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20万军中差点取朱元璋人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6 11:53:00 来源:戏说三国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时,突见张定边率三条小舰直奔朱元璋的20万大军,转瞬即被包围。这无疑是自杀,可张定边却做了一件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张定边出身湖北沔阳的一户渔家,他自小就对天文地理有兴趣,为此做了很多钻研,且熟读兵书,在武艺上的造诣也颇深。除此之外,他还是一身侠义肝胆,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热血青年。

这个一身才华的渔家少年和同样也是渔家少年的陈友谅相识相知,两人情同手足,关系甚佳。陈友谅投身起义军后,张定边也义无反顾地跟随陈友谅的脚步。

起义军中鱼龙混杂,陈友谅靠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就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生性多疑的他对谁都保持怀疑态度,唯独对张定边始终保持相信。

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20万军中差点取朱元璋人头

当然,张定边对陈友谅的忠诚也是相当难得,他骁勇善战,且天文地理都颇为精通,对陈友谅时绝无异心,始终忠诚辅佐陈友谅。

1363年,陈友谅率60万大军和朱元璋的20万大军在鄱阳湖来一场生死决战。战场上两军各有胜负,本以为在人数上占大优势的陈友谅定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权,没曾想朱元璋的20万大军不容小觑,竟能抗住陈友谅的疯狂攻击。

战局进入胶着状态,陈友谅开始心慌了,战场一旦陷入僵局,对自己这一方是相当不利的。张定边作为陈友谅身边最信任的人,对陈友谅的情绪变化也是一眼就看了出来。陈友谅着急上火,张定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苦思冥想,终想出了一个能打破僵局的不是办法的办法。

只见张定边突率三只小舰,从陈友谅的大型舰队中驶出,大家都不以为意,可没一会儿,只见张定边令小舰加速冲锋,向着朱元璋的水军猛冲过去。一路加速冲锋,朱元璋的水军被眼前一幕都给震到了,还没反应过来了,就见张定边的三艘小舰已经冲到跟前。

只见张定边身站在船头,刀起刀落,势不可挡,朱元璋的水军节节败退。对于张定边的突发攻击行为,朱元璋这边的将士们还没想明白,这是什么打法,难不成是敢死队来冲锋陷阵?

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20万军中差点取朱元璋人头

朱元璋的水军也立即进入作战状态,团团把张定边的三艘小舰给包围起来,想来个瓮中捉鳖,奈何张定边神勇无边,硬是杀出了一条路来。

只见张定边一边拼杀一边指挥小舰直奔朱元璋的舰队而去,这个时候大家伙才明白过来,原来张定边的目标是朱元璋啊。其实,不只朱元璋的水军都被张定边给惊到了,陈友谅那边也是一头雾水。张定边此次的行动完全是个人决定,连招呼都没和陈友谅打。

在这次个人行动中,张定边是铁了心要在百万军中取首级,势必要把朱元璋给拿下,来解陈友谅的心焦。眼见张定边这种无疑是自杀式的进攻,一路高歌猛进,无论前方敌军是谁,全部砍杀,目标就是要拿下朱元璋。当然,朱元璋的水军虽说被张定边的突然袭击给震惊了,但也是快速做出了迎战。

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20万军中差点取朱元璋人头

在他们都明白过来张定边目标人物就是朱元璋后,慌乱中急忙调整舰队来阻挡孤军深入,一身是胆的张定边。可张定边太强悍了,始终冲杀在前头,同行士兵身受鼓舞,全部奋力杀敌。

眼瞅着张定边的小舰马上就要到朱元璋的舰队跟前,朱元璋这边的大将纷纷挡在前面,想要阻挡张定边的进攻。一路拼杀,毫不停留,神勇无比的张定边,让朱元璋的水军们都心有戚戚。可救主心切,眼见好几个大将都被张定边给斩杀了,朱元璋在得知内情后,急忙下令船只躲避。奈何士兵心慌手乱,转舵太急,船只竟然搁浅了。

如何成功搭救朱元璋,已经成了朱元璋一众水军最关注的事。好在朱元璋阵中的常遇春胆识过人,他在慌乱中很快就镇定下来,急忙拉弓搭箭,问了士兵哪个是张定边后,当即一箭射出,正中张定边。

被常遇春一箭射伤的张定边,无力再继续战斗,不得已下令战舰后撤。张定边后撤,朱元璋军中无人出来阻拦,张定边成功返回陈友谅水军阵对。张定边此次冲锋杀敌,大大鼓舞了陈友谅一方的士气,杀朱元璋阵对一个措手不及。要不是有常遇春及时搭救,张定边直取朱元璋首级一事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20万军中差点取朱元璋人头

元末明初,都是人才济济,类似张定边如此博学多才且一身武艺,骁勇善战的全能人才还是比较少数,且张定边对陈友谅一生忠心不二。陈友谅战败后,他愣是在乱军中把陈友谅的尸体给抢回,还护送陈友谅之子陈理,后拥护陈理为王,一辈子忠心不二。

张定边有勇有谋,曾多次建议陈友谅“擒贼擒王”。比如鄱阳湖之战初期,陈友谅率60万大军围困洪都85天不下,当时张定边就劝说陈友谅直奔南京,消灭朱元璋,洪都不战而下。但陈友谅不听,最终战败,还有龙湾之战,张定边一再劝说陈友谅不要轻信康茂才,陈友谅不听劝告,最后中计。

历史即人心,人心即历史,有绝对优势的陈友谅,之所以败给弱者朱元璋,就是因为朱元璋善于纳谏,而陈友谅屡屡不听张定边之计策,最后落个惨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7: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友谅最大的失误,就是听了这位大将的教诲
在历史中,朱元璋的经历一向传奇,他自幼贫苦,常年食不果腹。为了生存,他偷过牛,要过饭,做过和尚。在没有宗族、名望的支撑下,他一路摸爬滚打,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一步步的走到了如今的地
2023-02-14 19:15:00
张定边:元末第一猛将,勇猛事迹令人惊叹
...来没有尝过败绩,在潘阳湖之战的时候,张定边差点战胜朱元璋,要不是常遇春替朱元璋挡了一箭,或许结局也未尝可知。张定边早期就和陈友谅熟识,并且结为了异性兄弟,在陈友谅的账下张定边
2024-02-05 19:14:00
他是元末第一猛将,常遇春都自叹不如他,却拒绝朱元璋招揽
...地上又涌现出一批名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私盐贩子张士诚,渔民陈友谅,他们带着麾下的猛将开疆扩土,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里大放异彩。常遇春和徐达是朱元璋麾下
2022-12-30 13:51:00
元末猛将张定边:全能奇才,忠肝义胆,他的决策曾决定大明命运
作为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谓饱受磨难。而其命运的转机,似乎是从他加入红巾军开始的。自此以后他平步青云,潇洒击败陈友谅等人,并赶元廷于塞外,最终一统天下。然而朱元璋不知
2024-02-14 19:10:00
元末第一猛将为何差点杀了朱元璋
...说他文比刘伯温,武比常遇春,可惜陈友谅不会用,否则朱元璋不会赢。在这三兄弟中,张定边一直以来都是最为清醒的那一个,因为出身贫寒,没有什么好的学习环境,他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因
2023-02-18 16:07:00
张定边:明初第一猛将的传奇人生
朱元璋从一位农民到一位君主,推翻了元朝,驱除了鞑虏。拥有着长远的目光和法治的思想,不仅在军事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还在农业上大力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还十分鼓励教育,提高了民族的整体文
2024-04-03 16:19:00
一提大明朝,就没法绕过朱元璋。开局一个乞讨碗,却“乞”来了如画的锦绣江山。那么朱元璋算奇人吗?还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来谈,朱元璋更应是一位成功者。而奇人跟英雄一样,都多少带有一些
2024-05-24 19:04:00
看看在中国古代流传千年而不衰的顶级猛将都有哪些
...军中称为常十万,意思是一人能抵挡十万敌军。常遇春是朱元璋军中第一勇将,也是唯一敢跟张定边对阵的大将,冷箭射伤张定边,使朱元璋脱险,要不然,那一仗,朱元璋就成了张定边的刀下鬼。
2024-05-11 19:40:00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草根出身,能创立大明王朝,与他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因为有常遇春、徐达、蓝玉这样的大将,朱元璋才能在乱世中称雄。很多人说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
2024-05-26 06: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