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国藩33岁时被贬职后,为何短短半年时间内,能连升四级大家都熟知吗?晚清名臣曾国藩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他刚刚入朝为官的时候,并不顺利。曾国藩30岁正式进入官场,第一个职位是翰林院一名从七品检讨。可是,在兢兢业...……更多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其经历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非常刺激。在他40岁前,曾经三次被道光帝贬职,但最终靠自己的努力,每次被贬职短短几个月时间后,就再次获得重用。那么,曾国藩到底...……更多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曾国藩家三代都是农民,在朝中压根就没后台。要说钱更是没有,连他进京考试的路费20吊钱,都是借他舅的。初入官场的楞小伙曾国藩,只用了10年就连升10级,从7品翰林院检讨,做到正二品礼部侍...……更多
曾国藩在翰林院的哪个微小的举动,赢得他人尊重
曾国藩成为翰林院一名官员后,正式进入官场。官场就是一个江湖,有些人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有些人会遭到他人的鄙夷。在官场上如何修炼,全看自己的表现。曾国藩没有任何背景,成为翰林院的官员后,他的生活方式,显...……更多
曾国藩在媒体上发了一首让皇帝震怒的诗
错过了第一次机会,能否创造第二次机会?这一点,曾国藩做到了。道光皇帝第一次面试完曾国藩后,虽然对他的长相不满意,但他思维敏捷,对答如流,还是将其实授翰林院检讨一职,一个实缺从七品官员。这已经是天大的...……更多
曾国藩初入官场,用一首诗引起道光帝的关注获得升迁
曾国藩的这种理念,与他的上级、同事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所有人都不待见他,反而处处打压他。所以曾国藩在三年的翰林职位上,毫无建树。这也让曾国藩明白,要想得到提拔,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视,就只有引起皇帝的注...……更多
天资愚钝的曾国藩,是如何逆袭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天资愚钝,考了6次秀才都不中,躲在家中的小偷都把书给背会了,他却背不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比一般人还要普通的人,却被誉为“...……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6年),曾国藩成为湖南举人。按照清代科举制度,举人要入京参加3场考试。第一场,是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中试者称“贡士”。第二场,全体贡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生按成绩分为三等。一等三...……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1832年,曾国藩连考6年不中,文章还被当成反面范文示众,说出来别不信,这位半个圣人其实也如多数人一样天生愚笨。曾国藩祖上没有出过读书人,其父曾麟书立志要让曾家成为书香门第,结果屡考屡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更多
曾国藩初入官场时,如何交朋友
晚清时期,曾国藩作为一位杰出的大臣,以控人能力着称。然而,仔细研究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控制人的能力,而是经常处于被人控制的境地。尤其是曾国藩刚入仕时,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更多
揭秘曾国藩的三次入狱经历
陪伴皇帝如陪伴老虎。曾国藩无论多么睿智,在与皇帝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过程。他一生三次入狱,两次差点被斩首。但每一次都像是得到了神明的帮助,不仅化险为夷,而且还不断获得晋升。01第一次入狱...……更多
...朝珠,而一些家境贫寒的大臣,甚至会佩戴假朝珠,比如曾国藩。曾国藩是清代晚期的一名大臣。1838年,曾国藩参加人生的第三次会试,终于金榜题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43年,曾国藩被朝廷任命为四川乡试正考官。这是曾...……更多
曾国藩在贪官横行的清朝成为一名清官,他是怎么做到的?
...墨者黑”,在清朝黑暗、腐朽、贪官多如牛毛的官场中,曾国藩为何没有被同化,他到底练就了怎样的金刚不坏之身?家风,能影响每个人的一生。曾国藩入朝为官时,无论是对道光皇帝,还是和朝中的朋友们聊天,他都认为自...……更多
如何处变不惊?看看曾国藩有何经验
...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非曾国藩莫属。在清朝众多文人中,曾国藩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其成就绝对排第一。连左宗棠这样一位狂傲不羁的人,也十分佩服曾国藩的肚量和深沉的性格。曾国藩是天...……更多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勤勉诚谨的非凡人生〔246〕
...嘱:慎独、主敬、仁爱、劳动。出处与参资:古诗文网《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像二、出身耕读之家,少年刻苦自励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原名子城,登科后,恩师穆彰阿取“国之藩篱”之意,...……更多
资质平平,靠早起成名的是谁
...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但做到这个的人少之又少。曾国藩正是对早起的坚持不懈,才让他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偶像。曾国潘,本来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但他从小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也正是曾国潘的早起学习,踏实努力...……更多
通过声音判断一个人的祸福,曾国藩是如何做到的
通过声音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前途,除了曾国藩外,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曾国藩喜欢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每到一个地方,就喜欢淘宝一样淘一些古书,于是,逐渐迷上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玄学。尤其是对《麻衣神相...……更多
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他想过造反吗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书生门第家庭。同治中兴第一功臣,湘军的创立者、统帅。清朝军事家...……更多
处于低谷的人,改变命运,需要用以下几种方法
1人生起起伏伏,难免会陷入低谷。晚清名臣曾国藩说过:“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既然现实情况如此,就不要逃避,要冷静下来分析,把此刻当成起点。逃避是没有用的,想要回到事情发生之前,是不可能的...……更多
咸丰登基曾国藩遭猜忌,首席军机先施救后打击
...帝道光驾崩,年方二十,意气风发的咸丰登基。这一年,曾国藩三十九岁,比新皇帝大了近二十岁,已算是两代人。在世人眼中,咸丰不仅身体羸弱,而且是个扶不起的庸主,论帝王之资,远远比不上遭他打压的恭亲王,有“鬼...……更多
曾国藩为了借书,竟然把女儿嫁给对方儿子,造成女儿婚姻不幸
曾国藩是清末名臣,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虽然曾国藩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可是他对...……更多
曾国藩曾说哪三个方面舍得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为人处事方面独有心得,他的很多名言警句以及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其中,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你生活多么落魄,只要在这三方面舍得花,那么钱财富贵就会接踵而来。那么到底是哪三方面呢?小...……更多
他才是湘军真正奠基人,为何名气不响
...清的“中兴四大名臣”,有不同排列。其中一种说法是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其中,胡林翼在历史上的名声似乎不如其他三位响亮。其实此人的才能连曾国藩也自叹不如。当时就有人评价说:世人只知道曾国...……更多
英雄相惜到反目成仇: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恩怨纠葛
...途”入仕的念头。与左宗棠的幼年神童但科考失意相比,曾国藩可谓一帆风顺。他二十八岁中进士、入翰林,三十八岁便做到了侍郎级别的高官,在湘籍官员中,堪称第一。左宗棠成人后性情十分孤傲,他曾为自己撰写一联曰:...……更多
与大家一起分享曾国藩的智慧卓越
谈及曾国藩,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谥“文正”,是晚清最为知名的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忠于清室镇压太...……更多
清朝究竟多么腐败?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弊病丛生
...腐败?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弊病丛生?或许从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年薪俸禄中可以看出一二。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人们印象中当官自然是最挣钱的,特别是那些一品大员,吃上拿下,不仅有俸禄还有许多额外...……更多
淮军从湘军演变出来,是出于哪些考虑
...的。淮军主帅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其父是曾国藩的同年。自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二年(1845~1852)李鸿章一直在曾国藩门下受教,可以说是曾国藩登堂人室的弟子。咸丰三年(1853)李鸿章以翰林院编修奉命回籍办理团练,咸...……更多
李公如何从默默无闻的曾国藩幕僚升至晚清重臣
...台上受清廷特殊恩遇的汉族重臣,首推李鸿章,其次才是曾国藩。执掌权柄40年而不倒,李鸿章无疑是个有才有识的人。但李鸿章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并无特殊建树,在当时大办团练的风气下,李鸿章在老家安徽办团练,却被太平...……更多
...子李文安,即李鸿,章父亲,道光18年〔1838年〕登科,为曾国藩同榜进士。李文安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尽心职事,政声卓著。咸丰年间,受命回乡办团练,55岁病逝任上,追赠建威将军、通奉大夫。李鸿,章少年聪慧,6岁入...……更多
左宗棠与曾国藩:瑜亮之争与权谋之巅
...古怪的性格而闻名,形成了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形象。与曾国藩的圣人修为和李鸿章的老奸巨猾不同,左宗棠更像一头蛮牛,但这只是表象,他实际上是一头长有凶猛犄角的政治蛮牛。在政治舞台上,左宗棠展现出了卓越的进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隋炀帝的雄心壮志,西征击败吐谷浑
致命驴友隋炀帝,用脚步丈量西域隋炀帝是一个驴友,致命的那种。东到洛阳,南到江都,北到突厥,西到西域。帝国的东西南北都在他的行程计划里
2024-06-19 19:50:00
南宋为报靖康之耻拒绝和金国结盟,选择与蒙古联合灭金。金国被灭之后,你知道大金国的皇室后裔下场结局有多悲惨吗?据说比当年北宋被灭国的时候还要惨烈百倍
2024-06-19 20:03:00
隋炀帝之死,隋朝衰亡,群雄逐鹿
骁果军,只是想要一条回家的路隋炀帝其实很清醒。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隋朝就要亡国了。隋炀帝通晓占卜星象之术,好说吴侬软语,他经常夜半饮酒
2024-06-19 19:46:00
隋炀帝颜面尽失,威仪荡然无存,农民起义,烽火燎原
雁门被围,颜面尽失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三征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国内百姓造反,贵族离心离德,他还要继续以往的施政风格,不停折腾
2024-06-19 19:45:00
为何说杨隋皇室是弘农杨氏的“假冒牌”
杨隋皇室——弘农杨氏的“假冒牌”杨坚(541-604),小名那罗延,是隋王朝的开创者,北周正是被杨坚的大隋所取代。在正史记载中
2024-06-19 20:00:00
聊聊缔造大唐王朝神射手李渊,主导晋阳起兵
李渊其人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中国大一统王朝最不出名的开国之君。前半生玩潜伏,死后夹在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和名垂青史的唐太宗中间
2024-06-19 19:41:00
杨广举全国之力,征讨辽东,为何无功而返
一征辽东,那个破碎在辽东的妄想一征高句丽,隋炀帝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仗前,隋炀帝对如何接受投降做了安排。隋炀帝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一位受降使者
2024-06-19 19:55:00
唐朝时期的著名宦官高力士评价牛仙客,认为牛仙客的才干,其实不适合做宰相。当然,姑且不说牛仙客是否适合做宰相,但是有一点不容否认
2024-06-19 20:00:00
朱元璋用锦衣卫屠杀数万大臣,朱棣还嫌不够用,明朝皇帝怎么啦
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皇帝,除了从制度上分散政府权力以加强皇权外,还用一些非正常手段监控臣民。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在严刑峻法之外
2024-06-19 20:07:00
赵云与张飞一样,也一生从没斩杀过一流名将,但他却一生没有输过,同时也没有受过伤。长坂一战,赵子龙单人匹马独闯曹营,并在几十万人的包围中7出7进
2024-06-19 20:10:00
公元755年,震惊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大军发起了叛乱。此时,能战善战的军队全都在安禄山手上,中央部队人数不足
2024-06-19 20:09:00
那么,吕布以后的人该怎么排名呢?其实,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实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只不过第四
2024-06-19 20:10:00
嘉靖帝三位皇后为何都不德善终
就在嘉靖皇帝“大礼议”取得节节胜利之际,他的后宫接连出现凶信。一、三后早死嘉靖帝是明朝后妃最多的皇帝,仅有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位
2024-06-19 20:06:00
元朝末年名将王保保有多厉害
先来说说,王保保为何被称“天下奇男子”。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不久,明军趁北元内部不稳
2024-06-19 20:05:00
朱元璋杀功臣,为何不杀汤和、沐英、郭英、耿炳文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大肆封赏功臣名将34人,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从一无所有到最后登基称帝,离不开这34位兄弟的全力以赴
2024-06-19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