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18: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安史之乱之所以经历七年之久,兵乱席卷大半个大唐。个中原因除了是燕军(安禄山的军队)蓄谋已久,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和唐王朝自身内部自相倾轧相关,承平已久的大唐军队在平叛过程中的战场拙劣表现。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燕军从范阳起兵,刚开始的时候安禄山等起兵的主要还是以分割河北诸地为目标,而非取代大唐王朝入主中原。虽然燕军接连攻下洛阳、潼关和长安等重镇。但却丝毫没有深入追击的意思,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选择了在洛阳称帝,目光短浅的安禄山现在只想巩固河东和关中等地,消化从这些地方劫掠的财富。中原的财富和土地消磨了安禄山进取河西、四川的决心。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此时的燕军内部,由于安禄山脾气暴躁加深了其与儿子安庆绪的矛盾,最后也被自己儿子取而代之。在安庆绪上位后,进攻的重心也发生改变,主攻方向由关中变成了江淮地区。以李子奇部进攻睢阳、武令珣进攻安阳。

安庆绪这个战略目标很明确——只要将江淮富庶之地占领,唐王朝就失去了支撑起战争的本钱。但却没想,这两地的唐军整整坚守一年以上,大大消耗了燕军主力。而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唐肃宗李亨继位,从江淮、朔方、西域、河陇聚集起来的勤王之师已经抵达长安前线。这个时候的战场主动权也重新回到唐王朝这一边,各路大唐军队开始要大举反攻了。

大唐军队反攻的重点——主要围绕在京畿长安周边与燕军展开了两次长安战役,而这两场战役中的大唐军队表现,正印证了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燕军,就怕猪一样的友军”。两场战役下来,即使有着李光弼、郭子仪等名将压阵的大唐军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十月,唐肃宗便命令房琯为宰相,统领兵马乘势收复长安。而后面的事情也恰恰证明了,很多时候忠诚并不于等同你的能力,虽然房琯的太爷爷是太祖时期名臣房玄龄,但志大才疏,情商感人的房琯很显然没有继承他祖上的优秀基因。史书记载“房琯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轻鄙庸俗,人多怨之。”虽然唐肃宗也知道房琯打仗不行,但这个时候的唐肃宗因为安禄山造反,对于武将的信任值已经跌到谷底,因此只能选忠诚度高的房琯带兵作战。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按理说房琯一介文臣带兵,身边怎么也要配一个压得住阵脚的武将。但很遗憾,偏偏不信邪的房琯的这一套核心领导班子里却全为文臣,史书记载以“以御史中丞邓景山为副,户部侍郎李揖为行军司马,给事中刘秩为参谋。”,最后怕别人说清一色文臣带队,勉强带了一个大将王思礼。这样一套文臣班子很快在和大燕名将安守忠的作战中败了下来。安守忠何人?大燕五虎上将其二(第一是史思明)。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房琯在战场上的表现着实搞笑。至德元年十二月。房琯和安守忠在长安郊外的陈涛斜展开会战。这个时候大唐正好缺马,面对安守忠手下的大燕骑兵一筹莫展。为了弥补大唐骑兵劣势,于是房琯照猫画虎学填单用牛车来对阵骑兵,驱赶牛群进攻安守忠本阵。安守忠看到牛车过来则利用火攻来驱赶牛车,这让阵脚大乱的牛群,立马扭转牛头,直冲房琯的中军,面对着疯了的牛群还有后面掩杀过来的安守忠,大唐军队很快就败下阵来。四万大军仅千人逃走。而房琯所信任的那几位文臣,见势头不对立马投降了安守忠。

就这样,第一次反攻长安就在一阵聒噪中结束。

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后,就召见了当时的著名谋臣李泌。李泌就唐军反攻路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主张的就是一个字——拖。李泌建议让李光弼从太原出兵,郭子仪东渡黄河出兵洛阳附近,打击一字长蛇阵的燕军,让他们疲于奔命。《资治通鉴》记载“今所恃者,皆西北守塞及诸胡之兵,性耐寒而畏暑,若乘其新至之锐,攻禄山已老之师,其势必克。”唐肃宗表面上认同李泌的意见,但实际上心里打的算盘确并非如此。虽然知道李泌说的很有道理。但他的王位并非很正统,在四川还有一个随时复辟的太上皇(唐玄宗)。他亟需一场胜利来稳固自己的皇位,而光复长安无疑是一个最大的筹码。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次唐肃宗吸取了房琯的教训,不再让文臣担任主帅,而是以郭子仪为大元帅,于四月对长安发起进攻。虽然郭子仪的名将,但这个时候也是一筹莫展,一方面是唐军新败士气低落,另一方面是在平原作战,唐军缺乏骑兵(对面的安史叛军有精锐的李归仁骑兵)。本来之前答应过来的回纥骑兵因为南方天热,马匹生病为由直接跑路。但深知君命难违的郭子仪和另一位大将王思礼也只能硬着头皮进攻。双方大战七天,叛军佯败,吸引唐军进入包围圈,骑兵从两翼杀出,大败唐军。郭子仪的儿子也在战斗中阵亡,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长安战役中,战力五渣的唐军郭子仪也带不动

经过半年修整,同年十月,得到回纥骑兵(仆固怀恩)和李嗣业安西北庭军助阵的郭子仪,纠合了十五万大军,又一次展开了对长安的第二次反攻。战场前期的剧本和第一次很像,李归仁的骑兵连续冲击唐军的步兵阵地,就在唐军快失利的时候,安西节度使李嗣业率领陌刀阵,杀退李归仁骑兵。作为预备队的回纥骑兵也压上来,前后夹击最终击败叛军。看着一路大败的安史叛军,本来想追击的郭子仪却让李俶阻止了,这也同步说明了李唐王朝是怎么保守。

从这两次长安战役中,可以想象到大唐军队拙劣的作战水平,让人大跌眼镜。而造成唐军战斗力弱的因素也是多样的。雨田私以为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的问题在唐肃宗:他虽然是靠着朔方军上位,但却不相信武将,后期甚至用宦官鱼朝恩直接掌握神策军。在第一次进攻长安的房琯惨败后,不得已而启用郭子仪和王思礼等。而在燕军大败之后,也害怕武将拥兵自重,停止追击燕军,造成燕军死灰复燃。

其次是缺乏骑兵:两次长安战役中虽然由郭子仪和王思礼领军,但基层的唐军除了朔方军,其他均为乌合之众,而且骑兵接近于0,第二次长安战役如果不是靠着从西域驰援的李嗣业边军和仆固怀恩领导的回纥骑兵,唐军有很大可能重蹈覆辙。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两次战役来看,综合国力下降让唐军对于平叛是有心无力,而后期唐军作战也更多的依赖边镇和回纥骑兵。边镇兵力的空虚和让吐蕃趁虚而入,大唐王朝也在叛乱之后,逐渐走下坡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铸辉煌:唐肃宗与郭子仪的反攻之战
...战役不仅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辉煌战绩的见证。一、历史的背景与动荡的局势安史之乱,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内乱之一,给唐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自安禄山反
2024-11-09 10:09:00
唐军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大唐精锐在这一天陨落
...军虽然经过一些溃败,但是其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有郭子仪、李嗣业等经验丰富的大将可以带兵,还有善于步兵作战的精锐部队。此时的安禄山已经称帝,国号大燕。安史叛军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2023-05-14 21:52:00
唐朝25万精锐相互厮杀,压根就不存在
...,与叛军正面交战。757年春,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数万兵马从凤翔杀向长安。抵达清渠,安守忠派兵迎战,步兵正面还击,骑兵侧后突袭,唐军伤亡两万,郭子仪战败,
2023-08-19 16:05:00
香积寺之战:唐朝与安史叛军的生死对决
...主帅,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实际指挥者是副元帅郭子仪。其中大唐军队有11万,安西军和北庭军为主,辅助部队有4万,包括有吐火罗叶护5千人(阿富汗军队),于阗军队5千,西南蛮族
2024-01-27 21:35:00
香积寺之战:唐朝生死存亡的决战时刻
...西、河西、西域等地,征调了15万精锐部队。并且,在郭子仪的建议下,他还向回纥借用了4000精骑助阵。唐肃宗之所以下血本,一来是想快速取胜,二来也是因为安史叛军不仅人数多,而且
2023-12-12 15:23:00
...宗用人的失误,又有房琯不懂军事瞎指挥的原因,当时郭子仪在河曲(今山西忻州河曲县)对抗叛军阿史那从礼率领的胡人军队,李光弼在太原对抗史思明、蔡希德率领的10万叛军,无暇顾及。二
2024-07-18 21:50:00
叛军第一悍将安守忠拳打郭子仪,脚踢李光弼
...忠,可谓是大堂众多将士的噩梦,无论是中兴第一名将郭子仪,还是位列三公的王思礼,均多次被安守忠击败。可以说唐王朝的的名将都让安守忠撸了个遍。常山败真卿在安史之乱爆发第一年,整个
2023-04-18 09:36:00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军如果割舍权势及荣华富贵或许还有一线生的机会,但郭子仪却是例外,他同样功高震主,同样位高权重,但经历了四朝皇帝依旧屹立不倒。郭子仪出生于武则天统治时期,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
2024-10-21 10:28:00
香积寺之战明唐朝大胜,香积寺后无盛唐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帝国首都长安,自此成了唐军的主要目标。756年12月,郭子仪收复榆林,占领河曲,打开了长安北门。此后唐军和叛军争夺渭河北部,唐军又控制了长安西北。这些行动都给香积寺之战创造了
2023-07-26 13: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