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西三任节度使攻打小勃律国相继失败,只有高仙芝成功了
...时候就升为将军和父亲高舍鸡的官职一样。在夫灵察担任节度使后,很是器重他的才干又不断地提拔重用,很快高仙芝就积功成为安西副使。高仙芝的勇名很快就传回长安,唐玄宗李隆基也对其赞赏有加。在唐朝前期,历代君王...……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更多
唐玄宗的名将每位都战功卓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
...晙又配合薛讷大败吐蕃。战后,唐玄宗提拔郭知运为陇右节度使。开元四年,突厥降户阿悉烂、聂跌思太等率众反叛,生擒单于副都护张知运。突厥降户抵达绥州界后,郭知运受命领朔方军讨伐突厥降户,在黑山呼延谷大败突厥...……更多
高仙芝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一起来看看吧
...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年(747年)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高仙芝...……更多
怛罗斯之战:唐朝与阿拉伯国家的巅峰对决
...香的。年轻时的高仙芝并不得志。直到扶蒙灵察接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家的祖坟终于冒出了滚滚青烟,高仙芝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自此,他的才华被发掘出来。天宝六年,通过扶蒙灵察的推荐,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更多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六大将领都是谁,结局如何?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已经很久...……更多
从安史之乱看唐朝兴衰:名将高仙芝的辉煌与陨落
...绩,回来之后就可以加官进爵。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许多的节度使和藩镇大将手里有着实权,就开始在边界上恶意挑衅敌人的原因。而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好大喜功,边境频繁暴动,安史之乱由此爆发。导致百姓没有安居乐业的生活...……更多
盛唐帝国双壁纵横西域,如何代表大唐对决阿拉伯文明?
...玄宗时期,唐朝虽然有意收复这些地方,但之前几任安西节度使,都没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多次出战,但最后却无功而返。直到高仙芝掌权。高仙芝掌权之后,直接将目标锁定在小勃律身上。小勃律位于今天的克什米尔西北部,...……更多
...余岁时被拜为将军,与父亲品级相同。高仙芝先后在多名节度使手下任职,均未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之后,封...……更多
边令诚对高仙芝为何不满
...打了胜仗的高仙芝有点飘飘然,越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直接派人向玄宗告捷。夫蒙灵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不单单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更重要的是,高仙芝这一越级报告,夫蒙灵察就没办法给自己在功...……更多
大唐帝国为何敢同时向三大强国开战
...三大强国开战的估计也只有大唐了。公元750年,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征讨石国。石国向阿拉伯帝国求救。公元751年,高仙芝为阻止阿拉伯人东进,决定先发制人,率领六万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更多
他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成为唐朝大将,生下的儿子更是家喻户晓
...的时候,就被授予了游击将军一职务。高仙芝先后在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的旗下做事情,并未受到重用,一直到羌族大将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才得到提拔。当时唐王朝和吐蕃的战事比较激烈,吐蕃占领了小勃律地区,而...……更多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安军使,封清源县公,兼领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节度使,威震天下。结局:遭李林甫嫉妒进谗,几度被害死,经哥舒翰求情,被贬为太守,旋即暴死,时年45岁。小评:王忠嗣若在,安禄山岂敢造反。哥舒翰简介:突骑...……更多
被哥舒翰诬陷的安思顺,若当年与安禄山一起造反会怎样?
755年深受唐玄宗赏识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反唐叛乱时,他的无血缘堂兄安思顺此时正在担任朔方节度使(安禄山母亲在安禄山小时候,再嫁给了安思顺的伯父安延偃)。作为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并未参与安禄山的叛乱活...……更多
唐朝死于宦官之手的名将,他们是西域双壁大唐番将
...仙芝,封常清坐镇西域,北疆;南方四川是章仇兼琼作为节度使,号称帝国巨鳄,更有玄宗假子,太子少保王忠嗣;至于民族众多,战事纷繁的幽州,有张守珪这位一代名将镇压,可以说是四海升平,而今,我们来看看这位西域...……更多
小勃律之战,高仙芝是如何加冕“山地之王”的?
...大军全都半途而废,唐玄宗一怒之下接连撤换了三任安西节度使。天宝六载,在夫蒙灵察的举荐下,时任安西节度副使的高仙芝接过了小勃律这块烫手的山芋。☞分兵三路策略,节粮又提速 唐军一万人从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更多
历史上的小勃律国究竟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的正式册封。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入侵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副使张思礼率军增援,并重创吐蕃。战后,没谨忙派使臣到长安向唐玄宗致谢。此后十多年,吐蕃一直不敢觊觎小勃律,大唐与小勃律一直维持着亲密的关...……更多
聊聊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吐蕃、西突厥突骑施在中亚的角逐的结果
...地处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要道,战略位置重要。时任北庭节度使的张孝嵩,派疏勒副使张思礼率汉族及少数民族步骑兵4000人赴援,与小勃律兵左右夹击吐蕃,大破之,杀其众数万人,缴获器械、羊、马等甚多,收复其九城,以...……更多
唐朝时期的十大节度使四十八藩镇分别是哪些地方
...位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分别是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一支神秘大军,坚守边疆数十年,城破后全部战死
...都护府为将,与中原千里隔绝。公元766年,随着三位河西节度使:来瑱、杨志烈、杨休明的相继战死,甘肃几乎全境沦陷,西域之地从此孤立无援。《新唐书》载: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兵力分别是2.4万与2万,经三次回调,安西...……更多
段秀实反对修筑原州城堡,为何会被解除兵权?
...和泾源兵变时,一定绕不过一个关键人物,那便是前泾源节度使段秀实。因为段秀实在任时,泾源兵精将勇,成为拱卫京师长安的重要藩镇。而段秀实离任后,泾源却叛乱频发,最终才酿成了泾源兵变的大祸。段秀实是唐朝安西...……更多
4万唐军是怎么控制西域万里疆土得
...间,安西都护府管镇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北庭节度使管镇兵二万人,马五千匹。天宝年间,北庭、安西两个都护府的辖区包括了今天中国新疆全部、中亚大片地区,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需要指出的是,...……更多
本无亡国之兆的大唐,此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席卷了整个华北。安禄山本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整个帝国东北三镇十五万精兵尽为其所掌握。相比之下,此时的唐王朝所能掌握的卫戍部队和中央禁军仅有八万余人,且都是些常年远离战场的弱旅,面对安禄山...……更多
安史之乱唐军折损哥舒翰等三员名将,完全是唐玄宗瞎指挥
...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于范阳起兵。安禄山发布假消息,声称拿到唐玄宗的密诏讨伐杨国忠。“清君侧”历来是叛乱之臣叛乱的借口,他们往往假惺惺地声称皇...……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从普通士兵做起,在对吐蕃作战时因军功卓著被封安西节度使,最后还被封为安西郡王。当时大唐皇帝为激励战将封了不少王,但胡人被封王的只有两人,比哥舒翰更早被封王的是安禄山。在当时哥舒翰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英...……更多
...原兵变”,唐德宗惊慌失措逃离长安。幽居在家的前泾原节度使朱泚喜从天降,乱兵们一致拥戴他黄袍加身。皇位的诱惑谁能扛得住?朱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兴奋之余朱泚想到了一个人——段秀实,要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大事...……更多
聊聊1300年前大唐和阿拉伯在中亚的一场大战
...受到动摇,西域唐军迅速恢复。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敌军,征服当地。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直到安史之乱才停止。...……更多
...酋长给干掉了。怛罗斯之战一年前,即750年,大唐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血洗石国,葛逻禄部其实很高兴,因为可以顺势打个劫,把石国的美女和金珠宝贝能拿一点是一点。随后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支援,高仙芝...……更多
大唐战神李嗣业:香积寺一战封神,最终战死沙场
...一战功,使他被升任为昭武校尉。后来,李嗣业又随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出征,讨伐小勃律国。在特勒满川一战,唐军陷入被动,高仙芝欲苦守以待援军。李嗣业力劝高仙芝退守白石岭,避免被敌军包围。最终,高仙芝被李嗣业...……更多
唐朝之所以要在自己的极盛时期,设置节度使这种兼管军民、割据一方,兵权、人事权、财政权尽在指掌的封疆大吏,并不是能单单用唐玄宗李隆基一个人的脑残失策、或者李林甫等大臣的私心误国就可解释的,是因为当时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正面交锋,是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之围,当时韩信手下有100万左右的大军可供指挥,项羽麾下只有10万军1队
2024-06-01 06:07:00
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1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1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
2024-06-01 06:29:00
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
2024-06-01 08:52:00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
2024-06-01 08:51:00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
2024-06-01 08:53:00
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
2024-06-01 08:52:00
明朝晚期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因为魏忠贤党同伐异,很多的忠臣良将也都遭到了打压,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对抗清军的大旗
2024-06-01 08:54:00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的八月,盛夏时分,烈日炎炎。北京西市刑场上,有一位明朝军事家正被处以碟刑,这是一种比凌迟残酷百倍的酷刑
2024-06-01 08:55: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
2024-06-01 08:53:00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听到慈宁宫这个名字,它是专门为了太后和皇后居住而建造的,但是清朝的历代太后们却都不敢住在这里,这是为什么呢?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
2024-06-01 08:56:00
明朝初期采用卫所制,这是一种利用军屯供给士兵衣食的军事制度,朱元璋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他“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
2024-06-01 08:56:00
顺治帝临终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为辅政大臣。本来四大辅臣相互制约,但随着鳌拜杀死苏克萨哈,以及索尼的去世
2024-06-01 08:57:00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的,一旦被皇帝怀疑,几乎都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比如明朝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024-06-01 08:57:00
在洪武三年,大明已经击败了中原地区最后一个对手,把蒙元势力全部赶到草原,与此同时,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病死,自感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2024-06-01 08:59:00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
2024-06-01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