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4 17: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

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老人们更喜欢硬一些的枕头,有人甚至会从门外随便捡起一块红砖,用纸或布包好就枕着睡觉了。

那古人的枕头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中国古代最早的枕头应该就是用天然的石块制作的,后来才有了更丰富的材料,比如木头、陶瓷、棉花等。

其中瓷枕的种类最丰富,使用也最广泛。可是,那些硬邦邦的瓷枕用起来真的舒服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的瓷枕吧。

瓷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瓷器诞生在中国的东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普遍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当中。最早的瓷枕应该出现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隋代。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大量生产瓷枕,但那时的瓷枕还不怎么精致。直到宋元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瓷枕的样式才丰富了起来。到了明清时期,很多新材料陆续应用于枕头的制作,瓷枕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很多博物馆都收藏有各式各样的瓷枕,像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还专门举办过以瓷枕为主题的展览呢!

古代的瓷枕都是什么样子呢?

一种是将枕座雕刻成猛兽的形象,比如唐代有犀牛形象的瓷枕,宋代有老虎形象的瓷枕,人们认为这些动物可以驱魔辟邪,起到逢凶化吉的作用;

一种是在瓷枕上描绘出花鸟的图案,比如牡丹、喜鹊等,体现着浓浓的生活情趣,表达着人们对喜庆吉祥的追求;

还有一种是有故事情节的,比如有的元代瓷枕的枕座就是仿照戏台雕刻的,枕座的四面被雕刻成四个立体的棚台,棚台上的窗户、栏杆等错落有致,分别展示着《白蛇传》里的断桥、借伞、还伞、水漫金山四出场景。

另外,瓷枕的枕面上还有诸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等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都透露着古人知足常乐、旷达处世的人生观。

瓷枕的烧制也有讲究,因为瓷枕里面并不像砖头一样是实心的,而是空心的。

既然是空心的,工匠在烧制的时候,就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瓷坯如果是密闭的,当它内部的空气经过高温加热膨胀后,很有可能把瓷枕撑裂,所以瓷枕上必须要留出气孔。

瓷枕的气孔有的在左侧,有的在正面,有的则设计得更加巧妙,有时是小动物的眼珠,有时又变成了花蕊。

金代有种老虎造型的瓷枕,气孔竟然是老虎的两个鼻孔,如果不仔细观察,可能还真找不到呢。

对了,你可不要小瞧这小孔的作用,通过它,有的瓷枕变成了可以藏东西的藏宝枕,有的则成了可以控制温度的冷暖枕(夏天注入冰水,冬天注入热水)。

肯定有很多人好奇,枕着这么硬的瓷枕,古代的人们难道就不觉得硌(gè)吗?

专家告诉我们,不能用我们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生活状态,那时的人们不论男女都盘着发髻,尤其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女性,特别喜欢高耸华丽的发髻。

当时的女人在睡觉的时候,并不是将所有的发髻散开,这样的话,第二天也不好打理,而是选择散开一部分,并且瓷枕也不会和头发有任何的粘性,这样女子的头发就不会被弄散了。

不仅如此,由于是高枕,所以散开的头发能够竖直下垂,早上也不会乱作一团了。

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那到了冬天怎么办呢?瓷枕多凉啊!很简单,在瓷枕上垫一层松软的暖垫就可以了。这么看下来,古代人的瓷枕的学问还真是不小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睡觉的枕头为什么是陶瓷枕
古代睡觉的时候用的枕头都是陶瓷,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瓷枕头?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存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在一个重阳节,李
2024-05-27 10:39:00
古代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其实是为了方便女人
...文章。有钱人可以使用高档材质、工艺精湛,纹饰精美的枕头,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文化人则可以用诗词歌赋等来设计图案。一件精美的瓷枕,不仅可以为卧室增添一份艺术气息,还可以体现
2024-09-05 21:57:00
古人一生只剃一次头发,为什么如此重视头发?
...辫子,白天就盘在头上有利于劳作,晚上还可以解下来做枕头,后来到了中原地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当时“剃发令”颁布后人们用生命进行反抗,头发还是留了下来,一半剃一半不剃. 当时
2023-02-16 22:02:00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使用柔软舒适的枕头来改善睡眠质量。然而,在古代,人们却更倾向于使用瓷枕这种硬质枕头。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古人会偏爱这种看似不舒服的枕头呢?枕头的历史悠久,最早
2024-05-06 16:59: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河南人的审美从古至今都在线
...到隋代、唐宋时期的陶瓷枕,这些造型逼真、制作精美的枕头深受祖先的喜爱。祖先们为什么会喜欢用又高又硬又凉的枕头呢?原来,古人尤其是古代女子头发很长,发髻梳好后重新整理比较麻烦,
2024-08-15 11:17:00
古代人如何应对脱发问题?没有植发技术竟然有办法!
...应对脱发问题:使用自然植物进行草药治疗在古代中国,人们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脱发。其中,最常见的草药包括何首乌、桑葚、川芎、鸡血藤等。这些植物被认为能够促进头发生长和保持头皮的健
2024-01-15 13:55:00
少年儿童适不适合乳胶枕
...个适合的枕芯是一个事关生命健康的关键问题。天然乳胶枕头是近期一种十分火爆的类型,很多父母都想要知道天然乳胶枕头合适少年儿童吗?天然的天然乳胶枕头是由肉桂树的树汁做成的,无毒性
2023-05-14 10:32:00
澳洲男子炫耀传家宝是中国曾祖母留下的瓷器枕头,网友好奇又震惊:枕头大战拿这个会怎样
...耀自己的传家宝而引发网友关注。他的传家宝是一只瓷器枕头,来自他的中国曾祖母。网友们惊呆了:“侧睡怎么办”“想象一下,枕头大战,有人拿出这个……”瓷枕(图源:TikTok)据《
2023-08-22 17:00:00
商纣王有个发明,现代社会很多女性都离不开
...把这种提取技术用到医用方面,那么便有了正确的观念,人们也有了更好的方向去制作这种提取物。因此便流传开来,既有了医用保证,又为胭脂的发展铺下了厚厚的道路。后世想要继续开展,也要
2023-02-13 1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