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乾隆开始,把十八大藩属国全部丢了,乾隆太败家了
...似乎也成了共识。但是细细想来,清朝除了皇帝的姓名跟明朝有一些不同之外,政治制度和血脉传承并无二样,清取代明,实际是大明的一个地方政权掌握了国家机器——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朱元璋做得,努尔哈赤也做得...……更多
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文盲皇帝还是木匠皇帝?
他是大明历史上的第十五个皇帝。有人说他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个文盲皇帝,也有人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木匠皇帝。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昏君。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堂堂的大明皇帝为何是一...……更多
吴三桂的背叛与叛乱,对明朝、清朝和历史的影响
...早已注定。而洞悉局势的吴三桂非常清楚这一点,一直在明朝、清朝和农民起义军三方徘徊。崇祯17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势如破竹地向北京打来,万念俱灰之下,朱由检决定动用吴三桂这张最后的王牌,命关宁大军入京。但吴三...……更多
含山大长公主:历经七朝,见证明朝兴衰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性,她的一生几乎跨足了明朝的全部历史进程,见证了16位不同的帝王登基执政。她身世显赫,地位崇高,成为明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族之一。这个女性,经历了7朝之多,几乎见证了明朝一半的帝...……更多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王朝,宁愿以身殉国也不迁都不赔款
...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最能体现气节的王朝,它就是明朝。为什么说明朝最有气节呢?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首先,明朝朱家的祖训就特别的霸气: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第一条不和亲,常看古装剧的小伙伴不难发...……更多
于谦作为文官从没带过兵打过仗,危难时刻凭什么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立国以来遭受最严峻考验的一年。土木堡这个地方成为了明朝中央军的坟墓,“三大营”全军覆没,无数文武百官战死,连明英宗也被俘虏了。瓦剌首领也先利用被俘的英宗骗开边关城门,兵锋直逼北京,形势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更多
福王朱常洵:明朝最大的蛀虫,吃垮大明江山后落得尸骨无存
...族,他的祖上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而他的父亲,是令明朝国运达到鼎盛的万历帝。与皇室血脉相连注定他一生不会平凡,然而,平凡终究是他无法触及的奢侈。1563年,朱常洵作为万历帝最宠爱的宫妃郑贵妃所生的第三子降...……更多
明朝最帅驸马是谁,因为一张脸,豪享富贵70年,送走了9个皇帝
赵辉,是明朝朱元璋最宠爱公主的驸马,在历史上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并不是仅仅因为他是驸马,而是他传奇的颜值和人生经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驸马却是过江之鲫,多如牛毛。而这位最特别的驸马,比公主...……更多
朱瞻基的智慧:调整明朝策略,实现国力恢复
...;再比如康熙大帝,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但明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放弃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却获得了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永乐大帝朱棣的孙子。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明仁宗...……更多
贾瑞映射了谁,王熙凤为什么要设计害了他?
...天祥,肯定会让我们想到,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明朝末年也非常需要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那么来个时空大挪移,贾瑞,贾天祥能成为明朝末年的文天祥吗?文天祥,名天祥,字宋瑞。贾瑞,名瑞,字天祥。两人的名...……更多
李自成与清朝对抗失败的深入解析
打败明朝的李自成,为何面对大清却不堪一击?他其实没赢过大明1644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平常也不平常的一年。平常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论朝代如何更迭,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平常则是因为在那一年,中华大...……更多
历史上“能打”的军队都有哪些?
...,但朱棣可以搞定。张辅出征,平定安南,重新将其纳入明朝版图,五代十国独立出去的安南,再次回到中原怀抱。能搞定中南半岛,朱棣时期的明军战斗力,可见一斑。1414年,朱棣率6万兵马奔袭忽兰忽失温,明军战斗力得到...……更多
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其实一点都不低,达到了“惊人”的41.25岁,超过了皇帝们的平均水平39岁,更是遥遥领先于东汉的26.7岁。不过,其中大多数的明朝皇帝是“被高寿”的,因为有四位长寿皇帝拉高了他们的均值,除掉这四位...……更多
这位明朝皇后的父亲是“江洋大盗”,曾帮助崇祯帝夺嫡
明朝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当首推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朱允炆究竟是真的葬身火海,还是逃到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选择了隐姓埋名?对此后世史学家给出了多种不同的猜测。其实在明朝历史中,还曾有一位皇后神秘失踪了。...……更多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首辅。陈循(1385年——1464年),字德遵,江西泰和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成祖时期入仕,历仕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和景泰五位帝王。尤其是,他对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政局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多
揭秘明朝海禁的由来
首先说一下:作为农业帝国的明朝,海禁的动力首先是皇权主导,海禁政策的思想来源是传统的重农轻商。作为统治阶层的士大夫们,更多的还是海禁支持者,当然沿海走私贸易的即得利益获得者们实际上是借着特权在海禁政...……更多
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他们为何都不用免死铁券
...全是凭借朱元璋的功绩。消灭了元朝之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让华夏大地再一次进入到了汉人的手中。在历史上,人们对朱元璋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明朝,肯定是离不开一些人的辅佐,比如说刘伯温、...……更多
李牧骑兵兵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超级骑兵军团
...降临。 可是常遇春在现在却没有什么名气,总的来说,明朝开国功臣,除了刘伯温以外,似乎都没什么名气?9、袁崇焕关宁铁骑这支部队是耗费了大明无数金钱堆砌起来的军队,装备精良,而且战马和人员的素质也是大明最顶...……更多
崇祯末年:大明王朝的覆灭与中原的纷争
...室地位的,而唐朝296年已经是做到了封建王朝的极致了,明朝也还可以,延续了十一世十六帝,一共276年。关键是历史是由许多个偶然组成的,在崇祯末年明朝、蒙古、女真再加上明朝农民起义的首领李自成、张献忠五人来看的...……更多
明孝宗朱瞻基:好皇帝与好人的典范
...佞,他就是明孝宗。明孝宗朱瞻基(1427年-1464年在位)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明代宗皇帝的嫡长子。明孝宗在位期间,致力于改革和政绩,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许多努力。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史,能较完美地将好人与...……更多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首辅大臣,可惜的是,李自成不仅没有给他官,反而还折磨了他五天五夜,最后魏藻德惨死在狱中。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大明朝“最无耻”的首辅大臣。...……更多
明朝腐败:俸禄制度与贪污风气的关系
...民不聊生。不过这个朝代却也坚持了很久,这个朝代便是明朝。明朝之所以会灭亡,除了环境关系之外,和朝廷的腐败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说到这里,大家肯定都会有疑问,为何明朝有这么多贪官?按理来说皇帝不是会管制...……更多
他是历史上赏金最高的通缉犯,高达750万两白银赏金
...出750万两白银的天价赏金,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数据,当时明朝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是1100万两白银,用一大半的财政收入做赏金,可谓天价。纵览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这哥们绝对称的上是“史上赏金最高...……更多
失落的皇权与大明的末路:崇祯的抉择与群臣的背离
...之上,上吊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如果崇祯肯去南京,明朝还有救,可惜他一意孤行,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更多
...其影响力日益扩大,终成为朝廷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明朝中后期,国势日衰,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此时的东林书院已非单纯的学术圣地。许多官员,包括孙丕扬、公鼐等,都与东林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朝廷中...……更多
孙太后:明朝历史中被忽视的权力女性
...上左右着天下大势,令百官朝臣为之俯首称臣。然而,在明朝历史中,也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女性,她并非是明睿智皇后,也不是嘉靖皇后,而是明宣宗的皇后,被后人尊称为“明宣宗孝恭孙皇后”。这位女性出生于山东邹平,父...……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期,为何明朝能打压后金?
我们都知道魏忠贤是一个明朝末年的宦官,可是这个宦官却把持朝政达到了“只知有魏忠贤,而不只有皇帝”的程度,并且坏事做尽,祸害天下,为众人所不容。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都是非常的不好,我们对他的印象也是一个...……更多
努尔哈赤带着6万种地放羊的兵,打败明朝11万最精尖的部队
...种政策再加上人多势众应该没问题,但可惜的是,当时的明朝国力已经开始不济,粮草供应不到位,朝廷还经常拖欠官兵的军饷,部队由于兵分四路过于松散,再加上个别主帅急于冒进,到达决战的地点不一致,偶尔还出来个不...……更多
朱元璋晚年疑云:为何诛杀开国功臣,为后代铺路?
...长河中,朱元璋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的统治带来了明朝的繁荣与辉煌,然而,朱元璋晚年的种种举动却让人不禁对他的执政方式产生疑问。尤其是在太子的继位问题上,朱元璋竟然采取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手段,诛杀了当初...……更多
大明冤案:一代功臣成罪臣,行刑当日围观百姓悲恸大哭
...着自己的人生准则,他用自己的一生表明了心迹、捍卫了明朝,而于谦之死更是成为大明第一冤案,当时百姓夹道痛哭,上天都伤心天降大雨。生而为国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国历史少有的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不妥协的王朝,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禁止进入!7月25日6时至22时,驻闽某部在福清江阴地域将组织实弹射击。
2025-07-23 12:4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刘眉生:血洒忻口的黔中忠魂
刘眉生,字天嘏,1905年3月26日生,贵州省播州区南白镇(时名懒板凳)人。1923年,刘眉生考入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考进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
2025-07-23 05:01:00
经历“浙江抗日第一仗”的炮火洗礼杭州日报讯 在嘉兴嘉善县毛家社区沪杭铁路边,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静静矗立在公园内。抗战时期
2025-07-23 06:2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家村深夜枪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当时开会的窑洞(图片由作者提供)。 1942年农历八月初六,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黄土高原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
2025-07-23 07:02:00
7月21日,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迎来一场文化盛宴——《贞珉镌德——唐代郭氏忠孝廉义文化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晋祠博物馆馆藏的《郭公庙碑》首次公开展出
2025-07-22 23:14:00
【灵山夜话】陈文蔚:从灵山脚下到理学传承的人生轨迹
陈文蔚(1154—1247年)出生于信州上饶县上泸镇的耕读世家,自幼在父亲陈邦献的悉心教导下研习儒家经典。其父陈邦献号“竹林居士”
2025-07-22 11:37:00
【灵山夜话】杨时乔卧病看灵山
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一些文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藏着一个人的灵魂私语。杨时乔的《卧病看灵山》,便是这样的存在,它裹着明代士大夫的风骨
2025-07-22 11:37:00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07-22 09:40: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
2025-07-22 10:36:00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