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柱石”郭子仪功高盖主,他为何能善终
...经难以控制各个地方节度使,所以唐玄宗才迫不得已重用安禄山。皇帝任用安禄山的初衷,是皇帝与安禄山同盟,压制其他节度使势力。但唐玄宗没有想到,随着安禄山势力越来越强,皇帝与安禄山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安...……更多
唐代宗为何要赏七十岁的郭子仪绝色美人
...朝中衰的罪魁祸首。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成了“天宝时代”的终结者:帝国东北的精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大军,朝着长安的方向吹起了进攻的号角。“怛罗斯之战”,败于阿拉伯帝...……更多
郭子仪为何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
...世,郭子仪不得不暂时回家守孝。就在郭子仪守孝期间,安禄山正式起兵,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随即被夺情起复,参与对叛军的战争。这一年,郭子仪已经59岁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对于郭子仪来说,无异于是第二次生命的开...……更多
聊聊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
...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更多
...母亲离世,郭子仪便毅然辞官回乡为母亲守孝。755年11月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因为郭子仪在任时期素有带兵有方的威名,尚在守孝期间的郭子仪被唐朝再次启用,直接就被封为了卫尉卿(九卿之一)。收到朝廷的调遣郭...……更多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六大将领都是谁,结局如何?
...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已经很久没有经...……更多
郭子仪:七朝武将,大唐的守护神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势力主要在河东、河北,与九原郡相距不远,唐朝统治者慌乱中想到了这个被闲置多年的九原郡太守,郭子仪临危受命,多年积攒下来的能量一发不可收拾,一路...……更多
李豫一意孤行,招降安禄山个史思明的旧将是为何?
...建议,就是防止本地将领势力太大。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和史思明率军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贡献了洛阳和长安两个京城,这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耻辱。在唐朝地方军和中央禁军一败再败的局面下,在灵武登基的...……更多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英雄与唐朝的守护者
...,才在安史之乱期间被正式起用,征战沙场,初显锋芒。安禄山率领契丹兵反叛以来,唐王朝一直心惊胆战,好在朝廷及时起用了郭子仪。郭子仪审时度势,用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迅速击败叛军。郭子仪率领的部队,犹如一...……更多
回纥大将攻打长安,在城外看到一个老头为何长叹:我命休矣
...史之乱时期,回纥就曾帮了唐朝一个大忙。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于范阳起兵,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即攻克了东都洛阳。洛阳失陷,京师为之震动。面对危局,唐玄宗拔腿就跑,带着杨贵妃直奔蜀中而去。唐玄宗跑了,太子李亨在...……更多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不怎样地,偏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宠幸杨玉环,被安禄山玩的团团转,白白断送了大唐盛世。唐玄宗朝名将很多,安史之乱前能抑制住安禄山的就不下四位,加上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四位名将,这就是笔者要说的玄宗朝八...……更多
郭子仪为什么将自己府中的大门打开
...想,他还没开始“发力”呢!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与史思明来势汹汹,朝廷无人可用,想到了正在守孝期间的郭子仪,便下令“夺情”启用,同年,已经年近六旬的郭子仪再度出山,出任朔方节度使,率朔方军东讨...……更多
...万大军在灵宝附近惨败。哥舒翰则被叛徒绑缚送给了仇敌安禄山。06.高仙芝:山地之王高仙芝是高句丽人,自幼随父生活在安西都护府。高仙芝的成名战是“远征小勃律”,那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战争,他率领一万多人,越过葱岭...……更多
历史上的武状元中,谁的军功最大?
...能力很高,受器重当权以后,快速创建荣誉。他率军征讨安禄山,收复静边军,击杀叛将周万倾、高秀岩,以雷霆之势收复云间、马邑,启用东陉关。天宝十五年,郭子仪南攻赵郡,击杀反贼任职的伪刺史郭献璆,回军常山县。...……更多
75岁的郭子仪,为何向皇帝要6个美人
...善终。一、安史之乱大功臣天宝年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假借讨伐杨国忠之名,率领军队起兵造反,直入长安,而这个时候朝廷众人还恍然未觉,沉迷享乐。等到唐玄宗反应过来,再召集将领已经来不及,一代帝王竟然...……更多
皇帝的猜疑让李光弼拥兵自保,忠臣却报国无门
...的召唤,拥兵自保。最后含恨而终。李光弼是契丹人,和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辽东塞北的老乡,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骁勇善战,以军功被封蓟国公,虎父焉能有犬子,李光弼年轻时就以勇武著称,被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招致麾下,...……更多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人,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他是怎么免杀身之祸的
...沦陷了,长安也危在旦夕,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往蜀地。安禄山的背叛,让唐玄宗的神经变得十分敏感,开始对武将极度不信任,反而宠信宦官,他用宦官作为监军,监视武将的一举一动。因为这一缘故,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更多
武状元郭子仪:唐朝的中兴名将与七朝元老
...,他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势如破竹,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相继沦陷。武状元得令后,火速率骑兵东进,迎战叛军。武状元治军有方,一路凯歌,历经几年苦战,大败了史思明,收复了两都。...……更多
安史之乱让郭昕青史留名,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传奇
...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安史之乱下,盛唐的破败景象。安禄山的叛军在攻城拔寨,勤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抽调而来,中原大陆的战火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这把火,烧毁了无数人的家庭,也烧毁了整个唐朝的前途与未来,曾经...……更多
郭子仪:唐朝的守护者,皇权的平衡者
...而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非常厉害的。李隆基在位期间,安禄山起兵造反,爆发了安史之乱。一时之间,百姓无家可归,颠沛流离,各地藩王铤而走险,纷纷起义。郭子仪亲率唐朝大军,作战指挥收复了长安洛阳,攻下了河北各...……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出,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败坏朝纲。在公元755年的时候,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大唐军队虽然精锐,但基本都是边军,中原内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禄山马蹄...……更多
为什么说唐代宗李豫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平定叛乱的核心人物之一。李豫剧照 一年零三个月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密谋杀死,安庆绪继大燕帝王。叛军内乱,给了唐军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公元757年9月,李豫任平叛大军正副元帅,郭子仪为中军、联合回纥军共计15万...……更多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七年之久,兵乱席卷大半个大唐。个中原因除了是燕军(安禄山的军队)蓄谋已久,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和唐王朝自身内部自相倾轧相关,承平已久的大唐军队在平叛过程中的战场拙劣表现。天宝十...……更多
...谷浑的功劳,进号云麾将军。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次年,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唐玄宗推荐他。玄宗下诏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李光弼受命后,便率领朔方军五千进攻常山,常山守将史思义投...……更多
仆固怀恩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这是怎么回事?
...罢,唐代宗也好,这三个人这方面都不咋地。于是,忠臣安禄山叛乱之后,所有的忠臣在唐皇眼里都成了奸臣,这或许又心理阴暗面影响在内。但,将眼神不好就是帝王的问题了。安史之乱后归降的田承嗣,可不算忠臣,反而能...……更多
他身为七朝元老,连皇帝都不敢动他,却被宦官挖了祖坟
郭子仪的一生既传奇又辉煌,被视为国家柱石。他的战功无人匹敌,在中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潜规则里,却又做到游刃有余,功高不震主、权重人不忌,真是为神一样的存在。但他曾被太监挖了祖坟,这是咋回事呢?...……更多
郭子仪与李光弼同为中兴大将,命运却大相径庭
...大人带领朔方军去平叛,郭大人什么也没说,起兵讨伐了安禄山。后来郭大人在河北诸多胜利,想要直捣范阳时,肃宗在朔方的一纸召唤,郭大人就率领5万兵马来了朔方。后来相州战役之后,肃宗将失败的罪责让大人一人承担...……更多
仆固怀恩为何会落得个凄惨结局
...与大唐帝国合作时,第一次出手,攻克长安、洛阳,打得安禄山一系土崩瓦解;第二次出手,攻克洛阳,打得史思明一系土崩瓦解。现在穷途末路的仆固怀恩,更是像输红眼的赌徒,那是与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都积极联系...……更多
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打着奉旨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反叛唐朝。安禄山有多少兵力?15万。当时唐朝有多少兵力?50—60万。然而,就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安禄山军队一路南下,势如...……更多
聊聊唐朝唯一一个被异族拥立的皇帝
...是,连周边胡族也纷纷欺上门来,多次让皇帝颜面扫地。安禄山发起的叛乱,与其说是被大唐中枢平定,还不如说是败于他们内部的重重矛盾,而即使安史伪朝的内耗让其实力大损,李唐也是在完全放弃边境防御、召回所有边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
2024-06-27 09:53:00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为首次展出。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2024-06-27 09:52:00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
2024-06-27 09:53:00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
2024-06-27 09:54:00
司马睿有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
2024-06-27 09:55:00
《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余册,编纂长达十余年,这部大书由近四千人以手写方式先后抄录了七部。从征集遗书到编纂《四库》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声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
2024-06-27 09:56:00
135件中国古代建窑建盏亮相国博
“一盏一世界”,有人说,读懂了宋代“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的闲雅意境。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4-06-27 09:56: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康熙皇帝临终前点名要一位高官陪葬,这位高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隆科多。隆科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回顾他的在职生涯
2024-06-27 10:03:00
陌刀有多强,香积寺之战斩敌六万多
导语:“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遗矣”李嗣业一声怒吼,便脱去了甲胄,手持着陌刀迎敌而去,这位“神通大将”以自己的勇猛展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
2024-06-27 10:10:00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富商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富商,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孩子。有有一晚,妻子梦中听到有人说:“求来子,终沒耳,添你丁,减你齿。”妻子把这话告诉了富商
2024-06-27 10:09:00
给曹操、诸葛亮和孙权写信,你会给哪一位先写
三国时期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喜欢折腾。不管是家大业大的孙家,还是喜欢盗墓的曹家,亦或是穷得叮当响的老刘家
2024-06-27 10:05:00
怡红院最蠢的丫头是谁,只出一次风头便被打压的再无法翻身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贾府向来不肯在排场上懈怠半分,荣宁两府真正的主子不过几十口人,而贾府上下就有几百号人,真真是奢靡至极
2024-06-27 10:02: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这些都是老祖先总结出来,告诫后人的警示箴言。说是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哪个字哪句话说错了
2024-06-27 10:02:00
在之前的很多战争中,他们也处于非常混乱的朝代,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食物,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实行的制度与蜀国完全不同战国时期战争极其频繁
2024-06-27 11:36:00
王保保新官上任,用兵威猛,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摩擦不断,为了避免被王保保攻击,朱元璋又一次派遣汪河北上,打算和王保保合作
2024-06-27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