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见深不看好十五岁的小王氏,最后却让她白白拣了个皇后位
...被废了皇后位,宪宗极力推举万氏为新皇后没想遭到两宫太后的反对。天顺八年10月12日,册立王氏为皇后,年仅十五岁的王氏顺利地入住坤宁宫。年轻的皇后对万贵妃的专横霸道早有耳闻,年幼的她不懂深浅,父亲王镇利用拜...……更多
朱高炽的10个儿子,一段被历史遗忘的皇位争夺传奇
...瞻基是独子,这与史实不符。明仁宗朱高炽有十个儿子,嫡长子朱瞻基继承了皇位,其余九子的发展各有千秋,有的无意卷入了皇位之争,有的一生没有就藩,还有的封地改了又改。但在这十个儿子当中,受政治影响最深的皇子...……更多
傅太后和王政君争名分,赵飞燕结局如何
...的礼法上,汉哀帝却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孙子,汉元帝嫡长子汉成帝的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汉成帝无子开始说起的。汉成帝,就是那个宠爱著名美人赵飞燕、赵合德的皇帝。他本就子嗣不丰,在赵飞燕、赵合德进...……更多
汉成帝刘骜当上皇帝不容易,最后却死在美人身上
...许皇后的同伙,当初尽得刘骜宠爱的班婕妤最终只能陪伴太后于青灯古佛,一生到最后只落得太后口中的贤妃称号。一箭双雕,赵氏姐妹二人直接去除了两个阻碍。三、王莽专政上述提到刘骜是死在赵合德身上的,究其原因还是...……更多
“正大光明”匾与清代立储密诏
...36)密定7岁的永琏为皇太子。永琏为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嫡长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帝“亲书密旨,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亲看宫中总管太监,谨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清高宗起居注》乾隆元年七月)。不...……更多
宋太宗妃子李氏:皇太后之路的波折与荣耀
...逝。于是宋真宗追封生母李氏为()贤妃,又进上尊号为皇太后,谥号为元德皇后。为什么宋真宗没有在即位时封生母李氏为皇太后,因为宫里有太后在。当时的太后就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李皇后。李皇后出生于960年,崩逝于公元1004...……更多
能力出众支持者众多的八阿哥,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朝前期的皇位一直都是能者居之,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顺治也不是皇太极的嫡长子,康熙也不是顺治的嫡长子,但是他们都成功的继承了皇位。康熙皇帝22岁的时候,为了缅怀难产去世的皇后赫舍里氏,册封还在襁褓...……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贤德皇帝的历史谜团与真实面貌
...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除了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嫡长子继位制度外,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而且在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挫败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攻击,保住了北京城,这是了不起的功绩...……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悲情太子们,为何都要谋反?
...生的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唐太宗继位时,李承乾作为嫡长子8岁,被立为太子,其母被立为皇后。史书记载,李承乾仁孝敦厚,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当年太子李承乾生病,久治未愈,从来不信佛的李世民,特意为太子修了两...……更多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继位,即明孝宗。宪宗后宫之中,除了皇后王氏被尊为皇太后之外,其余妃嫔前面统一加“宪庙”二字以示区别,比如邵氏就被称为“宪庙贵妃”。接连去世的儿子们孝宗登基之后,宪宗其余诸子也要开始陆续就藩。弘治七年(...……更多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里就看出汉人的宗法制度的优势了。从西周开始的宗法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最大可能的保持了继承的稳定性。虽然继承人不一定是最佳人选但是避免了政治生态顶层的提早站队和对立,保持了政权的稳定性。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更多
万贵妃为何圣宠不衰?因为明宪宗两个生理问题只有她能解决
...英宗驾崩,16岁的太子朱见深继位,是为明宪宗。经过钱太后、明宪宗生母周太后的决定后,先前被英宗所看中的太子妃候选人吴氏被封为皇后,并于这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大婚。16岁的吴皇后,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暗处...……更多
汉朝历史上哪5位皇帝不得善终
...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汉少帝刘辩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东汉倒数第二位皇帝。由于年幼,汉少帝即位后,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母舅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录尚书事,辅弼朝政。刘辩在位时期,因为黄巾起义等战争的...……更多
揭秘扶苏、刘据、萧统、朱标:四位未登皇位的命运之子
...提到他,都无法驳斥这样的观点。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中国古代四大储君(扶苏、刘据、萧统、朱标)当中最负盛名的大明懿文太子朱标。甚至有人说,如果朱标和其长子朱雄英没有早逝,后...……更多
揭秘李世民十四个儿子的结局
...好。要说最优秀和最像李世民的非吴王李恪和魏王李泰。嫡长子李承乾李承乾出生于619年,生母是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又聪明仁爱,在他8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当时李承乾生病痊愈...……更多
明朝在统治的276年中,帝位三次易主
...首先必须是嫡子,是皇帝正妻所生之子。这一制度被称为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几千年一直传承的规矩。二明朝皇位的变更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大众,后因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更多
...是胡充华特立独行,她就是想要生皇子,为宣武帝生一位嫡长子以后继承皇位。不久之后,胡充华得偿所愿,为宣武帝生下了一位皇子,她的儿子元诩也顺理成章的被立为了太子,依照当时的制度,胡充华应当被处死,但是宣武...……更多
安定王朱尚炌,是明朝第一个造反的宗室郡王
...指挥王迪之女王氏被册为安定王妃朱樉死后赐谥曰愍,其嫡长子朱尚炳袭封秦王。朱尚炌携王妃王氏从南京回到西安之后没几个月,朱尚炳就在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三月去世,赐谥曰隐。其嫡长子朱志堩袭封秦王,年仅9岁。...……更多
在古代藩王进京有多难?汉文帝刘恒树立了教科书级别的标杆
...出来匡扶皇室!为此,刘邦称帝的时候,立刻就把自己的嫡长子刘恒立为太子。并在此后余生,都大力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剪除韩信等异姓王,为自己的儿孙铺设坦荡大路。不仅如此,还大肆分封刘家子弟为藩王,并立下了一个...……更多
...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更多
康熙为传皇位是精心布局的吗
...康熙,自然是想保证以后的安稳。康熙的继位本就是不是嫡长子继承,是被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和各位大臣商量而得。当初顺治可是想将皇位传递给自己的兄弟来坐的。而且康熙正处在与汉族相交融的时候,学习到了汉族的儒家...……更多
明朝名相张居正的争议与真相,揭秘万历皇帝夺封抄家的背后
...的下场?有一个传闻说,张居正生前与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关系暧昧,皇帝已经忍了许久,亲政掌权当然要报复。这个传闻还说的有鼻子有眼,什么张居正仪表堂堂,掌权时候才四五十岁,李太后年轻而孤独,两人关系如何不...……更多
赵飞燕得知王莽重返皇宫后,选择了一条不耻之路
...她姐姐赵飞燕却平安无事,不但没受牵连,反而还成了皇太后。刘骜没有自己的皇子继承皇位,江山又又不能没人继承,于是,刘骜想在宗室里选人来继承皇位。刘欣是定陶王(现为菏泽市定陶区)刘康之子,刘康死后,有奶奶...……更多
聊聊铁帽子王怡亲王胤祥以及他的子孙是如何承袭爵位的
...胤祥一共有九个儿子,分别是庶长子弘昌,庶次子早夭,嫡长子弘暾,嫡次子弘晈,庶三子弘眖,庶四子弘昑,嫡三子弘晓,嫡四子绶恩,庶五子阿穆瑚琅。其中,只有弘昌、弘暾、弘晈和弘晓这四个儿子活到了成年。按照封建...……更多
揭秘宋高宗的绝后之谜
...父死子继。宋钦宗还在北国活着呢,且靖康元年,已经立嫡长子为皇太子。要继承皇位,也当是由宋钦宗的皇太子、皇子来继承。宋高宗称帝,不合祖宗法度。眼看不低头就要死于乱刀之下,宋高宗只能禅位给儿子赵旉。苗傅、...……更多
万历皇帝朱翊钧:风流帝王的荒唐与智慧
...长的皇帝。他在位的前10年,由于自己年幼,由其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他的一段风流往事虽然荒唐,却应证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俗语,由坏事变成了好事,为日后有了皇长子埋下了伏笔。朱翊钧的母亲李太后,常...……更多
从云端跌落,历史上最凄凉的三个太子悲情落幕
...,储君当立则立,也就是立太子。挑选太子大多数是讲究嫡长子继承,也就是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当年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还要宣传自己的生母是马皇后,继位继的是名正言顺。可见在古代,太子的选拔相当慎重。...……更多
万贞儿与朱见深是真爱吗
...深是明英宗的长子,“土木之变”后,叔父监国,祖母孙太后为防有变,被立为太子,由祖母孙太后的侍女万贞儿照顾。3年后,叔父不仅废除朱见深太子身份,还把他赶出紫禁城。5岁朱见深感受着人生的大起大落,还好,在孤...……更多
...后宫干政的事例或者说传统。宣宗驾崩前遗命“大事白皇太后(张氏)行”;英宗即位到张氏驾崩前,皇朝就是张氏说了算;土木之变后,孙太后又在册立皇太子、扶立朱祁钰、夺门之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皇明祖训》明确...……更多
汉武帝的统治策略:从加强皇权到推行推恩令
...必须接受推恩令。 按照西汉之前的传统,只有诸侯王的嫡长子才能继承爵位。而推恩令却让诸侯王的所有子嗣都有资格封侯,如果诸侯王反对推恩令,恐怕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他的那些子嗣们吧!随着推恩令的颁布,汉武帝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王衍知道自己打不过唐军,而且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灾难,使生灵涂炭,心有不忍。于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王衍为表诚意带着棺材来到唐朝求和
2024-06-20 16:40:00
公元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阳平关,当时夏侯渊带领张郃等将士与刘备对峙,由于魏军强势,以至于刘备军即便对魏军发动猛攻
2024-06-20 16:41:00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收到一份来自吏部的奏折,朱元璋看过之后,立即命人把吏部尚书詹徽请来,对詹徽说:“朕看了你送来的官员升迁名单
2024-06-20 16:43:00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召见蹇义谈论政务,蹇义将自己的想法有条不紊地向朱元璋阐述,朱元璋感受到了蹇义一腔抱负,他问蹇义:“姓蹇的大臣不多
2024-06-20 16:43:00
衡山王刘赐与淮南王刘安是亲兄弟,但两人关系极差,讽刺的是最终都落了个谋反自杀的结局。唯一不同的是,衡山王知道刘安向谋反后担心衡山国被淮南国吞并
2024-06-20 16:44:00
王后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后,太子刘爽和他喝酒后将人刺伤,因此王后与刘爽的矛盾彻底激化。王后多次向刘赐污蔑刘爽,又用计谋拉拢刘爽的弟弟刘孝和妹妹刘无采
2024-06-20 16:45:00
汉文帝认为刘长为母亲报仇,便赦免他杀人之罪,为汉朝诸侯王们的违法乱纪做了一次坏的示范。导致血亲复仇在汉朝推广儒家思想后更加盛行
2024-06-20 16:48:00
史书上说,薄太后、皇太子及诸大臣都对刘长忌惮不已。其实,皇太子和诸大臣忌惮他还可以理解,但薄太后忌惮他就得让人琢磨琢磨了
2024-06-20 16:48:00
赵光义是否为谋杀赵匡胤的凶手,目前争议的焦点便在于“金匮之盟”是否存在,如果“金匮之盟”存在,那么赵光义便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人
2024-06-20 16:49:00
坚持不懈的谋反。在汉景帝三年,刘安见到七国之乱爆发后拿定主意跟着造反,但是淮南相骗他说“大王一定要发兵响应吴国的话,我愿意当您的将领”
2024-06-20 16:51:00
对仁义有错误认知。刘安博到仁义的名声,以至于田蚡都很看好他,认为他行仁义。他自己也经常将仁义挂在嘴边。雷被事件导致淮南国被剥夺两个县
2024-06-20 16:51:00
齐桓公受群臣拥戴当上了齐国的君主,他更是有雄心霸志。在经过他任用贤才,运用正确的治理国家的方针战略。成为首屈一指的春秋五霸之首
2024-06-20 16:52:00
齐桓公极爱美色,纨绔子弟会玩的东西,他样样都会,他还嗜酒如命,不也成了春秋五霸之首吗?由此可见,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霸主
2024-06-20 16:52:00
推恩令使诸侯王庶子们有资格来参与诸侯国内的利益分配,赋予了庶子们合法、平等的继承权,当然也放大了其内部矛盾。正是由于推恩令的出台
2024-06-20 16:52:00
管仲是一位人才,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齐国现在急需改进的问题,便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其一,私商贵族所拥有的产业全部被国家征收
2024-06-20 16:53:00