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晚唐宰相被贬海南,登高望远写了一首诗尽显旷达
...就是写于彼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正是其胸襟旷达的体现。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简译: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都城长安,山高水长,...……更多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唐朝众多诗人中,杜牧的家世或许是最殷实的,他是三朝宰相杜佑的孙子,比起李白只能靠娶妻才能和宰相扯上点关系,杜牧自然是近水楼台。在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豪门大户多出荒唐的子孙,只是这并不适合杜牧,他不仅自...……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再贬,最终在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死于崖州(今海南)住所。在唐宣宗的支持下,科举放榜后,杏园宴集座师、门生成了国朝定制,有司不得禁绝。如此,曾围绕党争而做出变革的科举制度,又重回原样。没有人会想到...……更多
党争之祸:除了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党争是唐灭亡的另一诱因
...的领袖李德裕出身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李吉甫曾经是大唐宰相,因此李德裕的仕途才能顺风顺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世出身。李吉甫做宰相时,政府曾经举报了一次特殊的考试,内容是让大家给政府提意见,但提意见这种事得...……更多
唐文宗发动了甘露之变,失败之后变身忧郁青年
...代帝王的优良传统,每月逢奇数日上朝,每次上朝总是与宰相等朝臣处理政务,气氛团结紧张又融洽,一派祥和景象。三板斧使完,无论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一片颂赞之声,饱受变乱之苦的官员百姓大家都以为太平日子真的...……更多
聊聊“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人物的李德裕
...唐宣宗不仅摈弃了李德裕的改革,还要把他贬放到今天的海南,那是一个对风湿病有百害无一利的地方。这个打击让李德裕的风湿病又严重起来了,吃羊肉已经无法奏效。他开始担心自己的病体能否支撑到叶落归根。这时候高僧...……更多
唐宣宗从“智障”皇叔,到仅次于唐太宗的中兴明君,他经历了太多
...间内将李德裕从长安贬到洛阳,又从洛阳贬到广东,再到海南海口,与其说是贬官倒不如说是流放,丝毫不给李德裕任何喘息的机会。此后,宣宗大力启用科举出身的官员,任用宰相,皆由自己亲自选定,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更多
唐宣宗与李德裕的恩怨之争
...到了朝廷的旨意,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崖州位于今天的海南的海口,在当时来说是最荒僻的地方。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李德裕死在了崖州,终年六十三岁。这位辅佐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的良相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更多
李宗闵:李渊的五世孙,“牛党”的首领
...闵是唐高祖李渊五世孙。“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首领,和宰相李吉甫、宰相李德裕父子两个结仇。李宗闵传承世系为李渊、李元懿、李璥、李自仙、李䎖、李宗闵。李宗闵,字损之,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他进士及第,...……更多
江苏无锡首位宰相、当仁不让的历史名人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妇孺皆知,其作者为唐代宰相、著名的“悯农诗人”李绅。李绅(772—846),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6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李绅在无...……更多
聊聊中晚唐的重要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僧孺、李宗闵对直言策时因策语太过于尖锐,得罪了时为宰相的李吉甫,李吉甫向唐宪宗哭陈此事,宪宗遂罢考官岭南节度使赵昌、户部侍郎杨于陵,而牛僧孺、李宗闵也久不得升迁。从而引发了李吉甫同牛僧孺、李宗闵之间的...……更多
歌姬写了一首千古名诗,皇帝听后惊为天人,纳为妃后专宠十几年
...皇帝不明不白地死去。杜秋娘知道这必是宦官所为,便和宰相暗中商量,想要铲除宦官。但走漏了风声,宰相被贬,而杜秋娘也被贬为平民,驱逐出京,回到家乡。杜秋娘回到老家后,举目无亲,只能住在道观中,幸得浙西观察...……更多
从拥立之功到抄家之祸:仇士良与武宗的权力博弈
...之后,对仇士良加官进爵,不但封仇士良为楚国公,还令宰相李程为其撰写碑文,歌功颂德。不久之前,武宗更是下诏任命仇士良为官观军容使,统领神策军左右两军。▲柳公权《神策军碑》二、李德裕入相仇士良担任的观军容...……更多
小太宗唐宣宗,创造大中之治,是唐王朝最后的辉煌
...裕,仅凭这一点,唐宣宗这个小太宗成色就差了很多。(海南省海口市纪念李德裕等人的五公祠) 【宰相只是唐宣宗的大秘】唐宣宗在位期间,最重要的宰相是白敏中和令狐绹。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与独善其身、远离政治...……更多
寻鉴历史“如逢故人”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李景新教授谈“南宋名臣李光在海南的功业”寻鉴历史“如逢故人”海口五公祠内供奉着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历史名臣。海口五公祠内的南宋名臣李光的塑像。海口五公祠内的浮粟泉,因喷...……更多
封建王朝六大政治家之一的李德裕,少年时对武元衡的提问默不作声
...不时都会将小儿子李德裕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当时,当朝宰相武元衡听说李吉甫的小儿子名为李德裕颇有才气,就想要见识一下,就命人到李府去请李德裕前来。李德裕来到宰相府之后,宰相武元衡就笑眯眯地问李德裕:小家伙...……更多
解读牛李党争背后的政策分歧
...识,被列为第一等。然而,他们的这种行为却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因此这些人遭到了斥退,矛盾就此产生。实事求是的说,李吉甫的行为确有不当之处,但此时问题尚未扩大。到了长庆元年(821年),又围绕着考试发生了一...……更多
唐朝的官制是怎样划分的?唐朝宰相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唐朝的宰相制度,叫做“政事堂”制度,后改称“中书门下”,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度。通常宰相班子由二、三人至十余人不等构成(极少数情况也出现过短暂独相)。成员包括中书、门下二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及不定数...……更多
读《赤壁赋》,看苏轼怎样安然渡过大起大落的后半生(203)
...想感情,从而超脱了人事烦恼,成为一位宠辱不惊的胸襟旷达的豪迈者。元丰7年(1084年),神宗去世,哲宗8岁继位,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滔滔(1032一1093年),英宗皇后、神宗之母、哲宗与徽宗祖母。她知人善任,励精...……更多
少年李德裕:才智与情商的典范
...龄大小。然而,与此同时,李德裕的反应也让人深思。当宰相武元衡对李德裕提出问题时,他选择了不回答,表现出了一种深思熟虑的沉默。这种反应引发了宰相的不满,但却也揭示了一种智慧。李德裕并不是无知或无礼,而是...……更多
...桂管观察使郑亚前往桂林。第二年,李德裕被贬崖州(今海南三亚)司户,李回被贬贺州(今广西贺州)刺史,郑亚被贬循州(今广东惠州)刺史,李党全军覆没。李商隐的贵人便是李回和郑亚,李回和郑亚背后便是李德裕。现在三人全...……更多
装疯卖傻30年,被太监推上皇位,第一道圣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良的权力太大了,直接威胁到了皇权。为此,李炎便提拔宰相李德裕,以此来制衡仇士良,仇士良不能忍,便想着搞垮李德裕,结果被李炎给挫败,仇士良自知大势已去,便告老还乡,仇士良去世后,李炎则削了他的爵位,抄了...……更多
唐武宗李炎的决策与会昌灭佛的影响
...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李炎将李德裕从淮南节度使调任宰相,贬牛僧儒、李宗闵。李德裕从事政治活动40年,他是唐后期才能卓越的人物。起用他为宰相,可谓李炎有胆识眼力。李炎在位7年,他当了7年宰相。李炎大胆采纳李...……更多
李德裕为大唐续命10年,却因失去他的保护被人抹黑
...昌中兴”,他就是与诸葛亮齐名的李德裕。李德裕,中唐宰相李吉甫之子,自幼便相当狂傲,经常炫耀自己的才华,可又对科举不屑一顾。他经常自夸自己以后定能匡扶天下。唐宪宗听了后都好奇地常到宫中来玩耍。待到成年后...……更多
聊聊晚唐政治斗争中的两位关键人物——牛僧孺与李德裕
...出身寒门,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他在唐文宗时期官至宰相,因推行改革而受到皇帝的信任。然而,他的改革措施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尤其是与李德裕之间的矛盾。李德裕,字文饶,是唐朝另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多
唐朝肃贪皇帝李炎,在位6年留清廉在人间
...尖刀插在贪官的脚边,让他们不敢妄动。李炎封李德裕为宰相,开始大面积肃清贪腐,并再次下召,如有官员贪绢30匹以上的,一律处死。隔月再下召,贪满千钱的,处死。李炎虽然在位仅短短6年,可是反腐的政令从来没有间断...……更多
唐朝的牛李党争,为什么对唐朝的统治影响那么大?
...习,教化百姓,几年之内江南弊风尽除。唐武宗时期出任宰相,李德裕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功绩显赫。尽管如此,但牛李两党势如水火,难以同朝共事。牛僧孺入相,李德裕则出为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入朝,牛僧孺...……更多
晚唐三大痼疾,哪个对唐朝危害最大
...地被提到了心尖上。为再一次诛杀宦官,文宗任命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内外双向,彻底剿灭宦官之祸。然而,由于李训、郑注二人互相猜疑,却妒忌贤臣,诛杀宦官之事倒是变成了二人的邀功之事,且二人人品低下...……更多
唐武宗为何立自己的叔叔为太子
...正月十三日开始就不再上朝。马元贽等人首先切断皇帝与宰相们的联系,“宰相请见,不许”。英明神武的唐武宗已经不能说话,“旬日不能言”,但他的意识应该还是清醒的,他多么希望见到李德裕,吩咐后事。但由于宦官控...……更多
《离思五首》背后的故事:元稹的情感纠葛与人生抉择
...他偏不,继续查贪官,平反了很多错案、冤案,甚至连前宰相房玄龄的后人都给查办了。于是又被贬官,分司洛阳去养老了,幸亏唐宪宗还算惜才,不久后又召回朝,仅做罚奉处理。可是,但可是,在从洛阳返京的途中,元稹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
“直把并州作故乡——回望柯璜先生特展”,2月15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开展,全面展示柯璜的教育事业、社会活动和艺术成就。柯璜(1876-1963年)
2025-02-16 19:20:00
春风初度 莺燕争鸣,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郑志群主题创作作品赏析
展览前言岁序更新,龙蛇竞舞;春风初度,莺燕争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古代重要经济带、文化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5-02-16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