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21: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寇准才不想用岁币换和平,别以为寇准是个文人,人家就真的文弱。这哥们不要太刚好不好?寇准是一言不合就要撸袖子打群架的那种人。

你想让他提出岁币换和平?那还不如找一帮人把他摁在地上摩擦算了。寇准真要这么做了,那老脸真不知道往哪儿搁了,也对不起自己一直保持的硬汉形象了。

那么岁币换和平,这玩意儿到底是谁搞出来的呢?原来就是咱们的宋真宗小朋友。宋真宗是真的怂啊!大辽的军队已经欺负到家门口了,这哥们还是死活不肯亲征。

最后是寇准拉着他的衣服,生拉硬拽,才把他拖到了前线战场上。按照寇准的意思就是:怎么着?不服气啊!人家太后和皇帝都出马了,难不成你让我把你老妈也拖来?

宋真宗勉强上了战场,结果士兵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异常亢奋。好像皇帝来了,就有如神助一般,一顿操作还真的把大辽给打得没了脾气。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难道弱宋的战斗力,真的一下子就强大起来了?还真不是,主要是大辽那边掉链子了,原来他们战线拉得太长,后援补给跟不上。吃不饱穿不暖,士兵再强悍,这仗也没法打啊!

因此务实的萧太后,立刻以趾高气昂的姿态,表示愿意跟宋朝罢战言和。宋真宗差点没高兴地跳起来,于是立刻答应了议和,并且派遣曹利用前去商谈合约。

在曹利用临走之前,宋真宗叮嘱道:只要别让我割地,哪怕是索要百万钱财,那也是可以商量的。曹利用心里没底啊,于是继续问宋真宗咱们的底线是多少,宋真宗不假思索地说:实在不行,百万钱财也在所不惜。

可是曹利用刚出门,就被手劲儿颇大的寇准给一把拽了过来,寇准叮嘱曹利用:顶天了30万!超过这个数,你就等着砍脑壳吧!

由此可见,寇准是反对岁币换和平的。但是包括皇帝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支持这么干,所以寇准也是没辙了。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一、寇准属于无奈才认可了这一方案。

按照寇准的性格,想让他用钱换取和平是不可能的。其实当时宋朝这边也有部分人看出了大辽的疲软,比如说大将杨延昭,他就认为现在是攻破大辽的大好时机。

如果操作得当,那么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也就不是什么妄谈了。寇准也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不断要求宋真宗胖揍契丹人。

结果那些不想打仗的大臣们,却纷纷跑了出来,指责寇准勾结大将,打算拥兵自重。这个帽子要是扣在了寇准脑袋上,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为啥?因为老赵家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拥兵自重,毕竟老赵家的江山就是这么得来的。所以寇准再也无法坚持自己的想法了,只好认怂。

宋真宗一看,连寇准都闭嘴不说话了,那这事儿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这场谈判就这么展开了。

谈判结果,实际上双方也都能接受。大辽这边唯一吃亏的地方,就是年幼的辽圣宗要喊宋真宗一声大哥!除此以外全部都是既得利益。

宋朝这边最吃亏的地方,当然就是每年需要给大辽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而且还需要开放边境贸易点,以方便大家做生意。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二、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其实是好事。

虽然寇准不认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澶渊之盟在后来的确有着积极意义。宋朝每年给大辽的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实在是毛毛雨。

伴随着宋朝经济的发展,这点钱连塞牙缝都不够。如果常年跟大辽打仗的话,所消耗的军费,可能是这个数字的百倍不止。

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得宋辽之间,保持了百年的和平,也给大宋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宋朝最富有的时候,国库年收入是1.6亿贯钱,这是什么概念?换算成白银的话,差不多也有800万两白银(各时期换算不同)。

800万两白银里,拿出30万两给大辽,换取一年和平,这一点毛病都没有。所以说从实际利益上来说,宋朝的确是沾光了。而且开放了边境贸易以后,宋朝光在贸易上挣的钱,就超过了给岁币的价格。

不过给岁币,说到底也是带有耻辱的事情。不管后来作用有多大,在一开始签订这个合约的时候,其实宋朝就是被动挨打的状态。要是这事儿光荣的话,为啥大辽不抢着给宋朝岁币呢?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三、拿秦桧跟寇准比,那是在侮辱寇准。

很多人说寇准时期的岁币换和平,跟秦桧时期的曲线救国政策,似乎异曲同工,为啥寇准名声那么好,而秦桧遭受万人唾骂呢?

其实这两个人最好不要放在一起比,那真的是太丢老寇家的脸了。寇准好歹是正直忠心的一代名臣,岁币换和平,莫说后来效果还不错,就算效果很差,那也不关寇准什么事儿,这事儿都是宋真宗主导的,寇准是反对者。

寇准是主战派,他想要打造一个强宋的形象。反观秦桧,这哥们就是个主和派,说主和派是客气了,他其实就是个主降派。

他为了自己的官位,不考虑宋朝的利益,只考虑宋高宗赵构的利益。只要皇帝安逸了,那么他这个丞相也就保住官帽子了。至于什么国家颜面、利益这些东西,都不是秦桧所考虑的。

这种人怎么可能跟寇准相提并论呢?就算拿岁币换和平,跟秦桧曲线救国比,那也是不好比的。

宋真宗岁币换和平的时候,宋朝是能打而不打,主动权相对还有一些,至少是跟大辽平起平坐的。可秦桧曲线救国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彻底放弃主动权,完全臣服于金国。

寇准岁币换和平,秦桧曲线救国,为何后世评价差距如此大?

总结:两人背后都是各自的皇帝。

说实话,让秦桧一个人背这个锅也不合适。因为秦桧的所有政策,都必须要宋高宗赵构点头才行。赵构是个实权皇帝,他不点头,秦桧再怎么搔首弄姿也没用。

同样的道理,岁币换和平,也必须要经过宋真宗赵恒的认可才能实施,毕竟赵恒也是个实权皇帝。因此寇准和秦桧的施政方针背后,是宋真宗和宋高宗各自的主意,所以该骂谁该夸谁,咱们心里得有把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七郎捆在树上乱箭射死……因这部小说的流传,潘美与秦桧一道被打入中国历史的顶级“奸臣册”。但查阅史书却令人心生疑惑,潘美真的是勾结契丹陷害忠良的元凶吗?当世人将攻击矛头纷纷指
2024-05-19 10:20:00
同样主持议和,为啥寇准是英雄,秦桧却是奸臣
...帅用兵自重的历史难题。促成这两次议和的功臣是寇准和秦桧。唯一不同的是,寇准流芳百世,秦桧遗臭万年。同样是议和,结局为何天差地别呢?先看看议和前的局势吧。澶渊之盟前,萧太后和辽
2024-04-15 21:57:00
同样是为大宋议和,寇准是英雄,秦桧为什么就是奸人?
最简单而言,秦桧死后的盖棺定论,虽然充满了争议,但是总的来说,秦桧的官方形象是非常高大上的,因为他死后被封为申王,谥号是忠献。此后五十年,虽然非议秦桧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过,但官方
2023-02-03 21:37:00
临死前董卓大喊哪6字,为何被后世耻笑千年
...朝野,为所欲为的奸佞一匹好马不吃回头草,正所谓曲线救国。当今汉室已是强弩之末,皇帝不过傀儡,朝堂上遍地奸佞。似乎正义难以见天日,黑暗笼罩大地。然而,正如一匹好马决不会吃回头草
2023-11-20 20:17:00
王钦若:一个被误解的北宋政治家
...,但直至大宋亡国,这三百年间也没见有人提议要如对那秦桧一般追夺其谥号。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即今江西新余人,进士出身,历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期间二
2023-10-02 20:15:00
宋朝时期八大名臣揭秘
...使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然而,岳飞最终因遭奸臣秦桧陷害而被杀。他的忠诚和英勇精神却永载史册。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将领。他的词作风格独特、豪放不羁、才情横溢。他的作品
2024-01-10 05:57:00
丁谓:大宋最懂经济的宰相,功大于过的争议人物
...真宗的宰相丁谓这个人真的很难说,功高如赵普,奸佞如秦桧,揽权如董卓,理财如和珅。但他却是大宋最懂经济的宰相,也是宋真宗最离不开的人,最后以北宋五鬼之一载入史册。丁谓虽位列“宋
2023-11-14 14:17:00
宋朝出现党争,与皇帝的放任和科考扩大有关系
...而最终在北宋政坛中掀起党争风波的正是龙虎榜中的名相寇准。景德元年,北方的辽国大举进攻,向南进犯北宋,当时身为宰相的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而参知政事王钦若则认为真宗应该前往南方
2023-06-04 17:46:00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对这个问题做个简单的介绍。南宋初的“诽岳”南宋初,秦桧等主和派在宋高宗的“支持”下长期打压主战派的武将。尤其是在宋金双方“议和”后,秦桧更是将武将战功搁置,在《鄂国金佗稡编》
2023-02-15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