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鄱阳湖之战,一代枭雄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17: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元朝末年,各起义军之间的矛盾已经趋于白热化。江山就那么大点儿,谁都想扩大地盘,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打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363年,陈友谅领兵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不下,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前往救援,闻讯后,陈友谅撤围洪都,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的水战迎战朱元璋,即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的鄱阳湖之战。同时,鄱阳湖大战也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鄱阳湖之战,一代枭雄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60万VS20万,然而实际上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远不止这40万的人数差距。陈友谅在短时期内打造了一支长江内河最强大的水军,据《明史》记载,陈友谅的船“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陈友谅的船高数丈,分三层,外包铁皮,上面能走马,首尾不相望,最大的战舰可以容纳3000人,相当于现在一艘大型运输舰或航空母舰的兵力。

反观朱元璋,战船是以至元二十年龙湾之战中缴获陈友谅的船只为主力,甚至还有若干渔船在内……

在我看来,这可比巨大的人数差可怕多了,按现在人的说法就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是出乎意料的事情。

鄱阳湖之战,一代枭雄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然而,在如此大的实力悬殊之下,陈友谅究竟是怎么把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最终败在朱元璋之手,命丧乱箭之下的?

陈友谅,渔家之子,少时读书,略通文义,后起义加入红巾军,弑旧主、杀降卒,多疑固执,行事偏激,是个十足的心狠手辣之人。

倪文君赏识他,提拔他,对他有知遇之恩,陈友谅杀了他;赵普胜有勇有谋,尊重他,视他为兄弟,陈友谅杀了他;徐寿辉把权力让给他只想活下去,陈友谅杀了他。在陈友谅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一个“杀”字解决不了的。

不听逆耳忠言,不信属下劝告,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这种性格不仅让陈友谅失了人心,更失了道义。

鄱阳湖之战,一代枭雄陈友谅为什么打不过朱元璋

除了自身性格,战术上的失误是导致陈友谅兵败鄱阳湖的直接原因。陈军战舰如云,速度快,但机动性不强。朱军人少船小,占了机动灵活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陈友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因为铁索连环被大火烧得一败涂地,陈友谅亦然。滔滔江面上,陈友谅用铁索将战舰连在一起,犹如一张血盆大口,叫嚣着将朱元璋吞噬。

然而,朱军只是小小地点了一把火。顿时,火势滔天,陈友谅的水军顷刻间失去了所有优势!

令人费解的是,陈友谅的水军在水网密布的江南纵横多年,是正儿八经的水军,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下江南的北方兵用铁索连环情有可原,可陈友谅也选择用同样的“笨方法”就难以理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所以,这场战争中,自然少不了廖永忠
2024-06-25 11:56:00
陈友谅:一代枭雄的崛起与覆灭
...区建立政权,两股势力来你往,苦斗多年。1363年爆发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性命几乎就此终结。幸亏有人舍生取义,才使他走过了这最艰险的一关,才有了后来称王的机缘。勃起的另一股力
2023-11-04 21:58:00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的崛起与朱元璋的沉着应对
...水军无数,船舰队精良,拥兵60万,可为什么在和朱元璋鄱阳湖之战后惨败,生生的败给了缺兵少将的朱元璋呢?朱元璋影视形象陈友谅,湖北人,小名叫陈九四,从名字上看,和朱元璋一样,都
2023-10-20 09:06:00
陈友谅拥兵60万,鄱阳湖面对20万兵力的朱元璋却大败
...力更加强大,他的贡献要大于朱元璋。双方在决定性战役鄱阳湖大战中,拥兵60万的陈友谅,居然败给只有20万兵力的朱元璋。每每读到这段历史,笔者替陈友谅感到惋惜之余,又觉得陈友谅的
2023-01-05 17:42:00
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恩怨情仇
...以考证。朱元璋和陈友谅本是元末群雄中两大劲敌,一场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终于击败陈友谅,可胜利的喜悦之后,朱元璋的心头仍被怨气占据。于是,他夺取陈友谅的妻妾达兰,并与之生下一子朱
2023-09-16 21:19:00
朱元璋是如何对待陈友谅的后人的
...一支超强舰队,可谓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他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最后角逐。1363年,陈友谅集合战船,采取了三国时期曹操在赤壁时的阵法,连锁为阵。一时间,朱元璋处于下风,打不过陈
2023-06-14 15:50:00
...出使者稳住张士诚。然后全力备战,向西迎击陈友谅,在鄱阳湖与之决战。摆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他需要时间,可是陈友谅不会给他这个时间,朱元璋的吴军备战至少需要两个月,陈友谅
2024-05-18 11:41:00
陈友谅鄱阳湖战死,陈理被贬高丽
当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最后陈友谅是中箭身亡。而陈理和陈善儿都是陈友谅去的儿子,其中陈善儿是大儿子,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捕。不过陈理稍微幸运一点,被当时陈友谅的太尉救走。随后
2023-04-25 10:25:00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而在这几个大势力的争斗当中,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在几大势力开战的时候,朱元璋和陈友谅领衔的两大势力,整体实力要更强一些。所以,陈友谅和朱
2024-02-22 20: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