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如果连方孝孺的忠义、胆略都被推倒的话,那以后我们就不要谈什么忠义气节了,遇到强敌,集体跪着就好了。方孝孺号称明朝读书人的种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作为明初大儒宋濂的优秀弟子,方孝孺基本成为了当时的天下...……更多
朱允炆手握精兵百万粮草充足,为何还会被朱棣打败?
...一时间重用了自己的老师黄子澄,黄子澄又拉来儒家大能方孝孺,他们四个外加朱元璋秘密嘱咐的驸马梅殷,五黑掉分车队就算是组成了。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不知道是飘了还是慌了,全然忘记了之前跟朱元璋的对话,还不等...……更多
朱棣为什么要水淹济南城?
...,恰恰说明他脆弱的那一面,因为铁铉戳中了这一点。而方孝孺也是如此。车裂方孝孺1402年,靖难胜利,朱棣身穿龙袍,志得意满地坐在宝座上,下面是一片祝贺声。他满心期待方孝孺帮他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名望高,又是建...……更多
姚广孝为何拒绝朱棣赐的大富大贵,逼自己做个苦行僧
...中的“天性爱好杀戮”就此结束吧!在朱棣召见建文旧臣方孝孺之前,姚广孝曾苦口婆心地劝道:“千万不要杀方孝孺,不然天下人读书的种子就绝了啊!”然而,正义凛然、维护正统的方孝孺一见到朱棣,就破口大骂,拒绝为...……更多
朱元璋以为把这些人一扫而空,朱允炆就能稳坐皇位
...的谋臣。朱允炆身边最信任的文臣主要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三位,都是他爷爷朱元璋在去世前留给他的。可能朱元璋觉得自己马上打天下,身边武将太多,因此想着留给孙子一批文臣,让他能以文治国,休养生息。但是这...……更多
方孝孺被诛十族到底是真是的还是杜撰出来呢
...文帝的旧臣进行了大肆的清洗,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的事了,这件历史上流传度超广的事件,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呢?在解释这个事件之前,我们先得了解一下方孝孺在建文帝一朝的地位。方孝孺自幼就是神...……更多
...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其中尤被后人批评的是方孝孺一案。方孝孺是明初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后来也成了一代大儒。他博学强记,通晓经史,写一手锦绣文章。建文帝即位后,招方孝孺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更多
朱棣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灭了十族。中刀的人不是别人,便是当初大名鼎鼎的儒士方孝孺。他是建文一朝的忠臣,朱棣打下南京后就想让方孝孺帮他草拟登基诏书。姚广孝让朱棣打南京之前,让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如若不然读书人心中的种子就会丢失。...……更多
他是名副其实的草包将军,还是暗渡陈仓的燕王内应
...现,让他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处于巨大的争议之中。方孝孺、黄子澄等文臣要追究他的战败责任,提出杀李景隆以谢天下。朱棣蔑称李景隆为“豢养之子”,《明太宗实录》更是对其冷嘲热讽,百般挖苦。那么身为洪武朝后...……更多
如果朱允炆不削藩,让藩王当富家翁,朱棣会造反吗?
...血刃的过了长江,直逼南京城下。眼看破城在即,铁铉、方孝孺等人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们请出朱元璋的画像挂在南京城头,期望以此阻挡燕王朱棣。你朱棣不是厉害吗?现在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此,你若是胆敢攻城,...……更多
...璋和建文帝留下的旧臣们的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像方孝孺那样,为建文帝殉葬。第二条路是像李景隆那样,选择改换门庭,效忠新主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大臣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毕竟,朱棣和建文帝一样,都姓朱,...……更多
朱棣篡位是被逼还是预谋
...距京师金陵东约30公里),朝廷大震。朱允炆徘徊殿间,召方孝孺问计。有人提议逃往内地以图兴复,方孝孺表示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应坚守待援;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1402年7月13日,燕军抵金陵。徐增寿(...……更多
方孝孺拒向朱棣投降被灭十族
...要泄私愤、清除旧势力。朱棣即位后,曾令朱允炆的爱臣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偏偏方孝孺忠于旧主,一口回绝了。朱棣威胁他:“难道你就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伸长脖子回答:“灭我十族,又有何惧!”接着在纸上写下...……更多
揭开朱棣一生“四大功绩”的真相
...股下的龙椅越坐越稳,他的权势越来越盛,再也没有人像方孝孺、高翔那样不识抬举。但是,这颗种子却越长越大,几乎把朱棣的内心全部填满,成为朱棣后来很多行为的直接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统治合法性问题。无论朱棣...……更多
明初著名才子卓敬宁死不屈,朱棣惋惜:唯他不负君
...也有一些忠贞之士选择宁死不屈,和朱棣顽抗到底。例如方孝孺、铁铉等人,他们大多死在了朱棣的屠刀之下。有一位大臣,面对朱棣的劝降,他宁死不屈,最后被灭三族,但朱棣却十分惋惜,感慨他是:养士三十载,唯他不负...……更多
“靖难之役”究竟是什么?
...帝稍微松了一口气,回头和他的三位心腹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商量对策,这三位是建文皇帝的心腹重臣,而且年纪都很挺大了,五六七八十岁的,这三位老学究都深受儒家经典影响,属于纸上谈兵样样行,真操实练全完蛋,虽...……更多
从建文功臣到永乐重臣:李景隆的跌宕人生
...队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城,朱允炆已经慌的不行了。此时方孝孺再次上疏,要求把李景隆诛杀以镇军心。朱允炆还是不准,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和朱棣划江而治,一南一北,但是被...……更多
如果没有他,朱棣可能不会起兵篡位?
...弟弟周王被夺爵,坐不住了,再加上姚广孝觉得自己胜于方孝孺,不断建议朱棣起兵。朱棣还是很犹豫,姚广孝见自己已经使尽浑身解数不成行,就去请了当年为他相面的,著名相士袁珙,袁珙一下找出混在士兵里的燕王,并说...……更多
靖难之役:朱棣的生死之战与朱允炆的迷失之路
...将皇位传给朱允炆。登基初期,就在几个黄子澄、齐德、方孝孺等人的怂恿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削藩。当时掌握实权的藩王,无非是宁王和燕王等,朱允炆非常聪明的先向实力比较弱的藩王动手。在削藩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只...……更多
从李文忠的赫赫战功到李景隆的败笔:明朝父子名将的兴衰史
...的大军)损失惨重,后来朱允炆把李景隆召回,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要求诛杀李景隆。也不知道朱允炆怎么想的,反正就是不同意。这一念之差,后来又带来大祸。朱棣的大军到了金川门,开门迎降的正是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可...……更多
大明真正的雄主朱棣为何要造反?
...还没有一点的治国经验。朱允炆登基后将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儒家学派的大师引为自己的心腹,朱允炆治理国家的策略都是听从这三位的辅佐。靖难之役朱允炆登基后第一个首要之事就是裁撤藩王,当时各藩王都拥有着自...……更多
聊聊大明帝国的“二次革命”,地方逆袭中央的经典战例
...一手王炸牌打废了。朱允炆上台后提拔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组成“削藩三人组”,同时大肆启用文官集团掌握机要,这些饱读诗书的儒家学子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缺乏变通,最重要的是朱允炆缺乏一位能打大仗的统帅。结果在...……更多
徐皇后病逝后,朱棣为何不再立皇后了?
...武功都很出众,但十分记仇、睚眦必报,对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孺,朱棣处以“诛十族”的极刑。凡是得罪过朱棣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但就是这么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却在徐皇后死后,终生不再立皇后,徐皇后究竟是怎...……更多
朱棣为何将建文帝后宫妃子全部杀死
...继承的合理合法性,朱棣在这件事上操碎了心,曾经想让方孝孺来起草登基称帝的诏书,来赢得天下士子之心。可惜方孝孺并不配合,张嘴就问朱棣为何不传位给建文帝之子,朱棣以孺子太小为由推脱,方孝孺再问为何不传位给...……更多
建文忠臣景清:卧薪尝胆,刺杀朱棣未遂引发“瓜蔓抄”
...入主南京后,当时很多建文的忠臣,诸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等等都被朱棣所残忍杀害。景清曾经和方孝孺等人一起密谋过,并约定好失败后一起以身殉国。然而如今方孝孺已经被灭十族,而景清却依旧活得好好地,...……更多
朱棣:五征漠北,迁都北京,开创明朝新纪元
...合法手段登上帝位了。朱允炆登基之后,听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建议着手削藩,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燕王同母兄弟周王。建文元年,削齐湘代三位亲王,湘王朱柏因为害怕焚宫而死。面对诸王当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允炆迟迟不...……更多
大好的大明江山,朱棣该如何去守
...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都人都名列其中。当然朱棣并没有把话说死,即使名列奸臣,只要愿意投降,还是可以给一条生路。比如工部尚书郑赐,侍郎黄福,吏部尚书张紞...……更多
魏征与方孝孺:相似的遭遇,迥异的抉择
导读:魏征和方孝孺两个名字能够联系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所处朝代的一场政变。魏征是唐朝首位皇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胞弟李世民所杀。方孝孺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朱允炆的四叔发...……更多
助朱棣篡位称帝,揭秘军师姚广孝的真实面目
...、黄子澄和练子宁以死殉主。这时候,姚广孝告诉朱棣,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一定要招降方孝孺。可是方孝孺拒绝了朱棣的任何要求,朱棣一怒之下灭了方孝孺十族。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唯一一次规模涉及十族的灭族惨...……更多
...棣是个暴君是没有疑问的。证明朱棣是暴君的,还有他杀方孝孺的事件。方孝孺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凌迟处死,还诛灭了人家十族,共计873人。人家不为你起草诏书,最多囚禁他就行,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