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遭到第一次严重危机,如果没有寇准,“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123年发生,宋朝的耻辱,很可能就是“景德之耻”。
开局就不完整,收不回的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最危险的缺口,危机终于由此而来。
当初石敬为了一己私利,把中原王朝抵挡北方少数民族最有力的屏障——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政权的大辽国,燕云十六州从此成为悬在中原政权头上的一把利剑。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后续有志者不约而同的目标。
当后周世宗柴荣挥军北上,眼看就要胜利时,不幸突患急病,被迫班师,壮志未酬身先死。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不忘幽云旧土,可惜天不假年,正值壮年,却突然死在斧声烛影之中。太宗携胜利之师亲征,可惜惨遭败绩,乘驴车而逃;之后的雍熙北伐也以惨败告终。
太宗两败,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失败,更主要的是战略上的失败。
一方面,太宗两败让宋朝无论君臣还是平民,都将契丹视为难以战胜的敌人,整个大宋在心理上已经处于下风;
另一方面,契丹的两次大胜,增强了自信心,从此转变对宋战略态势,转守为攻,所谓攻守易势也。
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后,萧太后萧燕燕摄理朝政,辽朝在萧燕燕的治理下,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强大起来的契丹政权,已经不满足于北方,富庶的大宋,早已经让这个政治野心膨胀的女人垂涎三尺。
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再次携辽圣宗亲征,这一次,萧燕燕已经不满足于两国边境的胜负得失。
宋军坚守不出,攻城屡屡受挫的辽军索性一路南下,直达黄河要津澶州城下。距离北宋都城汴京仅仅300里,而且无险可守,辽军一旦渡河,很快便会兵临汴京城下。
早就对辽朝心生畏惧的宋朝君臣,马上慌了神,朝廷上充满了“南迁”的逃跑言论,有了老爸两次惨败的教训,宋真宗也打算“避避风头”。
这种情况,和123后的靖康之耻何其相似,都是大兵压境,都是君臣慌乱、逃跑言论充满朝堂之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机面前,寇准的刚直,拯救了北宋。
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由于是少数,要想捍卫真理,这个少数人必须坚持不懈,刚正不阿。北宋著名的抗辽大臣寇准,就是这样的少数人。
宋真宗打算南逃,问寇准:“如果南幸会怎么样?”寇准道:“如今天子神武,将帅和谐,如果皇帝亲征,辽军必然远遁而去。怎么能丢弃祖宗的宗庙和社稷而难逃呢?”
在亲征路上,宋真宗又打起难逃之意,寇准再次劝说宋真宗:“如果退回半步,形势将土崩瓦解!到那时,恐怕连金陵都到不了!”
宋真宗最终在寇准的一再督促下,抵达州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再加上辽军统帅、曾经擒获宋军大将杨业的萧挞览被宋军意外射死,辽军士气低落,主动求和,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这场战争最终结束。
可以说,如果没有寇准的坚持,宋真宗基本上会南逃,到那时,宋军士气低落,123年之后的“靖康之耻”很可能会提前发生,北宋早夭,也就不会有后世今百年繁华的经济文化。
而寇准的刚直和坚持,为北宋续命100多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