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4 17: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

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老人们更喜欢硬一些的枕头,有人甚至会从门外随便捡起一块红砖,用纸或布包好就枕着睡觉了。

那古人的枕头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中国古代最早的枕头应该就是用天然的石块制作的,后来才有了更丰富的材料,比如木头、陶瓷、棉花等。

其中瓷枕的种类最丰富,使用也最广泛。可是,那些硬邦邦的瓷枕用起来真的舒服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的瓷枕吧。

瓷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瓷器诞生在中国的东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普遍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当中。最早的瓷枕应该出现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隋代。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大量生产瓷枕,但那时的瓷枕还不怎么精致。直到宋元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瓷枕的样式才丰富了起来。到了明清时期,很多新材料陆续应用于枕头的制作,瓷枕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很多博物馆都收藏有各式各样的瓷枕,像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还专门举办过以瓷枕为主题的展览呢!

古代的瓷枕都是什么样子呢?

一种是将枕座雕刻成猛兽的形象,比如唐代有犀牛形象的瓷枕,宋代有老虎形象的瓷枕,人们认为这些动物可以驱魔辟邪,起到逢凶化吉的作用;

一种是在瓷枕上描绘出花鸟的图案,比如牡丹、喜鹊等,体现着浓浓的生活情趣,表达着人们对喜庆吉祥的追求;

还有一种是有故事情节的,比如有的元代瓷枕的枕座就是仿照戏台雕刻的,枕座的四面被雕刻成四个立体的棚台,棚台上的窗户、栏杆等错落有致,分别展示着《白蛇传》里的断桥、借伞、还伞、水漫金山四出场景。

另外,瓷枕的枕面上还有诸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等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都透露着古人知足常乐、旷达处世的人生观。

瓷枕的烧制也有讲究,因为瓷枕里面并不像砖头一样是实心的,而是空心的。

既然是空心的,工匠在烧制的时候,就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瓷坯如果是密闭的,当它内部的空气经过高温加热膨胀后,很有可能把瓷枕撑裂,所以瓷枕上必须要留出气孔。

瓷枕的气孔有的在左侧,有的在正面,有的则设计得更加巧妙,有时是小动物的眼珠,有时又变成了花蕊。

金代有种老虎造型的瓷枕,气孔竟然是老虎的两个鼻孔,如果不仔细观察,可能还真找不到呢。

对了,你可不要小瞧这小孔的作用,通过它,有的瓷枕变成了可以藏东西的藏宝枕,有的则成了可以控制温度的冷暖枕(夏天注入冰水,冬天注入热水)。

肯定有很多人好奇,枕着这么硬的瓷枕,古代的人们难道就不觉得硌(gè)吗?

专家告诉我们,不能用我们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生活状态,那时的人们不论男女都盘着发髻,尤其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女性,特别喜欢高耸华丽的发髻。

当时的女人在睡觉的时候,并不是将所有的发髻散开,这样的话,第二天也不好打理,而是选择散开一部分,并且瓷枕也不会和头发有任何的粘性,这样女子的头发就不会被弄散了。

不仅如此,由于是高枕,所以散开的头发能够竖直下垂,早上也不会乱作一团了。

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那到了冬天怎么办呢?瓷枕多凉啊!很简单,在瓷枕上垫一层松软的暖垫就可以了。这么看下来,古代人的瓷枕的学问还真是不小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睡觉的枕头为什么是陶瓷枕
古代睡觉的时候用的枕头都是陶瓷,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瓷枕头?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存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在一个重阳节,李
2024-05-27 10:39:00
古代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其实是为了方便女人
...文章。有钱人可以使用高档材质、工艺精湛,纹饰精美的枕头,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文化人则可以用诗词歌赋等来设计图案。一件精美的瓷枕,不仅可以为卧室增添一份艺术气息,还可以体现
2024-09-05 21:57:00
古人一生只剃一次头发,为什么如此重视头发?
...辫子,白天就盘在头上有利于劳作,晚上还可以解下来做枕头,后来到了中原地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当时“剃发令”颁布后人们用生命进行反抗,头发还是留了下来,一半剃一半不剃. 当时
2023-02-16 22:02:00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使用柔软舒适的枕头来改善睡眠质量。然而,在古代,人们却更倾向于使用瓷枕这种硬质枕头。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古人会偏爱这种看似不舒服的枕头呢?枕头的历史悠久,最早
2024-05-06 16:59: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河南人的审美从古至今都在线
...到隋代、唐宋时期的陶瓷枕,这些造型逼真、制作精美的枕头深受祖先的喜爱。祖先们为什么会喜欢用又高又硬又凉的枕头呢?原来,古人尤其是古代女子头发很长,发髻梳好后重新整理比较麻烦,
2024-08-15 11:17:00
古代人如何应对脱发问题?没有植发技术竟然有办法!
...应对脱发问题:使用自然植物进行草药治疗在古代中国,人们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脱发。其中,最常见的草药包括何首乌、桑葚、川芎、鸡血藤等。这些植物被认为能够促进头发生长和保持头皮的健
2024-01-15 13:55:00
少年儿童适不适合乳胶枕
...个适合的枕芯是一个事关生命健康的关键问题。天然乳胶枕头是近期一种十分火爆的类型,很多父母都想要知道天然乳胶枕头合适少年儿童吗?天然的天然乳胶枕头是由肉桂树的树汁做成的,无毒性
2023-05-14 10:32:00
澳洲男子炫耀传家宝是中国曾祖母留下的瓷器枕头,网友好奇又震惊:枕头大战拿这个会怎样
...耀自己的传家宝而引发网友关注。他的传家宝是一只瓷器枕头,来自他的中国曾祖母。网友们惊呆了:“侧睡怎么办”“想象一下,枕头大战,有人拿出这个……”瓷枕(图源:TikTok)据《
2023-08-22 17:00:00
商纣王有个发明,现代社会很多女性都离不开
...把这种提取技术用到医用方面,那么便有了正确的观念,人们也有了更好的方向去制作这种提取物。因此便流传开来,既有了医用保证,又为胭脂的发展铺下了厚厚的道路。后世想要继续开展,也要
2023-02-13 1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