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人们若真想经历,那还得挑个最好的时候,不然刚好去到安史之乱,那可就跟乱世没什么两样了。而整个唐朝也正是如此,因安史之乱的发生被分为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一、安史之乱的发生并非无迹可循古代皇帝们除了极少...……更多
张义潮:从敦煌首富到收复失地的英
...生活在唐朝,那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时代,但是偏偏出了个安史之乱。唐朝在太宗时候,开疆辟土,使大唐疆域空前辽阔,唐朝的面积最大时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千米,为我国历朝历代面积之最大。当时唐朝的疆域不仅包括现在...……更多
郭子仪:七朝武将,大唐的守护神
...仪的人生转折是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势力主要在河东、河北,与九原郡相距不远,唐朝统治者慌乱中想到了这个被闲置多年的九原郡太守,郭子仪临危受命,多年积攒下来的能量一...……更多
陕州之战,为何说回纥骑兵成关键胜负手
香积寺之战后,安史之乱的叛军锐气尽失,他们撤出关中,集结兵力准备守住潼关和洛阳,把唐军牢牢控制在一片废墟之中。唐军自然不能死守长安和关中。关中地区的生态危机,早已养活不了长安的百万人口,长安需要打通...……更多
香积寺之战:唐朝生死存亡的决战时刻
...惨状,形容的究竟是哪场战役呢?唐朝的繁华瓦解于一场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12月),野心勃勃的安禄山举兵叛乱。由于唐军疏于防护,导致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洛阳和长安。唐玄...……更多
宦官误国:程元振与唐朝的灾难
...中仍然占据着上风,然而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扭转!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由于唐朝内地空虚,所以叛军先后攻占了洛阳、长安等地。756年,吐蕃利用唐朝内乱的机会,开始向东用兵,先后夺取了十余座边防要地。之后,吐蕃的进...……更多
...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763年吐蕃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唐代宗为...……更多
历史上薛仁贵西征的大非川之战,最终是以惨败收场
...位时期,贞观十四年时,大唐灭掉了高昌国,之后为稳定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到了贞观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同时也是在当年,将安西都护府行在迁到了龟兹境内,而后,又在龟兹周边,也就是焉耆、于阗和疏勒三城,修...……更多
大唐王朝的鼎盛,离不开对战马的重视
...十八监,“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陇右和河西地区一直是唐王朝最重要的养马基地。 作为唐朝最重要的养马基地,陇右和河西地区一直是受到唐朝重视的,因此,这里的行政长官更...……更多
张义潮:驱逐吐蕃,收复河西的民族英雄
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深受打击,从此日渐衰微,步入暮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偏居青藏高原一隅的吐蕃乘机攻击河西诸州。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沙...……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盾重重,腐朽不堪了。安禄山抓住机会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大唐的一场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更多
唐朝盛衰史话:从贞观之治到国都六陷
...敌入侵时被攻破,皇帝九次逃难外地,狼狈不堪。756年,安史之乱,玄宗弃都而逃;763年,吐蕃进犯,直逼长安,代宗李豫走陕州;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叛变,靖难之师哗变,德宗逃亡;881年,黄巢攻入长安,僖宗逃到成都;885...……更多
面对强敌吐蕃,武则天重用一文一武2个人,如何遏制吐蕃步伐
...枚举:灭亡蒙古的白杨赤(658年)、征服吐谷浑(663年)、兼并西域的施(675年)与亦特(676年)与此同时,他们也派遣使者前往长安,恭贺唐高宗登基、表达“愿与大唐永久和好”等外交辞令。这样,一面疾呼热,一面又亲来温情。令人防...……更多
唐朝将军被俘,吐蕃王只因多看了他一眼,就伏地大哭是为何?
大唐鼎盛时期在中亚西域地区的声威有多高?怛罗斯之战,高仙芝率领的军队之中来源复杂,真正的大唐士兵不过万人,其余数万人皆是行军途中从西域各国之中临时招募的。这些西域人为何敢于临时跟随唐军征战,原...……更多
武则天是如何扳倒太子的
...,他还在惦记着吐蕃,惦记着开疆扩土。公元679年11月,西域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吐蕃求和了!原本,一年多前,大唐计划由李敬玄征伐吐蕃后期,由安西大都护裴行俭率西域精锐,配合其杀上高原,为大唐西域谋得20...……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盛世难再
...盛世”,可以说把唐朝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然而一个安史之乱,却让这几代皇帝辛苦创出的盛世戛然而止,虽然后来被唐代宗平定,但是此后的唐朝开始走向下坡路。为何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再也无法回到...……更多
天宝战争为后面埋下了什么祸患
说到唐朝的灭亡,相信大家都会想起安史之乱,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有一场战争导致唐朝衰败了,它就是天宝战争,一起由唐朝贪官索贿,引发的一场大战,导致数十万人战死。天宝战争唐王朝扶持南诏,本想...……更多
...,张齐丘将成为第一个死在“士兵哗变”中的节度使。“安史之乱”中,安西军创造了士兵杀害节度使的第一个案例。安西军由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组成的联军,他们在李嗣业的率领下奉命入关,参加平定安史之...……更多
外国人画的隋朝唐朝地图,西南那一块为什么缺了一角?
...正式归属,封为云南王。玄宗天宝至唐德宗时期,南诏借安史之乱接触吐蕃,脱离唐朝。安史之乱前几年,750年南诏国就已经叛乱了。当时,杨国忠派心腹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出兵六万讨伐,大败南诏大军。南诏王葛洛风一路退...……更多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英雄与唐朝的守护者
...子。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更多
史上最忍辱负重皇帝唐宣宗的治国智慧与复兴之路
...史官公认,而唐宣宗能够比作“唐太宗”,足见其伟大。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国力一落千丈,身坐朝堂中枢的大唐皇帝面临的是一个极其内忧外患的环境,朝堂内宦官乱政,各地节度使藩镇割据,而境外吐蕃更是虎视眈眈,或许...……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权力更迭:唐肃宗李亨的崛起与唐玄宗李隆基的退位
...对,多次化险为夷,终究在苦熬了18年之久后,借助着“安史之乱”这股风,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第八任皇帝。李隆基的纠结公元756年,在四川躲避战乱的唐玄宗李隆基在获悉自己的儿子李亨绕过自己自立为帝之后,曾一度悲愤交...……更多
“河朔三镇”为何一直不能被剿灭
...是在这一年,历经唐朝三代君主,迁延将近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最终以唐王朝的胜利而宣告终结。但是,和平对于唐王朝来说,似乎只是一个奢望而已。因为,“安史之乱”结束的同时也开启了,中晚唐时期一百多年的历...……更多
李泌:智破安史之乱,却屡遭同僚排挤的贤臣
...,但却不是最后一次。后来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后来在灵武这个地方,李亨继位,史称唐肃宗。唐肃宗深知李泌的才能,于是强烈要求他出山,而李泌也没有辜负唐肃宗的重托,积极地为他...……更多
南诏国的崛起与扩张:在唐朝与吐蕃间求生存
...作气干掉了这7万唐军。南诏甚至跟吐蕃联合,在后来的安史之乱期间攻取了西南重镇巂州,也就是现在的西昌一带。南诏的突然发难,跟唐朝官员在当地的矛盾有关,自身实力的强大,也是南诏敢对抗唐朝的主要原因。作为一...……更多
...。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了唐代的第...……更多
一生鲜有败绩,最终却投敌乞活的一代名将是谁呢
...又所托非人,且后来又过于轻敌,这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朝着大唐帝国一蹶不振的步伐发展,这难道不是命吗?抚定南中不降魏,镇守白帝击退东吴战神,谁才是蜀汉最后的忠臣? ……更多
“读贞观事,得见全盛”
...疆半步。青藏高原的吐蕃也主动与大唐结为姻亲。哪怕在安史之乱的三十多年后,盛唐气象早已不在,当初朝气勃勃的战士早已变成鬓须发白的老人,他们依旧守卫者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升起唐王朝的战旗。 直到盛唐已经过去...……更多
香积寺之战:唐朝与安史叛军的生死对决
...对阵双方都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部队。香积寺之战发生于安史之乱期间,此战无论是对于唐朝和安禄山一方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唐军此战获胜,标志着唐军由战略被动转化为战略主动,而对于叛军一方由进攻一方转化成为守势。...……更多
薛仁贵折戟高原:唐军遭遇开国以来最大败绩
...知。唐太宗遭公元640年灭高昌国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吐蕃强大后向外扩张,侵占西域是他们必然的目标。663年吐蕃攻灭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奔凉州求援。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再次大举入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