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张仪真正的对手是谁?
在我们的印象中,张仪和苏秦就是一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两人都是在鬼谷子那儿拿的文凭,踏入社会之后又相互关照、相互欣赏。其中“苏秦智激张仪入秦”的故事,千百年来被无数人点赞。
这样的故事非常符合小说的情节:
同出一门的师兄弟各成一脉,以天下为棋盘,下出了一盘千古棋局。
更重要的是,这些事情并不是民间传说,而是在司马迁《史记》中的《张仪列传》和《苏秦列传》中明明白白地写着。
似乎是无可置疑的。
这两位总是被认为是一对
但是从两人的生卒年份上,却可以看出很大的疑点。两人都是出生年份不详,张仪卒于公元前309年,而苏秦是公元前284年在齐国遇刺,这中间相差了二十五年。
如果张仪和苏秦年岁相仿,以古人的平均寿命,张仪领盒饭二十五年后的苏秦必然是一个垂垂老者。
可是没有任何史料表明苏秦是以一个老年人的身份合纵六国,相反所有的描述都让人感觉到苏秦正处于精力充沛的壮年。
而且苏秦的主要事迹,基本上都发生在张仪故去之后,这也不符合两人同辈师兄弟的设定。
因此可以判断,张仪和苏秦并不是同一个时代之人,张仪成为战国顶流大咖的时候,苏秦还没有崭露头角。
那么,和张仪对弈这盘“纵横”棋局的真正对手究竟是谁?
这个人,就是“犀首”公孙衍!
张仪真正的对手---公孙衍
公孙衍,魏国人!魏国人!魏国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果然不愧是战国排名第一的人才基地,魏国究竟是多么乐善好施,才能把这么多顶级人才都完美错过?
公孙衍早年的职业生涯是在秦国度过的,和他的本家公孙鞅不同,公孙衍走的是纯粹的武将路线,默默地积累战功。
等到他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秦、魏的河西之战已经进入下半场。秦国的胜局已定,而魏国则节节败退。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操盘了著名的“雕阴之战”,此战秦军大获全胜,击溃了魏国大将龙贾所率领的主力。而公孙衍也凭借此战之功,获得了“大良造”的爵位。
原本形势一片大好,战功赫赫的公孙衍非常有可能成为秦国的下一任相邦。
这个时候魏国已经被打怂了,派人带着礼物找到公孙衍:虽然你在秦国上班,可户口本上的地址还在魏国是不?家乡的建设发展也要关心关心啊。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公孙衍就劝说秦惠文王:现在河西之战基本上已经赢了,咱薅羊毛没必要盯着一个薅,可以先打打野,肃清一下秦国西边的夷狄,巩固一下后方。
人在职场漂,哪能不挨刀?
张仪这个时候已经来到秦国,将公孙衍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见此机会,张仪立即驳斥公孙衍的观点:
这个时候打什么野?抓紧时间中路推塔!
魏国的底子可是相当雄厚,咱好不容易给打残血了,要是等魏国缓过劲来,可就全白忙活了!
秦惠文王如同醍醐灌顶,立即接受了张仪的方案,继续集中力量打击魏国。
张仪:小样,我才是主角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公孙衍由于在这个战略问题上的失误,开始失去秦惠文王的信任。而张仪后来居上,成为秦国新的一哥,心满意足地成为大秦相邦。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前辈+失败者”的公孙衍肯定是没办法继续留下来了。心灰意冷的他提了辞职报告,准备收拾行李回老家。
要不怎么说在好的平台工作会让自己升值呢。那边魏惠王听说公孙衍辞职,高兴得鼻涕泡都出来了,立即高薪聘请,担任魏国“犀首”。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
获得新的工作机会,公孙衍干劲十足。在秦国的工作经历让他明白,有张仪在,秦国一定会盯着魏国穷追猛打。
无论是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世仇,还是秦国向东扩张的需要,魏国绝对逃不过秦国这顿打。
公孙衍更明白,此时已经由盛而衰的魏国论一对一单挑,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秦国的战斗意志和战争潜力让他心中发寒,这条西陲的黑龙开始觉醒了。
问:单挑打不过,怎么办?在线等!
答:简单,摇人呗~
公孙衍也是这么想的,我魏国不是对手,那就多找帮手,几国合力还打不过吗?
这就是【合纵】的由来,从北到南,几个国家合力抵御秦国。
别看公孙衍是带兵打仗出身,转行做外交之后,业务能力照样一流。
到各国出访了一圈,硬是把这个【合纵】联盟给攒起来了。
联盟的带头大哥叫“纵约长”,担任者是谁呢?楚怀王!
是不是很意外?所以别把人家真当傻瓜哦,谁还没个风光的时候呢。
楚怀王:啥?我自己都吓一跳!
公孙衍的合纵部署非常高明,东面说服三晋和楚国,西面联络义渠,在战略上对秦国形成包围,使其两面受敌,疲于应付。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达到了人生巅峰,不仅身配五国相印,更是成为联军的主帅,发起了第一次对秦国的攻击,风头一时无两。
从此以后的几十年,合纵联盟又多次发起了对秦国的攻击。而交战的地点无一例外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函谷关,这个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最著名的雄关,成为了【合纵】与【连横】两大阵营的决战之地。
那么,为什么会是函谷关?
二、秦国的专属神器---函谷关
1、合纵攻秦只有三条路
从【合纵联盟】的角度来看,选择一条进攻秦国的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这条路需要便于集结和调度兵力和物资;
其次,这条路对于合纵各国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六国想要打进秦国的关中平原,总的来说有上、中、下三条路:
要打秦国水晶,有三条路可走
【上路】:走豫北通道,从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区向西,沿着中条山北麓来到黄河,渡河进攻关中平原。
这条线基本上位于魏国境内,狭长的豫北通道对于联军的后勤补给是一个噩梦。而且由于位于黄河以北,对于联盟中的主力队员楚国来说,这条路太远了。
而且上路最大的缺点在于,哪怕克服了难走的豫北通道,也还需要西渡黄河才能踏入关中平原。这基本上复制了当初魏国和秦国河西之争时候的态势,魏武卒跨过黄河,进攻河西之地。
我们在本系列《
一个离家29年的男人归来,治愈了秦国的迷茫和焦虑,开始触底反弹
》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这一段黄河不是想过就能过的,满足通航条件的仅仅只有那么二、三个渡口而已。
而这个时候,魏国已经将黄河西岸的要塞基本丢得一干二净,俗称“兜比脸还干净”。
在没有任何据点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强渡黄河,去和战斗力爆表的秦军正面硬打。
说实话,合纵联军胜算不大。
而且一个不好,后勤路线要是被切断,渡河的联军就成了背水的孤军。
那时候,合纵联盟去哪里找一个韩信,来激活【背水之战】的技能呢?
所以,上路PASS!
秦国:就你们要强渡黄河啊?
【下路】:走商洛,入武关。进入南阳盆地,由商洛之地进攻武关,从“秦之四塞”的南大门进入关中平原。
这条线处于南方的楚国境内,缺点和【上路】相同:对于赵、魏、燕等国,在武关集结,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后勤补给的压力将无限增大。几乎除了楚国,没有人愿意选择这条线。
所以,下路PASS!
果然,要想决出胜负,还是要看中路对线吗?
【中路】:走洛阳,从崤函古道进入关中。
洛阳往西,在传统中原地区的最西侧,有一条狭长的道路位于险峻的秦岭山脉和汹涌的黄河之间,长度超过100公里,这就是广义上的“崤函古道”,乃是关中平原和中原地区的连接点。
这条线几乎与【上路】平行,只不过一条在黄河以北,一条在黄河以南。
【中路】的优势在于,可以依托“居天下之中”的洛阳作为天然的集结点和后勤补给基地。而且对于合纵各国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谁也别喊远。
更重要的是,这条线可以避开黄河,不需要进行风险极大的渡河作战,进一步降低了攻秦的风险。
崤函古道了解下
说了这么多优点,走【中路】难道就没有什么困难吗?
其实也没啥,就是有一座函谷关而已。
2、函谷关其实是一整套防御体系
在战国以前,在崤函古道上的防御工事叫做“桃林要塞”,原本是晋国的一片畜牧区域。后来为了防范秦国东进,晋国在这片区域建立了一片防御工事。
所以“桃林要塞”不是一个点,而是绵延一片的体系。
在这一段时期的记载中,会频繁出现“瑕”、“桃林”、“焦”等地名,就是指的这一片区域。
到了秦惠文王时期,秦魏争霸的局势日趋明朗,秦国的优势越来越大。随着“桃林”这一片地方落入秦国之手,整个崤函古道的西半段都在秦国的掌控之中。
之后,秦惠文王在桃林塞的东面修筑了大名鼎鼎的函谷关。
所以说在战国时期,函谷关是不折不扣的新地标,它的防御力直接超过原本的桃林塞,成为秦国新的防御神器。
那么函谷关为什么这么难打?请看下面这张示意图:
秦函谷关示意图
函谷关背靠一座地质运动形成的高台,叫做“稠桑原”。
这个“原”的地形,可以理解成一个缩微版的高原,边缘陡峭,而顶部相对平坦。
狭长的崤函古道从“稠桑原”中间穿行而过,函谷关就牢牢地扼守在古道的入口处。
函谷关的防御厉害就厉害在三个险要:
第一险,稠桑原
“稠桑原”这块高地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呈南北走向,如同一道盾牌,挡住了来自东面敌人的攻击。
有朋友问,这个“原”不是一块高地吗?顶部不是平坦的吗?我爬上去,不就可以绕过函谷关了吗?
很遗憾,理想很丰满,可实际操作起来是行不通的。因为顾名思义,“稠桑原”这片高地之上,有着一片茂密的树林。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合纵联军的士卒能够侥幸爬上“稠桑原”,他们的辎重车辆、攻城器械等大型设备,都无法通过这片树林。
另外,联军在这又是攀岩,又是进树林。真当函谷关里面的秦国守军都是稻草人,会眼睁睁地看着合纵联军玩团建?
所以总结起来一句话,想要翻越“稠桑原”,如果是旅游探险小分队,可以;如果是大规模行军,没有可能!
那么又有朋友会问,既然翻不过去,那么从旁边绕过去行不行呢?
答案是:也不行!
稠桑原紧邻黄河,绕不过去
“稠桑原”南北狭长,北边直抵黄河。大家不要看现在的地图,现在的黄河与两千多年前的河道走势是不一样的。当时“稠桑原”北侧的峭壁之下,就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没有可以行走的空间。
而黄河在三门峡以西的河段,自古就是出了名的难通航,传说中的“中流砥柱”可绝非浪得虚名。所以函谷关的秦军完全不用担心敌人从水路逆流而上。
北边走不通,那南边怎么样?
“稠桑原”向南延伸十几公里,可以来到今天的灵宝市。如果打算走灵宝这条线绕行,一方面将使合纵联军的补给线无限拉长,随时可能受到函谷关守军的攻击。
另一方面,即使绕开了“稠桑原”,却依然绕不开秦岭山脉。从灵宝往西,依然会处于重重山峦和茂密的森林之中,对于大部队的行军,简直就是噩梦。
所以,“稠桑原”作为函谷关第一险,将西进关中的路挡得结结实实。
而这第二险,对于合纵联军则是雪上加霜。
第二险,涧水。
如果要进攻函谷关,那并不是一场纯粹的陆战。因为在函谷关的前方不远处,有一条河流从北向南流过,这条河叫做“涧水”。
之所以史料上叫“水”而不叫“河”,是因为在战国秦汉时期,历史记载中的“河”这个字,基本上就是黄河的专属代号。
其他的河流无论是流量还是流域,都无法与黄河相提并论,所以通常称为“水”,例如漳水、淮水、渭水等等。
涧水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全长约100公里,从北向南,流入洛水。
从规模上看,涧水只是中原地区一条普通的河流,不要说和长江、黄河相比,就是淮河等河流相比,水量也是远远不如。
涧河其实并不宽
其河面宽度最多也就小几十米,而其深度也不足以承载内河航运的船只。
可以说,涧水真的就是一条普通的小型河流。
如果是在平时,要想渡过涧水,并不是一件难事。一叶小舟,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对岸。但是当这条河流如护城河一般,出现在函谷关面前的时候,它的防御力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陆地战场上,一旦出现贯穿整个战场的河流,那么对进攻一方的难度将急速上升。
即使是军事装备高度发展的现代战场上,一旦遇到江河湖泽等地形,也需要专门的两栖战术和装备来应对,更不要说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战场了。
有这么一条涧水,对于合纵联盟而言,就意味着他们在渡河的过程中,全程处在函谷关秦军的弓箭射程之内。
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必须在渡过涧水的时候,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所有的重型攻城武器,基本不可能被运到函谷关下。
如果说第一险和第二险都是老天爷赏饭吃,那这第三险就完全是老秦人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来的。
第三险,函谷关
无论是稠桑原,还是涧水,都不能算是天堑,想要克服这些自然条件,其实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然而把这些天然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则是依靠老秦人亲手打造的函谷关要塞。
秦函谷关
既然是要塞,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有一面城墙,除了常规的作战部分,还有供守城士卒居住和生活的区域,以及存放箭矢、桐油等防守物资的库房。
只要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函谷关的守军就可以拥有长时间续航的作战能力。
那么,形成完整体系的函谷关防御能力有多强呢?有一句话可谓将函谷关的易守难攻描绘的淋漓尽致----百二秦关!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我们就可以简单直接地理解为:有两万秦军镇守的函谷关,需要一百万的兵力去进攻!
结语
从险峻程度来说,函谷关比不上依托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剑门关;
从地理范围的重要性而言,函谷关比不上万里长城起点的山海关;
甚至仅从拱卫关中平原来看,函谷关也比不上后起之秀的潼关。
但一个地方是否有名,主要看的是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在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的华夏大地上,【合纵】与【连横】的光辉在函谷关形成聚焦,西方的强秦和东方的六国以函谷关为战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角力。
在这一百多年中,函谷关就是汇聚全天下眼光的耀眼舞台,也是东方六国心中的那道无法逾越的“叹息之墙”,更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关”。
那么,那一次次荡气回肠的合纵攻秦之战,又是如何恢宏的场面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