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他想过造反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12: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书生门第家庭。同治中兴第一功臣,湘军的创立者、统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自由勤奋好学,6岁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五经,14岁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组建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

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他想过造反吗

1860年咸丰在承德病逝时,湘军将领李元度给曾国藩送上了一副对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鼎有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把对联收下,看了看,放一边,一个字也没说,李元度识趣的退下了。曾国藩的老乡、肃顺的幕僚王闿运,千里迢迢去和曾国藩面谈此事,曾国藩从头至尾一言不发,最后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字,然后转身离开。王闿运走近一看,竟是“荒谬”二字。

曾国藩过生日时,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递了张字条给他,曾国藩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呼?曾国藩依旧不说一字,随手就给撕掉了。天京陷落后,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曾劝曾国藩反清自立,并愿召集旧部助一臂之力,被曾国藩在南京处死。

曾国藩是理学信徒,他的人生理想是做信仰、道德至上的圣人,而不是政客。他推崇“诚”,若起兵反叛朝廷,就是对自己过去的彻底背叛,是不诚,是欺世盗名。对于曾国藩这种理学家而言,宁愿死,也不会这么做。

清政府从入关时就对汉人不放心,防备之心一直都有。咸丰四年,湘军攻下武昌,咸丰对曾国藩靠一己之力招募几万兵丁,深为忌惮。1864年曾国荃攻下南京,清政府不允许“八百里红旗报捷”,也没有兑现“取江宁者封王”的许诺。王佳、官文牢牢占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材分别坐镇扬州和镇江,僧格林沁屯兵鄂皖之间。

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他想过造反吗

熟读《易经》的曾国藩深知盈满则亏的道理。1864年湘军发展到鼎盛时,也正是此时湘军大踏步的走向分裂的时候。湘军集团内部派系林立,名义上有30万,但曾国藩真正能指挥的动的只有12万,而这12万中,属他一手带出来的只有5万。其余兵力均属湘军不同的派系,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左宗棠和沈葆桢。浙江的左宗棠、江西的沈葆桢,早和曾国藩离心离德,已被清政府拉拢过去,成为了湘军背后的两把利剑。

湘军经过长期征战,早已没了当年的朝气,腐败程度比起绿营有过之而无不及。靠这支名声早已败坏的军队争天下,天下谁人会跟随?

曾国藩一旦黄袍加身,北宋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的历史悲剧恐怕又要上演。曾国荃倔强狠毒、野心勃勃,更甚赵光义数倍,他能带头劝进,就能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祸及子孙的事万万不能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自立
...,清朝已经出现政局严重不稳的迹象,而此时掌控湘军的曾国藩备受清廷质疑,麾下亦有不少人曾或明或暗的示意他起兵倾覆满清,但却被其所回绝。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曾国藩手握重兵却最终自
2023-01-02 15:00:00
他手握三十万重兵,为何四次放弃自立当皇帝的机会
说起曾国藩,其实历史上对曾国藩的评价是很好的,虽然他是封建清朝的重臣,也终生为清朝效力,但是他对中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他的指导下,中国拥有了第一艘轮船,开创了现代制造业的先河
2024-02-09 08:58:00
1864年,曾国藩为何将12万湘军裁撤
1864年,为了让朝廷放心,曾国藩将12万湘军裁撤,自剪羽翼。旋即,曾国藩后悔了:“此举太轻率,湘军若在,岂能有今日之苦。”1853年,曾国藩前往衡阳,训练士兵,组建“湘军”,协
2024-07-11 14:15:00
太平天国灭亡后,若是湘军北伐,成功概率多大
曾国藩称帝,率湘军北伐,估计坚持不了两年,就会以惨败收场。两方面分析。其一、清朝气数未尽,乾坤尚在以1864年天京陷落为节点,清朝依然维持统一局面,皇帝的权威尚在。湘军攻克天京后
2024-07-12 17:13:00
慈禧想让他取代曾国藩,他听闻后主动交代后事,2年后惨死
...群农民打趴在地,清朝的官员们都慌乱了。▲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让慈禧感到忧心。(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最后曾国藩出面,带领着湘军,击败了太平军;然而,曾国藩并没有因为这次救援大清王
2022-12-30 22:02:00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谁让他在能力,直属部队,地盘三个方面有缺陷
世人皆知曾国藩是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却鲜有人知,在太平天国覆灭之际,他曾面临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抉择。当时的曾国藩,手握重兵,威震天下,一些幕僚曾暗示他可效仿古代开国
2024-12-19 09:50:00
曾国藩真的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吗
晚清名臣曾国藩数十年如一日写日记,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总结和检讨,反复要求自己要勤俭、谦对、仁恕、诚信、知命、惜福等。许多人据此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他
2022-12-23 17:37:00
湘军大将周凤山,害苦了曾国藩
...率主力攻打江西,从清军防守力量薄弱之处入手。此时,曾国藩军团就在江西,但他作战不给力,且指挥无能,太平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到三个月,石达开几乎夺取了江西全境,曾国藩欲哭无
2023-08-23 06:51:00
曾国藩为何不起兵造反,自己做皇帝呢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一个十分厉害的大臣,可以说要是没有他,清王朝说不上早就完蛋了。他绝对算得上清朝的一个大忠臣,他平定太平天国,进行洋务运动,无疑都是为清朝续了一命。曾国藩作为一个汉
2024-04-14 10: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