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17: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岳飞的故事流传至今,其实早就已经超出了历史的范畴,成为了华夏文明中忠义、武勇的典范。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而在南宋后期开始的小说、戏曲,乃至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更是将其神话了。那么,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本文就对这个问题做个简单的介绍。

南宋初的“诽岳”

南宋初,秦桧等主和派在宋高宗的“支持”下长期打压主战派的武将。尤其是在宋金双方“议和”后,秦桧更是将武将战功搁置,在《鄂国金佗稡编》卷20对此有明确的记载。

此时岳飞尚在领兵,秦桧就对其打压。

而在岳飞冤死后,秦桧不仅销毁了大量关于岳飞的史料并且还对其篡改,甚至还派儿子修史来诬陷岳飞。这样的恶劣事件也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记录了下来。

这样的事件不仅在宋朝,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罕见。但是碍于当时的秦桧等人权倾朝野,除了韩世忠等部分将领外几乎无人敢唱“对台戏”。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所以到了岳飞的后人岳珂在编写《鄂国金佗稡编》的时候,只能找其父岳霖和别的岳家军旧部的后人寻找史料。

到了孝宗时期,岳飞的“莫须有”案平反后,岳飞终于沉冤得雪。诽岳的趋势才被终止。

但是碍于此时的宋高宗还是太上皇,因此在编写所谓的中兴十三战功里既有张俊、吴玠、韩世忠、刘锜、李宝、虞允文等名将,也有名不见经传的邵宏渊、赵撙、吴拱、王宣、张子盖等人,但就是没有岳飞的胜仗。

由此可知,至少在宋高宗还在世的时候(宋高宗死于1187年),岳飞的形象并没有被重新塑造。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笔者亲摄杭州岳飞庙

南宋中后期对于岳飞的平反

岳飞的平反是在绍兴32年(1162)7月。宋廷先是将其重新厚葬,然后寻访其后人。因为此时的宋孝宗执意要北伐。所以很希望得到武人支持。

尤其是隆兴北伐的失败(1163年5月)使得南宋军民对岳飞的怀念尤甚从前。因此在乾道五年(1170)宋廷为岳飞立庙,淳熙六年(1180)宋廷追谥岳飞为武穆。

到了宋宁宗执政的嘉泰四年(1204),宋廷追封南宋初的诸多抗金将领为王,岳飞被封为鄂王。

宝庆二年(1226)的宋理宗再次追加岳飞谥号为“忠武”,景定二年(1261)宋蒙战争时,宋军前线吃紧。宋廷又追加谥号“忠文”。

由此可见,到了南宋中后期,岳飞在被平反后,他的历史地位虽然被不断的抬高,但也和宋军前线战事有关。

宋廷希望通过对岳飞的追谥挽回宋军在前线的颓势,可惜这样的愿望并未实现。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然而在民间,南宋军民始终怀念这岳飞,特别是南宋中后期开始,民间作品中对岳飞的事迹多有描述,比如说章颖的《中兴名将传》(已失传)和鬼神小说《夷坚志》。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笔者亲摄杭州岳飞纪念馆

元朝正史和民间中对于的岳飞评价

《宋史》修著于元朝。从其中的岳飞列传可以看出,元廷对其评价都是非常公正的。

然后还在高宗本纪中为岳飞鸣冤,并将秦桧列入奸臣传里。而民间的元曲中甚至还诞生了《地藏王证东窗事犯》、《宋大将岳飞精忠》两部作品。

这两部作品一部是讲述秦桧在阴间遭报应。一部则首次将岳飞描写成了民族英雄。

并且首次出现了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破金军拐子马的情节描写,而且这样的描写后来还被引入到了关于岳飞的最出名小说《说岳全传》中。

而从元代岳飞事迹的流传中也不难看出,除了元廷之外,无论文化阶层还是底层民众对岳飞都充满着怀念与敬意,这也为明清两代岳飞事迹的传播乃至神话提供了非常深厚的民意基础。

明清对于岳飞的正面宣传与神话

明代岳飞的形象在明廷可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笔者亲摄杭州西湖秦桧跪像

根据《家庙遗事记略》记载朱元璋曾经下过这样的诏书:“已乃称武穆,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享。”这显然是把岳飞提到了和赵匡胤一样的高度。

到了正德年间,杭州的岳飞墓前铸秦桧、王氏、万俟卨三人跪地像,并且还塑岳飞父母、妻、子、女诸像。

万历年间更是将原本的铜像换成了铁像,并增铸张俊跪地像。万历皇帝甚至下诏岳飞与关羽共享武庙。从此在明廷“官方”已经将关岳并称。

而民间对于岳飞的纪念更是空前的繁荣,这尤其是体现在了小说、戏曲等作品上。

其中《岳飞破虏东窗记》被收录进了永乐大典卷37。剧情主要是描写岳飞平生的事迹。后世岳飞戏剧的作品主要也是围绕着此作品改编或者扩编而成。

其中击破完颜兀术、被十二道金牌退兵、风波亭事件、岳家女眷自尽等均有比较详尽的叙述。而且对于岳飞本人的忠勇形象刻画的非常生动。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到了嘉靖年间,文学家熊大木创造了首部关于岳飞的长篇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这部小说对以后岳飞题材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万历年间的邹元标写的《岳武穆精忠传》。

这样的改编到了明末的崇祯年间更甚,因为此时的明军在各条战线上屡吃败仗,无论明廷还是民间都充满着对于岳飞事迹的渲染,于是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再次将岳飞的事迹写成了小说《精忠旗》。

另一位文学家于华玉也写出了《岳武穆精忠报国传》等。

而受到岳飞影响最深的还是在清代。尤其是《说岳全传》问世后。因为此作品将岳飞的事迹做了重新的塑造,并做了大量的艺术加工。

首先是《宋史》中记载并不详细的少年时代,《说岳》为其加入了大量的艺术情节,比如说与牛皋、王贵、汤怀(此人为虚构)等人拜把子为异性兄弟、枪挑小梁王(第12回)与宗泽谈论兵道(第9回)等。

这些或虚或实的描写都是刻画出了岳飞年少时期的模样。

然后就是岳飞在北伐前通过“道义”说服了王佐(第22回)、何元庆(第35、36回)、杨再兴(第47、48回)等日后岳家军中的名将。

这样的细节也反映出作品不仅是将岳飞渲染成战神,更是以德服人的江湖豪杰。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当然最引人入胜的肯定是岳飞与北方金军作战的勇略。完颜粘罕和完颜兀术完全没有了历史上的霸气,在《说岳》中完全成了岳飞神勇的“背景”。

而作品最着重描写的还是岳飞的“忠义”。在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自古忠臣不怕死。大丈夫视死如归,何足惧哉!且在冥冥之中,看那奸臣受用到几时!”(第61回,也是岳飞在作品中的最后一句话)

从作品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不仅在情节上,更是在思想上,《说岳》可谓是岳飞题材的集大成者。

而且在清代,民间曾在顺治8年,康熙年间则在康熙21年、31年、54年,雍正9此多次扩修过杭州岳飞庙,就连乾隆皇本人都对岳飞异常崇拜。为此在乾隆亲自题写的《岳武穆论》中多有体现。

文中将岳飞用兵比之韩信,将岳飞忠义称赞为受天下敬仰。甚至慈禧都在河南安阳岳飞庙亲自题写过牌匾。

由此可见,在清代岳飞的地位不管在民间,还是在统治阶层,比起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近代的岳飞形象

但是到了近代,岳飞的形象开始受到了政府的操控。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京剧大师梅兰芳以《说岳》第42、44回改编了京剧《抗金兵》,1936年还诞生了首部岳飞题题材的动画片《少年岳飞》。

另一位戏剧大师田汉则在1939年创作了另一部岳飞题材的京剧《岳飞》,并于1942年在解放区公演。在国家危难之际,文艺界这么做的目的无疑就是以岳飞题材在鼓舞军民士气以抗日。

但是汪伪政府这边居然开始为秦桧开脱,并大力宣传“曲线救国”。岳飞的形象在汪伪这边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贬低。

现代影视剧

关于岳飞的现代影视剧应该是从1962年中国香港的黑白电影《岳飞出世》开始的,彩色电影则是1984年两部电影《岳云》、《岳家小将》。

此后中国台湾地区也在1988年推出岳飞题材的首部电视剧《八千里路云和月》。

到了1989年TVB电视剧《决战皇城》开播后,使得观众在电视屏幕上也看到了岳飞和一群江湖豪侠的身影。

再到1994年ATV拍摄的《岳飞传》(笔者还有DVD)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其中岳飞征战的场景,给小时候的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大陆这边直到1992年的6集电视剧《满江红》的开播才算填补了岳飞题材的空白,而我们所熟悉的黄晓明主演的69集篇幅的《精忠岳飞》(其实导演唐季礼还是香港人)是2013年才拍出的。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1992年的6集电视剧《满江红》剧照

总结

从岳飞的事迹流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岳飞忠勇的形象在古代社会中,不仅深入人心,甚至统治阶级都将其用来做国家正面形象的宣传。

直到今天也依然是华夏文明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成了流量和票房的保证。

下一个篇章里,笔者将对比电影《满江红》对岳飞的形象做进一步分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桧后代要求岳飞后人拆除祖先跪像
...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即将胜利之时,愚蠢的宋高宗听信秦桧等人的谗言,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其杀害,至此岳飞秦桧两家结下恩怨。秦桧病逝后,宋孝宗终于为岳飞洗清冤屈
2023-02-04 14:45:00
岳飞背上的字不是“精忠报国”?那是什么字?
...”,这是真的吗?我们自小就知道,岳飞的敌人是秦桧与宋高宗,据史书记载,宋高宗与秦桧为了国家的安稳以及自身的平安,可谓是卖国求荣,而当时有着一腔热血的岳飞坚持主张北伐,那么当时
2023-06-16 11:59:00
秦桧为何要求自己的后世永世不得为官
...将其杀害,惹得千古骂名。到了1155年,秦桧因病去世,宋高宗将其加封为了申王,谥号忠献。就从宋高宗赐给他的这个谥号中的忠字就可以看得出,在宋高宗的心中秦桧是一个忠臣。只不过后
2023-03-06 21:31:00
分享古代英雄岳飞励志经典故事
...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
2024-05-27 21:03:00
到底是怎样的情义让岳家做出如此决绝的祖训呢
...抗击金军。眼看着宋朝的失地正渐渐地被收复,可是皇帝宋高宗赵构却一心想与金签订和盟,高枕无忧过他的皇帝生涯。一些在朝廷内的文臣也非常支持议和政策,以岳飞为主的抗金武将一时间变得
2024-04-25 10:37:00
...知,他一生都在诠释精忠报国四字。眼看就要收复山河,宋高宗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其召回,最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在狱中杀害。事后天下百姓都为他喊冤,公道自在人心,后世的戏曲小说都
2023-02-01 10:57:00
...军大战,并且在中原一地,是不断取得胜利。而这时候,宋高宗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心病。此心病是宋高宗担心岳飞击溃金军,迎回自己的哥哥。他的哥哥是谁呢?就是宋钦宗。以岳飞
2023-02-01 14:15:00
从被冤杀,到与关羽并列,岳飞历史地位为何几经变迁?
...金兵‘拐子马’铁骑。然而,在岳家军进军高仙镇途中,宋高宗与秦桧却一意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在南宋朝廷和金议和过程中,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和长子岳云,
2024-08-18 14:17:00
岳飞之死:历史疑云与背后真相的探究
...事,为什么秦桧可以成功完成陷害,其实也是巧妙的抓住宋高宗的疑心,才使得岳飞被陷害。在事情发展的后来宋高宗召想要召回岳飞时发现岳飞不回来发出十几道令牌,可惜最后岳飞也没有出现了
2024-02-05 19: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