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四乡乞讨的和尚为何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1: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四乡乞讨的和尚,为何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

四乡乞讨的和尚为何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先世还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呢,不知道这是否有人专门附会的。后来,几经辗转,朱家就迁徙到了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这里也就成为后来人们公认的帝王之乡。众所周知,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他老爹共有四个儿子,他是老三,传说他出生时产房上空红光冲天;时值夜间,邻居们还以为是他家着火了呢,赶忙提着水前往扑救,结果发现竟是朱家添了新丁!这动静可是不小,这也由不得人们不感叹,这个小孩儿不同凡响。

朱元璋年长些后,姿貌雄杰,奇骨贯顶,让人看在眼里就忘不了;志意廓然,人莫能测,这是少年早熟,有深沉稳重的气质。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旱灾,蝗灾,大饥疫,罕见的天灾来袭,朱元璋时年虚岁十七,他的父母兄弟相继不幸死去,贫不能葬。很难想象那是一种怎样不堪和凄惨的场景。最后,在邻居刘继祖的帮助下,朱元璋好歹把自己的家人给埋葬了,此时,已经孤无所依的他为了混一口饭吃,就只有到当地的皇觉寺出家为僧了。

学者吴晗在《朱元璋传》中的记载,朱元璋生性就是一个泼辣阴狠之徒,从小贪玩撒野,爱出鬼主意,还爱支使人,在家时又是小儿子,父母哥嫂都宠着些,就越发自尊自大、忘乎所以了。兼之有点小聪明,看事情比别人准,也来得快,打定主意要弄成什么,一定要做到,伙伴们为此也都服从他的调度,看来朱元璋从小就具有领导才能。

可是,一到了皇觉寺,景况就全不相同了,不少师伯、师叔、师父、师兄,还有师娘、师妹,个个都是长辈,朱元璋得低声下气,成天赔笑脸伺候,就是打水煮饭的长工,也威风得很,跟他讲先来后到的规矩,支使小朱做这做那。这么一来,小朱除了做和尚的徒弟之外,还兼了两个差使,一个是长老家的小厮,一个就是长工的打杂。平常要做的事情多,闲气也就多,日子久了,堆满一肚子火气,时刻要发作,却又使劲按住,为的是吃饭要紧,闹决裂了没去处。

那对活人发作不了,朱元璋就只好对泥菩萨发作了。一天,他扫佛殿扫累了,扫到迦蓝殿,不留神绊住迦蓝神的脚,竟跌了一跤,没地方出气,顺手就用笤帚使劲儿打了迦蓝神一顿。又一天,大殿上供养的大红烛给老鼠咬坏了,长老数落了朱元璋一顿。迦蓝神本就是专司管殿宇的,这菩萨不管老鼠,害徒弟受罪,新仇旧恨,越想越气,朱元璋抄起一支毛笔,就在迦蓝神的背上写了五个大字——“发配三千里”,真是少年出英雄,居然都敢罚菩萨去充军。

以上两件事,被他师父看在眼里,却没有声张,大概是他师父脾气好。后来,旱情越来越严重,连累得皇觉寺都没了生路。说起来,这寺庙一般也都是像大地主一样的,他们占有很多土地,而依靠把土地出租给佃户以收取租税过活。而一年灾情实在太大了,根本收不到租,所以,这一大帮和尚在师母的建议下,一个个地就都走上了四处化缘乞讨之路。可怜朱元璋才不过做了五十多天的和尚,否则,他后来的杀气一定不会如此严重。就这样,一顶箬帽,一把木鱼,一个瓦钵,背上包袱,朱元璋拜别了师父,硬着头皮,离开了家乡。

朱元璋云游于江淮地区,沿路乞讨了达三年之久,想来,这三年对他的人生成长一定至关重要,使得他开阔了生活视野、也丰富了社会阅历,尤其二十岁以前也正是人生基调初步奠定的时候。后来,他又返回了皇觉寺,他早已经没有家了。而这时,元末农民起义正蓬蓬勃勃地展开着,当时定远人郭子兴就占据了濠州地区,竟使得元军不敢贸然来进兵。

已经二十四周岁、不再安于做和尚,过清苦生活的朱元璋,在好友汤和的撺掇下,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闰三月,毅然出寺投奔了郭子兴,并被其收为亲兵。之后,凡有攻伐战事,郭子兴皆令成熟稳重、有勇有谋的朱元璋出战。朱元璋也争气,每战必胜,战功卓著,深得郭子兴的赏识,最后,老郭就将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这马秀英就是后来著名的皇后马大脚。

后来,由于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于是,朱元璋仅带着徐达、汤和等二十多亲信人员脱离了郭子兴的指挥。其后不久,朱元璋就以设计、招降、用兵等方法,得兵士二万多人,这乃是他人生事业的真正起点。接着,定远人冯国用、冯国胜兄弟率众投附了朱元璋,并献计朱元璋去攻占形胜的金陵,以此“定鼎”,作为帝王基业的开端;而后再命将四出,即可夺得天下。对此,一向谋略深远的朱元璋十分赞同,这时他还得到了足智多谋的李善长、名将胡大海、常遇春等人的辅佐。已算是小有实力、初具规模了。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死,朱元璋又得以接管了他的军队。六月,按照原定计划,朱元璋率部南渡长江。第二年二月,朱元璋在采石大败元军,遂得以在江南立足。不久,他领兵顺利攻下了梦寐以求的金陵,这又是他整个革命事业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朱元璋据有金陵及周围州县之后,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以此保证军粮储备充盈。与此同时,他还注意招揽人才,复兴学校。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等人相继入金陵,拜见朱元璋,被欣然接纳。他又采纳皖南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认真备战,从而使其根据地不断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严明的军纪,不仅使朱元璋的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更以其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拥护和欢迎。

而且他也是南方义军中反元最坚决的,从不朝三暮四。在军事谋略家刘基(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最后采取了一套“先南后北,先西后东”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先扫清自己身边的敌人,再去对付元军;而对付身边之敌的先后顺序则是,先攻西面强大的陈友谅部,再去征讨东面的张士诚、方国珍部。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二月,盘踞浙东的张士诚遣其部将吕珍攻打安丰,杀死了红巾军首领刘福通。而朱元璋亲自统兵前往救援,击退吕珍,救出了小明王韩林儿。与此同时,趁朱元璋北上救援之机,夙敌陈友谅趁虚来攻。陈友谅赶制楼船数百艘,领兵号称六十万,包围了朱元璋治下的重镇洪都府(今江西南昌)。洪都守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军顽强坚守八十五天,大大挫伤了陈友谅军的锐气,而且也使朱元璋得以集结兵力二十万人赶赴救援。其后,陈友谅在鄱阳湖迎战朱元璋,双方出动水军,激烈交战,一时间整个鄱阳湖就变成了一片血和火的海洋。此役仅从规模上看,就可以算作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战。

后来,朱元璋征募死士,火攻陈友谅,陈中流矢身亡,军队遂瓦解。此战以朱元璋的完胜而告结束,此战最大的意义还在于朱元璋打败了自己一生中最强悍的对手!从此,他也便向自己的帝王之路迈出了最为扎实的一步。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二月,他又亲统大军征伐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朱元璋所部攻克平江府,活捉了张士诚。十一月,方国珍投降。江南地区至此大部被平定。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终于在南京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其后不久,他又发大兵北伐彻底灭掉了元朝,最终统一了中国。

早在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江淮、荆楚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道:“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见《元史·五行志》)据说,这“吴家国”最早的版本可能是“无家国”,“羊儿年”正是指至正十五年,就是在那一年,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从而建立了宋政权;而“无家国”应该是指“羊儿年”要天下大乱了。但不知被谁这样一改“吴家国”,意义就大不一样了,这是预言吴国将要兴起啊!

于是,听到此风声的张士诚为了应谶,在至正二十三九月,自立为吴王;第二年正月,同样为了应谶的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这样,民间为了区别张、朱两个吴王,就称张为东吴,朱为西吴。但不管如何,天下是容不得两个吴王的,一向不思进取的张士诚,最后就被革命的洪流给吞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12: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要封官,为什么皇亲郭德成却选择了拒绝?一是因为他喜欢喝酒,二是郭德成能提前想好退路,避免后来的凶祸,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据记载,郭德成的父亲郭山甫善于
2024-06-25 20:07:00
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时一个铁骨铮铮的王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建文帝之后,其历代皇帝都奉行一个政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名开国皇帝朱元璋,究其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他原本
2024-07-07 19:46:00
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厚着脸皮想要一样什么赏赐
...是经历一番磨难,要说历朝历代中哪位皇帝最为艰辛,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一介布衣,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不得不出家当和尚来解决温饱,而他一步步登上皇位,他的身边少不了得力的帮手。然
2024-04-21 14:11:00
01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在建立了大明之后,曾对那些曾经帮助自己打天下的人进行过封赏,其中最出名的是六公二十八侯。如果细看这三十四人的记录,大家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排在最前
2023-11-16 15:30:00
揭秘朱元璋与老丈人的恩怨纠葛
...过乞丐,他就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他为明太祖的朱元璋。朱元璋的崛起和他的一位贵人离不开关系,那就是他的老丈人,在成为皇帝之后他册封了他老丈人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个异姓王。不过
2024-02-27 16:05:00
“和尚皇帝”朱元璋创下七个之最,你知道是什么吗?
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以他的雄才大略,开创大明近三百年的伟业。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一书中这样评价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皇帝中,他是一个比较卓越的
2023-01-28 18:15:00
中国历史上三位从草根,逆袭成开国皇帝的人
...刘宋王朝。所以刘裕又被称为“南宋第一帝”。第三位,朱元璋。朱元璋的经历绝不是一个“惨”字能形容的。他当过和尚,做过放牛娃,甚至还行过乞。后来,朱元璋参加了抗元义军,历经千难万
2024-01-21 20:46:00
朱元璋:从贫苦小子到大明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生
朱元璋(1328年—1399年),字国瑞,号明德,后世称为明太祖。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传奇之一,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小子到开创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的经历充满了奋斗、智慧
2024-12-20 09:17:00
朱元璋衣锦还乡后,如何报恩
朱元璋,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人,纵观华夏历史,只有他从一个泥腿子变成了大一统的皇帝。而他也是一个过河拆桥之人,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事,也令大家所鄙夷。除此
2023-05-03 1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