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元璋真正的对手,一个令朱元璋感到害怕的敌人,那就是陈友谅。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是属于后来居上者。他的对手陈友谅可是名副其实的老前辈,当朱元璋还在郭子兴帐下卖命的时候,陈友谅已经是大汉国的皇帝,不过...……更多
四乡乞讨的和尚为何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
...元军;而对付身边之敌的先后顺序则是,先攻西面强大的陈友谅部,再去征讨东面的张士诚、方国珍部。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盘踞浙东的张士诚遣其部将吕珍攻打安丰,杀死了红巾军首领刘福通。而朱元璋亲自统...……更多
“双刀王”王弼战功赫赫,为何最后被朱元璋赐死?
...都无役不与,而且无役不胜。后来单独带兵攻打张士诚和陈友谅,讨伐北元,也是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利。二、王弼立下赫赫战功开国伊始,王弼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先是打败张士诚,攻破池州,随后又夺取兰溪、金华、诸暨等...……更多
陈友谅兵力比朱元璋多为何还失败了
要说兵力,陈友谅兵力几乎是朱元璋的三倍还要多,但在鄱阳湖一战中还是以失败告终,就连他自己了战死了。总结陈友谅的失败,可以归纳为下面这三点。第一,陈友谅谋略不足,还过于自信。战争绝对不是凭着谁的人多就...……更多
朱元璋:草根皇帝的崛起与天赋之路
...这样的谋士,但定天下的决策大多出自朱元璋的智慧,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其他人求稳,朱元璋偏偏要险中求胜,侄子朱文正乳臭未干,朱元璋偏就信得过他,让他镇守洪都,结果这小子还真守下来了。纵观朱元璋的一生,没...……更多
陈友谅拥兵60万,鄱阳湖面对20万兵力的朱元璋却大败
朱元璋与陈友谅都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军人物,在驱走蒙元后,双方不可避免地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说,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建立大明王朝,似乎是顺天应人,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从推翻蒙元的角...……更多
张定边:元末第一猛将,勇猛事迹令人惊叹
...朱元璋挡了一箭,或许结局也未尝可知。张定边早期就和陈友谅熟识,并且结为了异性兄弟,在陈友谅的账下张定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陈友谅的性格也觉得了张定边的一切,当时陈友谅在攻打应天府的时候,陈友谅和张...……更多
徐达与朱元璋:乱世中的坚定盟友
...连战连捷,鄱阳立功 1356年,徐达率军攻克池州和安庆,大胜陈友谅军。1363年,陈友谅聚集60万大军,朱元璋只有20万人,两军在鄱阳湖展开决战。形势对朱元璋极为不利。徐达看准时机,率先出击,一举击溃敌军先锋,夺得一艘巨舰。他的...……更多
明太祖的一生劲敌是谁
...,还不能算老大,还有两只农民军力量不可小觑,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张士诚是一个盐贩出身,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心里,在占领高邮之后就急忙称诚王,后来杀死刘福通后有称吴王,此人不足为虑。朱元璋真正可怕...……更多
他们是最早看透朱元璋的人,两人善终,一人忧郁而死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第一谋臣,辅佐朱元璋消灭陈友谅、推翻元朝,为明朝立下了卓越功勋,被朱元璋誉为吾之子房。然而,刘基的爵位却只是诚意伯!这并不是朱元璋小气,而是刘基谦让的结果,因为刘基深知功高震...……更多
陈友谅鄱阳湖之战兵败身亡,他的儿子陈理后来怎样了?
1363年,鄱阳湖大战结束,陈友谅兵败身亡,没能离开鄱阳湖,当初自信满满地去攻打洪都的时候,他没想过,他会再也回不来。1363年九月,朱元璋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赐予常遇春,廖永忠等人田地,并且按照战功,赏赐诸多...……更多
元朝内乱与朱元璋的北伐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以后,离他统一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北方的元朝政府还在内战政权之中,而且朱元璋为了专心对付陈友谅,时不时向元政府抛媚眼,元政府内乱也正好希望朱元璋被招安,抱着朱元璋会被诏安的心没对朱...……更多
宋代以后人口迅速增加,对战争有什么样的影响
...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1.洪都保卫战和保卫北京洪都被陈友谅的大军围攻的时候,可能是朱元璋势力最为凶险的时刻,南昌这个大城市发生的攻防战直接影响到了天下大势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北方鲜卑政权征对南方的大量战...……更多
刘伯温一生精明谨慎,晚年错说一句话使朱元璋动杀心
...朱元璋想起当年的龙湾之战时候。公元1360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南京城外的龙湾展开决战。当时朱元璋是20万大军,这个数字估计还有点水分,陈友谅的则是60万的大军。这简直就是力量悬殊啊。很多人都开始退却了,就连朱元...……更多
朱元璋:“张士诚背叛元朝,不是忠臣,我要替天行道”
...机会灭了朱元璋,却因目光短浅,葬送了一切。1360年,陈友谅率20万大军征讨南京,抵达龙湾,邀请张士诚参战,两面夹击朱元璋军团,但张士诚不答应。龙湾之战前,陈友谅夺取了太平,大将花云不屈而死,南京人心惶惶,许...……更多
鄱阳湖之战,一代枭雄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打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1363年,陈友谅领兵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不下,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前往救援,闻讯后,陈友谅撤围洪都,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的水战迎战朱元璋,即被视为中世纪...……更多
朱元璋遭到过许多人背叛,唯独他的让朱元璋很痛苦
...愤。其实朱文正的背叛就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在结束了与陈友谅的争斗后,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按功劳说,他的侄子朱文正功劳最大,朱元璋以为他们是亲人,所以在任何事上不会客套。当问到朱文正的时候,他本来想自己功...……更多
...战之计,刘基说:“张士诚只顾保全自己,不值得担心。陈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其心无日忘我,应当先谋取陈友谅,陈氏灭亡,张氏便势孤力弱,一举即可平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先生...……更多
她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朱元璋对其敬爱有加
...,马皇后还组织家眷给前方将士缝衣做鞋。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军直逼江宁城,城中官员和百姓有很多打算逃难,马皇后十分的镇静,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分出来分给大家,稳定了军心。朱元璋与陈友谅对战时,不幸受伤,那时...……更多
大明在开国之初就能击溃蒙古铁骑,朱元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打元朝,而是首先统一南方。南方三个大的政治力量,是陈友谅的汉、朱元璋的西吴和张士诚的东吴。朱元璋夹在两者中间,形势其实是不利的,那么如何破局呢?很多人认为,张士诚较弱,又处在下游,应该先打张士诚。然而...……更多
保靖土司在明朝历史中的重要角色
...司“应调从征”的性质和特点。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了争夺鄱阳湖水域发动了战略决战。“会日哺,大风起东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实药芦苇中,纵火焚死友谅舟。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溺死者无算,友...……更多
朱升:朱元璋的智囊,明朝的开国功臣
...当下局势,认为最大的威胁虽然是蒙元王朝,但徐寿辉(陈友谅的上司)、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也都跃跃欲试,万万不可成为他们的眼中钉。朱元璋问:“先生,以您之见,吾该当如何?”朱升提笔写下9个大字,为朱元璋定下...……更多
陈友谅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命英雄,在动荡变革的乱世中抗衡命运、创造历史。其中,陈友谅和朱元璋两人最为传奇,他们之间的较量,直接决定了明朝皇位的归属。陈友谅本可成就一番大业,却因种种原因功亏一篑。回顾他的传奇一生,不禁令人唏嘘,也让人反...……更多
明朝时期朱允炆的庙号是什么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朱元璋死前,因他的长子朱标已经去世,朱元璋立他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成为明朝第二位...……更多
...因此,南方的红巾军发展非常快。他麾下聚集了丁普郎、陈友谅、明玉珍等将领,可以说在整个长江中游无人可挡。 很快徐寿辉就在众人的拥立下称帝,建立天完王朝。天完二字是元朝国号大元的头上各添几笔,意思是覆灭元...……更多
盘点明朝五大谋士
...,受朱元璋礼聘而至,倍受信任。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更多
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20万军中差点取朱元璋人头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时,突见张定边率三条小舰直奔朱元璋的20万大军,转瞬即被包围。这无疑是自杀,可张定边却做了一件让人心惊肉跳的事。张定边出身湖北沔阳的一户渔家,他自小就对天文地理有兴趣,为...……更多
马皇后有什么魅力,她的去世值得朱元璋如此伤心
...为士兵们缝补衣服,制作鞋袜,全心全意地辅佐朱元璋。陈友谅兵临城下之时,朱元璋亲自率兵抵御,而城内的官员与百姓忙着逃跑的逃跑,囤粮的囤粮,只有马秀英,她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来犒赏士兵,以此来稳定军心,为...……更多
朱元璋爱将顾成,70岁投降朱棣,85岁镇守边关,稳固明朝一
...达、邓愈、常遇春等名将攻城略地。1360年,实力强大的陈友谅,邀请张士诚夹击朱元璋,声称平分应天。朱元璋利用康茂才诈降,在江东桥伏击陈友谅,大获全胜,期间顾成率军在龙江击败陈友谅,获得战舰以及军马无数,朱...……更多
朱元璋想杀此功臣,说了一句假惺惺的话,功臣听了后就自杀
...加入到刘福通的部队中,做了一个大头兵,后来他改投到陈友谅手下。然而可惜的是,陈友谅手下人才济济,自己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日子,傅友德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公元1361年9月,朱元璋率军讨伐陈友谅,傅友德直接就投降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无论是铁血强宋还是强送,终宋一朝都给人以文弱的形象。其实,这是不对的。北宋结束了五代,而五代是军人政治。这些个骄兵悍将可不会因为北宋中央集权马上就变成了乖宝宝
2024-07-24 23:48:00
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清朝时期的两位名臣,是同治、光绪时期的国家之柱,是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历史上,双雄并立并不是什么好事
2024-07-24 17:14:00
“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根据书中的记载,四千多年前,大禹受命治水
2024-07-24 17:17:00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经典唱段,但戏剧不是现实,封建社会女状元的出现谈何容易。自唐代施行科举考试以来
2024-07-24 17:21:00
说起客栈,大家一定对国产剧《武林外传》印象深刻,每当有客人上门,老白便会热情地迎上去招呼:“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那么
2024-07-24 17:3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勾勒的贵州茶图景
我在贵州大学历史系读书时,便开始关注着明清以来贵州地方志中有关茶叶的记载。具体缘起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贵州方志学家杨军昌教授给我们本科生开设了一门《中国方志学概论》的课程
2024-07-24 16:57:00
郑芝龙为什么降清,一起来看看
被清军抓捕的郑芝龙郑成功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英雄却有一个人人唾弃的汉奸爹,他父亲郑芝龙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好。追根溯源的话
2024-07-24 17:02:00
汉宣帝在霍光手下不敢亲政,为何还说他好
霍光说道历史上的辅政大臣,要么极其嚣张,最后被亲政的皇帝铲除;要么直接扯旗造反,自立为帝。少有既能当权臣,又能全身而退者
2024-07-24 17:05:00
《滕王阁序》,是王勃南下探亲途中,偶遇佳会,即席赋诗而坐。此序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诗篇
2024-07-24 17:11:00
古时取名都是有讲究的,要引经据典,早先时,公认的规矩是男要从《周易》里取,女要从《诗经》里取,否则会被人笑话没文化,后来出处也就不那么严格了
2024-07-24 17:11:00
在我国,很多城市、省份都有自己的简称,比如辽宁省简称“辽”,江苏省简称“苏”,浙江省简称“浙”,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安徽省
2024-07-24 17:1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大礼戴记》。上半句是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
2024-07-24 17:13:00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
2024-07-24 17:13:00
提到词,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宋词,毕竟,宋代是这个诗歌体裁下的巅峰。不过,在宋代之后,其实也出现了一些好词。比如,今天列举的这清朝4首词
2024-07-24 17:15:00
“黄花大闺女”指还未出嫁的女子,尽人皆知。不过很多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是红花、蓝花,而非得是黄花呢?下面就和大家说一说
2024-07-24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