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成祖朱棣为何独宠郑和下西洋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不仅政治手腕强硬,而且颇具远见卓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他老人家为何会选中郑和来担当下西洋这一伟大使命。难道郑和是隐藏的“航海王”?还是他身上藏...……更多
明成祖为何让郑和七下西洋,仅仅只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吗?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不过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宣扬国威,对外扩张中国的政治影响力罢了,当然,也进行了大量的商贸活动,促进了中国与西洋各国的交流。但是,在小编看来,那只是冰山一角,片面...……更多
为何明成祖朱棣要坚持郑和下西洋
朱棣是中国唯一具有海洋意识的皇帝,永乐朝的中国,正在走向海洋帝国。这是中国文明避免衰亡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欧洲大航海之前,朱棣有魄力做出如此前瞻性的选择,可谓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中国近现代所有的悲剧,都...……更多
郑和下西洋:揭秘明朝的远洋雄心与真实目的
...有声音指出《明史》中对郑和航行的目的存在曲解,使得明成祖朱棣的初衷被误解。那么,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朱棣的雄图伟略是否如我们所想的那般简单?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郑和的七次远洋航海,不仅是...……更多
郑和:明朝时期的航海传奇人物
...,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2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更多
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经济与政治动因
...禁海令,对南阳的态度采取消极的保境安民政策,而到了明成祖时期,为何突然转为积极经营海外的政策?直接原因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洪武年间,征战连年,北征蒙古,东南防倭,西南藩蛮亦有叛乱。以及建国后宫室...……更多
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海外政策与国力兴衰
...,缅甸,泰国,越南,琉球,一大批国家的人纷纷前来。明成祖朱棣大喜开外,觉得这是自己正统地位被承认,国力昌盛的表现,可实际上,这些藩属国都把明朝当傻地主。毕竟藩属国来进贡,一般不会带什么好东西,顶多也就...……更多
锡兰山之战让大明扬威海外,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
...为继续延续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开通更远的贸易航线,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当时郑和七下西洋,可以说对树立大明王朝的权威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也真正的实现了万国来朝。和锡兰山国发生在的战斗,即...……更多
历史上中国最南的领土在哪
...年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以经营陆地为主的国家,但在明成祖朱棣时代,情况发生了稍许变化。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令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北部区域感到震撼,而旧港宣慰司的设立,正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郑和每次下西洋...……更多
聊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明朝建立后,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航行至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开创了我国航海史上的新纪元。航行过程:1、船...……更多
明朝国力为何一直都很强大
...机意识。明朝的军队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很强大的,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曾五次亲征蒙古,多次孤军深入敌后打击蒙古骑兵,这种能力在古代帝王中是很少见的。在科技上,明朝也是很突出的,明朝很早就从西方引起了火...……更多
明朝辉煌: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丽航程与国家的繁荣
...萄牙西班牙先出来航海的船只还是比不上)有人说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害怕他会回来跟他抢皇位(不过这个说法也不一定正确,毕竟这个场面多出在小说电视剧里)其实更加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为了与其...……更多
郑和七下西洋,为何我国还是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依旧实行海禁政策,西方开始逐渐赶超我国。但郑和曾在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两朝七下西洋,要早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其船队规模也远非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可比。那么我国为何又会与大航海时代擦肩而过呢?首先我...……更多
东西问丨陈弦章:“景弘故事”何以迄今流传东南亚?
...建文元年(1399年)随朱棣起兵;因“有拥立皇储功”,深得明成祖朱棣器重,常被钦点随成祖北巡或西征。王景弘还深得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的高度信任,被钦点负责南京事务。永乐三年(1405年),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王景弘以副使...……更多
明朝初期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时期朝贡贸易的不同。2.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的顶峰明成祖朱棣实行比朱元璋更严格的海禁,同时朝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永乐二年(1404)正月,福建沿海私人海外贸易活跃,政府下令禁民间海船,把原有的海船全部改为不...……更多
永乐盛世:朱棣的辉煌时代
...同时也是封建历史上最为璀璨的盛世之一。在这段时期,明成祖朱棣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将大明王朝推向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鼎盛时期。朱棣的崛起与治国手法 明成祖朱棣虽然是以造反之身登上皇位,但他却展...……更多
郑和七下西洋背后的原因
...大帝的全力支持这次大事件的发生和延续,是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顺利完成的,无论下西洋的目的如何,如果没有永乐皇帝的全力支持,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在朱棣死后,郑和又开始了第七次“下西洋”,...……更多
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少女,反而带一群老妪呢
...郑和以“郑”姓。后来朱棣战胜了,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而郑和也受到了封赏,升为了内官监。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接到了一个由朱棣亲自下达的重要任务,这个任务正是下西洋。而主要的目的,除了访问海外...……更多
揭秘郑和远航:为何只带老妪不带少女?
...。郑和出生在一个普通穆斯林家庭,自小聪慧好学,后成为明成祖的近侍太监。1405年,他奉命率领首批62艘船只,总计2.7万人,开始了首次下西洋之旅。此後的二十多年间,郑和继续受命,陆续率领船队七次出海远航,足迹遍布东南亚、南...……更多
6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到达遥远非洲的
...猜到了吧?没错,这一切都源于郑和下西洋。600多年前,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明朝的国力越来越强大。侵略国外的蒙古势力被驱逐,既巩固了南北边防,又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也处于世...……更多
...太监郑和与高力士一样,明朝时期的宦官郑和,同样也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忠臣。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年轻的郑和就到了朱棣身边侍奉。郑和因为有智谋,还会指挥军队作战,后来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立下了大功。郑和原...……更多
靖难之役后关于朱允炆下落之谜的四种猜测
...,无疑是比较合理的猜测。建文帝朱允炆的行踪之谜,自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一直众说纷纭。几百年来多少历史学者、专家殚精竭虑,也没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以上的三种说法,目前来说是较为合理的猜测。 ……更多
明清航海本可傲视全球,为何中断了
...策却惊人相似。明太祖时期曾下令“不许片帆入海”即使明成祖支持郑和航海,也只是官方行为,对民间还是限制百姓出海的。\"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更多
亦失哈:明朝历史上被忽视的功臣
...和以外,永乐大帝的贴身太监而备受重用。公元1411年,明成祖朱棣任命亦失哈为钦差太监出使辽东,亦失哈受命后,即刻率领二十五艘艨艟巨舰和数千名明朝官员沿黑龙江顺流而下设立奴儿干都司卫所,并利用自己女真人的身...……更多
王景弘与郑和:共创航海传奇的伙伴
...王景弘被召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宦官。他与郑和一起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器重。永乐三年,王景弘以正使身份协助郑和,首次出使西洋。他们的首次出使西洋远航时间比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出海远航早了一个世纪,堪称...……更多
明朝:有骨气的王朝,拒绝妥协坚持到底
...和亲才得以一条生路。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朝则是明成祖御驾亲征五次北伐蒙古。甚至在崇祯无力回天的时候,也没有效仿宋朝南迁,而是在煤山自缢。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曾向回借兵,结果在长安附近烧杀淫掠,...……更多
大明帝国:睥睨天下的军事实力揭秘
...元朝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朱棣即位之后,这位有名的明成祖更是把蒙古军队打得败退俄罗斯。 明朝的军队之所以如此强大,不仅仅是拥有强大的主君,更是得益于当时的军事制度,以及明朝兴衰时期都会出现的各个名将。...……更多
朱棣的成就:内政与外交的双重胜利
...史上存在了超过两百年,很多人都说,大明朝经久不衰是明成祖朱棣的功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明成祖朱棣的一生,看一看他是如何一人撑起大明百年的江山的。大家对朱棣最多的了解应该要算是他篡位的故事了。诚然,根据野...……更多
...的册封,其中也包括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1412年,明成祖派遣女真太监亦失哈带领船队巡游奴儿干城,这次亦失哈“亲抵海外苦夷”,这里的苦夷就是库页岛,宣布对这里的吉里迷人进行安抚,并册封两个部落为襄哈儿卫...……更多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从祖冲之到曹雪芹的传奇故事
...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四、明太宗——朱棣 1.人物生平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出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又号“永乐”帝。明成祖朱棣可是个狠人,皇位竟是硬生生从建文帝手里夺得,罕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勾勒的贵州茶图景
我在贵州大学历史系读书时,便开始关注着明清以来贵州地方志中有关茶叶的记载。具体缘起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贵州方志学家杨军昌教授给我们本科生开设了一门《中国方志学概论》的课程
2024-07-24 16:57:00
郑芝龙为什么降清,一起来看看
被清军抓捕的郑芝龙郑成功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英雄却有一个人人唾弃的汉奸爹,他父亲郑芝龙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好。追根溯源的话
2024-07-24 17:02:00
汉宣帝在霍光手下不敢亲政,为何还说他好
霍光说道历史上的辅政大臣,要么极其嚣张,最后被亲政的皇帝铲除;要么直接扯旗造反,自立为帝。少有既能当权臣,又能全身而退者
2024-07-24 17:05:00
《滕王阁序》,是王勃南下探亲途中,偶遇佳会,即席赋诗而坐。此序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诗篇
2024-07-24 17:11:00
古时取名都是有讲究的,要引经据典,早先时,公认的规矩是男要从《周易》里取,女要从《诗经》里取,否则会被人笑话没文化,后来出处也就不那么严格了
2024-07-24 17:11:00
在我国,很多城市、省份都有自己的简称,比如辽宁省简称“辽”,江苏省简称“苏”,浙江省简称“浙”,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安徽省
2024-07-24 17:1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大礼戴记》。上半句是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
2024-07-24 17:13:00
枕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的舒服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睡眠质量。你喜欢软枕头还是硬枕头?我喜欢软软的枕头,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
2024-07-24 17:13:00
提到词,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宋词,毕竟,宋代是这个诗歌体裁下的巅峰。不过,在宋代之后,其实也出现了一些好词。比如,今天列举的这清朝4首词
2024-07-24 17:15:00
“黄花大闺女”指还未出嫁的女子,尽人皆知。不过很多人也会疑惑:为什么不是红花、蓝花,而非得是黄花呢?下面就和大家说一说
2024-07-24 17:15:00
在戏文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在处决那些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
2024-07-24 17:16:00
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风趣幽默,充满智慧。今天便给大家带来这样一句俗语:“两鸟进屋门
2024-07-24 17:17:00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强盗虽然并非完全不讲道理,但肯定不会按照秀才喜欢的方式来。文人墨客遇到强盗
2024-07-24 17:18:00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英雄情节吧。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隋唐演义》、《杨家将》这类的评书了,对于其中的英雄事迹更是津津乐道
2024-07-24 17:18:00
《清平乐》是唐宋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留下的作品达三百多首。关于这个词牌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唐教坊曲原有《清调》和《平调》
2024-07-24 1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