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22:04: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时,兵器武学已相当发达。尽管有不少优势,宋朝的军队出征作战,却往往屡战屡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大后方的皇帝所颁布的阵图“遥控”。这实在让人郁闷。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鉴于唐末五代藩镇之祸,太祖赵匡胤认为武夫是绝对不可靠的,兵权要掌握在文臣手中。太宗更变本加厉,整个宋代,尚文轻武成了社会风尚。军事部门长官多以文人充任。为了驾驭之便,宋朝皇帝喜欢任用平庸无才的将领。

每次战前,皇帝会为出征的大将“授以阵图”,在皇宫中遥控的皇帝甚至要求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军,必须按照他的指示,按照规定的阵图来作战,全然不管战场情况如何变化。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临战之际,前线将帅自然要把皇帝亲授的“阵图”视为圣物,不敢有稍许改变。照阵图列阵打仗,即使打了败仗主帅也责任不大;个别有勇有谋的将领,临战时不按阵图列阵,随机应变地打了胜仗,也还得向皇帝请罪。

宋太宗是一位十分热爱遥控指挥的皇帝,他常常在战争时期,御赐遥控阵图来控制战争局势,从而支配将领行为。“平戎万全阵”为宋太宗在位期间御制的一套作战阵法,取名为“平戎万全”,可见被视为得意之作。然而,这种遥控行为完全违背了用兵之道,那些将领们不敢违抗皇上旨意在战场上自由指挥,对于应改的方案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契丹人侵,太宗并没有亲赴前线,而是令李继隆、赵延进统兵8万防御,并亲授阵图,分为八阵。这些将领只能按照阵图小心行事。不管是什么状况,太宗让退就下令撤退,让进攻的时候就开始进攻。然而,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不久宋军弹尽粮绝,这是阵图上没有预测到的,结果宋军在契丹的进攻下一步步死守阵地。很多将领反复请示改变作战方针,主帅却不敢当机立断。结果宋军在契丹的围追阻截下大败,很多士兵在战争中自相残杀,坠河身亡。后来如不是诸将及时改变打法,几乎全军覆没。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到了宋仁宗时期,很多将帅的指挥权被剥夺。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很多将领都机械化地推行皇帝遥控的作战策略,均失败。韩琦是宋仁宗时期很受器重的一员大将。因为西夏局势不稳定,仁宗派韩琦去征服西夏。出发前带着仁宗御赐的遥控图。这次战争中,一部分宋军在西夏处于被围攻状态,当时的主将慌忙拿出阵图,准备组织布阵,然而,还没有等他摆好阵型,就被西夏的骑兵冲垮了。这支精锐部队最后全军覆没。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对于这种情况,宋代的文臣武将们是深为不满的,曾多次提出意见,但皇帝都置之不理。其实“阵图”遥控并不能做到精确的指挥,反而适得其反,使军队陷入被动局势。这或许也是宋朝军事处于弱势的一个缘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6: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汉梁王守卫入关门户没问题,唐玄宗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为何不行
...来的攻击。除此之外,汉景帝把前线指挥权全权交给前方将领,自己并不遥控指挥,梁王可以根据战场情况随机应变。我们再看看高仙芝、封常清以及他们打算防守的洛阳。由于内地很久没有战乱威
2024-05-04 14:29:00
...,士兵的招募权由文官系统协助完成,训练管理权归驻地将领,调兵权归朝廷,作战指挥权归将军…… 所以,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指挥系统,可以相互支撑,反过来说也可以相互掣肘,绝不
2023-10-30 16:09:00
宋太宗赵光义吹嘘自己用兵如神
...满城之战中取得胜利呢?原因说起来有点奇怪,因为宋军将领违反圣旨才获胜的。原来宋太宗赵光义有一个毛病,喜欢自吹自擂,好说大话,自诩为军事天才,他曾经对自己儿子们吹嘘,“朕少习弓
2023-08-30 06:53:00
北宋传统皇权预防军人政变的经典制度建设
...子。 杯酒释兵权事件后,赵匡胤启用曹彬、潘美等青年将领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凭借多年积累的精兵和久经战阵的将领,赵匡胤的统一战争出奇的顺利,短短10多年就收复了整个南方,除
2023-02-02 20:19:00
...照赵光义的旨意,排兵布阵,结果出现严重问题。有一位将领发现军队过于分散,很容易被辽军分割包围,于是提出变阵。宋军主将犹豫不决,此时李继隆出面说道:“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
2024-06-03 06:33:00
童贯身为太监为何能够担任将军
...务,一般来说都是由德高望重且有着多年征战沙场经验的将领来担任。即使皇帝昏庸无能,军队统帅这个职务皇帝也会慎重考虑安排一个有着一定经验的人来担任。如果将一个太监派到军队里面,很
2023-06-08 15:19:00
刘邦为何放心让韩信独自指挥作战
...之外,在还定三秦之战和彭城之战中,刘邦的手下的其它将领都有率军作战的记载,史料就不贴了,太多了。《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
2024-07-15 19:04:00
中国历史上这个朝代灭亡时皇帝忙着退位,太子在昏迷中登基
...和七年寒冷的冬天从东西两路进攻北宋,率领这两条路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可见金军准备充分。然而宋朝的统帅却是没有一点骨气的太监童贯。童贯对侵略的两名将领完颜宗望和完颜宗
2022-12-16 14:40:00
明末抗清将领卢象升穿孝服杀敌阵亡,死后天下震动
...忧外患,而产生了一大批精忠爱国的英勇将士,其中明朝将领卢象升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他的命运也算是最为悲惨的。在卢象升死去之后,天下为之震动。而这震动的主要原因无非是人们心痛,一
2022-12-18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姥爷的石头镜
我家的老物件里,有个山西平遥推漆的小箱子,是母亲的百宝箱。箱子里藏着不少旧物,每个都带着时光的包浆,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姥爷留下的那副石头镜——他唯一的遗物
2025-08-15 18:19:00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