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群雄逐鹿:东汉末年的战争与和平
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中原大地上爆发了群雄对董卓的讨伐战,按《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一直以来,很多人只大概知道十八路诸侯有袁绍、曹操、袁术、孙坚等少数几人,而对具体的十...……更多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术的风云变幻与失败之路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当时的风云人物很多。北方有刘虞与公孙瓒,东南方有孙策,西南方有刘表,逐鹿于中原的是曹操、袁绍、刘备。最不成材的,是袁术。袁术是司空袁逢的儿子,在血统上是袁绍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法...……更多
东汉乱世,汉室刘姓诸侯势力全盛时占据天下之半
...虞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也是汉末群雄中官位最高的一个,官至大司马、太傅,于中平五年(188年)被封为幽州牧,对内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对外结好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深受民众和各族爱戴,期间...……更多
...中平六年(189年),东汉大地上爆发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群雄讨董,共推袁绍为盟主。这是《三国演义》初期最为知名而且耀眼的事迹,刘备三兄弟因此脱颖而出,进入了东汉诸侯的法眼。按照书中的记载,一共有十八路诸侯起...……更多
2022-12-21 10:36中平,大事,大地
...瓦解的结果。单独看官渡之战,这是一场曹操单挑袁绍的战争,实际上,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颇有相似之处——这是袁绍、曹操联盟瓦解的结果。袁绍和曹操是发小,在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两人形成了合作关系。在关东...……更多
汉末时期不得善终的诸侯有哪些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趁机逐鹿中原。在这一过程中,众多诸侯到在激烈的较量中被淘汰,甚至连性命都丢掉了,这才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东汉末年不得善终的诸侯。一、吕布吕布(...……更多
...进京乱政,造成中央政权的极度混乱,引发汉末诸侯并起群雄割据,这两人一前一后、一下一上,最终毁掉了汉朝江山。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汉朝四百年基业被废,固然有张角、董卓,以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更与...……更多
被袁绍视作头号大敌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汉末时期,群雄并起。在这个时代早期,最先在中原地区扬名的当属袁绍、袁术兄弟。而袁绍比他的弟弟袁术,还要强大,在其巅峰时期,袁绍集团掌控了青、冀、幽、并四个大州。此时的曹操,名义上还是袁绍小弟,而荆州...……更多
如果让曹操当盟主,十八路诸侯能灭董卓吗
...十八镇诸侯:第一镇:袁术,字公路,袁绍的族弟,汉末群雄之一。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击败。特点是一位见利忘义,首鼠两端,不讲义气的诸侯。第二镇:袁绍,字本初...……更多
东汉末年称帝狂潮:揭秘那些自封天子的草头王
...,改元,置百官。随后天下大乱,宋建并没过多参与中原群雄逐鹿。直到公元214年,曹操在击败凉州两个最大势力马超、韩遂之后,命夏侯渊率张郃、张既征讨宋建,夏侯渊于是从兴国出兵,迅速进军并围攻枹罕,仅月余,就大...……更多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而在各路诸侯之中,袁术堪称另类,完全就是高开低走,尤其是称帝之举,使其彻底沦为了笑柄。不过,话又说回来,袁术到底凭什么称帝呢?袁术称帝真的是自不量力吗?事实上,从当时的实力...……更多
三国辽东公孙氏的兴衰,三代经营左右横跳,最后被司马懿剿灭
...,打乌桓;在这两方面,他都打了胜仗。 他仗着中原有群雄割据,互相争战;朝廷自从董卓以来,一向对他也是鞭长莫及,不闻不问,所以才敢于任性胡作非为,扩充势力,他曾经对亲信的左右说:“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更多
聊聊汉末三国系列之袁绍
...同进同退。而且山东享受太平的日子太久了,人民不熟悉战争,根本没有战争经验;而关函谷关以西是最近受到羌人部落的攻击,连妇女都能使用弓箭,参与战斗。天下所恐惧的,没有更超过并州即山西省及黄河河套地区、凉州...……更多
黄巾起义导致东汉灭亡,也成全了许多野心家
...地方军拥兵自重,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最后更是发展成群雄互相攻击,甚至连东汉皇帝都成为军阀手中玩物的地步,所以黄巾起义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也是三国时代的序幕。也就是在此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趁乱起事不...……更多
公孙瓒手下有3大猛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
在东汉末年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后期的三国鼎立还没有形成,曹操和刘备也都还只是创业者,势力最强的,当属自称“四世三公”的袁绍。在群雄讨伐董卓时,袁绍因其强大势力和家族背景,还被推举为“盟主”。然而,当...……更多
聊聊曹刘孙三人在讨伐董卓时的惊艳表现
...不容辞地率领自己的几百人参加了联军。虽然刘备在整场战争中,寸功未立,但要知道就连公孙瓒本人,也是没有参加联军的,刘备的这份勇气难得可贵。其次便是曹操,这时的曹操地位不算高,曹操本来的职务只是骁骑校尉,...……更多
荀彧率众投曹操,公孙上表攻袁绍
...较。”曹操叹为至言。可巧,黑山贼党十余万寇掠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敌,弃城逃生。曹操即引兵往击,至濮阳,杀败贼众,收复东郡,尚向袁绍处报捷;袁绍因此上表曹操为东郡太守。颍川荀彧为荀淑之孙,少时便有才名,...……更多
...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相当于郡太守。平原郡是汉朝皇子封王的地方,所以是平原国。“试守”应该就是试用的意思,“领”是高级官职兼任低级官职的意思,因为公孙瓒给刘备的别部司马级别比平原相...……更多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口加起来不到八百万,还没有汉代一个州的人口多。可见战争的巨大破坏力。 ……更多
荀彧与程昱独具慧眼,助力曹操成就大业
...。马援所处的时代,正是王莽代汉之后,天下义兵乱起,群雄逐鹿的年代,和汉末三国的时代何其相似。“君择臣,臣亦择君”,公元191年曹操为东郡太守,荀彧舍弃袁绍而来;公元192年曹操入兖州,征辟程昱,程昱一改先前拒...……更多
聊一聊曹魏的7任幽州刺史
...国御史中丞。魏文帝即位后,历任尚书、幽州刺史、河间太守、鸿胪卿。魏明帝即位后,授光禄勋、司隶校尉,累迁司空,进封安阳乡侯。正始五年(244年),崔林去世,谥号“孝”。二、王雄王雄,字元伯,王戎(竹林七贤最...……更多
袁绍的河北霸业:界桥大战后的胜者与败者
...州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代价,他无法容忍公孙瓒穷兵黩武的战争,多次节制公孙瓒,不许他再次出兵(瓒既累为绍所败,而犹攻之不已,虞患其默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而稍节其禀假。) 公孙瓒大怒,刘虞爱民,他...……更多
走进春秋五霸的世界,感受那个争霸天下的诸侯时代
...背后都有一段传奇故事,让人感叹不已。三、风云变幻:战争与和平在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中,战争与和平不断交替。他们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通过和平来巩固统治。这些战争不仅考验着他们的军事才能,更考验着他们的政治...……更多
...,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经过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因此,这意味着东汉末年的很多诸侯,都被消灭了。不过,对于本文所要说的公孙康,则是一个例外了。在东汉...……更多
捋一捋三国初期两大阵营,袁绍VS袁术
...基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群雄割据兼并混战,联盟只是暂时的,等到解决了联盟之外的人,就要对盟友下刀子了。不用说混战时期,就是后来孙刘联盟,孙权还是对荆州来了背后一刀,在政治人物...……更多
荀彧为什么不愿意辅佐四世三公的袁绍
...操赐死的)。荀彧为什么不愿意辅佐四世三公的袁绍?早在群雄讨董时期,袁绍还只不过是冀州牧韩馥手下的渤海太守,可是袁绍并非真心想着匡扶汉室,不仅没有积极讨伐董卓,反而联合公孙瓒,窃取了冀州,在讨董联盟名存实...……更多
李傕、郭汜、袁术与东汉末年的权力争夺
...韩遂等凉州军阀虽然在后来与李傕郭汜有矛盾,还爆发了战争,但是前期也是和李傕、郭汜有合作关系,至于刘焉完全是躲进益州当土皇帝,对外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刘焉的两个儿子在东汉朝廷为官,既是对刘焉的拉拢也算是人...……更多
吴国良臣薛综,学识纯正而且善于规劝进言
...孙权、孙亮两朝,先后任五官中郎将①、合浦和交阯二郡太守、谒者仆射、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等职。具体经历如下:中平四年(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更多
三国时期的开国名臣袁遗为何畏惧凉州铁骑?
...国志·武帝纪)初平元年(190年),渤海太守袁绍等关东群雄起兵讨伐专权乱政的权臣董卓。山阳太守袁遗参加了此次讨董之战,为十余路诸侯之一。由于袁绍畏惧凉州铁骑,所以多数诸侯不思进取,按兵不动。袁遗作为汝南袁...……更多
...是,追悔莫及的公孙述暗中纠集豪杰,发动了讨伐宗成的战争。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公孙述先是假称刘玄派出使者封自己为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随后以此名头召集了精兵千余人。等到公孙述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