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今安徽濉溪)人。
薛综的先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受封于薛地。秦灭六国后,失去祭祀,子孙分散各地。汉高祖平定天下,经过齐国故地,寻求孟尝君之后,得到了孟尝君的孙子田陵、田国二人,想恢复其封地。田陵、田国兄弟相互推让,都没有接受,于是来到竹邑,并定居于此,故以薛为姓。自薛国至薛综,在州郡中世代担任掌管典籍的官职,为当地大姓。薛综年少时通晓经学,擅长撰写文章,有优异之才。
在《三国志·薛综传》里,陈寿对薛综的总评价是:“薛综学识规纳,为吴良臣。”意思是说,薛综学识纯正而且善于规劝进言,是吴国的良臣。
一、薛综的从政经历
薛综历经孙权、孙亮两朝,先后任五官中郎将①、合浦和交阯二郡太守、谒者仆射、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等职。具体经历如下:
中平四年(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比如袁徽、许靖、刘巴、程秉、薛综等。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士燮归附孙权之后,孙权征召薛综为五官中郎将。薛综从此步入孙吴的政坛。
汉末,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合浦郡、荆州桂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分。步骘任交州刺史后,合浦属孙吴辖地。孙权任命薛综为合浦太守。
黄武五年(226年),任交趾太守40年之久的士燮去世,士燮的儿子士徽意欲叛吴自立,割据一方。孙权出于防范,并没有将交趾太守一职授予士徽,而是改任其为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九真,今越南中部),以校尉陈时接代士燮为交趾太守,目的是进一步削弱士徽的势力。对此,士徽更加不满,叛吴之心益明。为此,孙吴重臣吕岱上表孙权建议分拆南海三郡设置交州,以将军戴良为交州刺史,海东四郡另外虚置广州,吕岱自任为广州刺史。
孙权采纳了吕岱的建议,派遣戴良与陈时俩人前往南方就任,士徽不服从命令,公然发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就任。吕岱知道士徽此时不除,必然后患无穷,一面上书孙权请求征讨士徽抗命之罪,一面书致士徽“告喻祸福”,发动政治攻势。
吕岱督领兵卒三千人日夜渡海进军。有人对吕岱说:“士徽凭借几代的恩宠,被全州人所依附,不可轻视他。”吕岱说:“如今士徽虽说心怀反计,但未曾料到我会猝然杀到,如果我军轻装悄然疾进,攻其无备,一定能打败他。如果我军滞留不急速挺进,使他产生疑心,固城坚守,七郡百蛮,到时云集响应,即使有智谋之人,又有谁能图谋他们?”于是进军,过合浦时,与戴良合兵共进。而作为合浦太守的薛综整合本郡武装力量,跟随吕岱征讨叛臣士徽。
士徽听说吕岱前来,果然大为惊惧,不知如何是好,当即率领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吕岱。吕岱将他们全部斩首,并送首级至京城。士徽大将甘醴、桓治等率领官吏百姓攻打吕岱,吕岱奋击将他们打得大败。接着吕岱乘胜进军讨伐九真的叛军,孙吴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自此岭南才算真正纳入孙吴政权直接控制之下。
《三国志·薛综传》记载,当时交州地区刚刚开辟,交州刺史吕岱率兵征讨,薛综随行,跨海南征,一直到了九真。
吕岱因平定交州有功被封番禺侯,升为镇南将军。后来,孙权又将岭南七郡合并为交州,任吕岱为交州刺史。
在此有一个疑问,根据《三国志·薛综传》记载,薛综担任合浦太守后,又担任过交趾太守。那么,薛综是何时担任的呢?
士燮担任太趾太守40多年,黄武五年(226年)他在任上去世。孙权任命校尉陈时接代士燮为交趾太守。或许薛综是在陈时之后担任交趾太守的。具体的时间已不可考证了。有一点是肯定的,薛综担任交趾太守一定在黄龙三年(231年)前,因为这一年薛综已是镇南大将军孙虑的长史了,而这之前,薛综还曾代理过谒者仆射②。
据此,可以这样说,薛综从政的起步就是五官中郎将,其官秩就是比二千石。之后薛综又担任二千石的郡守,特别将交阯太守一职授予薛综,表明孙权对薛综的重视。
黄龙三年(231年),考虑到南方清平稳定,吕岱被召还率军驻扎长沙郡沤口(今湖南茶陵东南,因处于古洣与沤水的汇合处而得名)。薛综对吕岱在交州治理是十分认可的,当孙权决定要将吕岱调离交州时,薛综害怕接替吕岱的人选不合适,就向孙权呈上一封表章,特别指出,“安抚边远地区,实在应有合格的人选。担任州牧的人,应当清廉而有能力;对于边远地区而言,这种条件对全州的祸福成败影响尤其重大。”
陈寿在《三国志·薛综传》全文收录了薛综的奏章,只不过孙权好像没有十分重视薛综的建议,或许正是因为孙权不重视薛综的建议,导致后来交州的混乱。直到赤乌十一年(248年),交趾、九真的少数民族反叛,交州地区骚动不安。东吴朝廷以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前去恩信告喻当地百姓,推行招安纳降政策,贼寇首领、百姓无不叩头归附,使交州得以安宁。朝廷加授陆胤为安南将军,随即征讨并打败苍梧郡建陵县的贼寇。
薛综担任合浦太守后,之后又担任了交趾太守,之后离开交州返回京城,孙权任命他为代理谒者仆射。接下去再担任镇南太将军孙虑的长史,对外负责处理各项公务,对内为孙虑讲授典籍。
孙虑去世后,薛综入朝代理贼曹尚书职务。之后又升任尚书仆射。
赤乌三年(240年)薛综转任选曹尚书③。赤乌五年(242年),他任太子少傅,依旧兼任选曹尚书职务。
赤乌六年(243年)春天,薛综去世。
二、薛综的学术成就
《三国志·薛综传》记载,“少年时,薛综随族人到交州避难,跟从刘熙学习。”
薛综的老师刘熙(生卒年不详),字成国,北海郡(今山东省昌乐县)人。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举孝廉出身,起家郎官,累迁交趾太守。建安年间,避地于交州。著书立说,传授学问,其弟子除了薛综外,还有程秉、许慈等人。建安末年,刘熙去世,他著有《释名》《谥法》《孟子注》。其中,《释名》是我国重要的训诂著作,对于后代有很大影响。
薛综现在作品多为应用文体,皆“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比如,黄龙三年(231年),东吴考虑到南方清平稳定,于是征召时任交州刺史的吕岱,薛综担心接替交州刺史之人难以胜任,遂作《上疏请选交州刺史》。嘉禾二年(233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杀吴使臣,孙权震怒,欲出军征讨,薛综作《上疏谏亲征公孙渊》上表劝谏。嘉禾六年(237年),诸葛恪任丹阳太守三年间,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法,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孙权为嘉赏其功绩,派时任尚书仆射的薛综赴军慰劳,薛综作《移诸葛恪等劳军》。赤乌三年(240年),薛综为选曹尚书。薛综不矜其能,谦让有礼,作《让选曹尚书表荐顾谭》,“固让”顾谭取代自己。赤乌五年(242年),薛综被任命为太子少傅,作《让太子少傅表》,再次固让。
根据《三国志·薛综传》记载,薛综总计所著诗赋论文有数万字,题名叫《私载》,又撰写《五宗图述》、《二京解》,都流传于世。
据学者李艳洁④研究认为,薛综今存文除《述郑氏礼五宗图》佚文外,共计11篇。其中上疏、表、移共计5篇,为《让选曹尚表荐顾谭》《让太子少傅表》《上疏请选交州刺史》《上疏谏亲征公孙渊》《移诸葛恪等劳军》;颂6篇,为《麟颂》《凤颂》《驺虞颂》《白鹿颂》《赤乌颂》《白乌颂》。《让选曹尚书表荐顾谭》《让太子少傅表》分别为辞让选曹尚书、太子少傅的表奏,《上疏请选交州刺史》《上疏谏亲征公孙渊》分别为推选交州刺史、劝谏孙权切勿亲征的上疏,《移诸葛恪等劳军》为劝勉和慰劳诸葛恪的移文,《麟颂》《凤颂》《驺虞颂》《白鹿颂》《赤乌颂》《白乌颂》为歌颂祥瑞的郊庙颂赞,11篇作品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均为应用文体。
另外,《嘲蜀使张奉》: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
三、陈寿心目中的良臣
陈寿在《薛综传》简要介绍了薛综的从政经历后,还记载薛综的四件事:一是薛综向孙权《上疏请选交州刺史》,建议孙权要重视交州刺史人选;二是劝谏孙权切勿亲征辽东的《上疏谏亲征公孙渊》;三是薛综圆满完成孙权让他写的三篇祭祖文章,以及薛综的其他作品;四是薛综嘲讽蜀使张奉之文字游戏。
陈寿认定薛综为“良臣”,在《薛综传》里,除了转载薛综两篇劝谏孙权的文章外,却没有搜罗薛综的任何政绩,给人的感觉,陈寿心目中的“良臣薛综”除了能写了几篇规劝类的文章而不会做其他工作。
事实上,陈寿是基于薛综学识和规劝进言两方面为他立传的,同理,陈寿就是想借《薛综传》中转载的《上疏请选交州刺史》《上疏谏亲征公孙渊》两篇文章,得出薛综为国为民的从政品德和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由此认定薛综是个良臣。
(一)薛综忧国忧民。薛综在《上疏请选交州刺史》中指出,“现在交州虽说初步安定,还有高凉郡的残留贼寇,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还不安宁,为盗寇所凭据,成了逃亡叛乱分子的藏身地。如果吕岱不再南归,新任刺史应该挑选精明谨慎、能约束八郡、具备谋略智慧,可以慢慢以平定高凉郡的人担任,给予他威风宠幸,授予他权力,要求他务必治理有效,这才可能补益缺憾。如果只是中等水平的人,仅能墨守平常法规,没有奇特的权术策略,那就会使各种丑恶日益滋长,日久成为祸害。所以说国家的安危,在于所任官吏的好坏,不可不考察啊。臣内心害怕朝廷轻视忽略官吏的人选,所以冒昧地尽情陈说这些不高明的想法,以便扩大圣明的思考。”
(二)薛综献计献策。薛综在《上疏谏亲征公孙渊》指出不能出征辽东的三大理由:一是辽东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谷物不能种植,就算远征能取得胜利,夺得的也是空地,守住它也无用处;二是远征辽东难度很大,孙吴军队有力无处使;三是远征辽东的孙吴军队容易得传染病。总之,远征辽东违背自然的规律,又不符合孙吴战略方针,“希望陛下抑制雷霆般的威风,忍住赫赫的怒气,遵循过桥的坦途,远离履冰的危险,那就臣子托福,天下大幸。”
(三)薛综重视教化。薛综曾任五官中郎将、合浦太守、交趾太守、代理谒者仆射、镇南太将军的长史、代理贼曹尚书、尚书仆射、太子少傅等职。陈寿在《薛综传》里没有罗列其政绩,甚至对其从政优劣也没有评价。既然陈寿认定薛综为良臣,应该是有政绩的。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为一个学者型的政治家,在动乱的东汉末期,他关注的是社会安定,民众安宁,因此他反对西汉时期法令过于宽松,导致出现大量违法行为;他推崇步骘和吕岱铲除惩治违法犯罪,宣扬王朝的政纲法纪,使得民众都接受教化洗礼。正因为如此,薛综在担任建昌侯孙虑为镇军大将军的长史的时候,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对内讲授书籍,推行教化。
四、薛综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其中,有诸葛亮羞辱薛综的片段:
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这是罗贯中先生故意黑才思敏捷的薛综,第一,薛综不会笨到提一个身陷困境的问题,即“曹操何许人也”;第二,拿曹操与刘备对比的问题,薛综让诸葛亮回答也是自讨苦吃。这当然是罗贯中设计好陷阱,让薛综掉进去。
其实,薛综擅于错力使力,让设置陷阱人自己掉进陷阱的人。《薛综传》就记载了,想让孙吴出丑的蜀汉使者当众出丑。
一次,蜀汉使者张奉出使吴国。酒醉之后,张奉拿吴国重臣阚泽的姓氏开起了玩笑,道:“有敢为阚,无敢为门,双日同升,其心可见!”(旧时的“门”字作“門”,故云双日同升),想以封建礼教来奚落他。
吴国的大臣们都很愤怒,但阚泽却不为所动。
张奉见阚泽一副软弱可欺的样子,便继续喋喋不休地讽刺他。此时,薛综起座巡行斟酒,利用劝酒的机会对张奉说:“蜀是什么?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子进肚。”(旧时“独”字作“獨”,故曰有犬为“独”。后文“横目句身”有作“横目苟身”者,裴松之疑其讹传)。
张奉说:“你们的吴字又当如何解释?无言为吴,有言为误,行差踏错,踵丧其身!”
薛综笑着答道:“不然!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座中众人嬉笑,而张奉无言对答。薛综的机智敏捷,都像这般情况。
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如果真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事且薛综在场,那么诸葛亮未必能全身而退!
五、今之良臣,古之民贼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也就是说,臣是天子的臣,天子是臣的天子。若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为天子冲锋陷阵的臣子,就是天子的良臣;能为天子赚得盆满钵盈,就是天子的良臣。
韩非子就是提倡这种君臣观念的。韩非认为,贤臣的标准就是全身心为君主服务,当好君主的左膀右臂。《韩非子·有度》称:贤能的人做臣子,面朝北把自己交给君主,没有二心;在朝廷上不敢推辞低贱之事,在军旅中不敢推辞艰难之事;顺从上级的领导,服从君主的法令,摒除自己的成见来等待上级命令而不作是非判断。
然而,孟子坚决反对韩非子提倡的君臣观念,他认为,臣子应该引导国君向于道,志于仁,若做不到这一点,反而要为其“辟土地,充府库”,那等于是辅佐桀纣,实际就是“民贼”。
孟子在《告子下》篇中称“如今侍奉君主的人都说:‘我能为君主开拓疆土,充实国库。’今天所谓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谓民贼。君主不向往道,不立志行仁,却设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让夏桀富有。又说:‘我能为国君邀结盟国,每战必胜。’今天所谓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谓民贼。君主不向往道,不立志行仁,却设法替他拼命打仗,这等于是帮助夏桀。沿着目前这条道路,不改变今天的风气,即使把天下都给了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孟子的政治观点非常清晰,那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中国古人早就有了“天帝”的概念,随之而来的才有“天子”的说法,而“天子”是“天帝”的代理人。“天帝”并不是任何一族的祖先,而是天下人共有的神祗,而天命属意于谁,得看那个人的德行。德行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就是民心!所以说,天命无常,需要用足够的道德配享上天赐予的权力。
从王阳明心学的观点来说,良臣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只有在其位,才能谋其政,心怀天下和国家,而非某个皇帝。据此,判断一个是良臣还是佞臣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有利民生,有利百姓的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7: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