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操霸气的诗词与宏大的志向
...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总是引用曹操这句话,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可是能够真正做到年岁已老,信雄心不老的人有几个呢?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人老了,心也老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也不在了。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领兵攻...……更多
揭秘中国古代六位才子如何铸就文学巅峰
...们在那个乱世中仕宦无门,于是纵情声色,将无处抒发的志向寄托在文学和酒中。而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也就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中曹植更是文采斐然,甚至被人称为“天下文才共一石,曹子建独...……更多
《2024中国诗词大会》:切实感受到了“先”字背后的力量
...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远大志向,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力量,能向全世界展现三星堆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精彩。 从历史深处走来,与诗词世界碰撞,李典感受到的,是与诗人穿越古今的灵魂相融。正...……更多
辛弃疾擒叛贼显英勇,遇佳人展柔情
...,辛弃疾都会独自看着夜空,心中思绪万千。虽然辛弃疾志向是收复北方失地,人生主要精力和目标都放在这方面,但长久在各地任职,与妻儿聚少离多,心中对他们感到愧疚。现在一个人任职于远方,更加想念亲人在身边陪伴...……更多
黄莽发扬传统文化 诗书画音乐融为一体
...诗歌,现已有30年之久,可谓是年轻的“老诗人”。在当代诗词创作领域,黄莽是一个传奇。他起于草根,积极向上,有着丰富的生活感悟,他的诗作代表着当今古体诗歌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风格。近年来,他出版了《诗韵乾坤》《佛心道为...……更多
辛弃疾与岳飞:壮志未酬的两位抗金英雄
...弃疾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他的心中有一个伟大的志向,虽然直到死都没有实现。辛弃疾之所以如此的努力就是为了完成他心中的期盼——振兴中原。将金朝赶出去,振兴中原是他唯一的愿望。他毕生所愿就是能够将金朝...……更多
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小迎来 省特级教师落实新课标
...指导,应让孩子们在吟诵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志向。“赴一场古诗词教学研讨,共赏古韵国风。”学校校长林莉在总结中表示,人生自有诗意,古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教师是诗词的传播者,所以要深入浅出地将...……更多
曹操的遗憾:从雄心壮志到天命难违的历史轨迹
...矣.这句话有几方面的信息:1.曹操自比周文王,可以显示其志向雄心之远大,周文王作为周朝开创人物,为千古流传之明君,所建立的周朝流传了八百年之久,创立了周易经典文化,手下更有姜太公周公召公等名人异士,可谓真正的千古一...……更多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诗,不能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走来。醒来之后写出这首极具浪漫主义和怀念嫂子的精美诗词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曹植可以说是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他建安六子无一人能与曹植比肩。建文帝曹丕则是更醉心于权力,虽然他也跟随其他文学大家学习...……更多
辛弃疾的军事与政治才华,未实现的恢复中原之梦
...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使辛弃疾早早立下恢复中原的志向。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下,他苦练武功、勤习兵法。驱除鞑虏,复我中原,正是辛弃疾的成长底色。几年后,祖父辛赞过世。辛弃疾怀揣祖父之遗志在燕京潜伏多年。绍...……更多
为抉择所困一生的人:孟达
...! 结论:孟达是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又十分自负的人,志向远大。政治洞察力敏锐,分析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也较强。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恃才傲物,即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士的关系,更不要说扶植自己的死党了。而正是这...……更多
为什么断定岳飞的满江红写于1133年左右呢
...是感慨之前的战功赫赫,并且认为自己这些战功与自己的志向比起来就像尘土一样不值一提。详细的翻译一下:连绵的细雨刚刚停了,依偎在栏杆上,内心的愤怒直冲头顶,连束发的帽子都戴不上了。抬头看向远处,仰望着天空...……更多
辛弃疾壮志未酬,一个英雄在沉沦中的挣扎与抗争
...看不清本色,但依然甘美醇厚,他热血沸腾,感觉自己的志向就要以此实现。 可是眼看着梦成真了,却醒了,陈亮去世了,未几,朱熹也走了,沸腾了的血转眼间就被现实泼凉了。63岁那年,他接到朝廷任命,让他带兵北伐,...……更多
烽火下的诗意:杨炯的《从军行》与壮志难酬
...的工具,西京指长安,一个“照”字凸显出军情的紧急,志向报国的士子心中自是不能平静的,书生想要投笔从戎的心情油然而生。颔联勾勒将帅奉命出征,领兵包围敌人的场面,“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将军奉旨出兵离...……更多
诗情如瀑,彰显少年志向
...学生参与省诗歌竞赛,大咖现场支招诗情如瀑,彰显少年志向选手参与沙龙互动 罗皞 摄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七届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南京市中华中学举行。据悉,本次竞赛活动从2023年10月份启动,分各赛...……更多
陈琳:建安七子中的文学巨匠,以其诉求之作影响后世
...琳的罪责。文章特色除了擅长散文创作外,陈琳的散文、诗词、诗词在当代也堪称佼佼者。陈琳的文章很受曹操欢迎。据史料记载,该书完成当天,陈琳就将其献给了曹操。曹操想用笔做一些改变,却发现笔蘸上墨水后,一个字...……更多
唐朝尚剑习俗的演变与影响
...,另一方面是剑本身的象征意义,君子高洁,铮铮铁骨,志向远大,此外还有文人希望报效国家,一展胸中才华,同仇敌忾的个人情感寄托。诗人写诗是直接用文字战士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佩剑确是多以剑明志,像李白“十五...……更多
4岁萌娃“霸气”闯关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诗城词都”对诗擂台赛4岁萌娃“霸气”闯关“江山代有才人出啊!”4月27日下午,在大明湖超然楼举办的“泉”在济南过五一·“诗城词都”对诗擂台赛上,守擂人、中华“二安”诗词大会总冠军杨真面...……更多
曹操:三国时期的英雄与文学巨匠
...么几位: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就像毛主席诗词里写的那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些皇帝都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这皇帝有的人干得好,就有人干得不好。比如南唐李煜,作为国君...……更多
...当成了自己接风洗尘、吟诗作对的地方。曹氏的儿子喜欢诗词,时常在这里设宴款待读书人,饮酒作乐,畅谈历史。后来,十六国后赵皇帝石虎对铜雀台进行了改造,在原来的建筑上增盖五层楼,在屋顶上造了一只铜雀,创造了...……更多
初唐四杰杨炯的这首诗读后让人心潮澎湃
...水冰冷,冻伤了战马;秋风阵阵,让征人们倍添悲愁。“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名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这么几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这里化用其中的诗意:如此恶劣的塞北,战马...……更多
宋朝人才辈出却壮志难酬,中国历史上一个扶不起的朝代
...安,有的只是义和。我们爱国主义诗人们也只能是用自己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满腔热血。我想如果是能够收复北方的话,我想陆游一定会拼死拥护祖国,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宋朝的统一大业,而当时的宋朝老百姓们肯定也是这...……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雄心壮志与挫折之痛
...孙无忌却说:“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缴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我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随之,李世民听取了长孙无忌的意见,继续围攻安市,但仍...……更多
聊聊曹操最著名的两句诗
...据一方势力,曹操虽然人老了,可是祖国统一的大业这个志向他还是没有忘记,便写下此千古名句以此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情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操被周瑜诸葛亮一招借东风,大败而归,让他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赤...……更多
雄姿英发话周郎
...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时代,周瑜堪称第一流的人才。他志向高远,英武豪迈,精通韬略,为孙吴集团建立了丰功伟绩。 与孙策、孙权的另一主要辅佐张昭相比,他最突出的优点是胆识过人,关键时刻善于决断,勇于任事。...……更多
荀彧明知与曹操会有决裂的一天 为何还帮他平天下
...师南下,荆州刘琮投降,曹操一举平定荆州。三、曹操的志向没有人天生是个反派。曹操年轻的时候,一样是一腔热血,要为大汉朝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二十岁,任洛阳北都尉,造五色棒,申明法纪。大太监蹇硕的叔父犯禁,曹...……更多
...乌桓,他开通了平虏渠。曹操顺承了运河之祖吴王夫差的霸气,吴王开邗沟意在雄霸中原,魏王曹操连通运河志在成就北方霸业。所谓自助者天助,在袁氏兄弟内讧的背景下,运河沿着曹操心之所指,蜿蜒北上,如阡陌相通,曹...……更多
三国豪杰太史慈:英勇的一生和壮志未酬的悲剧
...,一提“义”便会想到关羽,丢弃曹操所给的荣华富贵,千里走单骑重回刘备身边。但看看太史慈的这番报恩,完全可以比肩关羽——只为报答孔融周济母亲之恩,便两次匹马单枪杀入重围,这份危险,其实丝毫不亚于关羽的千...……更多
三国有哪三位“王佐之才”
...本以制天下”,使其收复兖州,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基地。建安元年(196年),劝曹操迎汉献帝建都许县,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征战期间,荀彧主持后方事务,助他战胜张绣、吕布、袁术、刘备等,使之成为北方唯一能与袁...……更多
...刘长卿写下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六期以“寒暑”为题,带领观众捕捉四时光影,各有诗情,看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礼赞经冬历春、四季耕耘的励志人生。张皓宁:国风少年迸发的蓬勃“春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