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明天启五年(1625),八月的一天。56岁的囚徒熊廷弼,被押往刑场。提牢主事张时雍,看到熊廷弼的胸前挂着一个小布袋,问他:袋子里装着什么东西?熊廷弼答:我的无罪申辩书。张时雍又问:你没读过《于谦,命运如斯;在他...……更多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的光荣与冤屈
...于谦考中了进士,虽然不是最好的名次,却代表了他踏进官场的第一步。这时的明朝,在对于官员的管理上十分严格,所以官场中并不存在什么贪污枉法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难得的风气绝佳。对于于谦这朵白莲花来说,可谓是...……更多
聊聊于谦的悲剧与光辉
...他个人的才华和勇气,更反映了明朝时期的政治复杂性和残酷性。他的冤杀,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然而,正是这样的悲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于谦这样一个文武双全、忠心耿耿的英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多
于谦的生死抉择与明王朝的沉浮
...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十三岁的于谦凭借进士身份开始进入官场。尽管官职不高,但是于谦为官不仅清廉。而且一心为民,为了老百姓甚至敢和皇叔朱高煦对抗。,这使得明宣宗对他大为赞赏,封他为江西巡抚。凭借着明宣宗的青...……更多
明朝三大忠臣:在封建制度下的英勇与悲剧
...谦及其部下多人被斩首,家眷被没收流放。这种对英雄的残酷对待,让人不禁思考于谦的悲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风险。最后,我们来谈谈张居正。虽然他病逝了,但他的家人还是没有逃脱被没收的命运。儿子们被迫自杀,家...……更多
名将于谦如何取得京城保卫战胜利
...敢于为人民服务,因此得到百姓们的爱戴,在当时明朝的官场之中也是一股清流的存在。在明朝时期,官员贪污腐败较为严重,各地官员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为己用已成为一种风气。尤其是在正统年间,宦官王振当权,把持政权...……更多
陈循:从孤儿到明朝不老松的绝世文臣
...年后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一袭红衣,一身傲骨。历经官场沉浮,却依旧保留了一世清明。而他正是有明朝不老松存在的“绝世文臣”,陈循。一、自持而不争陈循于永乐十三年高中状元,此后便入选翰林院任职编修。当时正...……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布置工事,召集援军。为了堵截敌军后路,于谦下达了残酷的军令:出城作战的各路明军,一律不得返城,返城者斩首示众。北京保卫战爆发了,敌众我寡的局面下,于谦亲自率领残部守卫德胜门,与敌人血战。城外数万明军...……更多
为大明续命200年的少保——于谦
...赈济灾民,拯救了无数濒临绝境的百姓。然而,明朝中期官场腐败盛行,贿赂之风猖獗。当时的大太监王振把持朝纲,地方官员纷纷巴结逢迎。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的官员都献上重金厚礼。但于谦个性刚直,他不愿同流合污...……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太后得知后水米不进,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镇赐死,那么于谦说不定还能再熬一两届大明皇帝。初入官场于谦在考入进士开始为官后,官场之路平步青云,在考中进士后的第四年就被明宣宗朱瞻基亲自命令为御史,并跟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 在叛乱平定后明...……更多
于谦是如何在土木堡之变后,让本应就此覆灭倒塌的大明朝起死回生
...父不同的是,于谦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却对尔虞我诈的官场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反而继承他父亲于彦昭的性子。 于彦昭本是钱塘县的一个小官,因为忍受不了他们官官相护,互相趋炎附势的作态,索性辞去官职,带着于谦归...……更多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如今在何处安睡
...一定的了解的,在1449年,蒙古的部落瓦剌率兵大举入侵明朝的北方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建议之下带兵亲征,但是没想到却兵败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事情一出来,整个大明朝瞬间陷入了乱局当中。国不...……更多
于谦:明朝名臣与民族英雄的传奇人生
他是明朝的名臣,也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于谦,他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刻苦读书,心里一直有很高的志向。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最喜欢最敬佩的一个人,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榜样和标杆。而于谦同样也有,他...……更多
英宗可以杀于谦,为何嘉靖杀不了海瑞
...并在后来将他下狱以保护他免受政局变动的影响。此外,明朝中后期的政治风气也对于谦和海瑞的命运产生了影响。在明朝中后期,言官们可以畅快淋漓地批评皇帝,而不需要担心被追究责任。这种风气使得海瑞能够直言不讳地...……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国英雄,将“社稷为重君为轻”演绎到极致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有名的乞丐皇帝,他登山大统后想念“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桥段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朱元璋带兵打仗可以,真正的让他治理江山,从能力上还是欠缺。这不,在...……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星与北京保卫战的英雄
...军队被杀,而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刺活捉,成了后来瓦刺向明朝廷索要钱财的人质,王振这种奸佞也土木堡战争中被杀死,可以说土木堡之变使明朝元气大伤。因为明朝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三千营大败,而明朝首都...……更多
端午节,怀念屈 原以及那些含冤而死的忠臣们
...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品德的坚守。他的死成为了明朝官场的一大悲剧,也引发了后人对忠臣命运的深思。四、袁崇焕:坚守孤城,惨遭陷害袁崇焕,明末著名将领。在明朝与后金(清朝前身)的战争中,他坚守宁远城,多次...……更多
中国古代的英雄:于谦的忠诚与牺牲
...最后他宁愿选择自杀也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这个英雄就是明朝时的大臣于谦。于谦有着过人的胆识以及才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有一次,明朝皇帝明英宗要亲自带兵出征,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都不听,要去攻打侵略者瓦剌也先,...……更多
忠臣之殇:李牧与于谦,两位英雄的悲惨结局
...被害三个月后,赵国就灭亡了。和李牧情况类似的,还有明朝的于谦。于谦本是文臣。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皇室动摇,纷纷建议南迁,是于谦提议坚守。后来的明代宗才陈兵20多万抵御瓦剌大军的攻击。两方议和后,于谦利用...……更多
明朝这位功臣被杀后,心狠手辣的锦衣卫都为之落泪,太后也不吃饭
...害到了其他权贵的利益,很多人想要将他欲除之而后快。官场中的明枪暗箭实在是难防,即使他的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上天还是没有眷顾他,最后落了凄惨的结局。只怪明代宗朱祁钰命不好,子嗣淡薄。本来可以安稳在皇位上度...……更多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杭州哪位男童出生之后挽救了明朝
...元1938年5月13日,杭州平安里诞下一男童,同年6月24日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金陵驾崩,看似毫无关系的二人,男童竟然在五十年后,为明朝续命200年,他的名字叫做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更多
《满江红》作者是岳飞,还是于谦
...,而朱祁镇则只能算是被俘投敌的“汉奸”。然而现实很残酷,朱祁镇这个“汉奸”回到大明之后,虽然被弟弟朱祁钰忌讳,但仍然是“太上皇”。后来朱祁镇通过毫无意义的“夺门之变"重新登上皇位之后,在徐有贞和石亨等...……更多
明朝猛将石亨是挽救明朝的英雄,为何最后被满门抄斩?
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位功臣比较特殊,他曾挽救整个大明朝,威震漠北,封候拜将,深得皇帝的信任,但最后却被满门抄斩!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被杀后,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众人反而拍手称快!此人到底是谁呢?他到底为何...……更多
明代宗的“靠山”于谦,为何没有入内阁主政
...代宗论,也是新帝继位的大功臣,为何明代宗不给他提高官场地位?难道于谦不够资格入阁吗?明朝内阁的实际品级并不高,但内阁成员才称得上是宰辅,才是文官集团名正言顺的首脑,以于谦当时的声势和功勋,担任内阁首辅...……更多
王振与于谦:明朝的权力斗争
...是怎么争取到如此评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亲自带领大明朝年轻的皇帝朱祁镇,和20万精锐士兵,在土木堡,用自己的无知和愚蠢,造成了史上耻辱的“土木堡之变”。大明皇帝朱祁镇被俘,20万将士全军覆没。所以,就发生...……更多
明军主力在哪战中被全部歼灭
...施展才学的机会,在国家存亡之际也正是大浪淘沙之时,明朝土木堡之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的1449年,此时距离明朝建国才仅仅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然...……更多
于谦辅佐四代皇帝,为国家鞠躬尽瘁,为何在最后遭到如此不
...一代忠臣,在皇室争斗的旋涡中也难逃厄运。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往往会让无辜者成为牺牲品。于谦的遭遇不啻为一个缩影,反映出明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朝野上下的权力斗争,不仅动摇了国家的根基,也让许多忠臣含...……更多
聊聊抗清英雄张煌言传奇的一生
...一腔热血书写了一段段不朽的抗清传奇。与南宋的岳飞、明朝的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共同演绎了杭州这片土地上的忠勇传说。张煌言出身官宦之家,从小文武兼备,怀揣报国之志。崇祯十五年(1642年),他考中举人,进入...……更多
明朝三大忠臣王阳明、于谦、张居正的悲剧结局
...及其属下多被斩首,家人被抄家尽数流放。这种对功臣的残酷对待,不禁让人感慨于谦的悲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风险。最后,我们来到张居正,他虽然患病而亡,但他的家族却没能逃过被抄家的命运。儿子们被逼自杀,家中...……更多
是什么导致于谦被杀,又为何说他的死决定了明朝气数将尽
...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忠臣死了。他的死对于整个官场来说,实在是一场“大地震”,此后的明朝虽然维持了一百多年,但实在是苟延残喘。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于谦的死,又为什么说是他的死决定了大明气数将尽呢?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