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是如何对待陈友谅的后人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15: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割据一方,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注定动荡不安而又意义不凡。

如大浪淘沙,各路义军最后只剩下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三支劲旅。而为了统一天下大业,三股力量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彼此间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

那么,朱元璋最后是凭借什么优势脱颖而出的呢?游走于动荡时局之中,朱元璋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最终成为一代枭雄,成就千秋霸业。其对手陈友谅的结局不但很惨,而且朱元璋的一个做法,让其后人也不得安生。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呢?

朱元璋是如何对待陈友谅的后人的

01

各路英豪粉墨登场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灾荒连连,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先后诞生了如郭子兴、方国珍、徐寿辉、张士诚等多支起义军。

如此看来,朱元璋成功逆袭成为一代帝王,确实阻力很大。在诸多义军阵营中,唯独2大集团让朱元璋很是忌惮,即后来的陈友谅和张士诚。

先交代一下朱元璋是如何投身军营的。毫不夸张地说,在古代422位帝王之中,很少有像朱元璋这般悲惨的境遇。朱元璋属于白手起家、草根逆袭,“和尚皇帝”、“乞丐皇帝”都是后人给他起的绰号,很明显,朱元璋不简单。

元朝末年堪称浩劫,朱元璋本来家境贫寒,在这场灾难中父母和大哥先后离世,朱元璋穷得连一块埋葬亲人的墓地都没有,最后他不得不去皇觉寺出家,不是他迷恋佛法,只是为了在寺庙有口饭吃。可好景不长,后来饥荒也闹到了寺庙。就这样,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庙宇沦落街头靠化缘谋生,说是化缘,其实跟乞丐无异。

横竖是死,倒不如扔掉讨饭棍。就这样,朱元璋在老乡汤和的引荐下,投了郭子兴,参加了红巾军,开始了反元起义。

02

成功逆袭

3年的苦行僧生活,在云游期间,朱元璋看到了更体会到了民间生活的不易,尝到了底层百姓的艰难困苦,所以在投身军营之后,他表现得非常努力和积极,深得郭子兴的欣赏。

后来,郭子兴将义女和亲生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顺理成章成了郭子兴的女婿。1355年,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名正言顺地继承岳父未能完成的事业,扛起了红巾军的大旗,继续在反元争雄的路上奋战不休。

显而易见,当时的各路人马,可不单单只为分得一块根据地,有些义军首领的目标乃是整个天下,如陈友谅便是拥有雄心壮志之人。

前文有述,陈友谅是长江以南第一个农民军势力,实力不可小觑。那么,面对这支强劲的对手,朱元璋要如何拆招呢?

03

朱元璋是如何对待陈友谅的后人的

比起陈友谅,张士诚要好对付得多。虽然张士诚占据了富庶的苏杭地区,但他却目光短浅,最多也就是想割据一方,做个诸侯王而已。而陈友谅就不一样了。此人虽出身渔家,但却有鸿鹄之志,最大的梦想便是统一天下。但一山岂容二虎?

陈友谅在建汉称帝后,占据了江西、湖广地区。他自恃兵多将广,打算派人向东进攻应天府。朱元璋担心张士诚与陈友谅合作,便派遣胡大海袭取广信府,断其后路。为了打陈友谅个措手不及,朱元璋又命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给他写信,让他率军前来。当陈友谅带着水师东下与康茂才汇合,却不见康茂才身影时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明史》记载:

战于龙湾,大败。潮落舟胶,死者无算,亡战舰数百,乘轻舸走。

龙湾大战,陈友谅部下溺死者无数,他本人坐小船逃跑。陈友谅败逃后,朱元璋不仅接收了他数百艘战舰,而且还强占了他许多的地盘。陈友谅对朱元璋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雪恨。

为了打败朱元璋,陈友谅孤注一掷,将老本拿出来打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楼船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都有三层。上面还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互不可闻。

04

陈友谅穷兵黩武,死有遗恨

为了能扳回一局,陈友谅欲做最后一搏。

陈友谅不惜重金打造了这么一支超强舰队,可谓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他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最后角逐。

1363年,陈友谅集合战船,采取了三国时期曹操在赤壁时的阵法,连锁为阵。一时间,朱元璋处于下风,打不过陈友谅。几个回合下来,损兵折将,手下士卒死伤惨重。

就在危急关头,风向发生了改变,这一幕是不是像极了“火烧赤壁”片段。一股股东南风,似乎将胜利的凯歌吹到朱元璋耳旁。朱元璋大喜,命士兵用火攻的方式袭取陈友谅的战船。很显然,“火烧连营”再次发生了,最后陈友谅在鄱阳湖被乱箭射死。也许大家有疑问,陈友谅既然知道赤壁之战,为什么将全部的船连接起来,这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朱元璋是如何对待陈友谅的后人的

成王败寇,在鄱阳湖一战中,陈友谅无法脱身,犹如困兽犹斗,他没有看到朱元璋的“示弱”的一面,他也根本不懂“强弩之末”又怎能射穿“鲁缟”?

经此一战,朱元璋彻底扫平了各路义军,成了一家独大;经此一战,朱元璋收复了陈友谅所有的地方,也收编了他的起义军。而且,为了给死去的兄弟们报仇,朱元璋规定:陈友谅后人世代都要生活在水中,永远不得上岸。陈友谅也许到死都不曾想到,他不仅没有当上皇帝,而且还连累了子孙后代。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陈友谅在元末遇到了朱元璋,壮志难酬,死有遗恨。可惜、可叹、可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8: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徐寿辉对明朝的建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徐寿辉和朱元璋虽然一同反元,但他和朱元璋没有见过面,更没有为争夺地盘而相互攻打过。明朝统治者之所以不愿提及徐寿辉,一方面是朱元璋认为
2024-06-25 18:48:00
当年,和朱元璋争夺天下的,主要是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这几位英雄。其中,又以陈友谅和张士诚最为知名。朱元璋后来,陈友谅和张士诚先后败给朱元璋。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被乱箭射
2024-06-07 06:19:00
张定边:元末第一猛将,勇猛事迹令人惊叹
...来没有尝过败绩,在潘阳湖之战的时候,张定边差点战胜朱元璋,要不是常遇春替朱元璋挡了一箭,或许结局也未尝可知。张定边早期就和陈友谅熟识,并且结为了异性兄弟,在陈友谅的账下张定边
2024-02-05 19:14:00
刘伯温的谋略与朱元璋的崛起
...亲自去请他出山,而刘伯温对于这两位起义者以及以后的朱元璋,出了两道题,最后还是朱元璋的答案,最为贴近刘伯温心中所想。当时占据江苏浙江的张士诚、纵横江西湖广的陈友谅,还有以应天
2023-09-23 18:06:00
公元1363年,陈友谅和张士诚相约东西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发兵安丰,攻打小明王韩林儿,而陈友谅趁机攻打被朱元璋占领的洪都(南昌),朱元璋不顾刘伯温等人的劝阻,坚持先营救韩林儿,导致
2024-05-30 06:18:00
朱元璋对韩林儿是怎么死的?
...说法。就是说韩林儿死掉了,同时又补充一句,“或曰”朱元璋命令他的大将廖永忠把韩林儿从滁州接回应天的时候,在瓜步这个地方,船覆灭,韩林儿被淹死。至于大船是被大风大浪覆灭的,还是
2023-08-11 16:54:00
...个比一个惜命。这也是张士诚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败给朱元璋的原因。1363年,这对张士诚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在鄱阳湖和朱元璋展开决战。当时,张士诚麾下的
2024-06-24 13:30:00
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他的背叛也给明朝带来沉重打击
...的明朝尤为突出。朱文正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还是明朝开国功臣,但他却在建国后遭到朱元璋的嫌弃和软禁。在百年后,他的子孙试图为他“复仇”,自立门户称监国,
2023-10-02 08:04:00
陈德为救朱元璋身中9箭不退,死后12年却因谋反处死
从草根阶级一路杀到皇帝宝座的朱元璋无疑是一位雄主,但他也具有历朝历代皇帝的共性,那就是心中充满猜忌,所以在其晚年时,他为了大明王朝的安稳,决定清除有可能影响大明皇权的功臣勋爵。秉
2023-02-17 1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