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郭子仪的一生既传奇又辉煌,被视为国家柱石。他的战功无人匹敌,在中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潜规则里,却又做到游刃有余,功高不震主、权重人不忌,真是为神一样的存在。但他曾被太监挖了祖坟,这是咋回事呢?
郭子仪从小就有军事天赋,还是在武则天时期,他参加了全国性的武科考试,竟然一举夺魁,成为当年的武状元。之后,他凭战功做到了九原太守的位置。
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58岁的郭子仪正在守孝期间,被夺情委以重任,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提拔为兵部尚书。从这时起,他的卓越军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封代国公。唐肃宗称叹“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后来郭子仪又擒获叛将安守忠,皇帝亲自迎接,升中书令、汾阳王。
肃宗临终,单独见郭子仪,把国事委托给他。唐代宗时,他又被启用与攻占长安的吐蕃作战,维护了国家安全。代宗回到长安后,赐郭子仪铁劵,把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还说:“我任用你太晚,才到这个地步。”
郭子仪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德高望重的七朝元老,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要不是郭子仪,李氏王朝早就被攻下好几次了。每个皇帝都对郭子仪敬重有加,虽然有时候误听谗言,夺了郭子仪的兵权,但不久就发现了错误,及时改正。这是对郭子仪才能和品德的高度信任。
尽管皇帝对郭子仪敬重有加,但有些小人却嫉妒他的战功。大太监鱼朝恩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太监的权势很大。安史之乱时,鱼朝恩被任命为监军,瞎指挥,导致连连失败。部下一再劝郭子仪诛杀鱼朝恩,郭子仪不听,只是奏请皇帝把鱼朝恩召回。后来鱼朝恩又掌管神策军,得以升官进爵,更加不可一世。郭子仪安定天下,比他的功劳大得多。鱼朝恩既嫉妒又衔恨,多次诋毁郭子仪。
唐代宗果真把郭子仪革了兵权。但不久长安被吐蕃攻占,郭子仪被重新启用,领兵去前线抗敌。鱼朝恩趁他在外征战期间,暗中派人去挖了郭子仪的祖坟,一顿猛砸弄了个稀巴烂,解了胸中怒气。他想通过破坏郭家的风水来毁了郭子仪的大好前程,让他从此走霉运。
不只古代,即便现在,挖人家祖坟也是极为恶劣的无耻行径。大臣们都感到忧惧:鱼朝恩和郭子仪,一个是权势熏天的当朝太监,一个是威震天下的军事统帅,两人要斗起来,朝中肯定腥风血雨。而且郭子仪掌握兵权,如果怒而反叛,也不是没有可能,连唐代宗也很是担心。
出乎君臣意料之外的是,郭子仪回来之后,并没有主动提这件事。代宗安慰他,他才自责地说:“我率领军队这么多年,不能禁止士兵挖别人的祖坟,现在自家遭遇此事,可能是遭到天谴,不是故意干的。”一番话让君臣很是感动,让鱼朝恩也感受到他的坦荡胸怀。
这件事很典型地体现了郭子仪的智慧、品德和情商。《太平广记》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郭子仪功劳过大,兵权过重,要想避免君主的猜疑、大臣的妒忌,就要保持低调收敛、侍宠不骄,无论对君子还是小人都谦恭诚恳、尊敬礼遇,从而能在暗流涌动的庙堂之上游刃有余。也因此,他历经七朝而不倒,活到84岁才寿终正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