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20:2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个中国皇帝,亡国之后非但没有被杀,反倒是被流放到了朝鲜,这事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但这件听上去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偏偏是真的。

这位被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名叫陈理。对于陈理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但对于他的父亲陈友谅,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耳熟能详了。

没错,这位被流放到朝鲜的皇帝陈理,正是那位元末枭雄陈友谅的儿子。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有关陈理被流放的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元末农民军混战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在元朝末年的时候,随着一场红巾军起义爆发,元朝在南方的统治,几乎被彻底摧毁。但同时,南方则是涌现出了一大堆的农民军势力。

这些势力之前,往往相互独立,割据一方。之前有元朝这个大敌存在,大家还能暂时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元朝正规军。但随着元朝彻底退出了南方,这些身在南方的农民军势力,就开始逐渐进入了混战的状态。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在开始进入混战之后,南方很快有几个大势力脱颖而出。以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明玉珍为首的几大势力,经过一场混战之后,逐渐兼并了各自周围的小势力,彻底瓜分了整个南方。

到了这个时候,这几个大势力之间的战斗,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而在这几个大势力的争斗当中,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场战争。

在几大势力开战的时候,朱元璋和陈友谅领衔的两大势力,整体实力要更强一些。所以,陈友谅和朱元璋的这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南方的归属。不管是谁取得了胜利,谁就有了较大的希望,统一整个南方。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历史上著名的鄱阳湖之战,拉开了帷幕。

鄱阳湖之战开始的时候,朱元璋这边其实相对弱势一些。尤其是在水军方面,陈友谅这边更是极强。但最后,经过一场极为惊心动魄的战斗之后,朱元璋还是成功将陈友谅困在了鄱阳湖内。经过一个月的围困之后,陈友谅补给耗尽,不得不冒险突围。而在突围的过程当中,陈友谅本人中箭而亡,麾下军队也彻底溃败。

这场战争,其实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此战之后,朱元璋几乎轻易吞并了陈友谅的全部地盘,从此有了统一南方的底气。而随着朱元璋统一南方,明朝也就此开国,此后又逐渐北伐,继而控制了整个中原。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朱元璋这边,我们暂且不说,只说陈友谅这边。

随着陈友谅身死,原本在南方首屈一指的陈汉政权,瞬间面临覆灭的危险。在鄱阳湖之战开始之前,陈友谅早已称帝。所以这一战,陈汉政权几乎打光了所有精锐,而且皇帝本人还死在了战场上。陈汉政权的高层,超过一半也都折损在了鄱阳湖之战当中。

更要命的是,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陈友谅几乎从来没想过,自己可能会输。所以在开战之前,陈友谅还带上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陈友谅战死之后,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当时陈汉政权的太子陈善,也被朱元璋这边俘虏。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唯有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被陈友谅麾下的大将张定边,冒死救了出来。此后,张定边保护着陈理,回到了武昌,继承了陈汉政权的皇位。

随着陈理登基,陈汉政权又有了皇帝,暂时避免了群龙无首的状态。但同时,刚刚即位的陈理,却无法真正掌控住整个陈汉政权。

一方面,当时的陈理还比较年幼,仅仅只有十三岁而已,根本无法稳定人心。另一方面,之前鄱阳湖上的那场惨败,直接导致整个陈汉政权,精锐损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就算陈友谅本人死而复生,能不能稳住局面,都是一个未知数,更别说陈理这样一个小孩子了。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所以,几个月之后,当朱元璋亲自率兵前来进攻武昌的时候,陈汉政权几乎没组织其什么像样的抵抗。面对朱元璋的大军压境,陈理也只能打开城门,乖乖投降了。

不过,随着陈理偷袭,一个难题却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对于这个投降的陈理,朱元璋到底该怎么进行安置呢?

最简单的办法,肯定是直接杀掉。但问题是,此时北方的元朝,依然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派大军南下进攻朱元璋。所以,此时的朱元璋,需要尽快稳定人心,收复陈友谅留下的旧有势力,以此来稳定自身的力量。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理投降之后,朱元璋并没有难为陈家人,甚至还封陈理为归德侯。而对于陈友谅的父亲和几个兄弟,朱元璋也是非常大方,都给予了很高的爵位。当然,这些爵位虽然位置不低,但实权肯定是没有了。以后的陈家人,注定也只能在软禁的状态当中生活。

此后的几年里,陈理在这种软禁的状态当中,逐渐长大。而朱元璋则是顺利统一了南方,并且建立的明朝,继而统一了中原。在朱元璋统一的过程当中,原本占据蜀地的明玉珍暴毙而亡,明玉珍死后,他的儿子也投降了朱元璋,爵位很高,但是都没什么自主权,更没什么自由。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如果单从一个亡国之君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算很不错了。但问题是,陈理大概是因为太过年幼,没有经历过什么政治风浪,不懂这里面的风险。所以陈理长大之后,很自然地对自己没有自由这件事,表现出了抱怨的心理。

而当陈理开始抱怨之后,他身边的人自然很快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后,其实也觉得有些为难。要知道,此时已经不同于几年之前。如果说,几年之前的朱元璋,为了尽快收服陈友谅的旧部,还不得不尽量善待陈家。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彻底坐稳了江山。陈友谅的那些旧部,也已经彻底归降。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所以,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没必要再留着陈理这个隐患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将陈理干掉,就此免除后患。

不过,朱元璋最后却并没有这样做,反倒是决定再次放陈理一马。或许在朱元璋看来,作为胜利者,他有资格对陈理表示自己的怜悯。当然,既然陈理觉得,在京城被软禁不太舒服,继续将他留在京城,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就是将其彻底流放,让其远离中原。

而如果要将陈理流放的话,那选择就比较多了。而朱元璋经过一番选择之后,最后还是把流放的地点,定在了朝鲜半岛。当时的朝鲜半岛,正由高丽王朝统治,而高丽王朝则是已经对明朝称臣,成了明朝的属国。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最终,在朱元璋的安排下,陈理和那位同样遭遇的明升,一起被流放到了朝鲜。当然,在被流放到朝鲜之前,朱元璋对他们还是不错的。朱元璋甚至还给朝鲜国王写信,明确表示对这两人的处置,并非发配或者流放。同时要求朝鲜国王善待他们,要求这两人在朝鲜既不做军,也不做民,只是过一些闲散悠闲的生活。

为了保证到达朝鲜之后,两人的生活条件,向来勤俭持家的朱元璋,甚至还难得大方了一次,顺带给高丽送去了不少财物。但没想到的是,后来高丽国王过手这些财物的时候,还黑心地扣下了一大笔。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所以最后,陈理到了朝鲜半岛之后,日子过得其实也比较清苦。虽然有一块土地,可以自行耕种生活,但比起当年做皇帝的时候来说,日子确实差了太多。当然,相比之下,能够保住性命,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在朝鲜半岛上生活了几十年之后,一直到永乐年间,陈理才最终去世,活了58岁。陈理的下半生,虽然过得清贫了一些,但却也还算逍遥,而且得到了善终。再之后,陈理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后来绝后了。所以陈友谅这一脉,后来也就算是绝后了。

亡国皇帝流亡记:陈理被朱元璋放逐朝鲜的传奇经历

这就是陈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结局。

虽然让人有些唏嘘,但相比历史上其他亡国皇帝,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很好了。至少,陈理可以平静地度过下半生,并且得以善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2岁小皇帝跪在地上,朱元璋对他怎么了
公元1364年二月初春,朱元璋进攻武昌。围城十五天,却没有下令攻城。因为朱元璋明白,自己兵力十倍于敌人,若想攻破城门,不是难事。但一旦攻城,武昌城内的百姓将会万劫不复,所以还是想
2023-05-17 14:07:00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
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当他在一众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建立江山后。他觉得那些帮他打江山的功臣们,都是有威胁的人,因此对他们非常忌惮。为此,朱元璋发动了“洪武四大案”,杀了六万多人。在
2023-08-19 06:39:00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了陈友谅之子斩草除根,反而送他去高丽?
善待陈理,这是朱元璋团队的智囊们,想出最好的结果。如果把朱元璋放过陈理这件事单纯归结为他“心善”,那么这就是对朱元璋这位布衣皇帝最大的误解,朱元璋能击败各路诸侯,问鼎天下,靠的可
2022-12-29 20:46:00
朱元璋曾经降服两个少年皇帝,他们都是谁?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内心变的愈发不安起来,除了对身边的功臣元勋心怀戒备之外,还对两个降服的“少年皇帝”动了心思。这两个少年皇帝,一个是陈理,一个是明升。陈理是陈友谅的次子。1363
2023-06-16 11:47:00
疑心重的朱元璋,为何如此善待陈友谅的儿子陈理?
这个少年,之所以能够被朱元璋封侯,倒不是说他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是因为,他爹实在是很厉害。这个少年,名叫陈理。说起陈理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没听说过,但提到他老爹的话,估计
2023-02-25 17:03:00
朱元璋为何会如此善待陈友谅的家人
提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除了雄才大略,恐怕就是残忍了。太祖皇帝起于微末,在元末天下大乱之际,能够力挽狂澜,雄踞一方,大败各路义军,最后成功取代蒙古人统治天下,实
2024-04-25 23:15:00
一直以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都是残忍好杀,冷酷刻薄,手下的功臣被他大肆杀戮,动辄有灭族之祸。在民间传说里,朱元璋建造一座“庆功楼”,宴请手下功臣,到他们酒足饭饱的时候,
2024-06-02 09:04:00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武昌之战: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血战
武昌之战,朱元璋率6位名将上阵,10万“汉军”战败,皇帝陈理、大将张定边投降。陈理年纪尚小,朱元璋并未责怪,还册封他为归德侯;陈友谅一家老小也都得到恩赐,衣食无忧。元末群雄并起,
2023-10-09 22:16:00
​明朝一统天下后,有两个亡国皇帝被朱元璋发配到了韩国
明朝一统天下之后,有两个亡国皇帝被朱元璋发配到了韩国,这两个皇帝分别是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到了韩国之后,为什么一个穷死,一个世享厚禄呢?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灭了明
2023-01-19 20: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