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21: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朱元璋打张士诚

1366年,朱元璋亲率大军,以徐达、常遇春为主帅,进攻张士诚。

其实早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火热之时,陈友谅就给张士诚写过信,想和张士诚约定一起夹击朱元璋。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张士诚像

这也是朱元璋最害怕的情况,可惜张士诚一心守护好他的一亩三分地,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派来的使者,但整个过程中未动一兵一卒,终于,朱元璋搞掉了陈友谅之后,开始向张士诚下手了。

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之后,就开始琢磨进攻张士诚。要说张士诚这个人,打仗的本事倒是还凑合,但是致命的是这个人没有远大的志向。早年是私盐贩子出身,占据江南之后,开始日渐奢侈放纵,怪也怪江南地区太富庶,让张士诚有了怠惰之心。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朱文正图

遭遇朱文正叛乱

如此,朱元璋行动之后,江苏一大片地区开始被朱元璋慢慢攻占,结果就在朱元璋正准备与张士诚正面交锋时,突然后方传来了噩耗,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叛变了。

这个朱文正就是之前在鄱阳湖之战时,坚守南昌3个月的硬汉,结果现在却要倒戈。连朱元璋当时听说后,都感觉难以相信,当即从前线跑回南昌,与朱文正当场对峙。见面也没客气,直接挥着鞭子就抽,大骂朱文正:“你小子到底想干吗?”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鄱阳湖之战(元末战争)

原来朱元璋这个侄子,打仗确实是个硬汉,但是性格却有点缺陷,有啥话不直说。灭陈友谅后,朱元璋论功行赏,而朱文正坚守南昌3个月,确实功不可没。

可当朱元璋问他要什么赏赐的时候,他竟然装假,说啥也不要,结果还装过头了,朱元璋以为这个侄子真是啥都不想要,果真没给什么赏赐,搞得朱文正暗自生闷气。

而又抹不开面子再去主动向朱元璋讨赏,所以就在朱元璋要打张士诚这个节骨眼闹了一把情绪,密谋叛变。朱元璋何等狠人,一个侄子而已,直接把朱文正关了起来,一直囚禁到死。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徐达(1332年-1385年)

朱元璋快速灭张士诚

朱文正叛变的事,加紧了朱元璋灭掉张士诚的进程。1366年,他命徐达和常遇春为主帅,准备向张士诚的根据地苏杭地区进发。但是,大军在出征前,在战略上却发生了分歧。当时张士诚的老窝在平江,两翼分别是江阴和湖州、杭州。

徐达和常遇春的意思是直接进攻平江,一举夺得胜利;而朱元璋的意思是先打江阴,再打湖州、杭州,最后进攻平江。双方各持己见。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常遇春(1330年—1369年)

这其实是一个先砍虎头还是先断虎爪的问题。朱元璋认为如果进攻平江受阻,那么其他三处的援军势必会增援,这样一定会被虎爪所伤。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想法是对的。张士诚这只懒惰的老虎显然是反应慢,江阴、湖州、杭州很快就被徐达和常遇春攻下。

但是当真正伤到他头上的时候,张士诚却发了疯。平江城果然3个月都没能攻下。对此朱元璋也急了眼,召集20万大军,围城8个月,朱元璋连火铳、襄阳炮等新式火器都用上了,才把平江城打开。结果张士诚依然不投降,带着士兵在城内进行巷战。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明朝火铳

为了让张士诚投降,朱元璋声称只要放下武器,绝对不杀张士诚性命,但此时这位私盐贩子决心已定,他心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杀掉自己的亲人,准备上吊自杀,最后被士兵救下,才交到了朱元璋手上。

在应天府,朱元璋面对这位和自己死磕多年的老对手,发出一声长叹,心平气和地握着他的手进行劝降。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一句:“天照尔不照我而已。”

死到临头,还是满腹的不服输,虽然面对张士诚,此时的朱元璋或许有些惺惺相惜之感,但是狠人终究是狠人,他不可能让一个不服自己的人活在世上,最后还是将张士诚挫骨扬灰。

陈友谅灭掉了,张士诚也死了,接下来朱元璋终于可以完成最后的任务。他要去亲手摧毁这个腐朽的政权,这个让他曾经忍饥受冻,家破人亡,从和尚,到乞丐,从白莲教徒,到开国君主的腐朽政权——元朝。

为何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其实一点都不轻松

▲朱元璋灭元图

结论

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后,立即进攻盘踞江南的张士诚,剿灭了叛乱,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将张士诚击败,解决了与元朝对决的后顾之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公元1363年,陈友谅和张士诚相约东西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发兵安丰,攻打小明王韩林儿,而陈友谅趁机攻打被朱元璋占领的洪都(南昌),朱元璋不顾刘伯温等人的劝阻,坚持先营救韩林儿,导致
2024-05-30 06:18:00
建立明朝前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
2024-06-24 16:32:00
张士诚的起义军是元末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为何败于朱元璋?
1364年,随着陈理的投降,朱元璋对于陈友谅的残余势力的清扫结束,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对决,以陈友谅的失败告终。陈友谅一代枭雄,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朱元璋可以专心对付东吴的张士诚了
2023-06-19 05:24:00
朱元璋的崛起:从平江之战到建立大明
1364年,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同时任命徐达和李善长为左右相国,长子朱标为世子。这时候的朱元璋还是使用小明王的龙凤年号记年。为了区分同时期张士诚所建立的吴国,历史上便将朱元璋
2024-01-15 11:56:00
深得民心的张士诚为何最终失败?朱元璋这样总结他
...百姓都以他马首是瞻、深得民心,那么在后来与陈友谅、朱元璋对抗时又怎么会失败呢?在朱元璋收复平江之后,曾这样总结张士诚:器小,器小则无远图。可以说朱元璋总结的这两个字就是张士诚
2023-10-31 14:34:00
诸暨之战谢再兴叛变,朱元璋是如何处理的?
谢再兴,朱元璋麾下猛将排行榜第四,还是亲家关系。胡大海被叛徒蒋英用五十斤重的铁锤砸碎脑袋后,谢再兴负责镇守诸暨,抵御张士诚。得知谢再兴投降,朱元璋差点吐血,谢再兴是朱文正的岳父,
2023-08-20 16:38:00
元末起义军领袖张士诚为何盛极而衰,他的下场如何?
...久、规模之大空前绝后的反封建斗争,而结果便是明太祖朱元璋胜利,建立了明朝。然而事实上,在元朝末年,还有另外两股农民起义军势力与朱元璋旗鼓相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三股势
2023-01-26 21:10:00
他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软禁至死,200多年后他得子孙称帝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自打朱元璋称帝后,与他沾点亲带点故的亲朋好友都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京城,希望能得到朱元璋的援引,得个小官做做。当年,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也赶来投奔朱元璋,希
2023-02-26 23:07:00
他带甲数十万,坐拥江浙富庶之地却安于享乐
...的将士数十万,以平江为都(今江苏苏州市),称吴王(朱元璋后来也称吴王,为了区分,称张为东吴王)。成为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的旁边,张,朱双方屡次交锋,但是
2023-02-13 2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