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1:00 来源:戏说三国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在战国历史上,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秦魏雕阴之战,秦军俘虏魏将龙贾斩首八万这个说法上,有两个不同的表述,其中让后人疑惑的主要是围绕魏公子卬和公孙衍两人,谁才是俘虏魏将龙贾和斩首魏军八万的秦军主将?

我们先来看看,《史记》中关于这场战争的一些表述。《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史记·苏秦列传》记载:“是时周天子致文武之胙於秦惠王。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从上面的表述看出,龙贾被秦军俘虏是确定不移的,但斩首八万和谁俘虏的龙贾,表述上就不一致了。这里的公子卬有人说就是魏公子卬,在九年前被商鞅设计诱骗降秦,也有人说这个公子卬是秦国的公子,还有人说后一种说法正确,犀首就是公孙衍,他当时正在秦军效力。

那么,上面几种说法哪个正确呢?我们再来看看魏公子卬如何被商鞅诱骗到秦国,后面他都干了些啥。再来看看公孙衍如何俘虏龙贾的?

首先肯定的一点,秦国从来没有什么公子卬,《史记》在记述秦国的历史事件中,关于人物这一块还是比较严谨的,尤其是能指挥秦魏战争的秦公子,太史公不可能漏掉这个重要人物的。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关于商鞅设计诱骗魏公子卬这件事,世人大多指责商鞅这事做得不地道,但却忽视了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只能是公子卬愿意被骗。《吕氏春秋》记载:公孙鞅(商鞅在魏国时候的名字)在魏国时和公子卬要好,到商鞅入秦为相后,秦王让他领兵伐魏,魏军当时是相国魏公子卬领兵迎战,商鞅深知公子卬底细,就以请他过来喝酒叙旧为名,在公子卬过来的路上被秦兵设伏俘虏了他。

主将被俘,魏军阵脚大乱,商鞅趁机攻魏,造成魏军大败。商鞅得胜回来后,被秦王厚赏封为商君。但公子卬从此再无下文,有人说九年后秦魏雕阴一战,《史记》上记载的就是公子卬领兵伐魏,但疑点太多,值得探讨。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我们再来看看公孙衍的一些情况。《史记》中关于公孙衍的记载是依附在《张仪传》后面的一笔带过。但从《秦本纪》《魏世家》中偶尔也有提到公孙衍的名字,他先是在秦国辅佐当了一段时间的大良造,后又去了魏国当相国。

关于公孙衍的长处,主要是他擅长跟张仪作对,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却要联横,秦魏几个大王让他俩折腾个遍。张仪挂过六国相印,公孙衍也不差,也曾挂过五国相印,都是战国时期相当当的人物。

但《史记·苏秦列传》关于雕阴一战记载,“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这个写法与公子卬去魏国又在同一时期,可能的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公子卬和公孙衍共同领兵参与了秦魏雕阴之战。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第二种,公子卬迫于压力,或者说他去秦国以后,魏军大败,魏王杀了他的家人,迫使公子卬不得不降秦。

第三种,公孙衍自己领兵出战,俘虏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

按照排除法,第一种情况,公子卬和公孙衍都是来自魏国,秦王不大可能同时任用两名异国将领领兵作战,这么做等于把秦国的军权交给了魏国,所以排除掉。

第二种情况,公子卬是魏国的宗室后裔,又是当朝相国,魏王如果因魏军大败迁怒于他的家人,历史上应该有记载,但点滴没有。在《大秦帝国》影视作品上,导演们把公子卬放了回去,这个只是文学作品。因为当商鞅在秦国遭到公子虔排挤逃到魏国时,魏国就以他当初诱骗公子卬这事没有接收他,说明他对公子卬还是留了一手,如果把公子卬杀害了或者留在了秦国,魏国指定不会饶恕商鞅的,从这点上看,第二种也是不可信的。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那么,答案只有第三种,公孙衍自己领兵出战,俘虏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

可是,《史记·秦本纪》中关于公子卬的记载怎么解释呢?只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司马迁在表述这一块时,出现了笔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上最失败的告密者是谁,预言句句成真
...任交给谁呢?公叔痤跟梁惠王说:我手下有个年轻人,叫公孙鞅。非常有才能,你把治理国家的事交给他,绝无后顾之忧。公叔痤梁惠王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所以沉默不语,公叔痤看出梁惠王的担
2024-05-13 20:47:00
商鞅的决断与秦国的崛起:权力斗争中的策略与胜利
...攻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统率军队抵御秦军。两军对垒时,公孙鞅派人送信给公子卬,写道:“当年我与公子您交情很好,现在都成为两军大将,不忍心互相攻杀。我们可以见面互相起誓结盟,畅饮之
2023-12-07 13:36:00
...法使秦国富强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公子,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西去秦国施展才华,经过秦国的一个宠臣姓景的太监引荐见到秦国国君秦孝公,商鞅四次拜见秦孝公阐述自己的
2024-05-21 06:23:00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哪些人才来自列国?
...奚的儿子孟明视都在秦国为大将。秦穆公时期的秦国大将公孙枝是晋国人,被秦国公子絷看中,带回秦国,秦穆公任用公孙枝为大将。公孙枝在秦国屡立大功。晋国人繇余,先在西戎为官,秦穆公见
2023-02-01 16:57:00
商鞅使秦国变强大,自己却是悲剧收场
...个人,一个是他的叔父儿子应谦,监制,一个是他的老师公孙嘉。商鞅认为他们纪律不严,导致太子犯了大错,于是下令惩治公子谦,并对公孙嘉施以黥字(纹面)。四年后,公子谦自己犯法,商鞅
2023-02-20 18:13:00
秦国的外客相邦成了高危职业,盘点秦国结局最惨的三位外客丞相
...职从韩国返回燕国即位,公子职也就是燕昭王。4.魏国人公孙衍:因为秦王以张仪为相,公孙衍大失所望之下离开秦国,兜兜转转二十年后(前309年)又回到秦国出任相邦,不过秦武王却增设
2023-05-13 20:18:00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死的,历任秦王却为何无人为其平 反
...,于秦国无益。商君变法,祸根深种,取死有道商鞅本名公孙鞅,卫国(非魏国)人,因在魏国混不下去了,来到了秦国,之所以选择秦国,是因为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在《求贤令》的号召下
2023-10-15 15:59:00
商鞅的妻子是谁?商鞅的后代都被处决了吗?
...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是魏王的妃子,所以商鞅也被称为公孙鞅或卫央。入秦后,因战功加封商鞅,故称商鞅。魏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很弱小了,周边的魏国、韩国、赵国也经常从魏国招揽夫君。魏
2023-02-18 19:28:00
聊聊秦国著名改革家、思想家——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
2023-06-25 21: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