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大明帝国的“二次革命”,地方逆袭中央的经典战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6 19: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作为一个最底层出生的皇帝,朱元璋对来之不易的天下看的格外珍惜,为了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例如废除宰相制由皇帝亲统六部,建立锦衣卫监视百官,大规模屠杀功勋宿将……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朱元璋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特别是他将帝国大量优秀的将领清,洗,帝国边疆的守卫问题就凸显了。

聊聊大明帝国的“二次革命”,地方逆袭中央的经典战例

于是,朱元璋恢复了西晋以后就不再流行的封王制度(因为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教训,后世王朝不再行分封制,即使是封王也是不让其掌握军权和行政权),朱元璋此举无疑是开历史倒车。在朱元璋的安排下,他的25个儿子和一个侄子被分封在全国各个战略要地,特别是北方长城沿线的诸王,因为地处与北元交战的前线,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军队。其中尤以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实力强悍。当时燕王朱棣驻北平,节制北平周边10万明军,宁王朱权驻大宁(张家口)麾下8万精锐还有3000名彪悍的朵颜骑兵。

聊聊大明帝国的“二次革命”,地方逆袭中央的经典战例

朱元璋在世时这些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朱元璋之前立的太子是他的长子朱标,朱标自幼被朱元璋培养,颇有人君之风,又是宗室长子,对诸王可以有效控制,以朱元璋的设想,那就是长子守庙(宗庙社稷),幼子戍边,这本是一套稳定的政治架构。但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突然去世打破大明帝国的政治平衡。由于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坚决贯彻嫡长子继承制度(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朱元璋遂越过自己的儿子将储君的位置隔代传给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享年71岁。根据他生前的安排,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继承,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看着手握重兵的叔叔们颇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于是开始了削藩运动。削藩在任何时候都是政治正确,但关键是怎么削,朱允炆掌握着国家机器又有正统加持,本来削藩只要方式方法选对,还是有很高的成功率的。但年轻的朱允炆愣是把一手王炸牌打废了。

聊聊大明帝国的“二次革命”,地方逆袭中央的经典战例

朱允炆上台后提拔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组成“削藩三人组”,同时大肆启用文官集团掌握机要,这些饱读诗书的儒家学子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缺乏变通,最重要的是朱允炆缺乏一位能打大仗的统帅。结果在朱允炆解决完内地几个藩王把刀砍向北平的燕王朱棣时,便遭到了反噬。燕王朱棣久经沙场非是朱允炆和他的“削藩三人组”所能比拟的,其麾下的10万精锐长年与北元残军交战,战斗力极其彪悍,绝非南方那些长年和平的军人可比。朱棣打出“奉天靖难,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是为靖难之役。

朱棣造反后,朱允炆以硕果仅存的开国名将耿炳文为帅,统兵10余万北上征讨朱棣,耿炳文虽是开国名将,但其主要业务是防守进攻非其所长,结果在野战中被朱棣击败,耿炳文只得收拢残部退守真定与朱棣对峙,一旦转入防守,耿炳文让朱棣吃不到一点便宜,朱棣只得撤回北平。如果让耿炳文一直守下去,时间一长,朱棣的锐气必然会削弱。但关键时候,朱允炆为朱棣打了个“助攻”。

聊聊大明帝国的“二次革命”,地方逆袭中央的经典战例

朱允炆以耿炳文丧师失地为由,解除了耿炳文的兵权,并启用二代曹国公李景隆(原曹国公、歧阳王、大明第三名将李文忠之子)为帅,统帅30万大军北上征讨朱棣,同时赋予其节制北方明军的权力,加上耿炳文残部和山东、河北的明军,李景隆麾下聚集了50万明军,这是朱允炆所有的家底,朱允炆誓要一战而决。朱允炆换将的消息传到朱棣军中,朱棣高兴的跳了起来,朱棣深知李景隆就是个绣花枕头,朱允炆用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活该失败。

于是,朱棣迅速布置进攻,趁李景隆初来乍到发起夜袭,李景隆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丢下大军孤身一人逃走。主帅逃走,明军上下无主,军心涣散,再加上朱棣突袭,遂大败,伤亡十余万,被俘数万,余着溃逃,朱允炆最强大的野战兵团全部报销,朱棣一战取得战场主动权。1402年,朱棣长驱直入,杀入南京,朱允炆失踪,朱棣于南京称帝,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朱棣夺权后,以靖难功臣勋贵集团取代了朱元璋的洪武勋贵集团和建文帝文官集团,成为帝国的统治支柱,直到47年后的土木堡之变(1449年),境内功臣勋贵集团才退出大明的政治舞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和明朝的将领,哪些有资格入选武庙名列十哲?
...昌大捷)、吴玠(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每人都有经典战例,大家都要感谢“榜一老铁金兀术”刷的礼物。宗泽留守开封,连败金军,加上品德与忠义的极大加成。杨再兴小商河一战,以三百
2022-12-25 19:09:00
...行森林灭火综合训练,并现地开设军事课堂,引导官兵从经典战例战法中汲取营养,研究制胜新招,共谋战斗力提升良策。这是该市人武部运用红色资源深化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学民兵英模、争当
2023-11-25 10:08:00
三国用兵最厉害的十个人,他们有哪些经典战例或战功?
...国时代的众多将士中,谁是最厉害的将士呢?他们有哪些经典战例或战功?接下来,我们将选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十位军事高手,与大家分享。这里的军师,是指亲自带兵打仗的军事统帅或总司令,
2023-02-14 21:34:00
国防教育的“十万个为什么”,《国防重器及战例集萃》亮相书博会
...年家国情怀,牢筑国防钢铁长城”为主题的《国防重器及战例集萃》图书推介会。《国防重器及战例集萃》由中国军事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王景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
2023-07-28 10:26:00
合肥之战:张辽的封神之战与赵云的经典战例
...汉水一战大破魏军,箕谷成功阻击魏军追击。不过赵云的经典战例太过有名,这里来看一位了不起的魏国名将,他曾经指挥八百人就破敌十万,战斗力可比赵云。公元215年,曹操亲自率领魏国主
2023-11-09 14:34:00
为什么南宋能扛住金朝,却扛不住蒙古
...攻击蒙元敌后,使得蒙元始终无法全力南下。而最经典的战例便是公元1259的钓鱼城之战,面对险峻的钓鱼城,外加万艘规模的水师支援,这一战,大汗蒙哥战死,正是凭此一战,为南宋续命2
2024-04-25 22:35:00
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数十万人竟打不过3000人
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七年,宋军北伐失败,北魏军数十万人乘势反攻,双方在淮南小城盱眙,爆发了一场大战。盱眙紧靠淮河,是防守淮南江北的要地。元嘉北伐失败后,北魏军在太武帝拓跋焘的亲自率领
2023-05-02 05:37:00
齐鲁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青为”服务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看兵法、听战例、学谋略。在讲解员对融合兵法策略的经典战例介绍中,队员们一边拍照一边记录,深刻领悟了兵家哲理,升华了爱国主义情感,纷纷表示要汲取古代兵家智慧,提升个人国防素质
2023-07-20 19:40:00
...利用“军职在线”“学习强军”等平台,定期向官兵推送经典战例、军史微课等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广泛开展“光荣传统”微课堂、“功臣模范”微访谈等活动,将授课内容分解成官兵关
2023-08-15 05: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