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仁宗为何被视为一代明君你知道吗
...方面,更是乏善可陈。宋真宗传给他多少领土,他就传给宋英宗多少。他凭什么成为“一代明君”呢?认真分析,只因宋仁宗做到了四个字:严于律己。比如,有一年,宋仁宗寻思着要把皇宫扩建一下。就派人去和皇宫北面的居...……更多
苏轼与欧阳修竟然是姻亲关系,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苏”之间有知遇之恩。苏洵是欧阳修向朝廷举荐为官的,苏轼和苏辙是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时选拔出来的,他们视欧阳修为恩师、挚友,故欧阳、苏两家有通家世好。苏轼与欧阳修的师生之情最为深厚,他一生都追慕欧阳修。殊...……更多
宋神宗空有一番抱负,能力却配不上他的野心,最后郁郁而终
...没有改变宋朝三裁的局面,十分艰难。宋神宗赵旭的父亲宋英宗赵舒虽然在位仅四年,但对赵旭还是给予了很好的教育,不过赵旭可能从小就看出了宋朝的积贫积弱孩子,所以立志变法,于是就有了王安石的变法。公元1607年,...……更多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更多
苏轼鼓励晚辈考试,告诉他中举之后有什么好事
...前辈当然会倍加勉励,不乏义正辞严的冠冕之词。然而,苏轼这首《蝶恋花·送潘大临》却很另类: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吩咐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东山再起,官拜龙图阁大学士,外派杭州担任知府。上任途中,苏轼路过润州,到金山寺去拜见老友佛印禅师。二人一番畅谈后,苏轼就写下了一首诗。全诗有一半的句子,都是抄自唐代诗人...……更多
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聪慧过人,她的才华是不是超过苏轼?
首先,苏轼并没有一个妹妹,史载,苏洵共有三子三女,长子苏景先三四岁时就早夭了,长女与次女也是早夭。苏洵的第四个子女是个女儿,也就是苏八娘,大苏轼一岁,是姐姐。所以后世野史笔记小说中出现的苏小妹,原型...……更多
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评价非常客观
...里面说:宋神宗有一次问大臣,古代哪个名人的才华堪比苏轼?大臣就答:李白。宋神宗说:不对,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意思是说,李白有苏轼的才华,但是学问不如苏轼。于是有网友抬出宋神宗的评价,说苏轼是“千古第...……更多
苏轼:文坛的全能才子与艺术天才的完美结合
苏轼是宋词领域的巅峰代表人物,也是宋史上著名的全能才子,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只不过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东坡词罢了。苏轼的诗犹如妙笔生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的词读来酣畅淋漓:“我欲醉眠...……更多
《宗师列传》解锁苏轼的豪放人生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乔振宇、贾青分饰苏轼与王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头戴斗笠、足蹬木屐与贩夫走卒谈笑风生的率真……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1月5日晚,《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七期苏轼苏辙...……更多
...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这众多词人之中,苏轼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后人的深深推崇。那么,为何苏轼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词坛的璀璨明星呢?苏轼的词作,既有豪放之风,又不乏婉约之美。他的词,既能够...……更多
史地新知录⑥|生于四川逝于江苏的苏轼,为何葬于河南郏县
...入列“唐宋八大家”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及其两个儿子苏轼苏东坡、苏辙苏东轩。三苏园里的三座坟茔,分别安葬着苏洵的衣冠冢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遗骨。众所周知,苏氏父子均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州市),...……更多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安石为其求情,这是历史少见的君子之...……更多
聊聊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诗
...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这首诗名为《题金山寺》,它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回文诗: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更多
苏轼的贬谪人生:磨砺与豁达之旅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生,称得上是波澜壮阔,四海沉浮。生平遭遇多次贬谪,客居他乡,辗转半生;政治上多逢失意,虽有经世之才却不得重用,被连番遭贬便是最痛的证明。生活的不如意和仕途的苦难足以轻易击溃...……更多
苏轼写了首词,凭其中5个字,名家认为他胜过李白
...的:自汉魏以来,两千多年的文坛上,只有曹植、李白、苏轼这三人能当得上“仙才”的称号。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也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尤其是能在重大压力之下七步成诗,这种文学造诣自然令...……更多
...。针对有人提出应恢复察举、实行全面考察德行的办法,苏轼在《议学校贡举状》中极力为科举辩护,认为科举考试有一定标准,远远优于无客观标准的察举德行,“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若欲...……更多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③|从“诗酒趁年华”,品苏轼的“超然”力量
...坊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积淀了厚重绵延的文脉印记。苏轼,是其中之一。苏轼人物雕塑(图源网络)在诸城市超然台广场,一座苏轼人物雕塑矗立在最显眼的位置,只见他右手低垂,拿着一支毛笔;左手向天高举,目光顺着...……更多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槛,迈不过去即有性命之虞。苏轼当时也做好了死的准备,“子瞻忧在必死”,甚至连自尽的毒药、遗书都已准备好。庆幸,苏轼没有死,仅仅是降为黄州团练副使,当一个闲差。也正因...……更多
西岸读书会——走近苏轼 │一起阅读苏轼的乐观与豁达 扫码阅读手机版
...西区图书馆在和悦汇西岸书斋举办“西岸读书会——走近苏轼”。本次讲座由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刘炜老师主讲,带领读者们一起阅读了苏轼的乐观与豁达。“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的大概就是苏轼。...……更多
987岁,苏东坡生日快乐!
作者:赵银芳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员、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今天是苏东坡987岁的生日,祝他生日快乐!北宋景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这一年是鼠年。农历12月19日卯时(早晨五至七时),在四川眉州眉山县城纱毂行的...……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北宋知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苏轼先后两仕杭州。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至熙宁七年(1074)七月,做了3年通判。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三月至元祐六年(1091)正月,出任杭州知州。苏轼初到杭...……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苏轼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文豪,直到今天苏轼的很多诗词脍炙人口广为传颂。苏轼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就在苏轼参加科举的那一年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苏轼这一届考生可谓是神仙混战。除了主考官欧阳修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学...……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人敬仰的豪放词宗,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学家。苏轼的法律思想散见于他的诗词、奏议、政论、散文、书信中。他不仅熟读钻研律法,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能够熟练地运用,为此留下了许多诗词轶事。1.读书万卷不读律...……更多
宋朝最好的一位皇帝身世很凄凉,最后传位给了侄子
...个人儿子都很早去世,所以他把皇位传给了侄子赵宗实(宋英宗)! ……更多
秦观与苏轼堪称文坛双璧,亲如一家
...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也有很多文学巨匠,其秦观和苏轼的作品更是堪称经典。他们两人有没有亲戚关系呢,之间的关系又如何?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是北宋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更多
避讳制度的发展:从《周礼》到唐宋明清的演变
...宋时期的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的嫌名避讳的字有18个,宋英宗赵曙的嫌名避讳的字有26个,宋钦宗赵桓的嫌名避讳的字有49个,而宋高宗赵构的嫌名避讳的字更多,足足达到了55个。宋太祖赵匡胤庆幸的是,两宋的国讳绝大多数...……更多
王安石与苏轼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学上的辉煌并未使他免受时代风云的影响。与他同时代的苏轼,更是一位风流俊雅、文学地位高于千古的人物。在文学论战中,苏轼凭借年轻、思维灵活等特质,让王安石感到难以招架。两位文学巨擎在探讨文学问题时频频碰撞...……更多
宋代歌姬琴操,因苏轼的一句诗遁入空门,最后为他抑郁而终
...喻户晓”,人人都想亲眼目睹她的美色与才艺。那一年,苏轼时任杭州知府,坐船游览西湖美色,不小心两船相撞,那艘船上就是“她”,家喻户晓的歌姬——琴操。她是一个苦命的才女,出身官宦人家,小时被抄了家,之后便...……更多
苏轼为三任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词,哪一首最让你感动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