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外交家张仪与他的头号对手公孙衍,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兼外交家,是战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但鲜为人知的是,张仪此生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民间广泛流传的苏秦,而是一位名叫公孙衍(犀首)的纵横家。那么张仪的头号...……更多
公孙衍为何能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
...挤在连横之外的公孙衍,却在这场较量中崭露锋芒,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与张仪的连横之术争锋,这个故事的曲折离奇,充满了智谋与权谋的较量。本文将带领读者穿越时光,揭示这段古代交锋中的不为人知的细节,深入剖析...……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世人皆以为,张仪和苏秦是一对对手,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而苏...……更多
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却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公孙衍是谁,为何《孟子》中会把公孙衍和张仪并称,难道张仪的对手不是苏秦吗?其实,有时候我们所知道历史,只是史官们想让我们后世...……更多
为何说公孙衍是低配版的苏秦
...楚军战斗力飙升的吴起,也是魏国撵走的。剩下如孙膑,张仪,乐毅,范睢,信陵君,最开始都是在魏国供职的,但无一例外,都是没干多久,就被魏国辞退了事。而我们的公孙衍同志,在魏国就遭遇了同样的经历。这位仁兄生...……更多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于战国了。1976年以前,由于史料有限,所以一般认为是张仪苏秦师兄弟的合纵连横,而随着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出土,我们可以了解到张仪和苏秦没有活跃在同一个时代。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更多
函谷关三处险要组成一套防御体系,成为秦国的东大门
一、张仪真正的对手是谁?在我们的印象中,张仪和苏秦就是一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两人都是在鬼谷子那儿拿的文凭,踏入社会之后又相互关照、相互欣赏。其中“苏秦智激张仪入秦”的故事,千百年来被无数人点赞。这样...……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孰强孰弱?
公孙衍与张仪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动员能力、军事实力、粮草器械、士气民心等一年好过一年。举个例子,刚经过商鞅变法时,也就是秦孝公时期的秦国,能够一打一完胜,一打二有压力也能赢,一打三...……更多
以天下做棋局,众人皆棋子,历史上的特殊组织鬼谷派
...久,从云梦山上,又下来了新的鬼谷传人,这个人,就是张仪,在这里要解释一下,苏秦和张仪并不是对抗者,两人所纵横的时代不同,一个是靠合纵起家,一个靠连横出名,张仪的对抗者,应该是公孙衍;张仪下山后,第一站...……更多
战国四大纵横家是哪四个人呢
...四大名将的说法,战国四大纵横家又是哪四个人呢?一、张仪首先,张仪是魏国人。一开始,张仪和苏秦一起拜鬼谷子为老师,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张仪的一生主要是为秦国效力。秦...……更多
...想不到的人来到了秦国,这就是那位著名的“势力之徒”张仪。张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公孙衍这一战略的错误之处,此时的魏国虽然先后受到了齐、楚、秦三国的打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国霸业仍未被彻底摧毁,魏国还...……更多
中国历史上骤然消失的三个人,踪迹至今不可寻
...还是毋庸置疑的,公孙衍一开始在秦国当大良造的,后来张仪到了秦国,由于政策的不同,最后公孙衍离开秦国。孙衍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传说有人在山间的小客栈里见过他,也有人说他...……更多
2022-12-23 15:30:00踪迹,中国,历史,个人
公孙衍:战国纵横家的双面人生,如何从秦国最高官职走向反秦之路
...转而攻打西部的少数民族。眼看就要办到,可同是衡家的张仪也在秦国。直接暴露了公孙衍。这件事直接让秦王对公孙衍大失所望。此后,他开始慢慢重用张仪,而忽视公孙衍。失去了施展野心之地的公孙衍自然离开了秦国,到...……更多
...五年以公孙衍为大良造,执政。八年魏纳河西地,十年任张仪为相,推行连横之策。十一年,魏纳上郡。十三年自称为王。次年改元。后元七年(前318)五国攻秦不胜而回,九年使司马错灭蜀,十年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三年使魏...……更多
揭秘秦国的五位赫赫有名军事将领
...过几番大战,全部夺取了原属魏国的河西之地。事后,因张仪之故,公孙衍受到排挤,不得不离开秦国。 至此,公孙衍与张仪这对天生的对手便开始的旷日持久的交锋,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更多
张仪是秦国宰相,为秦国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在魏国去世?
众所周知,张仪是秦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秦相之一,他提出的“连横”和“弱楚”战略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鲜为人知的是,张仪最后却没有在秦国去世,而是在“连横”的对象魏国去世的。那么为秦国强盛立下汗马功...……更多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衍的一些情况。《史记》中关于公孙衍的记载是依附在《张仪传》后面的一笔带过。但从《秦本纪》《魏世家》中偶尔也有提到公孙衍的名字,他先是在秦国辅佐当了一段时间的大良造,后又去了魏国当相国。 关于公孙衍的长...……更多
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谁?
...樛斿改任为秦国第一位相邦。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张仪接替相邦职位,樛斿离任。《相邦樛斿戈》有铭文:“四年相邦樛斿之造栎阳工上造间吾”。此外,有说法嫪毐是樛斿的后裔。三、公孙衍公孙衍,名衍(生卒年不详...……更多
秦国的外客相邦成了高危职业,盘点秦国结局最惨的三位外客丞相
...甚至比相邦还大)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车裂。2.魏国人张仪:公元前328年刚刚入秦没多久的张仪被秦惠文王任命为相邦,前323年被罢相,前317年第二次任秦相,前311年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张仪回到魏国不久后去世。3.中...……更多
魏国出走九大人才,秦国成为最终赢家
...贾,并且斩首八万魏军,帮助秦国占据了河西之地。6、张仪-出走秦国张仪是魏国安邑人,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后来受到苏秦的侮辱:苏秦去往赵国会见苏秦,但是苏秦招待张仪的时候竟然用的是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更多
张仪为何要离开秦国?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更多
哪怕商鞅如此惨死,天下人才依然拥向大秦
...吗?可他还是做了!商鞅之后,一代纵横学大师公孙衍和张仪等人,依然一前一后来到秦廷效力,可这两个人,结局似乎也不太好,公孙衍在商鞅之后,从魏国奔赴秦国,很快被任命将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公...……更多
聊聊秦统一六国的策略演变
...种能够迅速制服东方诸侯的手段。不久之后,主张连横的张仪成了秦惠王的宠臣,被任命为秦相,主持秦国外交事务。张仪上台后一改对魏国的敌对态度,并将攻取的蒲阳归还给魏国,同时派公子入魏,向魏国表达和解的愿望。...……更多
秦惠文王:英明领袖,奠定千秋伟业
...、司马错等人,还能够任用其他国家的人才,如公孙衍、张仪等人。此时秦国才刚刚崛起,还不能够独霸天下,所以秦惠文王时期的战国才会成为纵横家的主场。正是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使得秦国的实力进一步壮大,而其他六国的...……更多
聊聊秦国著名的“犀首”公孙衍
...。放弃了一举灭掉魏国的好时机。幸亏这个时候又来了个张仪,看出来了公孙衍的阴谋,赶紧跑去点醒了惠文王。惠文王这才醒了过来。但是这个时候公孙衍已经在秦国没有办法再立足了,只能跑去了魏国当大臣。 再后来,公...……更多
他是秦孝公庶子,辅佐三代君王两度拜相
...拜嬴疾为大将军,率秦军主力进驻函谷关,并且派出相国张仪游说各国,瓦解五国联盟。在张仪的努力下,燕国太子平率军返回国内,对抗把持朝政的燕国相国子之,楚国则借口“粮草不济”,全军就地驻扎,未能赶到函谷关前...……更多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魏国贿赂,劝谏秦惠文王转攻韩国、楚国,被刚刚入秦的张仪揭穿了心迹,使得公孙衍被迫离开秦国,而张仪取而代之,成为了秦国相国(张仪是秦国的首任相国,此前大良造在秦国既是爵位,又是百官之首,有着相国的职能)...……更多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
...魏军十万主力全被歼灭,魏国受到重创。 魏国公孙衍、张仪、范睢等大才先后为秦国所用,有苦说不出的魏惠王公孙衍原是魏国人,在初期也曾为魏国立下了一定的功劳,此人之才能,在战国时期也是数一数二,但因为种种原...……更多
唯一可以与秦国交锋的赵国,有机会统一六国吗?
...秦孝公时期,有商鞅对秦国进行变法。秦惠文王时期,有张仪连横六国,司马错、公孙衍等人开疆拓土。秦武王时期,虽然打下了宜阳,可有打酱油的嫌疑。秦昭襄王时期,有范雎提供远交近攻之策,有白起征战四方,灭六国百...……更多
魏国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纵横家
...,他们以谋略干预列国外交甚至朝政,例如苏秦的合纵、张仪的连横策略等等,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战国时期扰乱时局,决定他国命运的纵横家,其发源地却是魏国。纵横家,他们或者善于辞令,或者长于计谋,或者善于为主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