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22:04: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时,兵器武学已相当发达。尽管有不少优势,宋朝的军队出征作战,却往往屡战屡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大后方的皇帝所颁布的阵图“遥控”。这实在让人郁闷。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鉴于唐末五代藩镇之祸,太祖赵匡胤认为武夫是绝对不可靠的,兵权要掌握在文臣手中。太宗更变本加厉,整个宋代,尚文轻武成了社会风尚。军事部门长官多以文人充任。为了驾驭之便,宋朝皇帝喜欢任用平庸无才的将领。

每次战前,皇帝会为出征的大将“授以阵图”,在皇宫中遥控的皇帝甚至要求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军,必须按照他的指示,按照规定的阵图来作战,全然不管战场情况如何变化。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临战之际,前线将帅自然要把皇帝亲授的“阵图”视为圣物,不敢有稍许改变。照阵图列阵打仗,即使打了败仗主帅也责任不大;个别有勇有谋的将领,临战时不按阵图列阵,随机应变地打了胜仗,也还得向皇帝请罪。

宋太宗是一位十分热爱遥控指挥的皇帝,他常常在战争时期,御赐遥控阵图来控制战争局势,从而支配将领行为。“平戎万全阵”为宋太宗在位期间御制的一套作战阵法,取名为“平戎万全”,可见被视为得意之作。然而,这种遥控行为完全违背了用兵之道,那些将领们不敢违抗皇上旨意在战场上自由指挥,对于应改的方案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契丹人侵,太宗并没有亲赴前线,而是令李继隆、赵延进统兵8万防御,并亲授阵图,分为八阵。这些将领只能按照阵图小心行事。不管是什么状况,太宗让退就下令撤退,让进攻的时候就开始进攻。然而,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不久宋军弹尽粮绝,这是阵图上没有预测到的,结果宋军在契丹的进攻下一步步死守阵地。很多将领反复请示改变作战方针,主帅却不敢当机立断。结果宋军在契丹的围追阻截下大败,很多士兵在战争中自相残杀,坠河身亡。后来如不是诸将及时改变打法,几乎全军覆没。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到了宋仁宗时期,很多将帅的指挥权被剥夺。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很多将领都机械化地推行皇帝遥控的作战策略,均失败。韩琦是宋仁宗时期很受器重的一员大将。因为西夏局势不稳定,仁宗派韩琦去征服西夏。出发前带着仁宗御赐的遥控图。这次战争中,一部分宋军在西夏处于被围攻状态,当时的主将慌忙拿出阵图,准备组织布阵,然而,还没有等他摆好阵型,就被西夏的骑兵冲垮了。这支精锐部队最后全军覆没。

宋朝军队在外作战,依靠的不是将领的临场应变,而是皇帝的遥控

对于这种情况,宋代的文臣武将们是深为不满的,曾多次提出意见,但皇帝都置之不理。其实“阵图”遥控并不能做到精确的指挥,反而适得其反,使军队陷入被动局势。这或许也是宋朝军事处于弱势的一个缘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6: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汉梁王守卫入关门户没问题,唐玄宗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为何不行
...来的攻击。除此之外,汉景帝把前线指挥权全权交给前方将领,自己并不遥控指挥,梁王可以根据战场情况随机应变。我们再看看高仙芝、封常清以及他们打算防守的洛阳。由于内地很久没有战乱威
2024-05-04 14:29:00
...,士兵的招募权由文官系统协助完成,训练管理权归驻地将领,调兵权归朝廷,作战指挥权归将军…… 所以,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指挥系统,可以相互支撑,反过来说也可以相互掣肘,绝不
2023-10-30 16:09:00
宋太宗赵光义吹嘘自己用兵如神
...满城之战中取得胜利呢?原因说起来有点奇怪,因为宋军将领违反圣旨才获胜的。原来宋太宗赵光义有一个毛病,喜欢自吹自擂,好说大话,自诩为军事天才,他曾经对自己儿子们吹嘘,“朕少习弓
2023-08-30 06:53:00
北宋传统皇权预防军人政变的经典制度建设
...子。 杯酒释兵权事件后,赵匡胤启用曹彬、潘美等青年将领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凭借多年积累的精兵和久经战阵的将领,赵匡胤的统一战争出奇的顺利,短短10多年就收复了整个南方,除
2023-02-02 20:19:00
...照赵光义的旨意,排兵布阵,结果出现严重问题。有一位将领发现军队过于分散,很容易被辽军分割包围,于是提出变阵。宋军主将犹豫不决,此时李继隆出面说道:“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
2024-06-03 06:33:00
童贯身为太监为何能够担任将军
...务,一般来说都是由德高望重且有着多年征战沙场经验的将领来担任。即使皇帝昏庸无能,军队统帅这个职务皇帝也会慎重考虑安排一个有着一定经验的人来担任。如果将一个太监派到军队里面,很
2023-06-08 15:19:00
刘邦为何放心让韩信独自指挥作战
...之外,在还定三秦之战和彭城之战中,刘邦的手下的其它将领都有率军作战的记载,史料就不贴了,太多了。《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
2024-07-15 19:04:00
中国历史上这个朝代灭亡时皇帝忙着退位,太子在昏迷中登基
...和七年寒冷的冬天从东西两路进攻北宋,率领这两条路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可见金军准备充分。然而宋朝的统帅却是没有一点骨气的太监童贯。童贯对侵略的两名将领完颜宗望和完颜宗
2022-12-16 14:40:00
明末抗清将领卢象升穿孝服杀敌阵亡,死后天下震动
...忧外患,而产生了一大批精忠爱国的英勇将士,其中明朝将领卢象升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他的命运也算是最为悲惨的。在卢象升死去之后,天下为之震动。而这震动的主要原因无非是人们心痛,一
2022-12-18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