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更多
导读: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更多
...进、奉节郡王。在李适十四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他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了起来。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代宗即位。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为提高长子李适的声望,唐代宗任命其为天下兵马元帅,并改封鲁王。同年...……更多
震惊唐朝的假冒皇太后案!唐德宗生母竟被冒充
...李适1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常年随父亲和爷爷颠簸于战火之中,对母亲的思念可想而知。他即位后,尊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并派出比父亲时期更为庞大的寻亲团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对于提供线索者开出了惊人的高价。看...……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为何一再奔蜀
...,而收山西之宝,长料利策,横制宇宙”。由于蜀地远离战火,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成为动乱之际中原人士避难的地方和国都长安的后方基地,可以提供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安全保障。所以,当安史叛军的铁骑奔向长安;当泾原...……更多
...镇,结果非但未能解决藩镇问题,还引发了更大的战乱,战火甚至烧到了长安城,他被迫出逃,险些让唐朝提前灭亡。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这场大规模的动乱又是怎么回事呢?一、四镇之乱为尽快平定安史之乱,唐代宗采...……更多
唐德宗削藩:中兴之梦与失败之路
...与朝廷削藩战役的节度使大为不满,导致形势发生逆转。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当时,唐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更多
...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更多
简介唐朝及武周二十二位皇帝
...、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二十二位皇帝,国祚289年(含武周15年)。唐高祖李渊生卒年:公元566-635年,享寿69岁在位时间:公元618-626年,在位8年称太上皇:公元626-635年,共9年父:北周唐国公李昞(追尊为...……更多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778~820)中国唐代皇帝,即唐宪宗。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初名淳。贞元四年(788)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宪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更多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唐顺宗李诵,曾被封为宣王,公元779年被立为太子...……更多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古代社会,皇帝继位后,设立储君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因为储君关乎到王朝未来,统治根基,不得不未雨绸缪,所以就有太子这一群体。太子的确立原则,从周朝就设定好了,称作嫡长子继承制。简单来说,皇后所生第一个儿...……更多
...希烈又反了。唉,这倒霉催的李适同学,喝凉水都塞牙,战火又从黄河两岸扩散到淮河流域。让唐德宗焦头烂额的是,李希烈远比梁崇义的杀伤力还要大,这家伙居然称帝了,建国号“楚”,并且获得了“四王”的承认。倒霉孩...……更多
晋恭帝司马德文:中国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末代帝王
...裂土而治,并且时常和东晋处于一种焦灼对战的状态。(战火滔天的东晋王朝)北方分裂,东晋国内也不安生。这一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俩人组了个队,以“清君侧”的名义发生叛乱,大军直逼王都建康。“清君侧...……更多
五千泾原兵引发的长安兵变:唐朝削藩政策的失败与反思
...无商量余地,于是果断发起“四镇之乱”。天下再度深陷战火。02河朔四镇反了仨,还搭上个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南北战线同时开火,唐德宗自然不敢怠慢,抓紧调度手上兵力。李惟岳等四镇宣布造反的次日,唐德宗就分宋...……更多
晋朝这两位皇帝都生了傻儿子,而且都是傻儿子继位
...帝司马炎和晋孝武帝司马曜都是武帝,好歹也都是正常的皇帝。而且这两个皇帝在晋朝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了。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之君,在他手里灭了东吴,完成了天下一统。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最有实权的一个皇帝...……更多
名将浑瑊为何能做到“上不疑我”
...与叛军“战斗不休”。 (三)镇,压叛乱李怀光奋力救皇帝,却因种种原因,先暗中与朱嗣调情,后又公然“谋反,两贼相通,盗贼猖獗”,迫使唐德宗再次仓皇出逃。浑曜一路护送,击败了叛军追击者,保护唐德宗安全抵达...……更多
...梁崇义的地盘。按下葫芦起了瓢,这特么什么人呐!于是战火越烧越旺。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成德、淄青,四镇节度使仿照“战国七雄”的惯例“四镇相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杀李惟岳取而代之),朱滔称...……更多
安史之乱让郭昕青史留名,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传奇
...攻城拔寨,勤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抽调而来,中原大陆的战火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这把火,烧毁了无数人的家庭,也烧毁了整个唐朝的前途与未来,曾经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走上了由盛转衰的道路。有道是乱世出英雄,身处乱...……更多
此人为官清廉,皇帝却看他不顺眼
对于皇帝来讲一个清廉、忠心的大臣可以让他在执政生涯中有很大的帮助,让皇帝能够轻松点,要是有好几位这样的大臣,那么皇帝估计得做梦都会笑醒,不过这个的前提是皇帝得是一个明君,否则这些这样的大臣皇帝是不会...……更多
庙号背后的故事:揭秘三位德宗皇帝的辉煌与陨落
我国古代一般用庙号和谥号称呼皇帝,在唐朝以前一般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在唐朝以后一般习惯用庙号称呼皇帝,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宋仁宗,明仁宗,...……更多
古代哪位宰相廉洁的皇帝得知后都于心不忍
...是古代君王最艰巨的任务。但是其实,很多执着于权谋的皇帝,不仅厌恶贪官,对于清官,同样不甚待见,甚至于他们希望清官也能够贪污受贿。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件奇闻,皇帝命令大臣奉旨贪污。故事的主人就是唐德宗和陆贽...……更多
聊聊历史上三位庙号为“德宗”的皇帝
庙号最初始于商代,但直到隋朝以后,才会给每个皇帝都上庙号。庙号一般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选择来定。其中,历史上有三位庙号为“德宗”的皇帝,他们都曾遭遇战乱而逃亡。一、唐德宗李适李适[kuò](742年5月27...……更多
宋氏五姐妹才学卓绝,唐德宗同时将她们纳入后宫
...举止大方,能文善诗,才华横溢,一时名动天下。当时的皇帝是李适,即唐德宗。李适是唐代宗的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生于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适,盛年继位(38岁),即位之初,立下了发愤...……更多
唐德宗李适:削藩不擅长,养宦官还行
...镇称王”。眼看着削藩没削成,反倒是越来越严重。别的皇帝平叛是玩‘打地鼠’,哪里起来打哪里,德宗是玩‘贪吃蛇’,造反名单越来越长,围起来可绕长安好几圈。不打不是我的风格,一定要打。不料,后院起了火,泾原...……更多
唐朝名相陆贽:廉政之光,不惧皇帝试探
在唐代,竟然有一位皇帝循循善诱地告诫他的宰相:受点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没想到这位正直的宰相不仅不领情,反而义正词严地给他的顶头上司上了一节廉政教育课。这位皇帝,便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唐德宗李适,这位宰...……更多
做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皇帝186天后就被退位
...强大,所以它也被称为盛唐。虽然发展很好,但因为太宗皇帝是依靠弑兄取得皇位,所以唐朝对皇权的竞争非常激烈。即使被加冕为太子,也很少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太子继承),所以当上太子并顺理成章继位的人,寥寥无几。唐...……更多
文圣孔子后代和武圣关羽后代,共同辅佐一个皇帝,结果如何
...,已经三十七岁的李适终于继承皇位,是为唐朝的第九个皇帝唐德宗。唐德宗一生全程经历了安史之乱,深深体会了大唐的治乱兴衰、民生疾苦,按理说,他应该是是一位有道明君,可惜的是,他的表现却极为平庸,就在他在位...……更多
救过皇帝的唐朝名将,在得到免死铁券后,为何选择叛变
丹书铁券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皇帝给臣子最高的奖赏了,毕竟封妻荫子这种奖赏封的再多,那也只是锦上添花,而丹书铁券这种可以免死罪的东西,那就可谓是雪中送炭了。宋太祖赵匡胤曾经给周世宗柴荣的后代发过丹书铁券,...……更多
史上警惕性最高的将军是谁呢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古代的皇帝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往往一言之下就可以要了人的性命。也正是因为皇帝的这种特点,让很多熟读史书的人都喜欢在皇帝面前装糊涂,以免表现太出色,最后功高盖主而惹来杀身之祸。然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年羹尧能够调动20多万野战大军,为何不敢取代雍正皇帝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康熙末期九王夺嫡的故事。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皇位。其实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24-06-26 21:53:00
和珅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大贪官兼权臣,他在权力巅峰时期身兼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多个要职,几乎等同于权摄大清代政,连还没有亲政的嘉庆都被架空
2024-06-26 21:54:00
懋嫔为何是泰陵妃园中唯一的嫔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2024-06-26 21:53:00
乾隆晚期贪腐弊案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从客观来说乾隆皇帝早期对于反腐斗争是非常重视,乾隆前期他在父亲雍正反腐的基础上更加强力度反腐,因此在乾隆前期尽管清朝还存在腐败官员
2024-06-26 21:54:00
福康安是乾隆后期名将,他是乾隆原配皇后富察皇后的亲侄子,也是乾隆初期名将傅恒之子。福康安也是继阿桂之后有一位出将入相的满洲贵族
2024-06-26 21:55:00
能得到纪晓岚的欣赏,可见和珅的文学造诣必定很高。而且和珅还很能写诗,这一点也是获得诗人皇帝乾隆欣赏的地方,乾隆很喜欢和珅写的诗
2024-06-26 21:56:00
努尔哈赤的孙子后来为何差点夺了康熙帝位
康熙所创造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年少继位,卧薪尝胆,利用智谋除掉鳌拜,真正掌权后,逐渐引领着清朝走向了更为富强的方向,纵观他一生的成就
2024-06-26 21:55:00
朱珪也是清代第一位开始认识到英国鸦片对中国人的危害,并建议实施禁烟的朝廷大员。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朱珪受和珅排挤外调出任两广总督
2024-06-26 21:55:00
郑弘?—86年东汉浙江绍兴为官清廉。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赋税,农忙季节,他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农户。如果遇到天气大旱
2024-06-26 21:56:00
董诰也与刘墉情况相似,都是心里对和珅不满,但却并不敢与其明着做对。这主要在于刘墉与董诰都是汉臣,虽然都是大学士但都没有进入军机处
2024-06-26 21:54:00
乾隆为何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
这一点,乾隆皇帝肯定是了解的,要了解,和珅那么有钱,自己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女儿一辈子自会衣食无忧,和珅与乾隆结为亲家
2024-06-26 21:55:00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
说起雍正,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其即位的问题上,早有传言说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是篡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
2024-06-26 21:54:00
并大加恩赐,让和珅放松了心态,认为嘉庆不会把自己怎样,未来还需要依靠自己维持国家统治,因此和珅就被嘉庆的恩赐和表彰所麻痹
2024-06-26 21:56:00
谁花钱买来的官,最后成了大将军
在清朝有一位名臣,是雍正时期的绝对宠臣,他就是李卫。李卫家里有钱,却大字不识一个,靠着家里给他买来的官,一路官运亨通,没几年工夫就成为了雍正的绝对亲信
2024-06-26 22:00:00
康熙只四个皇后,为何与他合葬的有5个女人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一般来说,能够进入皇陵主墓地的只能是皇上与皇后。但是后来研究发现,清朝康熙皇帝的皇陵之中除了安葬有康熙皇帝外
2024-06-26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