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宋太宗的“纸上谈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16: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宋朝第二帝宋太宗,喜欢在深宫禁中设计制作各类“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排兵布阵作战,其所设计制作的阵图以《平戎万全阵图》最为著名。

当年宋太祖利用兵权自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天下,为避免别人有样学样,遂着意倡导“崇文抑武”国策,对领兵将帅甚为防范、猜忌,虽然宋人夸誉他“所用之将专而不疑”,但仍在命将出征临行时,每每授予领军将帅具体作战方略,要求奉命行事,不得“违旨”。但因为宋太祖出身行伍,能征惯战,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故虽然“将从中御”,但还是能居中指挥将帅作战,得以决胜千里之外。然而继位的宋太宗虽自诩“少习弓马”,虚构自己在后周世宗征伐淮南时随军作战,“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众”,其实并无多少军事才干,其指挥三军用兵行师,也多属纸上谈兵而已。

宋太祖创建宋朝以后,致力于灭亡各地割据政权与收复幽云地区的统一战争,但尚未收复河东及燕云地区就赍志以殁。宋太宗因有“烛影斧声”疑案而继位颇有不正之嫌,故其登基后,在迫使割据闽中和吴越的陈洪进、钱俶“纳土”后,随即决定北向争胜,欲通过灭北汉、收燕云十六州,来建立超越兄皇的不世功勋,完成宋太祖未及成功的一统天下之大业。但宋军如愿攻克太原,灭亡北汉之后,却随即在围攻辽燕京城(今北京)时,在高梁河一战中被辽军击败。宋军经此惨败,基本丧失了欲收复燕云地区的战略目标,而更为严重的是,宋太宗在高梁河激战时身中两箭,此后箭伤岁岁复发,最终因此驾崩。身受重伤的宋太宗,因已无法再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并基于高梁河作战惨败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宋太宗更不敢委任将帅以全权,授以重兵,遂继承宋太祖“将从中御”的做法,并进一步通过赐予将帅“阵图”,来遥控指挥、监察前线将士排兵布阵、行军作战。

说起阵图,多与阵法相连。所谓阵法,乃指军队在行军作战时所采用的队形与人员配置形式,通过合理配置不同军种之兵员与兵力,并依托有利的战场地理环境,发挥己方之长以克制敌方,从而赢取作战胜利。将此类阵法用符号、图案与文字说明记录下来,即为阵图。早在先秦时期,诸侯交战,便颇讲究阵法,并出现了多种阵图。著名的《孙膑兵法》就曾指出:“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后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阵法有蜀汉诸葛亮的八卦阵、唐李靖六花阵等。但古来大家所认可的列阵原则,是必须随时根据敌情和地形变化来调整阵形与兵力配置,而绝不能墨守陈规,仅依据预设的阵图来规划作战进程,将阵图变为束缚将帅手脚的教条、枷锁。但宋太宗的作为却正与此相反,史载他忙于“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即宋太宗颇热衷在庙堂之上规划设计各类阵图,授予前线将帅严格“遵行”,并命令心腹臣僚甚至亲信宦官为监军,不容有任何变通之余地,从而达到“遥制”将帅布阵作战的目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七月,宋军因高梁河大败而南撤,宋太宗深知辽军虽已收兵,但在秋冬时节必定会南侵报复,为收拾残局,赶紧调兵遣将,分命大将屯守河北沿边诸州,并允许其有“便宜行事”之特权,叮嘱道:“契丹必来侵边,当会兵设伏夹击之,可大捷也。”果然当年九月,辽军大举南侵。宋太宗颇得意自己准确预见辽军动向,故在派遣大将刘延翰统领八万大军北上迎击时,将自己设计制作的阵图赐予诸将领,命大军“分为八阵,俾以从事”。十月,宋、辽两军相遇于满城(今属河北)。宋军依据天子所赐下的阵图布阵,勇将赵延进登高观察敌军,发现辽军步骑“东西亘野,不见其尾”,而宋军所布下的八阵,阵与阵之间“相去百步”,从而造成“我师星布,其势悬绝”的态势,宋军士卒都十分“疑惧,略无斗志”。于是赵延进主张改变阵形,“合而击之,可以决胜”,但崔翰等将领不敢“擅改诏旨”,赵延进与另一将领李继隆表示愿承担“违诏之罪”,诸将领才会合宋军结成二阵,“前后相副”,集中兵力出击,大破辽军。赵延进、李继隆两人敢承担“违诏之罪”的重要原因,在于赵延进为宋太宗之连襟,李继隆为李皇后之弟,加上作战胜利,所以事后宋太宗并未追究其责。

宋太宗设计制作阵图始于何时,史无记载,但有明确记载的御赐阵图之举就始于此次满城之战。此后,宋太宗更是屡屡颁赐阵图给前线将帅,乐此不疲。由于身处京城汴京的宋天子与两河前线遥隔千里,按当时通信条件,其瞬息万变的战场信息显然无法及时传递,却仍要干扰与限制前方将帅的现场军事指挥权限,甚至遥控指挥将帅作战,显属荒唐。于是荒唐之因自然带来惨酷之果,依图布阵作战而贻误战机的宋军不断损兵折将,屡遭败绩。于是连一向支持天子限制将帅权力的文臣们也对宋太宗运筹于深宫之中而致败于千里之外的做法提出批评。王禹偁指出当时“兵势患在不合,将臣患在无权”,而谏官田锡更指出宋太宗“委任将帅,而每事欲从中降诏,授以方略,或赐与阵图,依从则有未合宜,专断则是违上旨,以此制胜,未见其长”,建议“委任责成,不必降之以阵图,不须授之以方略”,允许将帅“因机设变,观衅制宜”,即拥有战场自主指挥权。但师心自用的宋太宗对这些批评并不接受。

当然,宋太祖起初施行“将从中御”、宋太宗预赐阵图之举也具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五代时期将悍兵骄,执行战场纪律的自觉性颇差,宋太祖为此通过“将中从御”之法控御前线将士,以稳固其统治,如此后宋神宗所指出的:“祖宗时,从中御将帅,盖以五代时士卒或外附而叛,故惩其事而从中御。”至宋太宗时,宋军与辽作战屡遭败绩的一大原因,是因缺少战马,故宋军构成主要为步军,但在野外攻战中,契丹充分发挥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强,战术灵活,擅长远距离运动作战的长处,由此对宋军步军形成极大之威胁。因此,宋太宗设计制作阵图的初衷之一,实有利用步军结成稳固的战阵以抵御契丹骑军“奔冲”的目的。这确实也是步军野战时抗击骑兵冲击的一个较为有效之法。但过犹不及,宋太宗对阵图效用的痴迷,并以此来箝制和剥夺前方将帅的临场指挥权力,结果就走向其反面,成为宋军作战屡败的重要原因。如某次宋军前线将领傅潜奏请“防秋在近,亦未知兵将所在”,宋太宗便“诏付两卷文字,云兵数尽在其中,候贼如此即开某卷,如彼即开某卷”。对于如此违背军事常识、干预将帅指挥的荒唐做法,同样坚信“将从中御”手段的宋神宗也只得表态预设阵图不足取:“果如其说,则两敌相遇,必须遣使豫约战日,择宽平之地,夷阜塞壑,诛草伐木,如射圃教场,方可尽其法尔。以理推之,其不可用决矣。”

不过,宋太宗拒绝承认预授阵图是宋军作战屡次失利的原因,认为“布阵乃兵家大法,非常情所究”,并坚称:“朕每出兵攻伐,意颇精密,将兵之人丁宁谕之,不听者多至败事。”也就是说,这是因为宋军“将兵之人”未能严格“上遵成算”,才“多至败事”。因此,前线作战失利接二连三,反而激发了宋太宗设计制作阵图的更大热情,在深宫内冥思苦想,深入探寻以步制骑的对策,终于在雍熙三年(986)第二次北伐燕云作战大败之后的第二年五月,于召见一批心腹将领时出示“御制”的《平戎万全阵图》,并“亲授以进退攻击之略”。

《武经总要》前集卷七所载《平戎万全阵图》

《平戎万全阵图》收载于北宋中期曾公亮所编纂的《武经总要》前集卷七。宋太宗设计的平戎万全阵,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右翼等9个战阵组成。其主力中军分列为并排的3大方阵,各以大将1人统领。每个方阵5里见方,方阵间各相去1里,故3方阵面宽达17里。每方阵周长20里,计7200步。每50步为1“地分”,置战车1乘,兵士22人。其中3人在车上,其余在地;1人为首,4人掌拒马、小盾牌、长枪、剑各4件,6人掌2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4人掌2步弩,4人掌2棹刀、2小盾牌,3人掌弓、圆盾牌各3件。故每1方阵计1440地分,有战车1440乘,地分兵士31680人,另配有“无地分兵”5000人。每方阵内还设置了可移动的瞭望车“望楼”8座,每座有“望子”10人,合计80人。方阵“四面列战车榜牌及诸兵器,皆持满外向。车中贮糗粮、军中所用之物”。故合计中军3方阵共配置战车4320乘、士卒110280人。

中军3方阵的东西“稍阵”为左右翼,各两列,前列每50骑为1队,计125队,共6250骑,东西占地计17里130步;后列每30骑1队,计125队,共3750骑,东西占地17里90步。即东西“稍阵”各1万骑,合计2万骑,另有探马若干骑。

中军3方阵之前有1阵为前锋,方阵之后1阵为后殿。前锋、后殿军阵各用骑兵5000骑,合计1万骑:亦各分两列,前列每50骑为1队,计62队,共3100骑,占地东西计11里70步;后列每30骑为1队,计62队,共1860骑,占地计11里35步,另有探马40骑。骑军所使用的兵器为骑枪、骨朵、剑、团牌等装备。

中军方阵、前锋、后殿及左、右翼九阵合成一大阵平戎万全阵,共计投入士卒140930人,其中步军110380人(内240人充“望子”),骑兵30650人(内650人充探马)。由其各军种兵员构成情况来看,乃以中军3方阵步军11万余人为主力,其由3万余骑兵组成的前、后、左、右四阵,主要担负着警戒、掩护等辅助之责。故平戎万全阵属于防御性阵型,是宋太宗为步军在宽阔的河北大平原抵御骑军冲突而特别设计的,即所谓“特以河溯之壤,远近如砥,胡虏恃马,常为奔冲”,而此阵“所以挫驰突之锐,明坚重之威”。将此阵命名曰“平戎万全”,可见宋天子之自负自得。

从列阵所需的士卒数、占地面积等情况来看,这平戎万全阵势确实甚为壮观;其阵法布局上步、骑、车排列整齐有序,士卒分工明确有责,各类武器互相照应,也着实让人眼目一亮,悚然起敬。但若联系实战应用,那就不得不哑然失笑了。此处也就不提平戎万全阵型庞大沉重,很不利于调度与灵活应变、缺乏机动性等缺陷,其中最为致命的是,若宋军按此阵图部署,中军方阵总宽度就达到17多里,加上左右两翼“稍阵”与前锋、后殿两阵,总占地面积宽达三、四十里,而纵深需一、二十里,这就对布阵的地形提出了甚为苛刻的条件。河北大地虽然总体而言属于千里大平原,但要满足平戎万全阵设阵所需的宽大平坦且无障碍之地形要求,恐怕也难以找到。因此,宋人虽然对此大阵颇多称誉,吕祖谦甚至如此称誉此平戎万全阵:“惟帝之教,神谟圣略,出入天巧。汉有八阵,平沙是列;唐有六花,取数于八。孰如此图,虑天之法,以此众战,孰能御之?开边拓境,惟帝使之,犁庭扫穴,挽河洗之。”但因为此战阵基本不存在实际操作性,只是宋天子重伤之余,积思奋想,制作此一阵图,终属纸上谈兵的桌上“战争游戏”。虽然宋代士大夫颇好吹嘘宋天子的各类“丰功殊勋”,但宋人文献中从无有平戎万全阵曾付诸实际应用的记载,其原因即在于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按阵图列阵,随机应变地打了胜仗,也还得向皇帝请罪。宋太宗是一位十分热爱遥控指挥的皇帝,他常常在战争时期,御赐遥控阵图来控制战争局势,从而支配将领行为。“平戎万全阵”为宋太宗在
2023-01-13 22:04:00
...剧《大宋宫词》开篇:北宋初年,风雨飘摇,灾患频发。宋太宗与四弟赵廷美被强震压在大庆殿下脱身无望时,良心发现承认自己谋杀了二哥宋太祖,且赌咒发誓如能劫后余生,一定立宋太祖次子赵
2024-06-04 10:50:00
宋太宗赵光义吹嘘自己用兵如神
979年7月,宋太宗亲率大军北伐,想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在高粱河之战中,宋军遭到惨败,赵光义差点丧命。宋太宗逃到定州后,担心辽军进行报复,于是在定州、镇州、关南三地派重兵驻守
2023-08-30 06:53:00
涿州之战耶律休哥以骑兵突击,曹彬10万宋军溃败
...休哥以骑兵反击,曹彬临阵逃走,10万宋军溃败。979年,宋太宗攻克太原,旋即率15万大军北伐,围攻幽州。守将韩匡嗣、韩德让坚守待援,向辽景宗告急。辽景宗以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领
2024-07-10 21:07:00
宋朝名将潘美的故事
...万“唐军”。国主李煜成为俘虏,押送京师开封。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灭亡北汉,随即征讨契丹(辽)。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指挥失误,被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逆袭,宋军阵亡数万,惨败而
2023-08-22 06:04:00
北宋军事实力为什么会很弱?问题就在“将懦兵骄惰”这个五个字
...武”,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的长官多地由文臣充任。宋太宗时期,一方面由于其弑兄夺位的阴暗心理作祟,一改宋太祖于所用之将“专而不疑”的态度,对带兵的武将甚为戒备;另一方面,随着
2024-10-19 10:50:00
耶律休哥为什么失败
...并非帅才,是此次北伐惨败的关键。979年,高梁河之战,宋太宗赵光义被名将耶律休哥击败,驾驭驴车逃走,狼狈不堪。但是,宋太宗没有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宋辽之间战斗不断。986
2023-08-22 06:57:00
...给辽军,还被辽军擒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宋太宗的昏招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发起“雍熙北伐”,派出数路军队北上。其中西路军的主将是潘美,副将是杨业,另外还有一个监军,
2023-03-19 12:13:00
古代打仗必先列阵,这些阵法是怎么组成的
...了宋人开创的诸多阵法,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高粱河车神宋太宗创立的平戎万全阵。该阵是典型的前后左中右五阵结构,五大阵之下再分小阵,总人数约15万人。核心为中军三个步兵方阵,每方阵
2024-04-30 09: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