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对待仇人都可以以德报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09:0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直以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都是残忍好杀,冷酷刻薄,手下的功臣被他大肆杀戮,动辄有灭族之祸。在民间传说里,朱元璋建造一座“庆功楼”,宴请手下功臣,到他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命令锦衣卫放火将功臣们全部烧死,徐达、汤和听从刘伯温的建议逃生,但徐达后来在生背疮的时候吃了朱元璋送的“发物”蒸鹅而死,只有汤和告老还乡保住性命。历史上的朱元璋不像传说中这么丧心病狂,但在明初的“洪武三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中,诛杀大批功臣、官员,使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朱元璋刻薄寡恩的形象,并非出于虚构。

朱元璋

但其实朱元璋并非睚眦必报之人,在对待自己的仇人时,他非但没有赶尽杀绝,反而以德报怨。朱元璋的第一个仇人是儿时放牛的雇主,同村地主刘德。朱元璋幼时家贫,很小的时候就为地主刘德放牛,曾因偷吃牛肉被毒打过。后来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瘟疫中病死,想求刘德赏一块坟地,却被痛骂一顿赶了出去(“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幸好有一位好心邻居刘继祖愿意给朱元璋提供坟地,才让朱家父母大哥入土为安。朱元璋做了皇帝,衣锦还乡,追封去世的恩人刘继祖为义惠侯,子孙世袭。刘德非常惊恐,认为朱元璋能报恩也会报仇,但朱元璋没有追究,反而“赐田三十顷,免十年之税”。此时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自然不能专门去报复一个小小的土财主,那就显得有失身份了。

朱元璋放牛

朱元璋生平最大的敌人不是元朝,因为当时的元朝腐朽没落,对朱元璋构不成太大威胁,最强的敌人其实是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陈友谅定都武昌之后,曾亲率六十万大军御驾出征,想一举歼灭朱元璋势力。朱元璋一度处于巨大劣势,在鄱阳湖之战中,甚至差点被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生擒,后来陈友谅中流矢身亡,朱元璋才反败为胜。次年朱元璋大军围困武昌,陈友谅之子,“汉王”陈理出城投降,朱元璋不仅没有为难陈理,反而封他为归德侯,又封陈友谅父亲陈普才为承恩侯,陈友谅的兄弟都封为伯爵。朱元璋灭掉割据四川的明夏政权后,封明夏皇帝明升为归义侯。陈理和明升都在京城,两人同病相怜,经常相见,有时会在交谈中私下议论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也没有杀他们,而是将他们迁到朝鲜居住。朱元璋对他们宽宏大量,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威胁。

鄱阳湖之战

但对另一个敌人张士诚,朱元璋的态度就残忍多了。张士诚本是私盐贩子出身,割据江南地区,可能也是江南的繁华让张士诚失去斗志,后期的张士诚不思进取,耽于享乐。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统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张士诚,很快攻占杭州、湖州等重镇,将张士诚围困在平江(苏州)大半年,张士诚粮草不足,他爱惜百姓,不肯在城中征收粮食,率军突围却战败,退回城中。朱元璋大军不久攻破城门,张士诚见大势已去,召集妻妾诀别,妻子冷静说道:“妾必不负君。”然后带领子女、诸妾自焚。等到徐达带人攻进王宫时,张士诚已经悬在梁上,徐达急忙令人放下,将还未断气的张士诚救醒,“死”过一次的张士诚被押到南京,沿途不少百姓为张士诚送行。到达南京后,面对朱元璋的劝降,张士诚反唇相讥,说朱元璋赢自己只是出于侥幸,“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朱元璋大怒,下令将张士诚处死(一说自缢)。朱元璋杀张士诚,是因为张士诚在江南深得民心,江南地区又是税赋重地,不杀张士诚难以让百姓归心。杀死张士诚后,朱元璋还将张士诚的部下和江南的蒙古人编入贱籍,不能从事士农工商等正当职业,只能从事仆佣、倡优等“贱役”,这些人在清朝、民国还被歧视,直到新中国建立才真正翻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与刘基:逐个击破的军事策略
...刘基形象)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赋闲多年的刘基被朱元璋请到了应天城里,成了老朱的首席谋士。刘基给朱元璋的建议也简单,但是也很精辟,那就是希望朱元璋不要多线作战,而是要对
2023-09-03 22:12:00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朱元璋打张士诚1366年,朱元璋亲率大军,以徐达、常遇春为主帅,进攻张士诚。其实早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火热之时,陈友谅就给张士诚写过信,想和张士
2024-05-07 21:20:00
朱元璋为何2次派出使者,想对元朝“称臣”
朱元璋2次派出使者,想对元朝“称臣”,摆脱困局。1360年,是朱元璋最困难也是最危险的一年,但朱元璋挺过来了,时代成就了洪武大帝。1359年,北方传来消息,“韩宋”京师开封陷落,
2024-07-11 20:50:00
在元末时期,朱元璋带领着农民起义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在当时还有一个人也领导了农民起义,而且比朱元璋得民心,他最终却没有得到皇位,是因为什么呢?张士诚是元末另
2024-06-02 09:11:00
...一些了,并不是红巾军的主力。 不久后,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邀请,前往濠州投奔郭子兴。由于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所以入伍之后,他很快得到郭子兴的
2024-07-23 20:35:00
...大,势力最广、兵力最多。其次是占据安徽、南京地区的朱元璋的西吴政权,其精兵强将无数,实力仅次陈友谅。然后是占据苏州等江苏地区的张士诚的东吴政权,地域富庶,早早地投靠元朝,战损
2024-05-18 11:41:00
元朝内乱与朱元璋的北伐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以后,离他统一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北方的元朝政府还在内战政权之中,而且朱元璋为了专心对付陈友谅,时不时向元政府抛媚眼,元政府内乱也正好希望朱元璋被招安,抱着朱元
2023-10-27 15:34:00
建立明朝前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
2024-06-24 16:32:00
从郭子兴的部下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功之路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了明朝的开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朱元璋能建立明朝,其实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他听了谋士朱升的话,选择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第二,他运气很好,在他成长
2023-09-18 20: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