌,刘备为何不干脆自称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呢
...除了把自己打造成花花公子形象外,他不养私兵、不干涉朝政,即便是谏言,也是利用自己的文学造诣用温柔的语气站在君王的角度去提出建议。刘胜很懂得“安全”的生存之道,作为一名诸侯,他始终把自己放置在皇权这一边...……更多
东晋究竟有什么内在动力可以维持这一百年的统治
...皇帝的权力也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为所有的朝政的实际掌管者是王导。 因为在前期东晋的建立过程中,是王导着力处理与南方土著士族统治者的矛盾,后续产生的很多问题都必须王导或者王氏家族的人前去办理,...……更多
纣王真如传说的那么残暴吗?商朝的灭亡他有没有错?
...史问题上,决定权都掌握在周人的手中,而关于前代以及君王的评价当然是极力抹黑。而关于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帝辛,关于其评价也是极力的抹黑和附会。到了汉朝的时期,司马迁对商纣王的评价也是延续了前代的说法,而且...……更多
宋理宗赵昀的辉煌与悲惨命运
...大权悉数委给了史弥远,以至于在宋理宗执政早起,南宋朝政乌烟瘴气、贪官污吏遍布朝野。 可是,史弥远死后,宋理宗赵昀似乎有点类似于回光返照一般,改头换面开始励精图治了,先是实行铁腕手段逐步清除了史弥远在朝...……更多
秦昭襄王堂堂一国之君,为何甘为“儿皇帝”
...有名的铁腕太后。他老娘宣太后说他年纪小,不懂得处理朝政,就任用外戚魏冉等一大批自己的亲信、宠臣来辅佐他。说是辅佐,其实他自己根本说不上话,也没有自由,不管大事小事,都是他老娘和这些大臣们说了算。嬴稷也...……更多
“山东不反,中原不灭”,大家知道这是何原因吗
...厚的家国情怀的,这种忠诚是印在骨子里的,他们宁愿为君王左右,也不会称帝;譬如诸葛卧龙、譬如琅琊王家...但是如果一个王朝实在是荒淫无度,危害天下,最为守礼的山东人又会率先起义反抗统治者;甚至很多时候山东都...……更多
明朝的一半统治权都落到了太监手里,是什么原因造成?
...口而退”——《明史·宦官传》后来负责管理太监、处理朝政的太监最高部门司礼监,在这时仅仅只是一个负责礼仪的太监部门。而朱元璋的继承者朱允炆延续了朱元璋对待太监的态度。直到朱棣的出现,这一切才发生改变。强...……更多
王莽的篡位之路:从贤德之名到权力巅峰
...成了大司马这个职位当之无愧的人选。毕竟这个能够左右朝政走向的职位,在王家兄弟中已经流传了三次,再被交到王莽手里,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更何况,这时的王莽品性高洁,谦虚守礼,令百姓和官员们交口称赞,他当大司...……更多
从商鞅到韩非子,法家名人的死亡之谜
...。商鞅:不拿人当人商鞅著有《商君书》,该书号称历代君王的必修课,为民间禁书。商君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条:壹民。全国只有一个思想,那就是君王的思想,对君王绝不能质疑和违抗。要让百姓没有自己的思想,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