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04年秋天,辽国的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南下,直抵澶州城下。在北宋宰相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也亲临前线。双方尚未交战之时,辽军大将萧挞凛前来侦查地形,然而,他却被宋军发现,被宋军射杀。在萧挞凛死后不久,辽国就同意与北宋议和,双方达成“澶渊之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辽国显贵
据史书记载,萧挞凛字驼宁,出身辽国显贵之家,他是“思温之再从侄”。萧思温是十五年绰正是萧太后。换言之,萧挞凛是萧太后族中的兄弟。另外,根据一些出土资料显示,萧挞凛属于辽国开国皇后述律平的异父兄萧敌鲁这一族系的。
萧挞凛的父亲名叫萧鲁列,因善于相马,在应历年间担任马群侍中。萧挞凛的才能要超过其父,他才略过人,不能能征善战,还通晓天文。保宁年间,萧挞凛在宫中担任宿直官,“累任珝剧”。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派出十几万大军,发起“雍熙北伐”,萧挞凛终于迎来了表现的机会!
二、战功卓越
当时,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接连攻破辽国的城池。不过由于东路军的溃败,西路军也只得撤退。萧太后任命耶律斜轸为主将,萧挞凛为副将,率领数万兵马追击。结果在陈家谷口之战,杨业战败负伤被擒。两年后,萧挞凛改任南院都监,“从驾南征,攻沙堆,力战被创,太后尝亲临视”。
统和七年(989年),萧挞凛得到了封赏,“加右监门卫上将军、检校太师,遥授彰德军节度使”。政和十一年(993年),萧挞凛与东京留守萧恒德讨伐高丽,并取得了胜利,“高丽称臣奉贡”。第二年,萧挞凛作为总指挥,主持征讨党项人。班师回朝后,萧挞凛“以功加兼侍中,封兰陵郡王”。
三、战死澶州
统和十五年(997年),敌烈部发生叛乱,“杀详稳而叛,遁于西北荒”。萧挞凛率领轻骑追击,并且收服了沿途的一些部族,“诸蕃岁贡方物充于国,自后往来若一家焉”。辽圣宗很高兴,“赐诗嘉奖,仍命林牙耶律昭作赋,以述其功”。998年,耶律休哥病死,第二年,耶律斜轸也病故了。
此时“三驾马车”只剩下了韩德让,而辽国当时能征惯战的名将也只有萧挞凛了。于是,萧太后、辽圣宗任命萧挞凛为南京统军使。统和二十年(1002年),萧挞凛率军南下,“擒其将王先知,破其军于遂城,下祁州”。然而后来的澶渊之战,他却死于非命。萧太后闻讯,“哭之恸,辍朝五日”。萧挞凛之死,对辽军士气打击很大,所以萧太后才同意议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