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乾隆开始,把十八大藩属国全部丢了,乾隆太败家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21:15: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在网上兴起一股“骂清”之风,凡是清朝做的事情,一定要一黑到底,“某某误我三百年”似乎也成了共识。

但是细细想来,清朝除了皇帝的姓名跟明朝有一些不同之外,政治制度和血脉传承并无二样,清取代明,实际是大明的一个地方政权掌握了国家机器——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朱元璋做得,努尔哈赤也做得。

从乾隆开始,把十八大藩属国全部丢了,乾隆太败家了

当然,清代从乾隆开始,盲目自信导致了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导致了落后挨打,一直到清代末期,我们从想打谁就打谁,变成了谁想打我们就打我们,这也是清代可黑之处,倒也不能完全怪网友。

闲来无事翻阅《清史稿》,忽然发现,即使被现代人痛恨的清代,其实也没有那么“积贫积弱”,真正的贫弱,是出现在晚期,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清朝还是很强大的,别的不说,就说说那十八个藩属国,每年争着殷勤朝贡,什么方物特产、黄金美女是没少送来的——当然作为宗主国,大清也没少帮他们平事儿,他们不听话的时候,也要敲打敲打,甚至直接灭掉的时候也有。

《清史稿》开列的属国,有十八个:朝鲜、琉球、越南、缅甸、暹罗、南掌、苏禄、廓尔喀、浩罕、布鲁特、哈萨克、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干、塔什干巴达克山、博罗尔、阿富汗、坎巨提。

属国“十八罗汉”都是咋来的

从乾隆开始,把十八大藩属国全部丢了,乾隆太败家了

《清史稿》是近代人修的,但是使用的却是纯文言文,为免读者诸君翻译起来麻烦,笔者权且代劳,词不达意之处,尚请见谅。

《清史稿·属国传》开篇就说:当年朝鲜对大明很忠诚,经常跟清廷闹事,直到清太宗皇太极崇德二年清军打进了平壤,国王把自己绑起来投降,发誓永为臣仆,这才消停了。

顺治三年,琉球首先请封(也就是第一个要求归化),然后暹罗、安南也纳表称臣;雍正时期,苏禄、南掌先后入朝,到了清高宗也就是乾隆这儿,为了凑齐“十全武功”,他是逮谁打谁,浩罕、布鲁特、哈萨克、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干、塔什干、巴达克山、博罗尔、阿富汗、坎巨提或是被打服,或是被吓坏,纷纷脚跟脚地纳贡称臣,后来又打得缅甸、廓尔喀“稽首称籓”。

这时候中国的属国“十八罗汉”算是凑齐了。

那些属国是怎么一个一个丢掉的

从乾隆开始,把十八大藩属国全部丢了,乾隆太败家了

在清代十八大属国中,朝鲜、琉球、越南、缅甸、阿富汗这五个国家还在,请注意,笔者一直认为,琉球是一个国家,是有自己的国王并且附属于中国的,并不是什么鸟县。

清朝到了咸丰、同治年间,家底被乾隆花空了,狂妄自大不肯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国家越来越穷、越来越弱,从明代到清前期的谁也打不过——打一场赢一场不赢不罢休,到清后期的谁也打不过——打一场输一场输了就割地赔款,十八属国的中原老大不行了,属国也就惨了或者叛了,或者干脆蚕食鲸吞,或者另抱大腿,有的干错调转枪口当了白眼狼。

于是“日夷琉球,英灭缅甸”,大清只会抗议,人家不理,打又不打不过,于是人家开始纷纷割肉。而越南和朝鲜还没等法国和日本去打,自己国家就开始内乱,甚至为了打败同胞政敌开始开门揖盗,而清政府一般是坚持不干涉属国内政的,于是“越南亡於法,朝鲜并於日,浩罕之属蚕食於俄”,属国就剩下一个坎巨提了。

这个坎巨提现在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能不能要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乾隆开始,把十八大藩属国全部丢了,乾隆太败家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的疆域与附属国:亚洲地区的政治格局与影响
...盛,其领土不仅辽阔,还拥有多个附属国。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迎来了全盛时期,国力强大,实现了国家统一。不仅如此,清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将新疆、西藏纳入版图,乾隆
2024-01-02 20:53:00
清朝的藩属国:领土扩张与对外政策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着藩属国的传统,这应该是从汉朝时期就传下来的习俗,因为汉朝的人发现想要开疆拓土不难,汉军很强可以打下很多地盘,但问题是由于当地的百姓跟你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
2023-09-09 09:03:00
大清朝19个附属国都去哪儿了
...一、大清朝附属国的辉煌清朝前期国力强盛,经过康熙和乾隆两位明君的治理,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上,都位居世界之巅。吸引了许多周边小国愿意成为其附属国。大清朝的附属国达到19
2024-08-02 17:02:00
中国藩属国,谁是最后一个脱离藩属关系的呢
...。1769年,尼泊尔的沙阿王朝,因多次染指我国西藏,被乾隆皇帝派兵打趴,而臣服清朝,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太平天国运动扰乱大清国时,尼泊尔国王曾上书清廷要求出兵携带大炮到中国内地
2024-06-04 18:39:00
清朝自诩“天朝上国”,统御万邦,究竟是如何崩溃的?
...底崩溃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天朝开始崩溃清朝乾隆年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华,双方就曾在觐见礼仪上产生了激烈地争论,最后采取了妥协的方式。嘉庆年间,英国使者阿美士德再度来
2023-09-20 14:36:00
清朝时期宾礼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客司职掌。”其二,会同四译馆。清代的会同四译馆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将会同馆和四译馆两个合并而成的,是礼部下设的专职部门。在清代初期会同馆只是住宿的接待场所,主要是接待
2023-11-29 14:21:00
消失的大清属国琉球,为什么清朝不派兵营救琉球?
...璋派杨载出使,诏书称此岛为琉球。从此琉球成了中国的藩属国。明朝派水师保护琉球,使琉球在海上贸易中收益丰厚。同时明朝实行“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每次回赠给琉球的礼品远超琉球的贡
2023-01-25 21:21:00
刘长佑为什么要灭亡日本?
...这个主张,是缘于日本强占琉球群岛。琉球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从1372年明太祖时期开始,琉球就持续不断地向中国朝贡,乃至于他们的皇宫都是坐东朝西的。而明清两朝数百年都一直很好地
2023-08-16 20:42:00
乾隆帝与阿富汗使者之争
...王朝,击败了莫卧儿帝国,称霸一方。与此同时,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已经消灭准噶尔部,并且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将天山南北纳入清朝的版图,至此两个强大的政权的迎面相遇了!那么,双方将会擦
2023-08-27 19: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