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辽军大将身死,士气萎靡,寇准认为这是一个收复幽燕的好机会
在五代十国时期,幽燕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也就是辽朝。这对中原地区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始终如骨鲠在喉。失去天然的屏障以后,开封变得一马平川,不得不集中大量的兵力用来拱卫京师,花费无数。后周世宗柴荣和宋...……更多
宋朝本可以合围辽军将其歼灭,却因将领平庸怯战被迫和议
...过亲征经验的宋真宗就想再度亲征,召集众臣讨论。宰相寇准等四人商议,都认为黄河以北的澶州城(今河南濮阳)是适合宋真宗驾临指挥全军的地点。大臣毕士安和王继英主张暂缓前行,而寇准和将军王显主张马上出发。寇准...……更多
“守成之主”宋真宗赵恒,本可成就一世功绩
...臣。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正是寇准才避免了南宋南迁的“偏安一隅”的尴尬局面,...……更多
北宋英雄寇准:避免“景德之耻”,为宋朝续命百年
...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遭到第一次严重危机,如果没有寇准,“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123年发生,宋朝的耻辱,很可能就是“景德之耻”。开局就不完整,收不回的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最危险的缺口,危机终于由此而来。...……更多
从澶渊退辽到客死雷州,北宋宰相寇准的晚景为何凄凉无比?
...乘势收复失地,下边的主战派将领也磨刀霍霍,准备夺取幽燕之地。但由于真宗倾向议和,致使妥协派气焰嚣张,他们攻击寇准拥兵自重,指责其图谋不轨,最终寇准在他们的毁谤下,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宋辽开始谈判,经过...……更多
宋朝打了胜仗,签订的条约却非常不利,这是怎么回事
...之震动,朝中出现“战”与“逃”两种呼声。时为宰相的寇准,力压朝中的怯懦之声,建议宋真宗亲征鼓舞大宋士气。最终,在两大宰相的劝说之下,宋真宗不情愿地赴往澶州。宋真宗刚到澶州,就收到了一个振奋全军的好消息...……更多
大好形势下的澶渊之盟是怎么达成的
...之策:预设战场本在定州辽军刚开始入侵之时,宋朝宰相寇准制定了一个作战方针,这个作战方针如下:一、万一敌骑已营贝州以南,即自定州发三万余人,俾将桑赞等结阵南趋镇州,再令河东雷有终所部兵由土门会定州。审量...……更多
揭秘高琼传奇的一生
...忙召集内阁大臣商议对策,多数大臣主张迁都,唯有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请求皇帝亲征。宋真宗畏惧出战,一时犹豫不决,寇准走出大殿,遇到了高琼,说起朝议之事,高琼正色道:“国家临危,理当效死!”于是同寇准入殿面...……更多
寇准19岁中进士,2次当宰相,为何晚年穷得买不起棺材?
寇准19岁中进士,两次当宰相,帮宋朝保住半壁江山,晚年却接连被贬,穷得连个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位及人臣的他,后半生为何如此凄惨?寇准是宋朝十大名相之一,他出生于公元961年,家境不凡,父亲寇湘官至尚书令。他年...……更多
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为何在演义小说中被叫做“杨六郎”
...是为何?原来辽军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所率领的军队屡次挫败他们的进攻受挫,不得不铩羽而归,因此辽国人将杨延昭比作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杨延昭为“杨六郎”。显...……更多
宋真宗封禅大典背后的权力游戏
...时宋真宗竟然提出迁都南京躲避兵锋。幸亏操纵主政达成寇准力谏,并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励士气。前线战事紧急,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宋真宗勉强来到澶渊城中,召集前敌将领,宋军看到黄龙旗,士气果然大振,多次打...……更多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寇准才不想用岁币换和平,别以为寇准是个文人,人家就真的文弱。这哥们不要太刚好不好?寇准是一言不合就要撸袖子打群架的那种人。你想让他提出岁币换和平?那还不如找一帮人把他摁在地上摩擦算了。寇准真要这么做...……更多
北宋第一名相寇准,却被司马光当作反面教材是为何?
宋朝宰相寇准是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契丹频繁骚扰大宋边境时,曾反对迁都,极力主张皇帝御驾亲征,军民士气大振,迫使契丹退兵请和,最终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签订。寇准年轻的时候,曾写下诗句:“到海只十里,过山...……更多
宋辽澶渊之盟的背后有什么秘密?为什么要签订澶渊之盟?
...有提议迁都的,有反对亲征的,有游移不定的。北宋宰相寇准坚持请求宋眞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当宋眞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连延不绝,声震数十里,人人同仇敌忾、个个视死如归,很快就集结起数...……更多
北宋猛将童贯内平方腊外复幽燕,为什么被列为奸臣?
作为遗臭万年的“北宋六贼”,童贯随着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大火也真真正正实现了“名垂青史”。历史上的童贯出自宦官李贤门下,虽然也是宦官,但是长得却很帅。一.童贯其人史书上记载:童贯为人虽为宦官却长得...……更多
寇准做对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从而可以得到善终
...大臣,还真没有多少。若是曾经做过对于朝政非常特别的事,也会产生两个结果。...……更多
2022-12-15 20:59寇准
...皇帝监军的王之言却不得不“俯耳恭听”。在第二次辽宋幽燕之战中,宋兵中路兵溃,辽国主力扑向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杨业提出避敌锋芒、诱敌设伏的正确意见。却被王讥讽为“领数万精兵,而怯懦如此!”逼得杨业不...……更多
...忧而忧的范仲淹、铁面无私包青天包拯,以及力挽狂澜的寇准。说起寇准,是一个很传奇的人,但是又不像包拯那样具有很多神话色彩,而是实打实的个人能力的表现。寇准在戏曲中经常被称作\"寇老西儿\",但他不是山西人,...……更多
从宰相到村长,寇凖七次遭贬,只因他违背了官场潜规则
...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此两句诗,赞的是北宋宰相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应为寇凖,字平仲,民间别称寇老西儿;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准,出生于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农家中,17...……更多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钦若、陈尧叟等大臣畏辽如虎,主张弃都外出避难,宰相寇准极力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提升士气。不得不说宋真宗绝对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这一点在他日后封禅就能看出来,因此结合当时的局势,天子亲征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更多
...代代杰出宰相的辉煌业绩。从早期的赵普,到中期的吕端寇准范仲淹,各个政绩彪炳,光辉形象青史留名,流传的诗词篇章甚至名言警句无数,时至今日依然令后人们无比仰慕。北宋的宰相群体,论整体素质,堪称是整个中国历...……更多
寇准力挽狂澜,檀渊之盟背后的英雄宰相
...不是陪30万的事情了,而有可能是亡国之祸。这个人就是寇准,寇准,字平仲,汉族,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在宋真宗时任宰相。公元1004年,辽国萧皇后与辽圣宗率领20万大军南下入侵宋朝,宋真宗得...……更多
杨延昭是长子为什么却被称为杨六郎
...会镇守宋辽边关,到任后他日夜厉兵秣马,时刻准备收复幽燕,并不断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可惜的是,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杨文广就病死在任上,“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更多
哪位皇上给宰相一坛珠宝,还满脸讨好
...,怎么能随便丢弃,更何况我不能当刘禅呀!真宗就又问寇准,寇准当时就怒了:“谁说的,拉出去砍了,陛下丢了汴京,全天下都会震动,敌人就会趁虚而入,那么江山将不会为国家所有。说到这真宗就像打了鸡血,为了江山...……更多
寇准为什么最后下场那么惨
...是这样,而为相者也不能完全避免这样的结局,宋朝名相寇准就是如此。他督促皇帝与契丹和谈,达成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澶渊之盟\"。自此宋辽休战,寇准可以说功在社稷。然而宋朝掌权者在签订\"澶渊之盟\"后就把寇准的...……更多
2022-12-12 14:41寇准
辽国猛将萧挞凛:从显贵到战死的传奇人生
...隆绪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南下,直抵澶州城下。在北宋宰相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也亲临前线。双方尚未交战之时,辽军大将萧挞凛前来侦查地形,然而,他却被宋军发现,被宋军射杀。在萧挞凛死后不久,辽国就同意与北宋议和...……更多
宋朝的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
...他们每年都会南下侵略中原,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寇准大臣找赵恒进说话,希望他能亲自出征,鼓舞士气。赵恒采纳了寇准的建议,率兵前行。宋朝将士听说皇帝亲临战场,大受鼓舞,战力大增,迅速击退了入侵的契丹人...……更多
...,却表现得很犹豫。朝中大臣主张迁都南京,只有少数以寇准为首的大臣主张与辽军决战。最后关头,宋真宗听取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准备与辽军决一死战。但是到了澶州城,宋真宗一度变现的非常害怕,最后在寇准的鼓...……更多
盘点史上九大名相,谁排第一位?
...视。第八名: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寇准寇准北宋政治家。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着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太宗尝以魏征相比。宋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契丹军来犯。满朝震惊,其...……更多
澶州城下对峙,萧太后占尽优势却与宋朝和谈,只因辽国后院起火
...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偏重于宋朝,对宋朝方面宋真宗和宰相寇准的决策进行了各种分析和研判,对于辽国方面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关注则比较少。实际上在这场大战中,不只是宋朝方面陷入决策难题,就是辽国方面也是进退两难。尤...……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