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
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老人们更喜欢硬一些的枕头,有人甚至会从门外随便捡起一块红砖,用纸或布包好就枕着睡觉了。
那古人的枕头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中国古代最早的枕头应该就是用天然的石块制作的,后来才有了更丰富的材料,比如木头、陶瓷、棉花等。
其中瓷枕的种类最丰富,使用也最广泛。可是,那些硬邦邦的瓷枕用起来真的舒服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的瓷枕吧。
瓷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瓷器诞生在中国的东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发展,普遍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当中。最早的瓷枕应该出现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隋代。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大量生产瓷枕,但那时的瓷枕还不怎么精致。直到宋元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瓷枕的样式才丰富了起来。到了明清时期,很多新材料陆续应用于枕头的制作,瓷枕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很多博物馆都收藏有各式各样的瓷枕,像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还专门举办过以瓷枕为主题的展览呢!
古代的瓷枕都是什么样子呢?
一种是将枕座雕刻成猛兽的形象,比如唐代有犀牛形象的瓷枕,宋代有老虎形象的瓷枕,人们认为这些动物可以驱魔辟邪,起到逢凶化吉的作用;
一种是在瓷枕上描绘出花鸟的图案,比如牡丹、喜鹊等,体现着浓浓的生活情趣,表达着人们对喜庆吉祥的追求;
还有一种是有故事情节的,比如有的元代瓷枕的枕座就是仿照戏台雕刻的,枕座的四面被雕刻成四个立体的棚台,棚台上的窗户、栏杆等错落有致,分别展示着《白蛇传》里的断桥、借伞、还伞、水漫金山四出场景。
另外,瓷枕的枕面上还有诸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等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都透露着古人知足常乐、旷达处世的人生观。
瓷枕的烧制也有讲究,因为瓷枕里面并不像砖头一样是实心的,而是空心的。
既然是空心的,工匠在烧制的时候,就有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瓷坯如果是密闭的,当它内部的空气经过高温加热膨胀后,很有可能把瓷枕撑裂,所以瓷枕上必须要留出气孔。
瓷枕的气孔有的在左侧,有的在正面,有的则设计得更加巧妙,有时是小动物的眼珠,有时又变成了花蕊。
金代有种老虎造型的瓷枕,气孔竟然是老虎的两个鼻孔,如果不仔细观察,可能还真找不到呢。
对了,你可不要小瞧这小孔的作用,通过它,有的瓷枕变成了可以藏东西的藏宝枕,有的则成了可以控制温度的冷暖枕(夏天注入冰水,冬天注入热水)。
肯定有很多人好奇,枕着这么硬的瓷枕,古代的人们难道就不觉得硌(gè)吗?
专家告诉我们,不能用我们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生活状态,那时的人们不论男女都盘着发髻,尤其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女性,特别喜欢高耸华丽的发髻。
当时的女人在睡觉的时候,并不是将所有的发髻散开,这样的话,第二天也不好打理,而是选择散开一部分,并且瓷枕也不会和头发有任何的粘性,这样女子的头发就不会被弄散了。
不仅如此,由于是高枕,所以散开的头发能够竖直下垂,早上也不会乱作一团了。
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那到了冬天怎么办呢?瓷枕多凉啊!很简单,在瓷枕上垫一层松软的暖垫就可以了。这么看下来,古代人的瓷枕的学问还真是不小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