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朝的军事制度弊端与西夏战争的惨败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成为王朝的开国皇帝,次年派使臣前往北宋朝廷向宋仁宗告知要求其承认自己的皇帝地位。宋仁宗颁布诏书剥夺李元昊所有官职与爵位引起西夏王朝的不满,举兵对北宋西北边境地区进攻。1040年1月...……更多
...太宗的褒奖。宋各地军民闻西北捷报,人人振奋。君子馆惨败之后,宋太宗自淘河至泥姑海口,沿滹沱河东西九百多里,设置军寨二十八座,铺一百二十五个,戍卒三千余,舟百艘,往来巡警,以巩固河防,并禁止公私商人越河...……更多
王安石变法到底有没有增强北宋国力?若能坚持,北宋必将大一统
...了诱敌之计,交趾中计,派遣几万大军和宋军决战,遭到惨败。最终交趾选择称臣、割地、求和,宋神宗也见好就收,停止了战争。 这次战争,北宋一共调遣了近5万军队,死亡了2.7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死的,...……更多
南宋危机与虞允文力挽狂澜:一场改变历史的军事奇迹
...为是宋军大批援兵到来,纷纷逃命。金军遭到意料不到的惨败,气得完颜亮暴跳如雷,将怒气全发泄在士兵身上,勒令第二天强渡长江,完不成任务者军法从事。次日,虞允文又派新盛率水军主动进攻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金船...……更多
宋夏战争史诗:从定难五州到永乐城惨败的悲壮历程
...庆老巢,这才是上策。但是,筑城永乐,又遭遇了永乐城惨败。总计元丰伐夏和永乐城之战,数十万大宋军民殒命疆场。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之前是因为大宋官家,这次还是因为大宋官家。元丰伐夏,数十万宋军分五路出...……更多
北宋的三次败仗:从高梁河之败到好水川之耻
...但那仅限于杯酒释兵权以前。这三次大仗,每仗都以宋军惨败告终,高粱河一战,北宋永远失去幽云地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马基地和军事屏障。好水川之战,宋仁宗苦心经营的边军元气大伤,从此对西夏被迫采取守势,在西...……更多
满城之战揭秘:辽军为何惨败
...几万人展开了一场血战。然而,擅长野战的辽军却遭到了惨败。那么,在满城之战中,辽军为何未能延续高梁河之战的势头,反而落得惨败的结局呢?一、双方部署在高梁河之战后,宋太宗赵光义已经想到辽国可能会报复,于是...……更多
南宋主战派主持的两次北伐为何都失败了
...伐”。这两次北伐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暴露南宋军队许多弊端;且促成它们的主事人目的各有不同,自然导致两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初宋孝宗之所以决定北伐,那是新皇继位的三把火,年轻气盛的他想通过这场...……更多
...城(今北京)时,在高梁河一战中被辽军击败。宋军经此惨败,基本丧失了欲收复燕云地区的战略目标,而更为严重的是,宋太宗在高梁河激战时身中两箭,此后箭伤岁岁复发,最终因此驾崩。身受重伤的宋太宗,因已无法再亲...……更多
宋神宗赵顼:中兴之主与军事决策的成败
...可以被看作是仅次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杰出人物。他在对外战争中展现了大胆的军事决断,亲自主持了两次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对交趾的反击战和对西夏的讨伐。在交趾的反击战中,尽管宋军连连取胜,收复了不少失地,甚至迫...……更多
...淮西的主力,基本上被歼灭了。瓜洲口暴君殒命金军虽遭惨败,可是贪残凶暴的完颜亮并不死心。他看到军事进攻没有成功,就想用离间的手段。他写了一封信送到宋营,劝王权向金投降,答应给王权以高官厚禄。这时候,宋军...……更多
张齐贤:从治国十策到代州大捷,宋朝文官中的军事奇才
...义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命宋军大举征伐辽国,结果遭遇惨败,大将杨业阵亡。辽军乘胜反攻,长驱南下,意图将黄河以北的土地,都纳入辽国版图。杨业 宋朝边疆的官员都争抢着离开边疆,调往内地,躲避兵祸。只有身在北...……更多
澶渊之盟用每年三十万岁币“买”来和平究竟值不值
...,北宋的财政压力便更加巨大。而且,这种和平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使得辽宋两国的军事实力都退化不少。辽国由于本身军制和常年打打其他游牧民族的缘故,退化的慢些,但辽兴宗两次西征西夏李元昊,都大败而归已经说明问...……更多
宋太宗征讨辽国时,为何差点丢了皇位
...果断和决心使他成功避免了被废黜的命运。涿州之战虽然惨败,但这并不是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经过整顿完善,宋朝最终实现了收复幽州,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这次幽州之战,也让人们对宋太宗的军事才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仪作战,不愿意在楚国军阵尚未排列整齐之前出击,最终惨败而逃。相较于宋襄公的抱残守缺,楚国人不按套路出牌是有先例可循的。早在公元前706年,春秋初年,楚国讨伐作为周王室铁杆附属的随国,随国君主面对楚军压境曾...……更多
宋金军队的差异:武器装备和社会制度下的战斗力对比
...保有刀剑、弓弩、盔甲、战马,进行日常军事训练,掌握战争技艺,这对于皇权专制社会来说简直太可怕了!有个史料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宋史》...……更多
澶渊之盟到底是屈辱还是成功呢
...定来说,这个盟约也是十分有益的。可是关于澶渊之盟的弊端,其实并不只体现在一时的利益上。澶渊之盟的影响因为这场盟约,北宋以最小的损失获取了边疆一百年的安定,对于处于建国初期的北宋来说,是最好的局势。但是...……更多
南宋为什么没有点燃过烽火呢
...刘义隆匆忙北伐,本为收复中原,却因为准备不足而遭受惨败;第二句是辛弃疾自己的回忆,回忆他青年时期起兵抗金,突破敌兵重重封锁,从扬州渡过长江,投奔南宋朝廷。这首词作于公元1205年,而辛弃疾是1162年起兵抗金的...……更多
爱国反误国的主战派张浚,隆兴北伐导致四万多人阵亡
...方式,等待机会。张浚却一意孤行和金人决战,结果宋军惨败,丢失陕西五路,三名大将投降了金国。淮西兵变也是因为张浚不善于用人,不听岳飞劝告,结果四万宋军投降了敌人。宋高宗评价张浚:“浚才疏,让他当个地区军...……更多
决定清朝命运的八旗制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载)。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极强,然而对于清朝来说最大的弊端就是人员跟不上,再强的战斗力没有人也白扯。因此不得不用绿营和乡勇。毕竟绿营和乡勇(汉人)人多啊。从八旗创建到清朝灭亡,八旗军队几乎没有投降的记录,...……更多
南宋联蒙灭金:历史的转折点
...未对宋蒙形势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轻率出兵战是导致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军事上造成兵力损耗,士气不振,其中在战争当中“诸军骇汗奔走,淹死、践死、走死、饥渴死者十之七八,军装器械,委弃如山”。南宋的国防...……更多
“海上之盟”为何成为了历史名梗,政治弱智操弄的代名词
...伐后,宋辽进入了较长时间的一段和平时期。而经过连番惨败,宋太宗回过味来了,干嘛非得自己单干呢?公元993年,宋廷降旨封高丽国王为检校太师,并赐了铜印金匮。辽国君臣可不傻,这显然是为了联起手来对付我大辽啊!...……更多
...与对手存在巨大差距,使用骑兵应对入侵者的洋枪洋炮,惨败是必然的。当前,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军事变革,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作战样式和手段不断发生嬗变。如果不从全局上探究战争规律,练兵备战就容易“盲人摸象”,谋...……更多
聊聊南宋灭亡的标志性事件丁家洲之战
...重整军队的呢?统帅贾似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招致宋军惨败面对暂时的失利,贾似道没有选择重整旗鼓,而是沉浸在失败的恐惧中难以自拔,只一心想逃命。但贾似道明白,主动逃跑必遭罪责,所以他找各种理由向谢太后诉苦...……更多
范仲淹提出业绩考核制度,为何引来多数人反对
...场战役是三川口和好水川之战,这两场战役最终都是北宋惨败。而之前订立了檀渊之盟的辽国现在也想趁火打劫,宋仁宗努力谈判,用了不少岁币来最终化解危机。这系列国防军事冲突是庆历新政的导火索,它将北宋原本隐藏起...……更多
永乐城之战:大宋的军事强盛与战略误判的悲剧
宋朝经济实力强大,为何对外战争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是以文御武的军事策略!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武人始终处在被压制的地位,终宋一朝难得打赢一场对外战争,不是兵将无能,而是皇帝、士大夫们管得太...……更多
灵州之战:北宋与西夏的生死较量
...太后,外戚专权、复胡去汉。所以,北宋和西夏都有发动战争的欲望。但是,战争的爆发还需要积蓄势能。西夏方面,梁太后要完成安抚豪贵、打击政敌的任务,垄断权力之后才能打仗。北宋方面,宋神宗需要变法图强、解决财...……更多
羊斟惭羹:一碗羊肉汤引发的战争与背叛
...的沦为了俘虏。主帅被生擒,宋军士气大挫,遭遇了一次惨败这个故事就是成语“羊斟惭羹”的由来。宋国后来花了极大的代价才把对其非常重要的华元赎回来。羊斟也因为其自私的行为,被史书上称为“以其私憾,败国殄民”...……更多
... 怎么看西夏都是亡国在望,但最终却是北宋失败而且是惨败。那么问题是出在什么地方呢?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沙深,轻车来往,犹以为难,役车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魏书·刁雍列传》西夏和北宋之...……更多
\\\
...连昏暗积弱的南宋小朝廷也为之一振。可是,这场正义的战争却以轰轰烈烈开场,以凄凄惨惨结局。韩侂胄不但被投降派杀害,而且连他的头颅也被作为“和礼”送到金国。韩侂胄北伐的失败,虽然有着极为深刻的阶级根源,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